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三上2《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08996/0-17248367209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数学三上2《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08996/0-17248367210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学期PPT课件+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北师大数学三上2《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数学三上2《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共5页。
《观察物体》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观察物体》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本单元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三上及后续将继续学习体会不同范围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三)学生认知情况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容易不分前后、左右。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是此单元的难点。二、单元目标拟定1.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与他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观察和想象的乐趣,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2.在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是正好相反的。(二)教学重难点1.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为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中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培养空间观念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推理能力又是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重要支撑点。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任务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问题一:看一看(一)活动一:根据直观图辨认淘气、笑笑和妙想分别看到的投票箱是什么样子。活动二:通过想象,先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再尝试说明这个猜想的合理性。活动三:根据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简单物体。观察物体活动一: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关系是不同的。任务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问题二:看一看(二)活动二:体会两个物体相互遮挡的关系。活动三: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及其相对位置是不同的。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经历推理想象、观察验证的活动过程,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这类程序性比较弱的内容”比学习“计算这类程序性比较强的内容”更难,个体差异更大。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时间;不同人的空间想象力差异巨大;发展想象力的最好方法是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引导学生亲自去做。教科书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通过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过程,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如“看一看(一)”,第3个问题中的四个小朋友分别从两组相对的位置观察小熊,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通过想象作出判断,再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去看一看”,在现实观察中初步感受:从相对的两个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再如“看一看(二)”, 第3个问题从窗外观察室内的情景,窗外小朋友的位置与学生恰好相反,具有一定挑战性,学生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借助推理才能判断。所以教科书在第四个问题安排了模拟上述情景实际观察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实际验证自己的猜测和判断。学生经历了推理、判断、模拟、验证等多个层次的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积累了直接和间接观察活动的经验,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精心安排生动有趣、易于操作的观察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观察活动情境设计得是否可操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结果,也会影响教师是否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本单元教科书选取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易于操作的、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的观察活动素材,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如“看一看(一)”为学生呈现了“观察长方体纸箱”的现实情境,这一情境易于找到类似实物;“看一看 (二)”第一个问题中呈现的是“三个小朋友围在桌子周围观察牙膏和茶杯”的情境,便于学生准备学具开展活动;第三个问题中呈现的是从窗外向室内观察的情景,学生也比较容易进行模拟观察。教科书借助这些素材,先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再从相对的位置观察,最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观察活动中,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积累更多直接的观察经验,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1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图形与几何观察物体看一看(一)1看一看(二)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2.1《看一看(一)》目标: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任务一: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任务二:体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任务三: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熊 →1.根据直观图辨认淘气、笑笑和妙想分别看到的投票箱是什么样子。2.知道“每次观察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3.根据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简单物体。2.2《看一看(二)》目标: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任务一:从不同位置想象观察两个物体,探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任务二:判断笑笑说的对吗? →任务三:从窗外远距离观察人物 →1.能判断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关系是不同的。2.知道两个物体直接回相互遮挡。3.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及其相对位置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观察物体》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本单元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简单物体,三上及后续将继续学习体会不同范围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三)学生认知情况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容易不分前后、左右。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是此单元的难点。二、单元目标拟定1.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与他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验观察和想象的乐趣,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2.在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是正好相反的。(二)教学重难点1.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为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中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培养空间观念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推理能力又是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重要支撑点。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任务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问题一:看一看(一)活动一:根据直观图辨认淘气、笑笑和妙想分别看到的投票箱是什么样子。活动二:通过想象,先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再尝试说明这个猜想的合理性。活动三:根据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简单物体。观察物体活动一: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关系是不同的。任务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问题二:看一看(二)活动二:体会两个物体相互遮挡的关系。活动三: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及其相对位置是不同的。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经历推理想象、观察验证的活动过程,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这类程序性比较弱的内容”比学习“计算这类程序性比较强的内容”更难,个体差异更大。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时间;不同人的空间想象力差异巨大;发展想象力的最好方法是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引导学生亲自去做。教科书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通过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过程,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如“看一看(一)”,第3个问题中的四个小朋友分别从两组相对的位置观察小熊,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通过想象作出判断,再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去看一看”,在现实观察中初步感受:从相对的两个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再如“看一看(二)”, 第3个问题从窗外观察室内的情景,窗外小朋友的位置与学生恰好相反,具有一定挑战性,学生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借助推理才能判断。所以教科书在第四个问题安排了模拟上述情景实际观察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实际验证自己的猜测和判断。学生经历了推理、判断、模拟、验证等多个层次的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积累了直接和间接观察活动的经验,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精心安排生动有趣、易于操作的观察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观察活动情境设计得是否可操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结果,也会影响教师是否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本单元教科书选取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易于操作的、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的观察活动素材,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如“看一看(一)”为学生呈现了“观察长方体纸箱”的现实情境,这一情境易于找到类似实物;“看一看 (二)”第一个问题中呈现的是“三个小朋友围在桌子周围观察牙膏和茶杯”的情境,便于学生准备学具开展活动;第三个问题中呈现的是从窗外向室内观察的情景,学生也比较容易进行模拟观察。教科书借助这些素材,先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再从相对的位置观察,最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观察活动中,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积累更多直接的观察经验,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1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图形与几何观察物体看一看(一)1看一看(二)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2.1《看一看(一)》目标: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任务一: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任务二:体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任务三: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熊 →1.根据直观图辨认淘气、笑笑和妙想分别看到的投票箱是什么样子。2.知道“每次观察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3.根据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简单物体。2.2《看一看(二)》目标: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任务一:从不同位置想象观察两个物体,探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任务二:判断笑笑说的对吗? →任务三:从窗外远距离观察人物 →1.能判断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关系是不同的。2.知道两个物体直接回相互遮挡。3.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及其相对位置是不同的。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