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高考培优课程4水量平衡及其应用学案
展开1.水量平衡原理
(1)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水的收入与支出。
2.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
水量平衡原理可用于分析湖泊、水库的调节作用,也是分析沙量平衡、盐量平衡的基础。具体案例如下: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北坡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中,属内陆咸水湖。1930年流域灌溉面积仅为500 km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灌溉面积增至1 540 km2。下图示意1960—2017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各分量年代距平(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据此完成1~3 题。
1.图示期间伊塞克湖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
A.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B.先减少后增加
C.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
D.总体减少为主
2.1980年以前,伊塞克湖( )
A.水位持续上升 B.受地下水补给
C.降水持续增加 D.入湖流量增加
3.1960—1979年湖泊水量迅速减少的主导因素是 ( )
A.灌溉引水 B.气候变暖
C.降水减少 D.蒸发加剧
1.C 2.B 3.A 第1题,据图可知,水量余项距平由负值变为正值再变负值,表明伊塞克湖水量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故选C。第2题,根据距平的概念,1980年以前,降水、入湖流量、蒸发水量和水量余项距平值为负数,说明该时段水量平衡各分量均偏低,表明期间降水减少,入湖流量减少,湖泊水位持续下降,A、C、D错误;地下水稳定,1980年以前主要是地下水补给湖泊,B正确。故选B。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灌溉面积迅速增加,推测是灌溉引水导致湖泊水量迅速减少,A正确。收入
大气降水;河流、湖泊、冰川融水的输入;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入;灌溉流入等
支出
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水资源调出);下渗;人工取水;灌溉流出等
沼泽地
的形成
河流断流
的成因
植被破坏
对水循环
的影响
城市内涝
的形成
内流河
演化成
湿地过
程中水
量动态
平衡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高考培优课程6冲淤平衡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高考培优课程6冲淤平衡学案,共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 这是一份押选择04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文件包含押选择04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原卷版docx、押选择04水循环与水量平衡-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