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前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前导学案01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前导学案02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前导学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梳理,课后巩固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地球在宇宙
    1.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①_____________。
    2.太阳系的组成
    (1)恒星:②_____________。
    (2)其他组成部分: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3)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水星、金星、③_____________、火星、木星、④_____________、天王星、海王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序)。
    3.太阳系<⑤_____________<宇宙。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与日距离适中→温度适宜生命生存、⑥_____________。
    (2)自身⑦_____________和体积适中→可以吸引大气。
    5.地球是迄今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所以我们要⑧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
    1.人类太空探索旅程的开始:①_____________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
    2.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太空观察、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
    苏联:“②_________”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1961年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山③____________
    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1977年
    1990年
    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人类第一台火星车“④__________”登陆火星
    1997年
    2010年
    ⑤____________正式建成
    3.中国探索太空的成就
    (1)起步:20世纪⑥_____________年代起稳步发展。
    (2)主要成就: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⑦_____________等。
    (3)我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0年
    2003年
    “神州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飞行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⑨__________”
    2007
    2016年
    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⑩____________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我国“祝融号”或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2021年
    2022年
    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4.太空探索的作用
    (1)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
    (2)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3)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4)探索生命的起源。
    (5)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二、课后巩固练
    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最可能是( )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下图为“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地月系
    4.地球上有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主要是因为( )
    A.地球的质量适中B.地球的体积适中C.日地的距离适中D.卫星的数目适量
    2021年3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由“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天问一号”在围绕火星飞行期间,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 )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6.关于“天问一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太空中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属于天体
    B.整装待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属于天体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太空中运行期间,其能量来自太阳能
    D.“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地球在宇宙
    ①恒星;②太阳;③地球;④土星;⑤银河系;⑥有液态水;⑦质量;⑧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知识点2 人类的太空探索
    ①1957;②东方1号;③月球;④旅居者号;⑤国际空间站;⑥60;⑦太空观测;⑧东方红一号;⑨嫦娥一号;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为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A错误,B正确;太阳系和地月系都是比其级别更低的天体系统,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可以利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进而促进生命的出现和繁殖,A正确。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利于生命的繁殖,厚厚的大气层会减少星球表面获得的恒星热量,可能会影响行星的温度,B错误。稳定的光照条件并不是生命得以发展的自身条件,C错误。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是星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并非其自身内部条件,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丁天体系统由地球和月球构成,应为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丙应为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且银河系的半径约为10万光年,因此乙为银河系,银河系位于可观测宇宙,且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137亿年,因此甲为可观测宇宙。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答案:C
    解析: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获得的太阳光热适中,使得地表温度适中,形成地球上有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C符合题意;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对形成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条件影响不直接,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卫星的数目多少与地表温度条件无明显关联,排除D。故选C。
    5.答案:D
    解析:“天问一号”在围绕火星飞行期间,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因此“天问一号”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也属于银河系、可观测宇宙,ABC不符合题意;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天问一号”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火星,两者相对独立,属于同级天气系统,互不隶属,因此“天问一号”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地月系,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B
    解析:在太空中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基本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属于天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整装待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是地球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B错误,符合题意;“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太空中运行期间,主要通过太阳能帆板收集太阳能而获取运行的能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学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4956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及答案</a>,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梳理,课后巩固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一节 地形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地形学案设计,共1页。

    2021学年第二节 工业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工业第2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归纳总结,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