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时训练
展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木直中绳(合乎)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
B.①故木受绳则直(经过墨线比量) ②虽有槁暴(晒干)
C.①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
D.①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②声非加疾也(劲疾)
2.下列与例句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于蓝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师不必贤于弟子
C.不拘于时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阅读《劝学》(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慧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而绝江河 绝:横渡D.君子生非异也 生:习惯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寒于水
B.①?使之然也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①登高而招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远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远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远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远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有学问的人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个观点,足见学习的意义重大。
B.课文第2段连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重大意义。
C.课文第5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D.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全文围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展开论述。
9.《劝学》第二段中运用的几个比喻在意义上有何内在联系?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 劝:鼓励
B.木直中绳 中:合乎
C.而绝江河 绝:断绝
D.锲而不舍 锲: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B.吾尝终日而思矣 人不知而不愠
C.蚓无爪牙之利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风雨兴焉 且焉置土石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善用比喻,是荀子说理的显著特征。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正面设喻的一项是( )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B.荀子认为,空想不如学习,学就应该利用外界事物,从生活实践中学习。
C.荀子认为,学习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一般人通过学习也能成为君子。
D.荀子以蚯蚓和螃蟹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逐步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1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石可镂 镂:雕刻B.风雨兴焉 焉:代词,这
C.辟为巡官 辟:征召D.官盛则近谀 谀:阿谀,奉承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用心躁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择师而教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1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B.耻学于师C.圣益圣,愚益愚D.愈发言真率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16.下列对上面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先从学习态度再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共用十个比喻来论述中心“学不可以已”。
B.第一段文字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C.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态度。尤其是第三组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相反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D.第三段文字,韩愈为人正直,德宗晚年政事混乱,韩愈上奏章批判,被贬连州,又量情转江陵做掾曹。
17.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
18.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 中:中间。
B.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C.声非加疾也 疾:劲疾。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1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博学,文中理解为广泛地学习,现在多指知识渊博。
B.假,文中理解为借助,与成语“狐假虎威”中“假”的理解不同。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荀子》,全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二段用“?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三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四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2.联系课文内容,解释“劝”字的含义并思考文章哪些方面体现了“劝”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
(二)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驾,一天的行程。“驽马十驾”意思是劣马拉车走十天。
C.《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的“传”不同。
2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只运用了比喻论证,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二、非选择类
2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三、选择类
28.下列选项中,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以为轮。(中:中间;?:使……弯曲)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跳起来;博见:见得广)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绝:横渡)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半步;无以:不能)
2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吾从而师之
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B.吾从而师之C.今之众人D.吾尝终日而思矣
3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木直中绳(合乎)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
B.①故木受绳则直(用墨线量过) ②虽有槁暴(猛烈)
C.①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
D.①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②声非加疾也(劲疾)
3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B.吾从而师之C.其贤不及孔子D.蚓无爪牙之利
33.下面的选项中,古今异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B.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C.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子 今义:金属制的刀斧等
D.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四、判断题
34.判断正误。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
五、小阅读-课内
35.下列对《劝学》一课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是古代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B.《劝学》这篇文章在论证上,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比如第二段和第三段。
C.《劝学》一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D.《劝学》是《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后半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六、语言表达
36.“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和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
37.某语文老师在教《劝学》期间,发现一生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心浮气躁。假设你是这位语文老师,请你试着对该学生进行劝导。要求:①内容联系课文《劝学》;②语气委婉得体;③50字左右。
38.下面是关于教师指导方式与学生反应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就“指导态度和敌对情绪的关系”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M型相当于慈祥、亲切的教师,P型相当于严格要求的教师,PM型相当于教学热心又严格要求的教师,Pm型相当于近乎放任自流的教师。请就上图情况用两句话作出结论。
39.“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抒发感慨,还可以迅速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请以鼓励“学习”为主旨,写一条“微博”发给你的朋友。要求主旨鲜明,句式整齐,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答:
40.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高尚。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是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曲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七、句子默写
41.补充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劝学 (荀况)
(1) ,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八、情景默写
42.(1)“ , ”两句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的道理。(《劝学》)
(2)“ , ”两句强调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见识明达,行为没有过错。(《劝学》)
(3)“ , ”两句强调要想成为有学问、有修养之人,必须时时自我检视。(《劝学》)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C
6.A 7.D 8.D 9.这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和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自己。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10.(1)C
(2)A
(3)B
(4)B
(5)D
(6)①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②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1.B 12.D 13.D 14.D 15.A 16.A 17.(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2)不懂得句读的读法,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18.A 19.B 20.B 21.(1)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2)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劝,勉励之意。劝的特点:劝不是生硬说教而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让人容易接受,此外《劝学》中荀子雄辩的文辞增加了文章无可辩驳的感染力,使人的精神为之振奋,起到鼓励的作用。
23.C 24.D 25.B 26.(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
(2)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
27.(1)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2)不知道句子的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请教老师,有的人则没有,学了小的(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惑之不解),我没有看到他高明。
28.C
29.B
30.D
31.B
32.C
33.C
34.√
35.D
36.“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终身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学不可以已”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学不可以已”就是不能停止学习的意思,即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终身学习”的意思,所以一致。
37.示例:努力啊,同学!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学习浅尝辄止,不深入内心,就可能出现“朽木不折”的糟糕状态啊!
38.教师的态度越慈祥亲切则引起的学生的敌对情绪越少,教师近乎放任自流的态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
39.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住美好时光,与知识偕行!
40.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让你明白雄健。
41. 虽有槁暴 吾尝终日而思矣 声非加疾也 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二螯 骐骥一跃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2.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后测评</a>,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类,小阅读-课内,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0.1 劝学复习练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选择题组,语言表达,句子默写,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0.1 劝学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