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
    • 练习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01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02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03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01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02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⑤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屏:退避。⑥从:纵。
    1.解释句中加点字含义。
    及开帐 及:
    2.文中大将军王敦和钱凤“大惊”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3.你认为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
    1.等到
    2.大将军与钱凤忘记了王右军还在帐中睡觉,就商议叛逆的事情,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传出去,为此感到惊恐。
    3.我认为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的孩子。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句意:等到他们打开帐子。及:等到。
    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和“既闻所论,知无活理”“相与大惊”“不得不除之!”可知,大将军与钱凤忘记了王右军还在帐中睡觉,就商议叛逆的事情,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传出去,为此感到惊恐。
    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可知,王右军知道自己听到不该听的事,就判断出自己绝无活下去的道理。可见这是一个非常聪明,对事情有着自己清楚的判断和理解的孩子;
    从“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可知,王右军及时想出办法应对面临的危险,可见这是一个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
    从“乃见吐唾从横”可知,王右军在大人面前装着到处都是口水,能让人相信他还在熟睡,可见他是个镇定自若的孩子。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王右军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大将军曾经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不久钱凤来了,两人屏退其他人讨论事,都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便说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必定没有活下去的道理,就用手指头抠出口水,弄脏了脸、枕头和被子,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都大惊失色,说道:“不得不杀掉他。”等到他们打开帐子,看到到处都是口水,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右军的性命得以保全。
    (2022秋·上海黄浦·七年级上海市光明中学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有删改)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②谴:责问、责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值岁荒,人相食( )
    (2)去任之日( )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6.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7.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的人。
    【答案】
    4.吃 离开
    5.如果一层层上报,百姓难道还能够活命吗?
    6.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
    7.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
    【解析】
    4.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食:吃;
    (2)句意为:任命期到离开的时候。去:离开。
    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句中重点词语:若,如果;辗转申报,层层上报;民,百姓;岂,难道;得活,能够活命。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意思是有人阻止他,郑板桥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由此可知,“或阻之”的理由是没有向上级申报,自己擅自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
    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案无留牍,爱民如子”,意思是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意思是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由此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的官员。
    【参考译文】:
    郑板桥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后来调任到潍县做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板桥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板桥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期到离开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2022秋·上海嘉定·七年级校联考期中)
    阅读课外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①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②。子贡③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④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释】①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②府:指国库。 ③子贡:孔子的学生,名赐。④子路:孔子的学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 ) (2)不取其金( )
    9.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在诸侯国赎回来了鲁国人,但拒绝向国家领取他的奖金。
    B.子贡把鲁国人从诸侯国赎回来,但拒绝向国家领取他的奖金。
    C.子贡把鲁国人从诸侯国赎回来,然后拒绝领取这个人的奖金
    D.子贡在诸侯国赎回来了鲁国人,然后拒绝领取这个人的奖金。
    10.文中“鲁国之法”的“法”是指 (用原文)。
    11.孔子对“子贡”和“子路”态度不同的原因是( )
    A.子贡行为有利于穷人获利,子路行为有利于富人赎人。
    B.子贡只考虑自己高尚的名声,子路只考虑自己眼前的实惠。
    C.子贡做法不能给鲁人示范,子路做法能给鲁人示范。
    D.子贡的行为阻碍“赎人”之法的实行,子路的行为促进该法实行。
    【答案】
    8.实行、施行(传授) 拿
    9.B
    10.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11.D
    【解析】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施,实行,施行(传授)。
    (2)句意:不拿自己的赏金。取,拿。
    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于,从。让,拒绝领取。其,他的,指子贡。金,赏金。故译为:子贡把鲁国人从诸侯国赎回来,但拒绝向国家领取他的奖金。
    故选B。
    10.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提炼可得。
    11.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一段中的“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可知,子贡的做法会让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不利于“赎人”之法的实行。根据第二段中的“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可知,子路的做法会让更多的人去拯救落水者,利于该法的实行。
    故选D。
    【参考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赐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2022秋·上海松江·七年级校联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③死久矣。”
    【注释】①垩:白土。②慢:同“漫”,玷污。③质:借以施展技术的对象。引申为搭档,此指“郢人”。
    12.解释加点字。
    (1)顾谓从者曰 ( ) (2)尝试为寡人为之 ( )
    13.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任凭他砍削。
    B.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形成了一阵风,郢人任凭他砍削。
    C.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形成了一阵风,郢人听从并让他砍削。
    D.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听从并让他砍削。。
    14.“郢人立不失容”,是因为他匠石的技术,从这种情感态度可以看出,庄子借用这个故事是为了表达对惠子的之情。
    【答案】
    12.回头看 替、给
    13.A
    14.信任(信赖、相信) 怀念(悼念、思念、想念)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为: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顾:回头看。
    (2)句意为:(请你)给我也试试看。为:替、给。
    13.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
    匠石:名叫石的工匠;运斤成风:挥动着斧头像一阵风似的;听:听任。此句正确的翻译应为:叫石的匠人挥动斧头像一阵风似的,郢人任凭他砍削。
    故选A。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的内容可知,匠石的技术十分高超,而郢人面不改色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了解匠石的技术,所以对他十分信任;庄子则借用这个故事代指自己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庄子如同匠石,而惠子如同郢人,如今惠子去世,能和自己配合的人已经不在了,表现了庄子对惠子的无比真挚的怀念之情。
    【参考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白粉。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然而,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
    (2022秋·上海黄浦·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商”即子夏;“赐”即子贡。②益:长进。③损:退步。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5.孔子是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 ”。
    16.解释加点词:
    (1)商好与贤己者处 ( ) (2)与善人居( )
    17.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B.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C.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D.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18.下列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与本段文字相近的是( )
    A.程门立雪B.囊萤映雪C.孟母三迁D.墨守成规
    【答案】
    15.儒家 圣人(或 至圣先师 )
    16.喜欢 好
    17.D
    18.C
    【解析】
    15.考查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或“至圣先师”。
    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好,喜欢。
    (2)句意: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善,好。
    17.考查断句。句意: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分析句意,“商也日益”与“赐也日损”是“吾死之后”的两个不同的结果。故断句为: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故选D。
    18.考查分析主旨。
    根据文本中的“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A.程门立雪:意指学生求学心切,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
    B.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C.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D.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故选C。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本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君主,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所以说: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啊。
    (2022秋·上海黄浦·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闾里②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③。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修全集·附录》
    【注释】:①荻(dí):芦苇一类的植物。②闾里:乡里。③务:任务。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及稍长
    ②或因而抄录
    2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答案】
    19.及:等到;或:有时
    20.欧阳修家境贫苦,却发奋苦学,最终成才
    【解析】
    1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及稍长”的句意是:等到他稍微长大的时候。及:等到。
    (2)“或因而抄录”的句意是:有时借此机会进行抄写。或:有时。
    20.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中心的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本文叙写的对象是:欧阳修;主要事件是:家贫无资,昼夜忘寝食而刻苦读书;结果是: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据此可概括为:欧阳修家境贫苦,却废寝忘食地发奋苦学,最终成才。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到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2022秋·上海金山·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2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百姓有过( )
    (2)尔其有灵( )
    2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希望将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躲避什么疾病呢?”把蝗虫吞下去。
    B.“希望灾难转移,我亲自向它鞠躬,躲避什么疾病呢?”就吞下了蝗虫。
    C.“希望将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躲避什么样的疾病?”于是吞下了蝗虫。
    D.“我希望将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什么要躲避疾病呢?”于是吞下了蝗虫。
    23.从上文中可知唐太宗是一个 的人。
    【答案】
    21.过失,过错 你
    22.D
    23.关心百姓(为百姓着想、爱民如子)
    【解析】
    2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百姓有过”的句意是:老百姓有过错。过:过错,过失。
    (2)“尔其有灵”的句意是: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尔:你。
    2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冀(希望)、躬(自身,自己)、何(为什么)、疾之避(躲避疾病)”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据此,正确的译文是:我希望将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什么要躲避疾病呢?”于是吞下了蝗虫。
    故选D。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作答。从文中的“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中可知,唐太宗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勇担责任的君主。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蝗虫)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自己一人(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于是吞下了蝗虫。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2022秋·上海浦东新·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适①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②,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③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适:到。②尧:与下文皋陶、子产、禹等人都是古代贤者。③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
    24.解释下列加点字
    (1)郑人或谓子贡曰 或:
    (2)孔子欣然笑曰 欣然:
    25.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孔 子 适 郑 与 弟 子 相 失 独 立 郭 东 门
    26.文末孔子的表现,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来说,即“”,堪称“君子”。
    【答案】
    24.有人 高兴的样子
    25.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26.人不知而不愠
    【解析】
    2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郑人或谓子贡曰”的句意是:郑国有人对子贡说。或:有人。
    (2)“孔子欣然笑曰”的句意是:孔子高兴地笑着说。欣然:高兴的样子。
    25.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的意思是: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外。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2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名句识记。《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这与本文叙写的孔子面对别人不了解自己,采取的是“欣然笑”的表现是一致的,表现其“君子”品行。据此可作答。
    【参考译文】:
    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外,郑国有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脸颊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就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丧的像一只走离了家的狗。子贡把这些话如实说给了孔子,孔子高兴地笑道:人的外形像什么那是次要的,然而说像无家可归的狗,真是这样呀!真是这样呀!
    (2022秋·上海普陀·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大将军邓鹭闻其贤,举①茂才②,四迁③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④令,谒⑤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⑥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注释】①举:推荐。②茂才:即“秀才”,避东汉光武帝刘秀讳改。③四迁:四次升迁官职。④昌芭:地名。⑤谒:进见,拜见。⑥遗:(wèi)送给,馈赠。
    27.解释加点字: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故:
    28.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朋友们都懂得君子之道,您却不了解,为什么呢?
    B.老朋友我很了解您,您却这么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C.老朋友我很了解您,您不了解老朋友们,为什么呢?
    D.老朋友们都懂得君子之道,您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29.王密夜晚拜见杨震的目的是,由杨震的表现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的人。
    【答案】
    27.故:过去、原来
    28.B
    29.“怀金十斤以遗震” 严于律己或为官清廉。
    【解析】
    2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的意思是: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密(拜见他)。故:从前,原来。
    2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故人(老朋友)、知(知道,了解)、君(您)、何(为什么)”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正确的译文是:老朋友我很了解您,您却这么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故选B。
    2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由“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可知,王密夜晚拜见杨震的目的是“怀金十斤以遗震”。
    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质问,拒绝了王密馈赠,可见杨震是个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之人。
    【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大将军邓骘听到他有才能就举荐他,推举他为杰出人才,屡次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上任时,途径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舍。
    30.(2022春·上海·七年级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校考期中)
    课外文言文阅读。
    骆统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①,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②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③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①适:改嫁。②御者:车夫。③诚:果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面而不顾
    ②其母泣涕后
    (2)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选项是( )
    A.姐姐看见骆统很悲伤,几次询问他原因。
    B.姐姐看见骆统对这件事很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
    C.姐姐看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
    D.姐姐看见骆统很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
    (3)本文通过 、精心侍奉改嫁了的母亲、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等三件事,表现了骆统 、等品质。
    【答案】
    (1) ①面向;②流眼泪。
    (2) C
    (3)辞别母亲; 孝顺; 善良
    【详解】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1)句意为:脸朝前不回头。面:面向。
    (2)句意为: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涕:流眼泪。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句中重点词语有:哀,为他难过。数,多次。句意为:姐姐看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
    故选C。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写骆统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第一空可概括为:辞别母亲。
    结合“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可知,骆统精心侍奉改嫁了的母亲、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两件事,能看出骆统孝顺、善良等优秀品质。
    【参考译文】: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2021秋·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校考期中)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1.解释文中加点词。
    (1)甚聪惠 甚
    (2)为设果 设
    32.联系全文,比较句子,哪个更好,请写出理由?
    原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改句:孔雀是夫子家禽。
    33.从杨氏子行为和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孩子。
    【答案】
    31.很 摆设
    32.示例1:原句更好。因为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也反映出杨氏子聪惠的形象特点。
    示例2:改句更好。因为改句更直白的表达了杨氏子的意思。
    33.懂得待客/重礼 聪明/机智
    【解析】
    3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技巧: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甚聪惠:非常聪明。甚:很。
    (2)为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摆设好水果。设:摆放,摆设。
    32.本题考查句式辨析。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原句或改句,但是理由要充分,可以从礼貌、内容、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多个角度来陈述理由。
    示例1:我认为原句更好。杨氏子今年九岁,从年龄和辈分上讲,他是孔君平的晚辈,应该表现的更有礼貌。原句在表达上比改句多了“未闻”二字,委婉地表达了“孔雀不是孔家的家禽,杨梅不是杨家的水果”这个意思,态度上更加谦恭有礼,同时也能彰显这个孩子的聪慧,故原句更好。
    示例2:我认为改句更好。改句“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个句式和孔君平的“此是君家果”一致,态度更加鲜明,带有一定的言语交锋的味道,符合杨氏子九岁的年龄特点,好胜,同时更能彰显杨氏子的聪明。故改句更好。
    3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答题思路:结合人物的行为和言语来分析其形象,给了两个空,要概括其两个形象。
    (1)结合“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可知,有客人来拜访父亲,父亲不在,作为儿子的杨氏子能够给客人端来水果,看出杨氏子懂得待客、重礼的形象。
    (2)结合“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知,当客人在言语进行试探、调侃时,杨氏子能够立即依照对方的逻辑思维进行有礼有力地回击,展现出杨氏子的聪明、机智。
    【译文】:
    在梁国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摆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4.(2021秋·上海普陀·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公孙瓒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太守坐事槛车征①,官法不许吏下亲近,瓒乃诈称侍卒,徒步护车到洛阳。
    瓒为长史②,尝率数十骑出行塞下,卒③逢敌数百骑。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今不奔之,则死尽矣。”自持两矛,杀伤数十人,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免。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志灭乌桓④,擒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
    【注释】①坐事:因事获罪。槛[jiàn]车:古代运送囚犯的车子。征:走远路。②长史:职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③卒:同“猝”,突然。④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
    (1)解释加点字。
    ①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曰 从:
    ②猛志益盛 志:
    (2)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奇怪他的才能,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
    B.太守认为自己部下是人才,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
    C.太守对他的才能感到怪异,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D.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3)“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是因为“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还因为 。公孙瓒为太守做的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选文第二段表现公孙瓒 、的品质。
    【答案】
    (1) ①跟随;②志向。
    (2) D
    (3) 以女妻之 孝顺自己的长辈 勇敢 果断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公孙瓒就退到一个空堡垒中,对跟从他的人说。从:跟从。
    ②句意:雄心更大。志:志向。
    (2)本题考查对原文句子的理解翻译。
    此句重点词有:奇:认为……非同寻常;以,把;妻,名词用作动词,做妻子。句子翻译为: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是因为“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还因为太守把自己的女儿给他做妻子,他也是在孝顺自己的长辈。公孙瓒为太守做的事,给我们的启发是:要孝顺自己的长辈。第二段,讲述了公孙瓒面对敌人毫不畏惧,“杀伤数十人”体现了他的勇敢和果断,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品质。
    【参考译文】
    公孙瓒为人处世聪慧。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太守犯了事被用囚车解送京城,依朝廷法令不许下属接近,公孙瓒便化妆换了衣服,称是服侍他的兵卒,赶车护送到洛阳。
    公孙瓒任辽东属国长史,曾带数十名骑兵出塞,猝然遭遇鲜卑数百骑兵。公孙瓒就退到一个空堡垒中,对跟从他的人说:“今天不杀过去,就会死光的。”于是自己手持两刃矛,冲出直奔鲜卑人,杀伤数十人,他的人也死了一半,才得以幸免。只要发生战斗,公孙瓒都会象看到仇敌一样亢奋,甚至追杀对手到深夜。公孙瓒的志向是消灭乌桓,打败并擒获刘虞,完全占有幽州之地,雄心更大。
    (2021秋·上海闵行·七年级校联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àn):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物:多余的东西。
    35.解释文中加点词。
    (1)王恭从会稽还( )(2)故求耳( )
    36.对“可以一领及我”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把一条跟我的相比吗?B.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
    C.可以让我拿一条吗?D.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
    37.文中“恭无言”,是因为(用原文回答)。
    38.从王恭对王大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答案】
    35.返回、回来 所以,因此
    36.B
    37.无余席
    38.节俭(大意即可)
    【分析】
    3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王恭从会稽回来后。还:返回、回来。
    (2)句意:所以问你要呢。故:所以,因此。
    3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句重点词有:以,把;领,量词,相当于“条”;及,给;故译为: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
    故选B。
    37.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王大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大。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可知,“恭无言”的原因是王恭没有多余的席子送给他。注意用原文“无余席”回答。
    3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可知,王恭不会买多余的东西回来,只买必须用到的东西,可见王恭节俭朴素的。
    【译文】:
    王恭从会稽回来后,王大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大。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2021秋·上海黄浦·七年级统考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⑤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③胡: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④败:败坏,毁损。⑤班军:调动军队。
    3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子可去( ) (2)大军至( )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41.选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来源于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笔记小说《》。该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请结合下列三个门类的选编依据:《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政事》:指人的理政才能。判断选文应编入《》篇,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39.离开 到,到达
    40.朋友患有疾病,我不忍心舍弃他。
    41.《世说新语》 《德行》 示例:在胡人攻打城池、友人劝他离开之时,荀巨伯坚守道义,选择与友人共患难。在面对胡贼的威胁时,他临危不惧,舍生取义。从他的言行中体现了荀巨伯是个守信笃义、重情重义的人。
    【解析】
    3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思路:把握句子翻译,进而掌握加点字的翻译。
    (1)子可去:你赶紧离开!去,离开。
    (2)大军至:大军到了。至,到达。
    4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翻译句子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
    注意:有疾,有病。忍,忍心。委,舍弃。之,代词,指友人。
    4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主旨分析和语言表达。
    (1)《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2)答题思路:分析选文的主旨,然后判断其应该放在哪一个门类里,结合句子、主旨给出理由。
    结合第一段“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知,面对胡人攻打城池,友人主动说让荀巨伯自己离开,但是荀巨伯却拒绝了,选择了道义,选择和友人共患难,看出荀巨伯是一个有道义的人。
    结合第二段“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可知,面对贼人,荀巨伯说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拯救友人,看出他重情义,临危不惧。
    故这个故事展现了荀巨伯守信笃义、重情重义的形象,展现的是荀巨伯的高尚的品格,《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故选文应该放在《德行》篇。
    【参考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匈奴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可能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这时匈奴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匈奴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
    (2021秋·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②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注释】①差: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②嗔志(chēn huì):恼怒。
    42.解释加点字
    (1)留书骂之( ) (2)吐黑血数升而愈( )
    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44.郡守之子在文中的表现是
    45.华佗采用了哪些办法让郡守“嗔患吐血而愈”的?
    【答案】
    42.(1)信 (2)痊愈
    43.华佗认为让这个人极其愤怒差不多就能好了。
    44.嘱咐使者不要追赶华佗。
    45.接受他的礼品不加医治;丢弃他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
    【分析】
    42.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留书骂之”的意思是:留下一封信大骂太守。书:信,书信。
    (2)“吐黑血数升而愈”的意思是:吐出很多升黑血,病就痊愈了。愈:痊愈。
    43.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以为(认为)、盛(大)、差(痊愈,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4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来概括作答。
    4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能体现华佗给太守的行为句子概括作答。华佗为了让太守“盛怒”,采取了“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等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又有一个郡太守病了,华佗认为他的病在十分愤怒的情况下就会痊愈,于是就接受了太守很多的财物,却不给他治病,不多久就不辞而别,留下一封信大骂太守。郡太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杀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使吏不要追赶。太守更加生气,接着吐出很多(数升)黑血,病就痊愈了。
    相关试卷

    专题09作文-【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9作文-【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作文原卷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专题09作文解析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课内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2课内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2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专题02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3+课外文言文阅读-【培优精炼】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