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寒、强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特别是下降风(从南极大陆内部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海域俯冲下来的强风)的影响较大,秦岭站主体设计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造型,采用模块化制作现场拼装建设方式。图1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面关于秦岭站说法正确的是( )
A. 模块化拼装的生态作用是提高科考站建设效率
B. 秦岭科考站位于秦岭山脉的西南方向
C. 秦岭科考站的当地地方时0时比北京早三个多小时
D. 南极下降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汽含量差异大
2. 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较少考虑的是( )
A. 室内通风B. 材料耐辐射C. 墙体保温D. 防积雪掩埋
3. 下降风利于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生物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下降风( )
A. 加快沿海空气流动,净化空气B. 促进水体扰动,海水上泛
C. 带来地表营养物质,饵料丰富D. 加强水体流动,水质变好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模块化拼装的生态作用是减少对南极环境的破坏,生态作用不是提高科考站建设效率,A错误。结合秦岭站位于(74°56'S,163°42'E),秦岭位于我国(34°N,108°E)附近,秦岭科考站位于秦岭山脉的东南方向,B错误。秦岭站位于163°42'E,北京位于116°E,两地经度相差约47°,秦岭科考站当地地方时0点比北京(116°E)早三个多小时,C正确。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南极下降风形成和水汽含量差异大无关,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结合材料信息“罗斯海新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寒、强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可知,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较少考虑的是室内通风,但是建筑主体设计需要耐辐射,墙体要保温,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南极多暴风雪,建筑要防积雪掩埋,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下降风是从南极大陆内部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海域俯冲下来的强风,使南极大陆沿海地区表层海水远离南极大陆而去,南极大陆沿海地区下层冷海水受到扰动,冷海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使生物数量增加,B正确。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生物数量增加与下降风使水质变好、净化空气无关,AD错误。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下降风不能从地表带来营养物质,C错误。故选B。
【点睛】南极大陆下降风是由于南极大陆是高原大陆,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压,而周围是海洋,气温相对高,形成低压,故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2021年6月10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拉伊铁路(拉各斯-伊巴丹)举行通车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尼日利亚( )
A. 地处热带、亚热带的临海国B. 稀树草原分布面积广
C.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D. 几内亚湾有寒流流经
5. 拉伊铁路( )
A. 缩短了两大城市的空间距离B. 有助于提升港口与内陆货物运输效率
C. 促进了热带经济作物的东运D. 利于全面提升尼日利亚的城镇化水平
6. 近年来,中国部分皮革产业向尼日利亚转移,主要原因是( )
①当地有充足的原料②当地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该国基础设施完善④当地皮革产业发展潜力大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4. B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依据尼日利亚所处经纬度。可判定其位于非洲西部,大致在北纬5°至15°之间,因此它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型临海国家,A项错误;从地理环境上看,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对应的植被以稀树草原为主,因此稀树草原在尼日利亚分布较广,B项正确;尼日利亚的地势大致是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区有一些高原,如贝努埃高原和乔斯高原,而四周则较低,主要有平原和盆地,但整体而言,地势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大,起伏较小,C项错误;几内亚湾沿岸地区的洋流是暖流,被称为几内亚暖流,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不受寒流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拉伊铁路主要连接的是拉各斯和伊巴丹两个城市,铁路的建设只是改变了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方式,并没有缩短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A项错误;拉伊铁路连接了港口城市拉各斯和内陆城市伊巴丹,港口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通道,而内陆地区是货物的主要来源地和消费地。铁路的建设可以加快货物从港口到内陆的运输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从而有助于提升港口与内陆的货物运输效率,B项正确;拉伊铁路主要连接的是尼日利亚的南部地区,该地区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向西出口到欧洲或向北运输到内陆地区,而不是向东运输,C项错误;铁路的建设确实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不仅仅是交通建设所能带来的,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D项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尼日利亚的畜牧业较发达,所以有丰富的原料供应,①对;尼日利亚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②对;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基础设施相对不足,③错。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皮革制品的市场需求也会不断在增长,所以皮革产业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④对;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点睛】交通运输线路修建地理意义:1.完善交通网,缓解运输压力;2.促进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维持地区稳定与繁荣发展;3.增进民族团结(经过少数民族地区);4.国防建设(边境地区);5.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开放。
7. 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下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
A. 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B. 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 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D. 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乙地纬度略高于甲地,冬季白昼的时长更短,A错误;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温度较高,几乎没有海冰覆盖,B正确;构造运动强弱没有信息显示,且海冰主要与水温、气温有关,与构造运动无关,C错误;同位于大西洋高纬度,海平面上升幅度差别不大,D错误。故选B。
咸海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区,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的尾闾湖,其萎缩造成了举世瞩目的生态灾难。下图示意1992~2018年咸海地区标准化的水面面积、土地利用面积、气温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8. 咸海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
A. 大气降水B. 冰雪融水C. 河流水D. 地下水
9. 2010年以来,咸海地区( )
A. 水面萎缩速率呈加快趋势B. 气温呈现持续升高趋势
C. 耕地面积呈持续减少趋势D. 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10. 导致2015~2018年咸海水面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上游径流量减少B. 人为取水量减少C. 湖面蒸发量增大D. 地下水水位下降
【答案】8. C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咸海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的尾闾湖,故其主要的、直接的补给水源为河流水,C正确;咸海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区,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A错误;冰雪融水需经河流汇入咸海,不是咸海的直接补给水源,B错误;气候干旱,地下水水位低,地下水不是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2012年以后,标准化的咸海水面面积波动较小,且2015年以后有微小增加趋势,说明2010年以后咸海萎缩速率呈减缓趋势,A错误;2010年以后,气温和耕地面积都呈现波动下降趋势BC错误;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咸海水面面积有微小增加趋势,这可能与温度升高造成冰川积雪加速消融和山区降水增多导致上游流出山口的径流量增加、沿途和湖区人为取水量减少等有关,A错误,B正确;蒸发量增大易导致湖泊水量减少,水面萎缩,C错误;地下水水位下降会加剧咸海萎缩,咸海水面面积会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一、自然原因: 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咸海水量减少,面积缩小;注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蒸发,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的面积内缩小。 二、人为原因: 人口增多,为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的面积缩小容;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水量减少,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的面积缩小。
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12. 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蒸发B. 降水C. 径流D. 洋流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区域纬度位置较低,附近陆地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气温和降水季节差异不大,蒸发量季节差异也不大,不是影响盐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AB错误;N区域附近岛屿较小,且N海域离陆地较远,径流补给量较小且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7-8月孟加拉湾沿岸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将孟加拉湾北部盐度较低的海水带到N海域,而12月-次年1月,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N海域受孟加拉湾北部低盐度海水的影响小,故N海域12月-次年1月盐度较高,D正确。所以选D。
【点睛】从根本上讲,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是海水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因素。1、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2、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4、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①。据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3. 有关Ⅰ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 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14. 有关Ⅱ地形区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Ⅰ地形区气候类型相同B. 与Ⅰ地形区相同,以水田为主
C.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 盆地地形,比Ⅰ地形区太阳辐射量多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Ⅰ地形区位于秦岭以北,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故C正确;河网密布,灌溉水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特征,A错;地势平坦,草原辽阔为内蒙古高原的特征,B错;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为华北平原的特征,D错。故选C。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Ⅱ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C正确;Ⅰ地形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A错;Ⅰ地形区以旱地为主,B错;四川盆地为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少的地区,因此比Ⅰ地形区太阳辐射量少,D错。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1)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2)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3)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4)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5)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8)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9)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0)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成本和价格均高于江苏省,但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面临着日益加大的水土资源压力,表现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赖地下水;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部分耕地质量下降。下图示意2001~2017年东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耕地面积和水稻增加面积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主要因素为( )
①地形②水源③气候④土壤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6. 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水稻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 江苏省纬度低水稻总产量更高B. 黑龙江灌溉机械投入费用较低
C. 江苏省提高土壤肥力成本更高D. 黑龙江纬度较高水稻品质更好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海拔120---500米的范围,高海拔地区的水稻面积占比小,海拔高,热量相对不足,所以地形是限制水稻种植面积扩展的因素之一,①正确;读材料可知,黑龙江水稻生产用水量大,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问题,②正确;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可以满足一年一熟,黑土土地肥力大,③④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黑龙江水稻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品质好,D正确;江苏省水稻总产量高但是品质较低,A错误;黑龙江水源条件较江苏差,机械化水平较江苏低,所以灌溉和机械投入的费用比江苏高,生产成本高,B错误;江苏省提高土壤肥力成本高会导致水稻价格上涨,C错误;故选D。
【点睛】东北水稻品质好的原因:土地肥沃,污染小;生长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
二、综合题(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拥有小麦生产的天然优势,是全球小麦主要出口国,其出口国家以周边邻国和非洲为主。与美国、加拿大等传统小麦生产国相比,俄罗斯小麦单产较低。小麦是我国净进口的大宗农产品之一,主要的进口来源国有加拿大、美国等,从俄罗斯进口小麦的数量非常少。下图示意俄罗斯小麦产区分布。
(1)指出俄罗斯种植小麦的天然优势。
(2)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相比,推测俄罗斯小麦单产较低的可能原因。
(3)分析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4)俄罗斯小麦出口对非洲影响力强,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病虫害少等。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相对不足,且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重视土地生态系统维护,不过度使用耕地等。
(3)俄罗斯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的运输成本较高;俄罗斯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通关成本较高,小麦贸易成本高;俄罗斯小麦质量较美国、加拿大等国低,我国小麦需求与俄罗斯小麦供给等级匹配度较低等。
(4)地理位置较近,方便运输;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多,农业生产水平低,小麦需求量大;伴随俄罗斯与非洲国家关系升温,双方贸易往来密切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小麦产区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俄罗斯的农业区位条件、俄罗斯的粮食贸易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俄罗斯拥有小麦生产的天然优势,是全球小麦主要出口国,俄罗斯种植小麦的天然优势体现在: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面积广阔,耕地资源丰富;俄罗斯春小麦生长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基本无污染;生长期光照时间长,营养物质积累多;纬度较高,生长周期长,有机物积累多;纬度高,病虫害少,农药、化肥等使用少,品质好。
【小问2详解】
俄罗斯小麦单产较低的原因可以从基础设施、科技、劳动力、生态保护等方面来分析。俄罗斯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相比属于发达的美国和加拿大而已,经济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俄罗斯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生产效率较低;俄罗斯地广人稀,耕地更广,重视土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不过度使用耕地,单产较低。
【小问3详解】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运输成本、运输效率、产品质量等方面来分析。俄俄罗斯经济较落后,铁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线路较少,物流效率低,进口成本较高;俄罗斯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通关成本较高,货流的速度慢,增加贸易成本;俄罗斯农业相对粗放,小麦质量较低,与我国对小麦的高质量需求不匹配,进口意愿较低,进口量低。
【小问4详解】
俄罗斯小麦出口对非洲影响力强的原因可以从运输距离、粮食需求、经济关系升温等方面来分析。俄罗斯距非洲的距离较近,海运成本低,运输方便;非洲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而且对品质要求较低,小麦需求量大;随着近些年来,俄罗斯与非洲国家关系升温,双方贸易往来密切,非洲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小麦农产品等。
18.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等高线图,ABC为不同地形单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地区地形特点。
(2)简析B地形单元成因。
(3)简述C地形单元的重要自然地理意义。
【答案】(1)北侧是(黄土)高原、中部是东西延伸的(渭河)谷地、南侧是东西延伸的(秦岭),地势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2)断层下陷(地堑);流水沉积。
(3)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②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③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分界线,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区域等高线图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形特点的描述、特定地貌的形成以及特定地貌的自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经纬度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区域北部为黄土高原,中部是东西走向的渭河谷地,南侧是秦岭,地势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小问2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B处为渭河谷地。结合所学可知,渭河谷地为地堑构造,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此外,此处有河流发育,谷地地势较低,且位于秦岭北侧,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受地壳断裂下陷和流水的沉积作用从而形成B处的渭河谷地。
【小问3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C为秦岭,秦岭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区的海浪分布。西班牙南部某地有甲乙两个海岸,R河从甲海岸注入地中海。2004年,当地政府在R河上游19km处修建了水坝。R河全段落差较大。为了抵御海岸侵蚀,当地政府实施了两个工程措施方案:①从乙海岸堆积引沙回甲海岸,②从水坝冲淤调沙。
(1)甲海岸靠近R河入海口,泥沙沉积量却比乙地少,试分析其原因。
(2)判断水坝运行前后,冬季甲海岸侵蚀情况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3)从泥沙颗粒粗细的角度,谈谈方案②的效果优于方案①的原因。
【答案】(1)甲海岸浪高更大,侵蚀作用强,沉积作用弱;甲海岸平直,沉积环境差;乙海岸为海湾构造,利于泥沙沉积。
(2)水坝运行后,甲海岸侵蚀作用加强。理由:水坝建立后,下游泥沙搬运能力下降;甲处泥沙沉积减少,海水倒灌加强,海岸侵蚀作用加强。
(3)乙处海浪较小,泥沙颗粒较小,而甲处海浪作用强烈,侵蚀作用显著,颗粒较小的沉积物难以抵御侵蚀,①方案效果不明显;水坝从上游冲淤调沙,其沉积物颗粒相对较大,且大小颗粒都有沉积,R河距离甲处近,其大小不同的沉积物易在甲处堆积,对海浪的侵蚀抵御效果比①方案更好。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区的海岸变化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海洋侵蚀与堆积作用、水库的功能、沉积作用分选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浪高图可以看到,甲海岸“大浪”较多,浪高更大,整体侵蚀作用强,沉积作用弱;同时甲海岸形态更为平直,海水在此处难以大规模沉积,其沉积环境差;从图中来看,乙海岸“小浪”较多,浪高较小,沉积作用较强,乙海岸为海湾构造,此处海水流动性更慢,利于泥沙沉积。
【小问2详解】
水坝建立后,水库可拦截泥沙,同时调节径流,使得下游泥沙搬运能力下降,运输至下游的泥沙减少;而甲处泥沙沉积减少,且海岸平直,径流减少,海水倒灌加强,故水坝运行后,甲海岸侵蚀作用加强。
【小问3详解】
本题要求从泥沙颗粒粗细角度回答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为海湾构造,海水流动性较差,海浪相对较小,故其泥沙颗粒较小,而甲处海岸平直,海浪作用强烈,侵蚀作用显著,颗粒较小的沉积物难以抵御侵蚀,故①方案效果不明显;水坝从上游冲淤调沙,可将上游地区的沉积物搬运至下游地区,由于是上游地区的沉积物,其沉积物颗粒相对较大,且大小颗粒都有沉积,冲淤调沙可搬运泥沙至河口附近,R河距离甲处近,其大小不同的沉积物易在甲处堆积,对海浪的侵蚀抵御效果比①方案更好。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36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