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提升练习专题0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质点和参考系 位移和路程
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2.对参考系“两性”的认识
(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位移与路程的“两点”区别
(1)决定因素不同:位移由始、末位置决定,路程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2)运算法则不同:位移应用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路程应用标量的代数运算法则运算。
1.4月16日,经过6个月的太空遨游,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地面。下列与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关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研究宇航员在舱外的姿态时,宇航员可以视为质点
B.乙图中,研究神舟十三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时,飞船可以视为质点
C.丙图中,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对接过程,神舟十三号飞船可以视为质点
D.丁图中,王亚平在空间站中将冰墩墩抛出,以地面为参考系,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详解】A.研究宇航员在舱外的姿态时,宇航员的体积和形状不能忽略,宇航员不可以视为质点,故A错误;
B.研究神舟十三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时,舟十三号飞船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忽略,飞船可以视为质点,故B正确;
C.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对接过程,神舟十三号飞船的体积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视为质点,故C错误;
D.王亚平在空间站中将冰墩墩抛出,相对飞船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因飞船相对地面是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地面为参考系,冰墩墩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D。
2.2021年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中国珠海开幕,展会期间,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红鹰”飞行表演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行表演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行员为参考系的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C.研究某架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时,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D.研究飞机在空中的各种表演动作时,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答案】C
【详解】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A错误;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行员自己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
C.研究某架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时,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将飞机视为质点,故C正确;
D.研究飞机在空中的各种表演动作时,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将飞机视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2)eq \x\t(v)=eq \f(Δx,Δ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eq \x\t(v)=veq \f(t,2)。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平均速度是过程量,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是状态量,与位置和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3)瞬时速度等于运动时间Δt→0的平均速度。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3.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
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大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一般情况下,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3)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3.2022年1月8日,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一一杭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台高铁全线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杭州至台州最快运行时间为1小时3分钟。图为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经过杭台高铁椒江特大桥时的照片。则( )
A.“266公里”指的是位移
B.“1小时3分钟指的是时刻
C.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66km/h
D.研究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经过杭台高铁椒江特大桥的时间,不能将列车视为质点
【答案】D
【详解】A.“266公里”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
B.“1小时3分钟指的是时间,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故C错误;
D.研究G930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经过杭台高铁椒江特大桥的时间,不能忽略动车长度,故不能将列车视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D。
4.扫地机器人10:30从客厅的一角A出发经图示虚线路径清扫地面,半小时到达客厅的另一角B结束清扫。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是60m,A与B间的距离是10.5米。关于扫地机器人上述清扫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30是时间
B.扫地机器人通过的位移是60m
C.扫地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3.3×10-2m/s
D.扫地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5.8×10-3m/s
【答案】D
【详解】A.10:30是时刻,选项A错误;
B.扫地机器人通过的位移10.5m,路程是60m,选项B错误;
CD.扫地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 SKIPIF 1 < 0 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
三、加速度
1.加速度的计算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1)确定正方向。
(2)确定初速度v0、末速度v。
(3)根据公式a=eq \f(Δv,Δt)=eq \f(v-v0,t)求解。
2.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的关系
3.物体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根据a与v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加速还是减速
(1)a和v同向(加速直线运动)⇒eq \b\lc\{\rc\ (\a\vs4\al\c1(a不变,v随时间均匀增大,a增大,v增大得越来越快,a减小,v增大得越来越慢))
(2)a和v同向(加速直线运动)⇒eq \b\lc\{\rc\ (\a\vs4\al\c1(a不变,v随时间均匀减小,a增大,v减小得越来越快,a减小,v减小得越来越慢))
4.v-x图像中的“速位比加速度”
速时比加速度: SKIPIF 1 < 0 ;速位比加速度: SKIPIF 1 < 0 ;
二者关系: SKIPIF 1 < 0
(1)当A>0且恒定时,a随v增大而变大;
(2)当A<0且恒定时,a随v减小而变小;
5.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生活中也很少见直接表达加速度的俗语,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极易出现错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指速度的增加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不仅与力的方向相同,还一定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答案】D
【详解】A.加速度是指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错误;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越大,B错误;
C.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C错误;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无关,D正确。故选D。
6.如图,某型号车尾部标有“40TFSI字样,其中“40”就是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的最大加速度乘以10,再四舍五入算出来的,称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由此推算,则该车百公里的加速时间约为( )
A.3sB.5sC.7sD.9s
【答案】C
【详解】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SKIPIF 1 < 0 根据题意可知,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的最大加速度为4m/s2,根据 SKIPIF 1 < 0 解得 SKIPIF 1 < 0 故选C。
7.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它的运动情况有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BCD
【详解】由于题中假设的各种运动,不容易跟现实生活中的运动作直观的对应,因此,可借助于v-t图象进行判断。在v-t图象上,斜率的大小反映着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v-t图象会变得逐渐平坦,最后平行于t轴。
A.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A所示,故选项A正确;
B.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如图B所示,故选项B正确;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故选项C正确;
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D所示,故选项D正确;故选ABCD。
【多维度分层专练】
1.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冰壶的移动方向,可将其看成质点
B.研究乙图运动员转弯时的姿态,可将其看成质点
C.研究丙图运动员下滑时的俯冲动作,可将其看成质点
D.丁图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可视为匀速运动
【答案】A
【详解】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冰壶的移动方向时不用考虑冰壶的大小和形状,则可将其看成质点,A正确;
B.研究乙图运动员转弯时的姿态,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B错误;
C.研究丙图运动员下滑时的俯冲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C错误;
D.丁图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等,则运动员的合外力不为零,不能视为匀速运动,D错误。故选A。
2.浙江国际赛车场位于绍兴柯桥南部、柯岩——鉴湖旅游度假区中心位置,依山而建,赛道全长3.25公里,赛道共16个弯有车手曾在这里创下最佳速圈纪录成绩1分33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赛车的运动路线时赛车不能看做质点
B.赛道全长指的是赛车比赛的位移
C.最佳速圈记录1分33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D.完成最佳速圈纪录的平均速度约为39m/s
【答案】C
【详解】A.分析赛车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忽略赛车的形状和大小,因此赛车可以看做质点,故A错误;
B.赛道全长指的是赛车比赛的路程,故B错误;
C.最佳速圈记录1分33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
D.完成最佳速圈纪录的平均速率约为39m/s,故D错误。故选C。
3.据悉,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约582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人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将在距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6km的轨道上运行,与空间站处于同一个平面。它飞行一圈约为42185km,用时约90分钟,平均7.81km/s。对于这段消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文中的16日0时23分是时间间隔
B.文中的42185km是飞船运行一周的位移
C.文中的7.81km/s是平均速率
D.发射过程中,以航天员翟志刚为参考系,火箭是加速上升的
【答案】C
【详解】A.文中的16日0时23分是时刻,A错误;
B.文中的42185km是飞船运行一周的路程,B错误;
C.文中的7.81km/s是平均速率,C正确;
D.发射过程中,以航天员翟志刚为参考系,火箭是静止,D错误。故选C。
4.2021年4月21日,浙江桐乡的苏老师利用导航软件从振兴东路到乌镇西栅景区,图是导航的轨迹,图是导航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9:23”是指的时间的概念,最快速度95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研究苏老师开车将朋友送达乌镇的过程,不能将车看做质点
C.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41km/h
D.根据以上数据无法估算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但可以判断平均速度应该小于41km/h
【答案】D
【详解】A.“2021.421 09:23”是指的时刻的概念,选项A错误;
B.研究苏老师开车将朋友送达乌镇的过程,可以将车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
C. SKIPIF 1 < 0 ,但根据题意22.5km指的是路程,所以41km/h应该是平均速率,并不是平均速度,选项C错误;
D.虽然无法知道位移大小,但图中可知位移小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应该小于41km/h,选项D正确。
故选D。
5.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1,然后又从乙地原路返回到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B. SKIPIF 1 < 0 , SKIPIF 1 < 0 C.0, SKIPIF 1 < 0 D.0, SKIPIF 1 < 0
【答案】D
【详解】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故位移x=0,平均速度 SKIPIF 1 < 0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往返一次,故平均速率为 SKIPIF 1 < 0 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时尚运动。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用手机软件记录某一次户外骑行的情况,从A点到 SKIPIF 1 < 0 点总长为 SKIPIF 1 < 0 (可视为直线距离),用时约为2小时30分钟,最大的速度大小约为 SKIPIF 1 < 0 ,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则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 SKIPIF 1 < 0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SKIPIF 1 < 0
B.若中间有段位移是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运动时间为 SKIPIF 1 < 0 ,则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SKIPIF 1 < 0
C.假设运动员到达 SKIPIF 1 < 0 点时停下,若仍以匀加速直线阶段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要从距离 SKIPIF 1 < 0 点 SKIPIF 1 < 0 处以最大速度开始减速
D.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占总时长的 SKIPIF 1 < 0 倍,则加速度大小为 SKIPIF 1 < 0
【答案】D
【详解】A.AB两点的位移为 SKIPIF 1 < 0 ,时间为2小时30分钟=9000s,则平均速 SKIPIF 1 < 0
故A错误;
B.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的速度为 SKIPIF 1 < 0 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有 SKIPIF 1 < 0 故B错误;
C.由于不知加速度,则无法计算位移。故C错误;
D.总时长是 SKIPIF 1 < 0 ,总时长的 SKIPIF 1 < 0 倍为 SKIPIF 1 < 0 ,最大速度为 SKIPIF 1 < 0 ,故加速度 SKIPIF 1 < 0 故D正确。
故选D。
7.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记录下的位置。将该段运动分为5段,则其中平均速度最大与平均加速度最小的运动过程分别为(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⑤和②D.⑤和③
【答案】D
【详解】由图可知⑤位移最大,各段运动时间相同,由 SKIPIF 1 < 0 知⑤平均速度最大;③最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最小,平均加速度最小,故选D。
8.物块在水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物块的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答案】C
【详解】在任意时间取一段很短的距离Δx,对应的时间为Δt,速度的变化量为Δv,则物块此时的加速度为 SKIPIF 1 < 0 .因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线的斜率是个定值,而物块的瞬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块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即选项C正确,故选C.
9.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增加越来越快,位移增加越来越慢
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
【答案】BD
【详解】AB.飞机由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减小,由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不断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D.因为加速度逐渐减小,可知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最大;由于速度一直增大,故位移增大的越来越快,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导练目标
导练内容
目标1
质点和参考系 位移和路程
目标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目标3
加速度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定义式
v=eq \f(Δx,Δt)
Δv=v-v0
a=eq \f(Δv,Δt)=eq \f(v-v0,Δt)
方向
与位移Δ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由v-v0或a的方向决定
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力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01 运动的描述(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01 运动的描述(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01运动的描述原卷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专题01运动的描述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点,参考系,位移和路程,平均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点,参考系,位移和路程,平均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