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流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A. 原料充足 B. 劳动力廉价 C. 市场需求大 D. 加工水平高
2. 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信息网络 B. 环境舒适度 C. 交通通达度 D. 生产地距离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注意与越南家具厂相关的箭头,原料是来自芬兰的木材,我国家具企业总部提供商品设计,产品运回中国,越南家具厂主要从事加工环节。越南经济和技术水平较低,家具加工水平不高。将家具加工布局在越南,主要原因是越南的劳动力廉价。故选B。
【2题详解】
注意与图中体验馆相关的箭头,有考察实物、送货安装、调拨运输等,都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因此交通通达度是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故选C。
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a、b两县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省最可能是( )
A. 吉林 B. 山东 C. 江苏 D. 广东
4. a县耕地非粮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土地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经济效益 D. 政策导向
5. 为保障粮食安全,能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措施是( )
A. 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 B. 扩大城郊农业规模
C. 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D.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答案】3. D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县甘蔗种植在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四个选项中,广东的甘蔗种植面积较大,而吉林、山东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合甘蔗生产,江苏种植甘蔗的比例也极小,故D正确,ABC错误,选D。
【4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远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故a县出现耕地"非粮化""的最主要驱动力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大,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更好,使得该地出现"非粮化""现象,C正确;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和政策导向都是进行“非粮化”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驱动力,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A错误;城郊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扩大城郊农业规模会加重耕地非粮化,B错误;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并不能防止耕地非粮化,C错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也不能保证土地流转后是种植粮食作物,也可能经济作物,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个省、自治区。
家住我国某山山下的小明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农历腊月初十,星期二,晴,早晨7:30出门上学,我们山下室外气温为零下5℃,冻得直打哆嗦,我给住在山坡(山顶海拔为3500米)的爷爷打电话,他却说他那里室外温度只有零下2℃,我还惊奇发现,在北京时间13:00左右课桌上水杯的影子刚好朝向正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小明所在地的山脉可能是( )
A. 太行山 B. 巫山 C. 贺兰山 D. 昆仑山
7. 当天该地夜间山下气温比山坡气温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山坡上冷空气下沉到山下 B. 山坡夜晚阻挡冷空气而增温
C. 山下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 D. 山下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较少
【答案】6. C 7. A
【解析】
【6题详解】
据材料“在北京时间13:00左右课桌上水杯影子刚好朝向正北”可知,在北京时间13:00时,该地地方时应该是12:00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与120°E经度相差15°,则该地经度为105°E,可能为贺兰山,C正确;太行山位于115°E附近,巫山位于110°E附近,昆仑山为东西走向山脉,经度跨度大,且昆仑山海拔较高,高于3500米,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正常情况,海拔高,气温低。但该地山坡温度高于山下,可能发生逆温现象。夜间山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到山下堆积,A正确;如果山坡夜晚阻挡冷空气,山下海拔低,气温也应该高于山坡,B错误;夜晚如果山下逆辐射强则气温应该较高,C错误;白天山坡和山下接受太阳辐射没有较大差异,D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林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判断该地此时( )
①吹西风 ②吹东风 ③风力较大 ④风力较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9. 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 )
A. 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B. 降低森林虫害风险
C. 增加木材蓄积量 D. 抑制优势树种生长
【答案】8. C 9. B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此时应该吹西风;且可以利于“点倒火"方式扑灭,说明此时风力较小,综上所述,①④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烧死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森林火灾过后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减少增加木材蓄积量,不会抑制优势树种生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及其保护相关知识。
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0. 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青岛 D. 重庆
11. 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
A. 气温较高 B. 气压较低 C. 降水较多 D. 昼夜温差大
12. 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云贵高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答案】10. A 11. D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风向总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判断,此时,哈尔滨受低压中心控制,位于低压中心的南部,盛行西南风,A对。北京盛行偏北风,B错。青岛盛行偏东风,C错。重庆吹偏东风,D错。故选A。
【11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甲地是高压中心(冷高压)控制,乙地是低压中心控制。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气温较低,A错。乙地为低压中心,甲地气压较高,B错。甲地为高压控制区,降水较少,C错。甲地盛行下沉气流,晴天为主,昼夜温差大,D对。故选D。
【12题详解】
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受低压控制影响的地区。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内蒙古高原受高压控制,A错。云贵高原受低压控制,B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没有形成低压中心,C错。长江三角洲距低压中心较远,或是在暖锋的锋后,D错。故选B。
【点睛】画风向方法技巧总结: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过该点做等压线的切线;第二步:做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高空或近地面;第四步: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这点的风向。
读“世界某区域图”,如果左图所示河流和湖泊均以雨水补给为主,且P地所在水文站测得流量的季节变化比Q地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 R地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S城常年受西风控制
D. S城附近海域可能有寒流流经
14. 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②图中等温线为一月份等温线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③A地位于河谷西岸④B地位于河谷西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D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河流由P流向Q ,A错误;从P地河谷剖面图上可以看出,河流的东岸(右岸) 比较陡,也就是侵蚀岸,由地转偏向力可以断定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材料“P地所在水文站测得流量的季节变化比Q地较大”可知,P地降水季节变率大,应位于40°N以南,属于地中海气候,也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则R地位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S城位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C错误;S城位于30°N~40°N大陆西岸,附近海域可能有寒流流经,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度弯曲,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应为七月份等温线,①正确,②错误;湖泊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湖泊水位较低,此时湖泊水位为a,③正确,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根据河谷两侧岩层分布特点,中间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可以推出为背斜构造,②正确,①错误;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流由P流向Q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东岸)比较陡,左岸(西岸)比较缓,读图可知,A岸较缓,为河谷西岸,B岸较陡,为河谷东岸,③正确,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17.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选C。
【17题详解】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的泥沙,并在白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白壳堤距离海岸线的距离变大。根据上题结论,海岸线位置稳定才能形成白壳堤, A错;随着泥沙堆积,海岸线距离贝壳堤越来越远,B对。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河流从搬运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形成的,C错;河流改道是在内陆地区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D错。故选B。
【点睛】该题组是选择题部分难度最大的一组题,围绕“贝壳堤”这个主题,考查了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要求学生对有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较强分析推理能力。第1题,学生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考虑几条贝壳堤形成的动态过程,认为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而错选B,这就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准确,抓住“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词“任一条贝壳堤”和“形成过程中”。第2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右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种群最可能源自( )
A 马来群岛 B. 新西兰北岛 C. 亚马孙雨林 D. 马达加斯加岛
19. 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开始集中落叶的时间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0. 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水分
【答案】18. A 19. B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最接近该地区的是马来群岛,最有可能源自马来群岛,A正确。新西兰北岛、 印度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距离该地区较远,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当地地处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热带落叶混交林集中落叶是当地的秋季(3-4-5月),B符合题意。故选B。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快速递减,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水分,D正确。当地都是热带,跟热量关系不大,光照和地形对植被影响小,ABC错误。故选D。
【点睛】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夏季受澳大利亚低压控制,盛行从海洋吹来的西北风,湿润多雨;7月冬季,靠近澳大利亚高压,盛行从澳大利亚中部吹来的东南风,干燥少雨。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3个小题,共4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加州发达的灌溉技术使其成为美国第一大农产品生产州,其水果、蔬菜、坚果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地还是世界上最优质车厘子的产区,但是受水果本身的特征影响,该地水果采摘依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图示意加州地形。
(1)简述加州东部地形特征对河流产生的影响。
(2)分析加州是世界上最优质车厘子产区的原因。
(3)与美国相比,说明中国水果的市场优势。
(4)提出缓解加州水果采摘时期劳动力缺乏的有效措施。
【答案】(1)河流自东向西流入太平洋;河流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肥沃的土壤。
(2)大部分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夏季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靠近西部高新技术工业区,农业科技发达。
(3)中国人口众多,果品消费需求量大;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优势强;中国东、西、南、北地域跨度大,水果种类多样
(4)适度提高水果采摘费用,吸引当地劳动力参与;距离墨西哥较近,可季节性引进大量劳动力;大力倡导观光旅游采摘等活动,减少采摘人员;创新研发水果采摘机械,降低人力采摘成本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加州的水果生产的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加州位于美国西部,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加州东部地形主要为山地,东高西低的地势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河流自东向西流入太平洋;河流上游的地势落差大,因此河流中上游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河流下游,地势变得平缓,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
【小问2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加州是世界上最优质车厘子产区的原因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首先加州大部分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适宜车厘子的生长;当地的夏季晴天日数多,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光照充足,利于车厘子的品质提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河流数量较多,同时灌溉水源较为充足,为车厘子的种植提供了水源保障;此处的车厘子种植区靠近加州西部高新技术工业区,农业科技发达,为车厘子的种植提供了科技支撑。
【小问3详解】
结合两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与美国相比,中国水果的市场优势是中国人口众多,因此中国的果品消费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同时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采摘的成本较低,因此果品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中国的水果市场竞争优势强;结合中国地理知识,中国东、西、南、北地域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因此中国能种植的水果种类也丰富多样。
【小问4详解】
结合题干信息“受水果本身的特征影响,该地水果采摘依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缓解加州水果采摘时期劳动力缺乏的有效措施是适度提高水果采摘费用,提高劳动报酬可以吸引当地劳动力参与;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距离墨西哥较近,因此当地可季节性引进大量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来缓解采摘季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当地可以大力倡导观光旅游采摘等活动,从而减少采摘人员;当地可以利用科技研发,创新研发水果采摘机械,进一步降低人力采摘成本等。
22. 旅游地理
下图为青海-甘肃西北大环线自驾游线路设计,全线旅游资源众多,全程2600公里左右,沿途均为国道或者高速公路连接,在青海境内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自驾时间大约7-8天左右。此自驾线路深受各地自驾游客喜爱。以下是沿途主要景点。
评价该旅行社设计的旅游路线的优点。
【答案】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旅游出行;海拔不高,不用担心高原反应;交通便利,全程路况较好,有利于自驾;游玩时间刚好合适;自然、人文景观应有尽有,旅游资源独特性强;完美环线设计,不走回头路;沿线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任选5点)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旅行社设计的旅游路线为材料,涉及旅游活动设计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行社设计的旅游线路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晴朗天气为主,利于出行;根据材料信息“在青海境内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可知,该地穿越的地形区海拔不高,不用担心因为海拔较高导致的高原反应;根据材料信息“沿途均为国道或者高速公路连接”可知,该旅游线路全程路况较好,有利于自驾旅行;根据材料信息“自驾时间大约7—8天左右”可知,该旅游线路自驾旅行的时长正好合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游线路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旅游景点游览价值较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游线路设计为环路,不走回头路,减少游客的通行费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旅游线路主要景点都为知名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充分,旅游接待能力较强。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2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答案】(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
【分析】本题以荷兰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受台风影响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风暴潮的影响、台风和风暴潮的成因、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风暴潮强度大;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人们已入睡,没有察觉,疏于防范;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小问2详解】
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加剧了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的产生,因此人类活动可能加剧自然灾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睛】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