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课课件ppt
展开视频导入:大张伟守护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
课程标准: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 医学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三、《诗经》和“楚辞”
为从事农业生产,观察和记录、总结天文;
甲骨文里有日食、月食记载。
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相传夏朝时就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天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①扁鹃:能用针刺,能用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来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②《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共18卷162篇,由《素问》和《灵枢》组成。这本书托名“黄帝”,真实作者不详,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书中基本本内容约成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一直有增补修订。《黄帝内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的形成、疾病的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关系等,都作了说明,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要对症下药。
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 清朝人王懿荣发现
祭祀、战争、医药、天文历法等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最多)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最进步)
①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影响深远;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距今四五千年(原始社会末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青铜齿轮(距今约4000年前)
饮食、祭祀、军事、生产工具等
逐渐成为身份权利的象征,有严格等级界限!
材料: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周礼.考工记》
教学视频:青铜器的制作-模范铸造法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三星堆面具
西周“利簋” 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公斤
商代司母戊鼎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
商代四羊方尊高58.3厘米,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
青铜纵目面具宽1.38米,高0.645米。
①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②规模宏大,分工细致③制作精美,工艺高超 ④分布地区广泛⑤刻有文字,史料价值高
先秦时期,从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并传唱诗歌。这些诗歌被收集整理成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共有300多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关注现实,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诗经》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借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借行。——《诗经·秦风·无衣》阅读上述《诗经》中的诗句,说明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诗经·秦风·无衣》中的诗句反映了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中国处于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状态,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权力而频繁发动战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泽/裳”,表达了秦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坚强意志和战斗精神。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与子同仇/借作/借行”等句子,展现了秦国在战争动员方面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士兵们对战争的积极参与和对国家忠诚的情感。 整体上,这首诗歌体现了先秦时期战争文化的一部分,即在困难条件下,人们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及宋玉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屈原写了许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泰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明朝陈洪绶《屈子行吟图》
1.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朝时开始出现青铜礼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最重的青铜器 ④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A.③④B.①②C.①④D.③④
【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夏朝时期开始出现青铜礼器,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了“泥范铸造法”,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方面,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知最重的青铜器,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追求极致、追求品质。如图是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该物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毛公鼎
【答案】B【详解】如图是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该物品是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3.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字可以直接用来了解当时的( ) A.宗法关系的深远影响 B.社会政治生活面貌 C.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D.分封制度发展概况
【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从、王、国”等内容可知,这些涉及的是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因此可用于研究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面貌,B项正确;材料中的关键词并没有涉及到宗法,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多元一体的结论,排除C项;仅从材料中的关键词不能全面了解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下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分别是( ) A.象形和会意B.假借和象形 C.象形和指事D.会意和假借
【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如,“日”字用一个圆圈加一横模拟太阳,因此,“日”属于“象形”造字法;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明”字,日月组合在一起,表示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的意思,因此,“明”属于“会意”造法。据此可知,“日”“明”分别属于甲骨文的“象形和会意”造字方法,A项正确;假借是指本无其字,借同音字来代替它的造字法,很显然“日”或“明”都不属于“假借”造字法,排除BD项;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显然“明”不属于指事造字法,排除C项。故选A项。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ppt课件</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分封制,分封制与“九鼎八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知识结构,天文历法和医学,1原始社会末期,2商朝,3《诗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a href="/ls/tb_c404966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课前预习课件ppt</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知识结构,远古的传说,核心素养,早期城市,1时间,2背景,3设施,早期国家的形成,良渚古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7课 百家争鸣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7课 百家争鸣授课课件ppt</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知识结构,孔子和儒家学说,老子和《道德经》,核心素养,教学视频老子,思想主张,1哲学主张,2政治主张,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