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一 4.2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层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4305/1-17252016881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一 4.2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层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4305/1-17252016882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一 4.2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层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4305/1-17252016882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一 4.2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层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4305/0-1725201686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一 4.2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层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4305/0-17252016867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一 4.2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层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4305/0-17252016867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精品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
1.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时期达到最大值B.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D.细胞数量和种类都增加
【答案】D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值,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C正确;
D、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增加细胞的数量,D错误。
故选D。
2.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详解】A、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正确;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C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只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D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
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种血细胞时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D.马铃薯块茎长出大量的不定根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B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会分化,有可能继续分裂,A错误;
BC、细胞分化过程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则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种血细胞时遗传物质会不发生改变,B正确,C错误;
D、马铃薯块茎长出大量的不定根,没有形成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4.科学家发现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肝脏,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肝脏细胞的全能性比干细胞高
B.修复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自体干细胞和肝脏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
D.干细胞和肝脏细胞的差异由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引起
【答案】A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细胞全能性一般与细胞分化程度呈反相关,即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详解】A、肝脏细胞的全能性比干细胞低,A错误;
B、由题干可知,扁桃体中的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肝脏,则在肝脏修复过程中,发生了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正确;
C、自体干细胞和肝脏细胞都来自于最初的一个受精卵,因此遗传信息相同,C正确;
D、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产生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干细胞和肝脏细胞的差异由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引起,D正确。
故选A。
5.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能力,但是有分化能力
B.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
C.干细胞分裂分化成的细胞不能直接组成组织和器官
D.干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丢失了很多遗传物质
【答案】B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A、干细胞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A错误;
B、造血干细胞是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其可以增殖分化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等,B正确;
C、干细胞分裂分化成的细胞可以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不变。D错误。
故选B。
6.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的形成过程,PU、GATA是细胞内两种调控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中信息可证明N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自然发育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推测人为调控细胞因子比例可能影响分化方向
D.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答案】A
【分析】N细胞没有表现出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各种细胞的潜能,不能说明具有全能性。个体自然发育过程是分裂分化的结果,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可进行人为调控,说明细胞中具有全部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不变。细胞分化使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详解】A、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或各种细胞的潜能。图示没有体现出N细胞能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各种细胞,不能表现全能性,A错误;
B、个体自然发育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的结果,B正确;
C、结合题图,在自然发育过程中,单核细胞前体分化为单核细胞,红细胞前体分化成幼红细胞;在人为调控下,单核细胞前体分化为幼红细胞,红细胞前体发育为单核细胞,推测人为调控细胞因子比例可能影响分化方向,C正确;
D、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故选A。
7.在胚胎学研究中,人们注意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和器官构建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实验证明,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的改变。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受环境影响
B.已分化的细胞不可能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C.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分化的方向的改变,可能与周围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的诱导有关
【答案】D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化方向受基因、机体、环境的共同作用,A错误;
B、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加深,细胞的分裂能力逐渐下降,已分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分裂分化,B错误;
C、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改变,可能与周围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诱导有关,D正确。
故选D。
8.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感染人体时均识别肺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ACE2),起识别作用的关键蛋白均为二者包膜上的S﹣蛋白,但二者的S﹣蛋白有部分氨基酸存在差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ACE2合成的基因不只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中
B.S﹣蛋白与ACE2的互相识别作用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S﹣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组成S﹣蛋白基因与ACE2基因的碱基种类相同
【答案】D
【分析】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细胞所含蛋白质和RNA不完全相同。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详解】A、人体细胞中都有ACE2合成的基因,只是在部分细胞如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S-蛋白与ACE2的互相识别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S-蛋白含有肽键,所以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合成S-蛋白的基因位于病毒的RNA上,碱基为A、U、C、G,合成ACE2的基因位于人细胞的DNA上,碱基为A、T、C、G, D错误。
故选D。
9.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无限增殖B.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增多D.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答案】C
【分析】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详解】A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且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AB正确;
CD、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于分散和转移,C错误,D正确。
故选C。
10.医学研究发现,某种癌细胞的前身为CSC细胞,CSC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用药物Curcumin治疗,会引起该种癌细胞内凋亡基因BAX高度表达,进而提高癌细胞凋亡率;而由于CSC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药物转运蛋白,能有效排出Curcumin,其凋亡率变化不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Curcumin,可确定Curcumin能否进入细胞
B.为检测Curcumin对凋亡基因BAX表达的影响,应设置不含Curcumin的对照试验
C.用药物转运蛋白抑制剂与Curcumin联合治疗,可促进CSC细胞凋亡
D.用凋亡蛋白BAX饲喂患癌小白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答案】D
【分析】1、癌细胞的特征为: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膜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失去接触抑制。
2、细胞调亡都是基因编程性表达的结果.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故代谢加快,产生蛋白质较多,耗能较多,故线粒体和核糖体数量增多.癌细胞由于表面糖蛋白减少,故容易扩散和转移。
【详解】A、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Curcumin,如果细胞内含有放射性,则可确定Curcumin已进入细胞,A正确;
B、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所以为检测Curcumin对凋亡蛋白BAX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Curcumin的对照实验,进行对照,以便得出结论B正确;
C、转运蛋白抑制剂,降低癌细胞排出Curcumin,Curcumin会引起该种癌细胞内凋亡基因BAX高度表达,两者联合使用,促进CSC细胞凋亡,C正确;
D、用凋亡蛋白BAX饲喂患癌小白鼠,由于消化道内蛋白酶的分解作用,凋亡蛋白BAX被水解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因而不能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对于癌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癌症是由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引起的
B.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彼此接触后还会继续分裂
C.抑癌基因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来防止癌变
D.细胞癌变是由于正常细胞中抑癌基因突变形成原癌基因
【答案】D
【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A正确;
B、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存在接触抑制,因此彼此接触后还会继续分裂,B正确;
C、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因此抑癌基因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来防止癌变,C正确;
D、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正常细胞内本身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
故选D。
12.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过程,B表示 过程。
(2)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 。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 (填“能”或“不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 。
(3)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具有 。
(4)图中的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 的全能性最大。b、c、d、e细胞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物质)不同。
【答案】(1) 细胞增殖或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分化
(2) 遗传物质(或染色体或核DNA) 不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全能性
(4) a 蛋白质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导致细胞种类增多,但不会增加细胞数目。
【详解】(1)据图分析,甲图中A、B分别是细胞数目增多和形态改变,说明其分别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2)图中b、c、d、e由同一个受精卵经分化而来,故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染色体或核DNA);不同细胞功能不同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才表达,在其他细胞中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因此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3)植物细胞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在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降低,因此甲图中的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c、d、e细胞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
13.下图是人体皮肤细胞利用外源DNA重新编程为多功能干细胞的示意图(1、2、3、4代表可使细胞重编程的关键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得到的表皮细胞与提供实验材料的人表皮细胞基因组成 (填“不同”或“相同”)。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内,DNA组成 (填“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蛋白质种类 (填“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2)①过程的主要增殖方式是 ;②过程称为 ,其根本原因是 。
【答案】(1) 不同 相同 不完全相同
(2)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分析】图示是人体皮肤细胞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示意图,其中①表示有丝分裂,该过程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但不会使细胞种类增加;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使细胞种类增多,不会使细胞数目增多。
【详解】(1)由图可知,实验得到的表皮细胞导入了4个基因,所以和提供实验材料的人的表皮细胞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由干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内,DNA组成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2)①过程干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形成相同细胞种类的细胞群体。②过程为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4.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出来的胡萝卜根细胞成为细胞团是通过 分裂来完成的。
(2)细胞团中相同的细胞在发育成胚状体和植株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向不同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作细胞的 。
(3)本实验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说, 。
(4)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它的 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是因为它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特性所需要的全套 。
【答案】(1)有丝
(2)分化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 细胞核 遗传信息
【分析】遗传信息由一个已经分化的单个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成为一个完整植株的过程,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其表现全能性的能力较植物细胞弱。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仍然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特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
【详解】(1)单个植物细胞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分化才发育成植株,其中从胡萝卜细胞成为细胞团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
(2)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差异是细胞分化。
(3)本实验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说,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的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因此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它们的细胞核仍然保持全能性,这是因为它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特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
15.如图一为人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⑤为各个阶段的细胞。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图二是健康人的骨髓中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 )
A.图一①在间期开始和间期结束时,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B.图一④、⑤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图一④、⑤的细胞全能性低于①
D.图二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答案】C
【分析】据图可知:①经有丝分裂过程形成②和③,②、③分别分化形成④、⑤。
【详解】A、分裂间期的细胞有适度的生长,与间期开始时相比,间期结束时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效率低,A错误;
B、④、⑤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者都起源于受精卵,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B错误;
C、①经有丝分裂过程形成②和③,②、③分别分化形成④、⑤,④、⑤的分化程度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故图一④、⑤的细胞全能性低于①,C正确;
D、图二的过程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1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细胞的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全能化
D.细胞分化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答案】D
【分析】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详解】A、高等动物细胞的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A错误;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C错误;
D、细胞发生分化时,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17.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素但可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②原核细胞DNA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也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③细菌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作用,还可避免酒精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
④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⑤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⑥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答案】C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①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素,但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CO2和H2O合成糖类,①正确;
②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原核细胞DNA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也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②正确;
③细菌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但不能避免酒精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且酒精可以自由扩散进入到细胞中,③错误;
④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均能发生转录等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正确;
⑤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一定在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⑤正确;
⑥人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⑥错误。
故选C。
18.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这些恶性增殖细胞能够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并侵入肝、脾等器官, 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和正常白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
B.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是血红蛋白基因突变所致
C.成熟的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其寿命比白细胞要短
D.捐献造血干细胞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影响捐献者的健康
【答案】A
【分析】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
【详解】A、同一个体的造血干细胞和正常白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它们的基因组成相同,A正确;
B、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是造血干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不是血红蛋白基因突变,B错误;
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其寿命较短,但白细胞吞噬了病菌或死亡的细胞后,白细胞也会死亡,因此有的白细胞的寿命也比成熟的红细胞短,C错误;
D、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因此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D错误。
故选A。
19.研究发现,胞外蛋白TGF-β1抑制细胞癌变的机理为: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诱导核内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肿瘤的发生;线粒体上的PT孔和细胞凋亡直接相关,PT孔的开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诱导凋亡基因的表达,促使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减少,使癌细胞易转移扩散
B.TGF-β1信号通路中被诱导的靶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
C.线粒体上的PT孔可能是某些离子进出线粒体的通道
D.癌细胞不发生细胞凋亡的原因可能是凋亡基因没有表达
【答案】A
【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有: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详解】A、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但会出现新的蛋白质,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TGF—β1信号通路中,被诱导的靶基因表达后,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肿瘤的发生,该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B正确;
C、由题意可知,线粒体上PT孔的开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可推断PT孔是某些离子进出线粒体的通道,C正确;
D、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癌细胞不发生细胞凋亡的原因可能是凋亡基因没有表达,D正确。
故选A。
20.“瓦堡效应”是指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主要依赖于无氧呼吸产生ATP,因此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即使堆积成群仍然可以分裂生长
B.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的突变或者过量表达有关
C.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利用
【答案】D
【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A、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即使堆积成群,仍然可以分裂生长,A正确;
B、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一旦突变或者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正确;
C、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H],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C正确;
D、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故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错误。
故选D。
21.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导致的脊髓损伤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通过转录因子可使移植干细胞高效形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以促进损伤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B.干细胞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神经元,重建受损的神经通路
C.干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调控脊髓损伤部位的微环境对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C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全能性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详解】A、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A正确;
B、干细胞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神经元,重建受损的神经通路,B正确;
C、细胞的全能性是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类型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微环境对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故需要调控脊髓损伤部位的微环境D正确。
故选C。
2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说明种子具有全能性
B.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因为所含基因发生了变化
C.植物体只有幼嫩的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D.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实验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D
【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化形成多种细胞或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细胞全能性大小与其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详解】A、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该过程是植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不能说明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A错误;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且有适宜条件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B错误;
C、植物体中,体细胞(包括幼嫩的细胞和成熟的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并非只有幼嫩的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C错误;
D、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实验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核具有全能性,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表现,目前只是证明了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23.下图1是科学家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细胞为材料培养出能正常生长发育的胡萝卜植株的简要流程图。图2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
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的细胞分化发生于 (填字母)过程。胡萝卜植株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图1中培养获得胡萝卜植株的过程能够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 。
(3)图2a过程中,细胞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 。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填“增大”或“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
(4)图2中的细胞分化发生于 (填字母)过程。
【答案】(1) A、B、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仍然具有全能性
(3)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减小 减弱
(4)c
【分析】图2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a表示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b表示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同;c表示细胞分化,细胞数目不变,但细胞种类增多。
【详解】(1)图1中A、B、C过程均存在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一般具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即植物细胞有全能性。
(3)图2a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大,即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主要生理活动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图2中与①相比,②明显生长,体积增大,所以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导致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减弱。
(4)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此可知,图2中的细胞分化发生于c过程。
24.如图表示细胞增殖、分化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卵形成子细胞的过程包括 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受精卵的 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 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3)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合成了某类特有的 ,该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已分化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和“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图中的A、B、C、D四个基因最可能是“管家基因”的是 。
【答案】(1) 物质准备 遗传物质
(2)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3)蛋白质
(4)B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1)受精卵形成子细胞即细胞增殖的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受精卵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故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合成了某类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4)据图分析,基因B在分裂后的细胞中都表达,而基因A和C在不同细胞中表达,所以基因A和C在可能是奢侈基因,B是管家基因。
25.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 (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图乙中结构②③④都具有的化学成分是 。
(2)图甲中来源于a的b、c、d、e细胞之间形态、结构、功能出现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3)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其表面蛋白HA与肺泡细胞膜上的 特异性结合,随后启动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病毒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 性。
(4)图乙中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后发挥的作用有 、 。
【答案】(1) a c 蛋白质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受体/糖蛋白 (一定的)流动
(4) 参与染色质组成 酶的催化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分裂能力越强的细胞全能性越大,a的全能性最大,b能分化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b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图乙是蛋白质分选过程,①是游离的核糖体,②是附着的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
【详解】(1)一般而言,细胞的分裂能力越强,全能性越高,故a的全能性最高;骨髓移植实质上是移植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即c细胞;②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③内质网和④高尔基体都具有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故②③④都具有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2)图甲中来源于a的b、c、d、e细胞之间形态结构功能出现稳定性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流感病毒表面蛋白HA与肺泡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的包膜和细胞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即体现了其结构特点。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入细胞核主要的作用是参与染色质的组成,或者作为酶催化细胞核中的化学反应。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一课一练,共7页。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多莉羊的培育成功证明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