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第九课时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
展开考点一 用函数图象刻画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变化过程相吻合的两种方法:(1)构建函数模型法:当根据题意容易构建函数模型时,先建立函数模型,再结合模型选图象.(2)验证法:根据实际问题中两变量的变化快慢等特点,结合图象的变化趋势,验证是否吻合,从中排除不符合实际的情况,选出符合实际的情况.
[典例1] (1)输液瓶可以视为两个圆柱的组合体,如图所示.开始输液时,滴管内匀速滴下液体(滴管内液体忽略不计),设输液开始后x分钟,瓶内液面与进气管的距离为h cm,已知当x=0时,h=13.则函数h=f (x)的图象为( )
①0时到3时只进水不出水;②3时到4时不进水只出水;③4时到5时不进水也不出水.则一定正确的论断是________(填序号).
(1)C (2)① [(1)由题意,液体的流动速度不变,宽口瓶内液面下降比窄口瓶内液面下降慢,故选C.(2)由甲、乙、丙图可得进水速度为1,出水速度为2,结合丙图中直线的斜率可知,只进水不出水时,蓄水量增加的速度是2,故①正确;不进只出水时,蓄水量减少的速度为2,故②不正确;两个进水,一个出水时,蓄水量减少的速度也是0,故③不正确.]
点拨 例(1)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到组合体是由两个圆柱组成,可根据两圆柱大小特征和匀速滴液,来快速分析高度的变化快慢.例(2)中,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甲、乙、丙三图中斜率的意义.
跟进训练1 (多选)血药浓度是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内的总浓度.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时,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应介于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已知成人单次服用1单位某药物后,体内血药浓度及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成人使用该药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首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约10分钟后,药物发挥治疗作用B.每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两次服药间隔小于2小时,一定会产生药物中毒C.每间隔5.5小时服用该药物1单位,可使药物持续发挥治疗作用D.首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3小时后,再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不会发生药物中毒
ABC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首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约10分钟后药物发挥治疗作用,A正确;根据图象可知,首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约1小时后的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由图象可知,当两次服药间隔小于2小时时,一定会产生药物中毒,B正确;服药5.5小时时,血药浓度等于最低有效浓度,此时再服药,血药浓度增加,可使药物持续发挥治疗作用,C正确;第一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4小时后与第2次服用该药物1单位1小时后,血药浓度之和大于最低中毒浓度,因此一定会发生药物中毒,D错误.]
考点二 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几种常见的函数模型
2.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需注意的问题(1)认清所给函数模型,弄清哪些量为待定系数.(2)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模型中的待定系数.(3)利用该模型求解实际问题.(4)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点拨 例(1)中,将已知条件代入模型中,求C2与C1比值即可,需注意的是要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例(2)中,先将已知条件代入模型中,结合指、对数转化及参考数据求得时间即可;例(3)中,解题的关键是对题意的准确理解,依题意列出不等关系求解即可.
考点三 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函数模型,求解实际应用问题,其方法与步骤可以归纳为四步八字:(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数学模型;(2)建模: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果;(4)还原:将数学结果还原为实际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点拨 本例中,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所给数据,浮萍的面积随时间增长越来越快,进而选取指数型函数模型,然后求解析式,第二问中根据指数幂运算公式计算.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求该新合金材料的含量x为何值时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佳.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九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九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的函数模型,选择数学模型,常用结论,图2-9-1,答案B,答案D,图2-9-2,的特点故选B,种方法,Cln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九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知识回归,研考点题型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九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九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种方法,题后反思,=424,答案4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