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语文期末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07125/1-17248122575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上语文期末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07125/1-17248122576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上语文期末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07125/0-1724812256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上语文期末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展开2.D 视角:游子和思妇交错叙写.采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两种抒情手法。3.B只有兴,没有比
4.B项,错在“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好月色”,应为“回忆起过去明月下的故国”
5.D “按时间先后顺序”错,诗歌第一节描写了男子等待女子,第二、三节则描写了男子在等待过程中对两人交往往事的回忆。
6.B “矜持稳重的性格”错误,应为“活泼调皮的性格”。“爱而不见”的意思是故意躲藏让我找。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静女”活泼调皮的性格。
7.C项,“表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特点”错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8.B “《死水》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理解错误。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是《红烛》,而不是《死水》。
9.B B项,“反问的手法”有误,诗人用了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
10.B A项,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B项,古今义相同,指颜色。C项,古义,光明、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隐约的样子;今义,留恋。
11.A解析B项,渊:水潭。句意:水池里的鱼仍思念着以前生活的水潭。C项,暧暧:昏暗、模糊。句意:远处的村落隐隐约约。D项,墟:村落。句意:村里的炊烟袅袅上升。
12.D A项,苦:形容词用作动词,苦于。B项,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C项,南:名词作状语,向南。D项,南:方位名词,南边。没有活用。
13. D “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错,“宝玉顺从的性格”于文无据,并且也不符合小说中塑造的宝玉叛逆的形象特征。
14. C A.扩大范围,“其研究集中在……”错,原文说“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选项“集中”前少了“绝大多数”。
B.“……因为……,所以……”错,原文说“《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是因为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选项属于强加因果。D.“《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错,原文是“《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15. B.原文是“《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是《红楼梦》风靡世界的表现,不是原因。
16. B .“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误,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尊敬和温暖的,不是“对小人物的同情”,也谈不上“命运悲惨”。
17. 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
18. 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还钱,内心悔悟。
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19. D “一样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错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表达的不是及时行乐之意。
20(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1 C 高高低低:景观或器具高低不齐、杂乱错置的样子。高低错落:意思是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语境是修饰建在山坡上的四合院,应选“高低错落”;
斑斑驳驳:意思是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大多指植物和其他物体将阳光阻挡而产生的光斑。)影影绰绰:意思是形容人或物模糊、隐约,看不真切。语境是说门头上的鎏金,应该是强调颜色驳杂,应选“斑斑驳驳”;
云泥之别:意思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天渊之别:意思是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语境说周围村子是“由劣质水泥和玻璃混杂急就而成的灰色盒子”,而四合院“飞扬灵动、森严伟岸”,强调它们的差别极大,应选“天渊之别”;
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富丽堂皇:意思是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语境是修饰四合院,“即使已经衰败,蔓草丛生,梁木歪斜”,但依然“非同凡响”,应选“美轮美奂”
22A 原句语病有:成分残缺,“当越野车在山野的某一点停下来的时候,出现了……”缺少主语,可把后半句改成“一群幽暗如暮色的建筑出现了”。B项“越野车……仿佛吴哥废墟”,主谓不搭配;D项“越野车……看见”主谓不搭配。
23. ①构成:本体是“有点塌了的四合院”,喻体是“被射中的苍鹰”,喻词是“像”,相似点是“四合院虽然衰败却依然森严伟岸不同凡响”。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四合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四合院的赞叹之情。
24:.①西方艺术重客观 ②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
25例文: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声音虽多,但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最能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必定是使你感受最深的声音。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能够牵动内心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本道作文题则在材料中对话题进行了限制,即要求我们所写的“声音”必须是能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审题的关键词是“牵动”“内心深处”“声音”。“ 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当然,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应该是美好的,高尚的,优雅的,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整体构思应着眼于“小”,着眼于“真”。可以从小处切入,深处挖掘。可以写妈妈的呼唤(口头禅、叮咛、叹息声、鼾声、咳嗽声、乳名、昵称等);一首动人的乐曲(钢琴曲、二胡、笛声、记忆相连的歌曲、励志歌曲等);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细节(爷爷的自行车铃声、电话铃声、校园的钟声、闹钟的嘀嗒声、收废品的吆喝声、晚归的脚步声等);自然的声音:绿草生长的喜悦,花开的声音;风起的问候,雪花的碎语;燕子呢喃,蟋蟀的弹唱,小麦拔节的和鸣等;特殊的声音:①倒计时声音:比赛场地,工程现场,发射现场等。②“我宣布”:开国大典,申奥成功,天宫飞天,颁奖典礼等。③远去的声音,自己的心跳声。
立意:1.琅琅书声,牵动我心。2.燕子泥喃牵动我心。3.母亲那一声“早点回来”牵动我心。
父亲的笛声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有了隔膜。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
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地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魂。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声声慢》默写题docx、《声声慢》默写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0.1 劝学课时训练</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非选择类,选择类,判断题,小阅读-课内,语言表达,句子默写,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2.2 红烛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2.2 红烛课后测评,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小阅读-课内,现代诗歌阅读,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外,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选择 简答,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