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38734/0-17255779996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38734/0-17255779996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38734/0-1725577999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共1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分值140分)一、基础知识综合(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5分)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亠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 甲 (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 ① (A.pù B.p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 ② (A.梁 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 乙 (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1分)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学常识、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B.《驿路梨花》再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C.《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D.《驿路梨花》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在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个困难终于解决了,我如释重负。B.张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C.同学们要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5.根据原文填空。(10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爱莲说》中调度概括莲高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5分)重登云台山【清】陶澍①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凤飞舄③上蓬瀛。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 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6.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修竹赋(节选)赵孟频猗猗①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太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②于远岑③,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池。色浸云漠,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萧萧雨沐,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笙竽杂吹。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意参太古,声沉寥泬④。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以之怡悦。【注释】①猗(yī)猗:美好盛大的样子。②飙:泛指风。③岑:小而高的山。泛指山峰。④寥沆(jué):空虚幽静。8.用/标出下面语句停顿节奏。(标三处)(3分)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 无丝竹之乱耳B.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C.姿潇洒以拔俗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若乃良夜 明月去后乃至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香远益清( ) (2)亭亭净植( )(3)观夫临曲槛( ) (4)绿雾朝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以之怡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文题为《爱莲说》,文中却写了“菊”和“牡丹”,这是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4.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 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走在前面的小姑娘是梨花吗?你怎么看小姑娘的行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9分)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徐德新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⑩“什么,爹?”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文有改动)18.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名著阅读22.名著阅读。(7分) (1)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____________”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____________现代 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3)下列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诺第留斯号”潜艇。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D.“诺第留斯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七、作文(63分)23.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 因为有蜜蜂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因为有松柏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因为有浪花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情感,甚至一株新生的小草,一轮初生的太阳,一次难忘的挫折,一个美丽的梦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 请以“因为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②要求书写工整,标点、格式规范。③避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