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5页例4以及第16-18页练习三的第4、6、12题。
    内容简析
    例4 用估算解决问题,创设了到科技馆看电影的情境,提出“六个年级学生同时看电影能不能坐下”的实际问题,探究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注意估算的合理性,提高估算能力,增强估算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利用估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运用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练习的安排上也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估算的方法。教学中既教给学生估算的基本思考方式,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鼓励选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估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等方法来学习。
    承前启后链
    延学:学会分析、理解题意,利用有效信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复习:回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估算形如28+61=?的算式。
    学习:理解估算的意义,学会多种估算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体验法:小游戏——“找邻居”。
    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数:182、346、602、871
    (2)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27、213、482、194
    (3)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7、517、999
    (分别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请其他同学作裁判,奖励获胜的同学一枚图章)
    师:今天同学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要运用到刚才小游戏中的一些知识。
    【品析:利用游戏的方法引入新课,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近似数的内容,为估算教学作准备;另一方面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放到具体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激趣法: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星期天熊爸爸带熊大和熊二去商场购物,他们两个可高兴了。熊爸爸买了一个电饭煲花了523元,又买了一辆自行车花了298元。结账时熊爸爸拿着800元钱说:“孩子们,我今天带了800元钱够付款吗?”熊大抢先说:“够了,电饭煲大约500元,自行车大约300元,一共正好800元。”熊二争着说:“不对不对,自行车的价钱接近300元,可是电饭煲的价钱比500元多很多,所以800元不够。”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谁说得对吗?别着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帮助他们了。
    【品析:通过讲述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购物时讨论价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渴望快速正确判断出熊大和熊二谁说得对,并且通过教师介绍需要掌握本节课知识才能帮助熊大和熊二,学生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观察教材第15页例4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 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
    ② 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2)提出的问题。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估算策略 。
    先组织学生讨论“坐得下吗”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分析已知信息和问题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会发现这道题不需要准确计算,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得出六个年级大概的总人数,再与座位数比较即可。此时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求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是估算的实际问题,要用估算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现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相加的结果即是中间数。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不能判断总人数与座位数的关系。
    把223和234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
    200+200=400,400<441,能坐下。
    此种情况为把数据都往大估计,也就是把数据看作与之接近的较大的几百几十数。求出的中间数比确定结果多10,而比座位数大约多30,所以一定坐不下。本题采用把数据都往大估计的方法,需要考虑中间数与准确数间相差多少,尽管能准确估计,但比较麻烦。
    把数据看作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223+234=

    230+240=470
    223接近230,234接近240,230+240=470,470>441,所以坐不下。
    此种情况为把数据分别看作与之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求出的中间数与实际数相差最小,(本题恰好等于实际数)中间数大于座位数,所以一定坐不下。建议鼓励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尝试采用此种方法。
    (3)把数据分别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223+234=

    220+230=450>441
    221最接近220,239最接近240,220+240=460,460>441,所以坐不下。
    ◎对以上估算策略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
    师: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
    发现最后的估算结果却不相同,有的估算能坐下,有的估算坐不下,那么究竟哪种
    估算方法正确呢?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电影到底能不能坐下呢?
    生1: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电影,441个座位坐不下。
    生2:把223看作200,把234看作200,与实际数据相差较多,估计得不够准确。
    生3:要把223和234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师: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位,当数据不接近整百数时,如果看作整百数估算就不够准确,这时最好将数据看作几百几十数。
    【品析:本环节首先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利用已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进行估算方法的探究,经过集体汇报,同学们会发现估算的结果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个年级同时看电影能坐下,另一种是坐不下;其次,教师及时进行质疑,引导学生交流探究再进行答疑,使学生理解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的策略,在估算时要根据数据的情况不断调整估算方法,选择适当的单位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研读例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例题: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1)学生根据刚刚学习的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进行独立解决。
    196看作200,226看作230,200+230=430,430﹤441,能坐下。
    (2)集体汇报,再次总结规律。
    师:为什么估算时求出的中间数是430,就能确定一定能坐下呢?
    生1:因为430比441小,人数比座位数少,所以一定能坐下。
    生2:因为把196看作200,把226看作230,两个数据都是往大估计的,求出的中间数比座位数小,实际数一定也比座位数小,所以一定能坐下。
    师:同学们估算时,把196看作了整百数200,而226却看作了几百几十数,为什么要这样估算呢?
    生3:因为196接近整百数200,226与整百数相差比较多,因此看作几百几十数230。
    【品析:本环节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延伸训练,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具体的数据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4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鼓励学生结合例4和延伸训练题总结估算的思考方法。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在解决例4时,先计算出223和234的和,再把结果取近似数可以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估算是一种解题的策略,而不是对精算结果的四舍五入取近似数,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把实际数据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不能简单的将数据计算出结果再求近似数。
    质疑二:在估算时把每个数据都看作是整百数,这样计算起来十分简单,能够提高估算的效率。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的数据与整百数并不接近,无论往大估计还是往小估计,求出的中间数都相差较多,估计的结论并不准确。即使选择的估算策略正确,但把数据看成的整百或整十数不合适,也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在计算之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品析:本环节通过提出两个质疑问题,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不是简单地求近似数,体会了估算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估算时要结合实际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计算。】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同学们去影院看巨幕电影能否坐下的问题,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估算时一般不用计算出精确的结果,更不能直接把精确的结果取近似数。要把问题中的数据看成合适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选择合适的运算策略进行估算。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但必须符合实际,要合理。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话题:有时人数、价钱等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那么测量的长度、距离等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吗?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将学生理解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估算方法选择的掌握,都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组织学生探究、交流,让学生自主解决并发现其中遇到的问题,再通过探究这些新问题逐步掌握估算方法,理解估
    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巩固练习中学生不能准确判断数据接近哪个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在今后的练习中要设计多种灵活的形式,教给学生判断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出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册3 小数除法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3 小数除法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等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6页。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