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48分)共16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
格什姆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面积为1491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且多基岩海岸。岛上人口稀少,以渔业为主。伊朗在格什姆岛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区内可享有免税、简化办事程序等优惠政策。2021年3月,中国与伊朗签署全面合作计划,规划了在格什姆岛等地合作建设自由贸易区和智慧城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城市各行各业)等。下图为格什姆岛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格什姆岛适宜发展船舶维修业的最大优势是( )
A. 岛上钢铁工业发达B. 海岸线曲折,筑港条件好
C. 渔业、土地资源丰富D. 位于国际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
2. 在格什姆自贸区建设过程中较少遇到的困难是( )
A. 高温酷热B. 暴雨洪涝C. 淡水缺乏D. 阳光炙烈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格什姆岛在霍尔木兹海峡北侧;由所学知识可知,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石油输出口处,素有“海湾咽喉”之称,所以格什姆岛适宜发展船舶维修业的最大优势位于国际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D正确。材料中无岛上钢铁工业发达的信息,A错误。船舶维修业与海岸线曲折、筑港条件好无关,B错误。岛屿上土地资源不足,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格什姆位于副热带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全年高温少雨,所以格什姆自贸区建设过程中高温酷热,阳光炙烈;岛屿面积小,淡水缺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该处少有暴雨洪涝淡,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全年高温少雨
“盐尘暴”主要发生在盐渍化区域的干旱地带,是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艾比湖周边盐尘暴多发,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继罗布泊干涸之后困扰新疆的第二大生态问题。下图为艾比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3. 艾比湖形成盐尘暴的根本因素是( )
A. 风力B. 土壤C. 气候D. 植被
4. 艾比湖频发盐尘暴的季节是( )
A. 冬季B. 夏季C. 秋季D. 春季
5. 针对艾比湖盐尘暴,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发展灌溉农业,提高植被覆盖B. 加强湿地保护,减少湖床裸露
C. 大力植树造林,削减极端大风D. 河床压沙覆盖,提高启动速度
【答案】3. C 4. D 5. B
【解析】
【3题详解】
盐尘暴是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这说明盐尘暴形成的物质来源是含盐的尘土,动力是大风,而盐渍化土壤和大风都与当地的气候干旱有直接关系,气候干旱是导致当地形成盐渍化和大风的根本因素,C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导致当地风力大、土壤盐渍化严重、植被稀疏,风力、土壤、植被是形成盐尘暴直接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松散物质多,且春季时湖岸裸露面积大,受冬季风影响,风力较大,所以春季艾比湖发生盐尘暴的频率最高,D正确;冬季当地有少量的积雪覆盖,地表不易起沙,盐尘暴相对较少,A错误;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入湖径流量大,湖床裸露较少,盐尘暴相对较少,B错误;秋季时入湖径流量较春季大,湖岸裸露较少,湖发生盐尘暴的频率较小,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致使艾比湖湖岸裸露面积大,盐渍化区域面积扩大,使艾比湖盐尘暴加剧,A错误;加强湿地保护,减少艾比湖湖岸裸露有利于减少盐渍化区域面积,会使盐尘暴有所减少,B正确;当地气候干旱,不适宜植树造林,C错误;河床压沙覆盖不能有效缓解盐尘暴,D错误。故选B。
【点睛】艾比湖为新疆最大咸水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缩小,盐滩裸露,为盐尘暴提供了盐类物质,成为盐尘暴策源地。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空间距离C. 城市交通D. 资源配置
7. 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强于浙北的绍兴、舟山,原因是宁波( )
A. 水陆交通便利B. 产业结构相似C. 发展水平较高D. 历史文化不同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最强的是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其次是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等,从他们共同的特征看,这些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大的都是离上海较近的城市,因此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空间距离,与海陆位置、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等因素相关性相对较弱,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宁波与绍兴、舟山与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地区,表明除了空间距离外,影响受上海辐射强度的还有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绍兴、舟山相比,宁波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符合题意;绍兴、舟山和宁波水陆路交通都很便利,历史文化也相同,排除AD;两城市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关联程度就会越低,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存在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排除B。故选C。
【点睛】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和创新扩散、产业转移和关联、信息传播和交流、资本输出和优化配置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12月5日,湖北武汉钢铁集团与河南平顶山煤炭集团联手,将满载2150吨丹江水(用高品质尼龙液袋灌装)的100个集装箱通过浩吉铁路,从河南平顶山站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终到江西省吉安市)是国家“北煤南运”的运煤专线铁路,此趟列车将丹江水“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沿线缺水城市,为晋、陕、蒙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瓶装饮用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使用铁路集装箱进行“丹水北运”的直接原因是( )
A. 巨大的陆运闲置返空运力B. 广大的西北水源需求市场
C. 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D. 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
9. 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 水量较大B. 水质较好C. 水价较高D. 连续性好
10. 下列关于“丹水北运”铁路运输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解决了西北水量不足的现状B. 提高了西北居民用水的水价
C. 降低了单位煤炭的运输成本D. 增大了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答案】8. A 9. B 10. C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浩吉铁路是“北煤南运”大通道,用铁路运水主要是利用巨大陆运闲置返空运力,A正确;西北缺水现象由来已久,主要解决方案是“南水北调”的水渠输水,B错误;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和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促进丹水北运,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CD。故选A。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传统的水渠运水东线工程相比,密封的集装箱,优质的尼龙液袋运输可以保证水质,从而为西北地区提供优质的饮用水,B正确;集装箱运水水量较小,连续性较差,排除BD;水价较高不属于优势,排除C。故选B。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丹水北运”铁路运输是利用“北煤南运”的返空运力,不会增加运输压力,充分利用铁路运力可以降低单位煤炭的运输成本,但不能解决西北缺水现状,C正确,排除AD;并没有增加西北居民用水价格,排除B。故选C。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自然原因:区域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韩城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带,是黄河沿岸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也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近年来,韩城市粮食安全等级降为不安全级别。下图示意韩城市耕地类别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韩城市耕地( )
A. 分布相对分散B. 在黄土台塬区集中连片
C. 在山区多高等地D. 在黄河沿岸平原区分布面积最大
12. 近年来韩城市粮食安全等级降低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镇化占用耕地②粮食浪费严重③生态环境脆弱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13. 韩城市为保障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山区垦荒,增加耕地面积B. 严格控制人口迁移
C. 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D. 取消生态退耕政策
【答案】11. B 12. B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韩城市的耕地并不分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A错误;由图可知,耕地在东南部的黄土台塬区比较集中且连续,B正确;读图可知,山区基本没有高等地分布,C错误;由图可知,黄土台塬区的耕地面积分布最大,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粮食安全等级降低,说明粮食产量减少或者增加缓慢,不能满足人口的需要。产量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耕地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占用,①正确;材料无信息体现有严重的粮食浪费现象,②错误;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会有更多的耕地退耕还林,从而导致粮食产量减少,③正确;韩城为花椒之都,当地可能种植了更多的花椒,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相对减少,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山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山区垦荒破坏生态,A错误;韩城市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口外流多,严格控制人口迁移,会导致本地常住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求增多,会加剧粮食安全问题,B错误;改良土壤虽然不能增加耕地面积,但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C正确;粮食安全重要,生态安全也重要,取消生态退耕会导致生态恶化,出现生态安全问题,D错误。故选C。
【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吉林省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西部,总面积约180平方千米,是长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和天然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近年来,该保护区实施湿地引水、禁止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禁止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内引入外来物种等措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每年都有包括白头鹤、东方白鹳等“国宝级”的大批不同种类候鸟来此回迁、停歇。下图示意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4. 波罗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引水带来的生态功能主要是( )
A. 扩大湿地面积,促进水循环,调节气候B. 增加湿地面积,减少旱涝灾害
C. 改变湿地性质,增加碳汇量,净化水质D. 扩大水域面积,抬高地下水位
15. 自然保护区禁止引入外来物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当地缺少与外来物种竞争的天敌②外来物种与当地物种形成食物与空间竞争关系
③外来物种种类多,数量大,来势凶猛④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多,食物链复杂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6. 该保护区为候鸟来此回迁、停歇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A. 位置适中,迁徙路线曲折B. 气候温和,生态系统复杂
C. 四季分明,生存环境与食物多样D. 湿地辽阔,人口与聚落稀少
【答案】14. A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波罗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引水,会显著扩大湿地面积,增加可供蒸发的水量,促进水循环,同时也使当地气候更加湿润,达到调节气候的作用,A正确;湿地面积增加,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但不能明显减少旱涝灾害,B错误;湿地面积增加水生生物可能增加,有助于增加碳汇量,同时自净能力增强,有助于净化水质,虽然湿地面积增大,但不能改变湿地的性质,C错误;向湿地引水能扩大水域面积,抬高地下水位,但不是最主要的生态功能,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虽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是可能缺少与外来物种竞争的天敌,故禁止引入外来物种,①正确;外来物种会抢占食物和生存空间,与当地物种形成食物与空间竞争关系,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外来物种种类多,数量大,来势凶猛,③错误;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多,食物链复杂不是禁止引入外来物种的主要原因,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该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质量好,湿地面积大,水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该湿地具有水面、湿地、苇田、草地,候鸟生活环境多样,适合多种候鸟生存,C正确;无法判断迁徙路线,A错误;该地冬季寒冷,B错误;湿地辽阔,人口与聚落稀少不是最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二、综合题(共52分)共3个小题,共52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环地中海沿岸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河流,其北部支流多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材料三:图中的甲地气候干燥,多低山丘陵,设施农业(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当地主要通过开采富含矿物质的优质地下水进行温室水栽。)成为支柱产业,是欧洲其他地方冬、春季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农产品品质好,有“欧洲菜园”之称。
(1)判断图中地中海未来的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理由。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甲地成为“欧洲菜园”的区位优势。
【答案】(1)缩小。理由: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两个板块挤压,面积变小。
(2)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径流丰富;夏末秋初,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3)甲地位于欧洲南部,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错峰上市,市场需求大;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中海沿岸地理事物为材料,考查构造地貌的形成、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中海面积变化趋势:从板块构造理论来看,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消亡边界的特征就是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这种挤压会使地中海的空间逐渐被压缩,从而导致其面积不断缩小。
【小问2详解】
冰雪融水: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导致阿尔卑斯山区的积雪和冰川大量融化,支流获得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形成一个较长的汛期。降水丰富:冬春季节,波河流域大多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长时间影响,带来较为丰富的降水,进一步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夏末秋初枯水:而到了夏末秋初,该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所以出现枯水期。
【小问3详解】
热量条件:甲地位于欧洲南部,纬度相对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量较为充足,有利于蔬菜生长。光照与温差: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保证了充足的光照,同时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蔬菜积累有机物,提升品质。生产技术:设施农业体现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能够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下高效生产。市场供应:通过设施农业可调节蔬菜上市时间,在欧洲其他地方冬、春季蔬菜供应不足时提供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交通便利:位于沿海,拥有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便于将蔬菜快速运往欧洲各地。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2016年,新疆棉花产量达359.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左右。但布匹生产仅1.76亿米,占全国布匹产量的0.2%。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布局了多个纺织城和工业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了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预计到2028年,全疆棉花及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棉花就地转化率45%,布产量20亿米,服装服饰产量8亿件(套)。
材料二如图为棉纺织产业链流程示意图。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简述新疆为完善棉纺织业产业链采取的措施。
【答案】(1)原料丰富;劳动力、土地价格低;政策支持。
(2)有利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质量。不利影响:就业机会减少。
(3)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利用互联网+,开拓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工业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重要产区,棉花产量高(2016年,新疆棉花产量达359.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左右),原料丰富;根据材料信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可见,我国政府政策支持;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土地价格低。
【小问2详解】
“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而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东锭西移”指的是纺织产业向外转移,经济角度:有利于东部地区(转出区)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角度:产业转出有利于东部地区(转出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缓解人地矛盾);且纺织产业向外转移利于东部地区(转出区)改善环境质量。不利影响:社会角度:纺织产业转出导致东部地区(转出区)就业机会减少。
【小问3详解】
读材料二图信息“服装设计”“互联网+服装定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又根据材料一信息“2016年,新疆棉花产量达359.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左右”、“但布匹生产仅1.76亿米,占全国布匹产量的0.2%”、“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布局了多个纺织城和工业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了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提示可知,新疆为完善棉纺织业产业链采取的措施有: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可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可发展科技,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针对现有产业:可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销售方面:利用互联网+,开拓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盐城市该地(下图)近海年平均风速达7.6米/秒以上,远海超过8米/秒,是中国风电建设的主战场之一。21世纪初,该地在城区内的甲处等地建设分散式风电站;2021年,在海上建成多个风电站,所产电能接入中国最大的华东电网。目前大丰区积极推进远海(距海岸50千米以上)风电项目,建设国家级海上新能源产业基地。
(1)分析与西北地区相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条件。
(2)说明21世纪初大丰区建设风电站时选在城区并分散布局的原因。
(3)简述大丰区推进远海风电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答案】(1)与西北地区相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电能需求多,邻近用电市场,输电成本较低;基础设施较完善,可接入华东电网,建设成本较低。
(2)城区人口和工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输电成本和建设成本低;城区地价较高、用地紧张;河网纵横;缺乏大片未利用地可供集中布局风电站。
(3)拓展风电布局空间;提高电能供应量,缓解能源紧张状况;降低和稳定能源价格;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苏盐城大丰区风力发电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条件、及能源开发月中国能源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与西北地区相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风力发电,距离东部广大的电力需求市场更近,市场前景更广阔,且就近消费,能够降低电力运输成本;此外,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电网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且由材料可知,生产的电能够接入华东电网,降低相关设施的建设成本等。
【小问2详解】
城区人口和工业密集,用电需求量大;在城区建设风电站可以就近接入电网,缩短电力输送距离;降低生产和生活用电的成本,保证用电需求;由图可以看出,城区多为建设用地,且城内多河流流经,未利用土地较少且不集中,只能选择分散布局风电站,从而为当地提供能源。
【小问3详解】
大丰区推进远海风电项目可以提供丰富的电能,缓解我国目前的能源紧张问题,进一步提高国家能源供应安全,降低和稳定能源价格;风能属于清洁能源、新能源,可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高低碳能源比例;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自给率,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可以减少煤炭、天然气等的输入量,降低常规能源远距离运输安全风险等。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