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优秀课时作业
展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
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A.增强城市降雨能力B.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C.减轻城市交通压力D.加剧城市炎热程度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
A.下渗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
4.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
A.美化城市环境B.增加下渗量
C.调节小气候D.保护生物多样性
针对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的“内涝”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利用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活动不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 )
A.扩大城市绿地B.铺设透水路面
C.建设雨水收集和储存系统D.扩建下水管道
7.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青藏地区
8.不属于造成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是( )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B.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C.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10.某班同学为天津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及时、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铺设砾石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净化雨水B.增强雨水渗漏C.防止水土流失D.保持土壤水分
1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收集雨水,减轻城市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14.西欧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靠近海洋,不易形成洪涝B.河网密布,蓄水能力强
C.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能力强D.温带海域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以来,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其中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一小时内降雨量达2019m,全天降雨量达624.1m基本相当于河南省全年的降雨总量。此段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影响,台风“烟花”从东部沿海强势登陆,并向西推进到河南省中西部一带。此次暴雨导致郑州市区内涝现象强烈。左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说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郑州市此次内涝发生的原因。
说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
为缓解城市内涝,我国着力建设海绵城市。说明原有城市建设成为海绵城市后水循环环节的变化。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1.从材料中可知,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说明“海绵城市”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能增加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是增加雨水的下渗,对降水影响不大,A错误;由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利于减轻雨洪,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缓解城市内涝问题,B正确;对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影响不大,C错误;下渗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地表植被增加,从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D错误。故选B。
3.B 4.A 5.B
【分析】3.读图,根据图示水体间关系,可以判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所以对水循环各个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地表径流,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下渗影响小,对降水、水汽输送没有直接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城市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①正确;活水公园将雨水收集,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正确;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③正确;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B正确;活水公园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暴雨以前作用更明显,ACD错误。故选B。
6.D 7.A 8.B
【解析】6.由材料可知,城市“海绵体”是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则:扩大城市绿地可增加地表水下渗,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铺设透水路面,有利于雨水下渗,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建设地下雨水收集和储存系统,有利于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扩建下水管道,不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的一项,故选D。
7.华北地区城市众多,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一雨即涝”,是我国最需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A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易形成城市内涝,因而不是最需要,B错误;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雨季较短,而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不是最需要,C错误;青藏地区海拔高、降水少,不易形成城市内涝,因而不是最需要,D错误。故选A。
8.城市建设使得耕地、草地等转变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使得水分下渗减少,地表易积水成涝,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生物的种类与地表水下渗无关,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使得地表水无法及时汇入河流,易导致城区积水,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使得水分下渗减少,地表易积水成涝,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的一项,故选B。
9.D 10.D
【解析】9.读图,①为社会循环,提供给城市地表水,应为跨流域调水;②为自然循环,进入城市地表水,应为地表径流;③为社会循环,供给城市用水,应为管道输水;⑦为社会循环,人类活动促使大气水为城市提供降水,应为人工降水;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0.屋顶绿化能够吸收的雨水太少,作用不大,A错误;消除水体污染和减少开采地下水于建设“海绵城市”没有关系,B、C错误;地面铺设透水砖,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就地消纳雨水,D正确。故选D。
11.B 12.B 13.B 14.A
【解析】11.结合材料分析, “海绵城市”能够吸收滞留水分,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增加下渗。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大,因此在裸露的地面铺设砾石不易被风吹起,也不易被地表径流带走,能够增加地表的摩擦力,减小水流速度,从而增加雨水的下渗,C正确;净化雨水、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不是其最主要的目的,ACD错误。故选B。
1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使得地表水更容易下渗,增加雨水的下渗量,从而起到涵养水源功能,并且可以调节地表径流,①④正确;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主要由大气环流决定,“海绵城市”建设仅改变了局部地面性质,因此对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的影响不明显,②③错误。故选B。
13.结合材料分析,图中的绿化带不是要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而是增加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A错误;下凹式绿化带较周围低,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B正确;与裸地比较,裸露地面铺设的砂石颗粒大,可以减少扬沙天气,C错误;绿化带面积大,有利于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D错误。故选B。
14.“海绵城市”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区域即易出现城市内涝的地区。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D可能;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不易形成洪涝,B可能;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从而没有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C可能;而该地靠近海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可能更易形成洪涝灾害,更需要“海绵城市”的推广,故不是西欧“海绵城市”推广较慢的原因,A不可能。根据题意,故选A。
15.(1)7月,华北正值雨季(雨带移至华北一带)﹔受副高及台风"烟花”影响,水汽条件充沛,太平洋输送的水汽,向西推进到河南省中西部一带,受地形抬升降水效应显著。
(2)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西部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快﹔东部地形平坦,排水速度慢﹔城市大量路面硬化,排水系统建设落后,下渗速度慢。
(3)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放水腾库工作,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城市绿化﹔增加排涝设施(完善排水系统),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组织排水降渍(或者清理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
(4)下渗增加;蒸发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小;地下径流增加。
【分析】本题以郑州市区内涝情况图为材料;涉及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郑州市此次内涝发生的原因、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1)七、八月正值传统的北方主汛期,是本次河南大范围强降水的气候基础;根据材料“受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影响,台风“烟花"从东部沿海强势登陆“说明受副高影响,华北平原水汽充足,是本次河南超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基础;加之台风-烟花”,充当了太平洋水汽的大型水泵,将其凝聚成急流,送向华北平原:从太平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来的水汽,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并受地形抬升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2)根据材料“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mm”等信息可知,受夏季风的影响,区域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郑州中西部地区等高线较密集(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快,而郑州附近地势较平坦,地表径流速度慢,排水不畅,导致水位上升速度快,加之城市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落后等因素,导致此次郑州洪灾严重。
(3)抗洪涝一是要加强排水减轻涝灾,如组织专业人员及时疏通沟渠,加强排水,建设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等:二是要加强监测预防,如加强区域气候监测,提高监测的精度,做好应急预案;三是要借助水利工程设施提高抗洪能力,如水库在雨季来临前提前泄水腾出库容,加强河流堤坝建设;四是城市本身排水渗水能力的加强,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增强绿化,加强下渗等。
(4)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减小,地下径流增大;同时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蓄水能力增强,随之是蒸发、蒸腾作用加强。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3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优秀当堂检测题</a>,文件包含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认识二十四节气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3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单元活动 认识二十四节气优秀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单元活动认识二十四节气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鲁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单元活动认识二十四节气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3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同步测试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缓解,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