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课后分层练
1.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合成尿素,使人们摒弃“生命力论”思想
B.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尿素,使有机化学迅速发展
C.1965年中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D.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是在有机化学形成之后
[答案] C
[解析]A项中贝采利乌斯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是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机物的概念,故A错;B项中维勒的贡献是在实验室中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故B错;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故C正确;D项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有机化学的形成促进了人们对有机物科学、系统的认识和发展,故D错。
2.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答案] D
[解析]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在实验室里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A项正确;门捷列夫在继承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多种元素的性质规律,发现了元素周期律,B项正确;很多科学发明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完成的,C项正确;理论虽对化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化学的发展还是需要实验验证,D项错误。
3.关于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机物是生命特有的物质
B.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C.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多数含有氢,其次还含有氧、氮、卤素、硫等
D.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答案] C
[解析]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制取,不是生命特有的物质,故A错误;很多有机物都可以人工合成,如乙烯和水加成可以合成乙醇等,故B错误;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多数含有氢,其次还含有氧、氮、卤素、硫等,故C正确;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CO、CO2、H2CO3、Na2CO3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和无机物更相近,所以它们为无机物,故D错误。故选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B.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
C.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D.用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答案] D
[解析]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所以D项不正确。
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再过滤
B.用95.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
C.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D.图2所示装置可以用于从含溴苯()杂质的粗苯中获取苯
[答案] B
[解析]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冷却后若降到常温会有苯甲酸析出损失,应趁热过滤,A错误;水和乙醇会形成共沸物,直接蒸馏得不到无水乙醇,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高沸点的氢氧化钙,用95.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B正确;分离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应用图2分液的方式,C错误;蒸馏可以从含溴苯杂质的粗苯中获取苯,D错误。故选B。
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过滤
B.苯(Br2) NaOH溶液 过滤
C.硝基苯(NO2) NaOH溶液 萃取
D.乙醇(H2O) 新制生石灰 蒸馏
[答案] D
[解析]饱和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应该采用分液的分离方法,A错误;NaOH溶液与Br2反应,苯不溶于水,应该采用分液的分离方法,B错误;NaOH溶液与NO2反应,硝基苯不溶于水,应该采用分液的分离方法,而不是萃取,C错误;新制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即可得到乙醇,D正确。故选D。
7.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合物的组成或性质,以此能够说明该化合物肯定属于有机物的是( )
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
D.熔点低,且不溶于水
[答案] A
[解析]B项,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但它属于无机物,错误;C项,CO与O2反应,只生成CO2,但CO属于无机物,错误;D项,NO不溶于水,且熔点低,但NO属于无机物,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
B.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均属于有机物
C.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有严格的区别,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D.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 B
[解析]有机物可用人工合成,如氢气与CO反应可生成甲醇,A说法错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中均含有碳元素,且为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B说法正确;有机物和无机物能相互转化,无机物可制取有机物,有机物可燃烧生成无机物,C说法错误;S单质易溶于二硫化碳,能溶于有机溶剂,硫不是有机物,D说法错误。故选B。
9.“有机”一词译自“Organic”,词源解释为“属于、关于或者源自生物的”,下列关于有机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周朝设立“酒人”“醯人”官职负责酿造酒、醋等,乙醇、醋酸均为有机物
B.我国非遗中的扎染工艺,以板蓝根、蓝靛等作染料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典范
C.宣德青花瓷所用青料“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是纯天然有机材料
D.维勒首次在实验室中将无机物氰酸铵转化为有机物尿素,打破了“生命力论”
[答案] C
[解析]乙醇、醋酸均为有机物,A正确;以板蓝根、蓝靛等作染料的扎染工艺,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大大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色牢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手感,B正确;“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是天然无机材料,C错误;维勒首先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打破了“生命力论”,D正确。故选C。
10.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汽油和水,苯和水,甲醇和水
[答案] B
[解析]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四氯化碳、溴苯、硝基苯都不溶于水,则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正确;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都是互溶的液体,都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错误;甲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故选B。
1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出馏分的沸点
B.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用分液法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C.在重结晶的实验中,使用短颈漏斗趁热过滤是为了减少被提纯物质的损失
D.作为重结晶实验的溶剂,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应该很大
[答案] D
[解析]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出馏分的沸点,故A正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所以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用分液法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故B正确;使用短颈漏斗趁热过滤可以减少被提取物质的损失,故C正确;在重结晶实验中,要求被提纯物质和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很大,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一定很大,故D错误。
12.下列有关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H2S:通过CuSO4溶液,洗气
B.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NaCl杂质,提纯主要步骤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蒸发结晶
C.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氮: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过溴水,洗气
[答案] B
[解析]H2S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故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H2S:通过CuSO4溶液,洗气,A正确;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冷却时会结晶析出,除去粗苯甲酸中混有的泥沙和NaCl杂质,提纯主要步骤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B错误;常温下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苯和水不互溶,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氮: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C正确;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过溴水,洗气,D正确。故选B。
13.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的溶解性与有机溶剂相似,可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
B.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用超临界CO2流体进行萃取
C.升温、减压的目的是使CO2与产品分离
D.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草药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
[答案] B
[解析]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多为有机物,易溶于乙醇,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A正确;高温条件下CO2容易挥发,不利于用超临界CO2流体进行萃取,B错误;升温、减压有利于CO2挥发,从而实现CO2与产品的分离,C正确;超临界CO2流体无毒,且易挥发,容易与产品分离,因此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D正确。
14.科学家用无机物制得的第一个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此后其他科学家又制得了其他的有机化合物,使人们彻底摒弃了“________”。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科学家首先合成的。
[答案] 尿素 生命力论 结晶牛胰岛素 中国
[解析]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利用无机物合成了第一个有机物尿素,冲破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的开始。
15.(1)如图是一套蒸馏装置图,图中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甘油(沸点290 ℃)和水的混合物,被蒸馏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
(3)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CCl4(沸点为76.8 ℃)中含有的乙醚CH3CH2OCH2CH3(沸点为45 ℃),应控制温度在________。
[答案] (1)温度计位置错误,冷凝管进出水方向不对,没有加碎瓷片 (2)水 (3)45 ℃
[解析] (1)蒸馏装置图中错误有:温度计水银球未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的冷却水未下进上出;没有加碎瓷片。(2)水的沸点低于甘油,故被蒸馏出来的物质为水。(3)乙醚的沸点为45 ℃,故应控制温度为45 ℃。
1.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视作无机物的理由是( )
A.不能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来
B.不是共价化合物
C.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
D.都是碳的简单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CO、CO2、H2CO3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故视为无机物。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易溶于酒精、汽油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有机化合物只能从有机体中提取,不能利用矿物质来合成有机化合物
C.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物的性质完全不同
D.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大多数有机反应比较慢,副反应比较多
[答案] D
[解析]易溶于酒精、汽油的物质可能是有机物,也可能是无机物,如Br2,A错误;有机物既可以从有机体中提取,也可以利用矿物质合成,B错误。
3.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食品中常用的调味剂——醋酸
B.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
C.抗击疫情期间,用来杀菌消毒的乙醇
D.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中,国产雪车使用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答案] D
[解析]醋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醋酸属于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维生素C又称为L-抗坏血酸,属于有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属于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碳纤维属于无机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A不正确;乙酸乙酯与乙醇互溶,不能采用分液法分离,B不正确;除去苯甲酸固体中混有的NaCl,采用重结晶法,是因为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C不正确;丁醇与乙醚互溶,但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采用蒸馏法分离,D正确。故选D。
6.关于粗苯甲酸(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的分离提纯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B.将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并减少苯甲酸的损失
C.将滤液冷却结晶后再过滤,可以除去氯化钠
D.如需进一步提纯产品,可以再次配成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并降温结晶
[答案] A
[解析]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A错误;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泥沙不溶于水,将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并减少苯甲酸的损失,故B正确;将滤液冷却结晶后再过滤,可以除去氯化钠,氯化钠残留在滤液中,故C正确;苯甲酸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如需进一步提纯产品,可以再次配成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并降温结晶,故D正确。故选A。
7.以下关于萃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混合液体转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按如图所示用力振荡
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的玻璃塞打开,再打开活塞
[答案] D
[解析]为使液体混合均匀,两手分别顶住玻璃塞和活塞,使分液漏斗倒转过来,不能用力振荡;振荡几次后打开活塞放气,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液体混合均匀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分液时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再打开活塞,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尽时,关闭活塞后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8.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B.用图②所示装置可以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
C.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趁热过滤提纯苯甲酸
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答案] C
[解析]采用蒸馏方法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时,应该使用温度计测量馏分的温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苯甲酸的溶解度不大,可选图中过滤装置,趁热过滤可减少溶解损失,达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符合题意;CO2、HCl都能够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不能用于除杂,应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杂质,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乙醇、丙酮及热苯等,微溶于水、石油醚。含有结晶水的咖啡因是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100 ℃ 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升华相当显著,178 ℃时升华很快。它的结构式为,实验室可通过下列简单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在步骤1加入酒精进行浸泡,过滤得到提取液,步骤2、步骤3、步骤4所进行的操作或方法分别是( )
A.加热、结晶(或蒸发)、升华
B.过滤、洗涤、干燥
C.萃取、分液、升华
D.加热、蒸馏、蒸馏
[答案] A
[解析] 在步骤1中加入了乙醇,下面要分离咖啡因和乙醇,可进行加热得到浓缩液再结晶(或蒸发)得到粗产品,因咖啡因易升华,为进一步得到较为纯净的咖啡因,可进行升华。
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O2,会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应分液分离,故B正确;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C错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D错误。故选B。
11.实验室按以下方案从某海洋动物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样品制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
B.步骤(1)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步骤(3)主要过程有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D.步骤(4)需要用到球形冷凝管
[答案] D
[解析]样品制成粉末,增大了样品与浸取液的接触面积,可提高浸取率,A正确;步骤(1)为过滤浸取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B正确;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NO3和天然产物,从题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较高温度下,NaNO3和天然产物溶解度有较大的差异,故步骤(3)主要过程有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以得到粗产品,C正确;步骤(4)为蒸馏,回收甲苯,需要用到直形冷凝管,D错误。故选D。
12.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可溶于乙醇、乙醚等,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约为35 ℃。如图是从黄花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碎时应该将黄花青蒿置于烧杯中
B.操作Ⅰ是萃取,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
C.操作Ⅱ是蒸馏,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等
D.操作Ⅲ是酒精灯加热,然后加水溶解、过滤
[答案] C
[解析]根据乙醚浸取法的流程可知,对黄花青蒿进行干燥研碎,可以增大黄花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用乙醚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对粗品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研碎时应该将黄花青蒿置于研钵中进行,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Ⅰ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是过滤操作,B错误;操作Ⅱ是将提取液中的乙醚分离出去,得到粗产品,是蒸馏操作,蒸馏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等,C正确;操作Ⅲ是重结晶,具体操作为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D错误。
13.苯甲醇与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苯甲醛在NaOH溶液中的歧化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按下列步骤处理:
已知: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甲酸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萃取分离苯甲醇与苯甲酸钠时,合适的萃取剂是 。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苯甲酸在A、B、C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重结晶时,合适的溶剂是 (填字母)。重结晶的具体操作是将苯甲酸粗品加热溶解, ,过滤。过滤得到的苯甲酸晶体需洗涤,采用的合适洗涤剂是 (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b.Na2CO3溶液
c.稀硫酸d.蒸馏水
[答案] (1) 乙醚 C6H5COONa+HCl===C6H5COOH+NaCl
C 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d
[解析](1)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且乙醚与水互不相溶,可用乙醚作为萃取剂;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加入盐酸可生成苯甲酸,盐酸与苯甲酸钠生成苯甲酸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OONa+HCl===C6H5COOH+NaCl。
(2)应选择溶剂C,原因是在溶剂C中随温度变化苯甲酸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有利于重结晶分离;苯甲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变大,重结晶的具体操作是将苯甲酸粗品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时可用蒸馏水,防止引入其他杂质。故选d。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苯甲酸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选项
不纯物
除杂试剂
分离
方法
A
CH4(C2H4)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B
溴苯(Br2)
NaOH溶液
分液
C
C2H5OH(H2O)
新制生石灰
重结晶
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精品精练</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精品同步测试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