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18分)
    请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________
    白花不招摇。夏是低调的。
    ②_________
    初夏有茉莉。梅雨季将至未至,空气先已软软地起了湿意。爬满青tái( )的老宅前,茉莉极细的枝干zhuì( )满不大的卵形叶子, A 着南方的露水,然后吐出细小的花蕾。白色的花蕾三五颗,聚在枝尖,像几粒豆子,微微染着一点豆青色。茉莉最像少女,最具初恋气质。
    初夏有金银花,初开白色, B 便成金黄。盛开时,寸把长的细细花蕾裂开, C ,仿佛无数小蜻蜓停栖在长长的藤蔓上,呼唤雨季到来。
    ③_________
    金银花开过,便是栀子花开。栀子花比茉莉花开得要胆大些,直白率性些,有些乡下妇人的质朴和热情。栀子花盛开的初夏,我的村庄仿佛把花香抬升起来了,荡荡浮动。村庄醉醺醺的,乡路也醉弯了腰。
    早先,我们小镇的江堤脚下,还有成片成片的荷塘,塘里白荷花居多,覆盖了茫茫的水面。乡人厚爱并呵护白荷。以至我们小孩子站在塘边,远看白荷,无端觉得有隆重的事要发生。白荷令人觉得纯洁 D ,自有其深远的意义。我心想着,长大了,可一定要做白荷一样的人。
    ④_________
    暮春,父亲在门后的长宁河里种菱。菱开白花。在初夏,白花出水,蛾子似的,比茉莉花还要小得多。仿佛不愿意让人知道,它开花了。(选自《初夏的白·许冬林》)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tái(苔)B. zhuì(缀)满C. 停栖(xī)D. 江堤(dī)
    2. 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啜饮B. 翌日C. 香气扑鼻D. 矜持
    3. 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村庄醉醺醺的,乡路也醉弯了腰。
    A. 夸张B. 拟人C. 排比D. 借代
    4. 下列句子有语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花不招摇。夏是低调的。
    B. 白色的花蕾三五颗,聚在枝尖,像几粒豆子,微微染着一点豆青色。
    C. 栀子花比茉莉花开得要胆大些,直白率性些,有些乡下妇人的质朴和热情。
    D. 栀子花盛开的初夏,我的村庄仿佛把花香抬升起来了,荡荡浮动。
    5. 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许东林《初夏的白》里暮春时节,父亲在门后的河里种菜;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里栽种落英缤纷的桃花和“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社会理想。
    B. 许东林《初夏的白》里的初夏有茉莉花,而鲁迅的《社戏》童年里有“我”少年时代三次看戏的经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C. 许东林《初夏的白》里有“长大了,可一定要做白荷一样的人”,而周敦颐则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歌颂了莲花坚贞品格,表现了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D. 许东林《初夏的白》里有茉莉花与梅雨的相逢,而南宋诗人赵师秀则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写江南梅雨之夜的寂静,表达了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6. 下列句子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一入夏,许多艳色的花儿都暂时歇了场,悄悄坐在枝头的,是小朵小朵的白花。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答案】1. C 2. C 3. B 4. D 5. D 6.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停栖(xī)——qī;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啜饮:小口喝。句中形容茉莉极细的枝干小口喝着南方的露水,使用正确;
    B.翌日:指第二天。句中形容金银花初开后的第二题变成金黄色,使用正确;
    C.香气扑鼻:芬芳的气味不待嗅而自入鼻中。形容芬芳的气味浓郁而四溢。词句为视觉描写,把花蕾比作小蜻蜓,并无嗅觉描写,使用错误;
    D.矜持:1.拘谨;拘束。 2.保持庄重严肃,现多指过分拘谨而显得不自然。句中形容白荷纯洁庄重,使用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该句句明显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村庄”和“乡路”赋予了人的特性——“醉醺醺”和“醉弯了腰”,这是将非人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因此是拟人修辞。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D.有误,该句中“荡荡浮动”作为谓语或描述性的短语,与前面的主语“我的村庄”和动词“抬升”在逻辑和语法上搭配不当。这里的“荡荡浮动”更适合用来描述花香本身,而不是村庄将花香抬升后的状态。可修改为:“栀子花盛开的初夏,我的村庄被浓郁的花香所包围,花香荡荡浮动,弥漫在空气中。”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D.有误,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确实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但诗句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在梅雨时节,等待友人不至的孤寂心情,而非“表达了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这个句子是对夏天开始时,花朵状态的一个总体描述,指出艳色花朵的退场和小朵白花的登场。该句放在文章开头①处最为合适,它作为开篇,能够很好地引出下文对初夏白花(如茉莉、金银花、栀子花等)的具体描写;
    故选A。
    二、阅读与鉴赏(共72分)
    (一)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31分)
    7.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1)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意象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舟楫”实指渡湖船只,暗指自己在野之身想找出路、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的心意。如《送友人》(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中借写“孤鸿”以抒怀,写作者对人生的反省,对理想的坚守。如《卜算子·咏梅》(陆游)“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诗人所歌咏的梅花正是他独立不依、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2)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诗歌使用的表现手法来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中诗人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好配偶的爱慕之情。
    (3)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透过诗人整体创设的诗歌意境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一章着意渲染一种渺远虚惘的境界,一种执着缠绵而又略带感伤的情调,一种向往追寻而渺茫难即的意绪,表达抒情主人公对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央”理想的追求与叹息。
    (4)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细节描写来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中诗人用卖炭翁衣服单薄却愿天气寒冷的复杂心理活动描写,表达出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同时,也有力鞭挞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
    (5)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透过作者寄寓情感物象来体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韩愈在《马说》中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不识人才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骈死”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遭际,发出了“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的不平之音。
    【答案】 ①. 欲济无舟楫 ②. 端居耻圣明 ③. 此地一为别 ④. 孤蓬万里征 ⑤. 缥缈孤鸿影 ⑥.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 只有香如故 ⑧. 关关雎鸠 ⑨. 在河之洲 ⑩. 溯游从之 ⑪. 宛在水中央 ⑫.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⑬.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⑭. 其真不知马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楫、蓬、缥缈、鸿、碾、雎鸠、洲、溯、炭”等字词容易写错。
    8.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杜甫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甲】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 【甲】诗藏问于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双方矛盾后,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于“致词”转折和事件结局中暗示出来。全篇寓褒贬于叙事,巧妙通过叙事来抒情、议论,爱憎强烈。
    B. 【甲】诗善于剪裁,叙中藏有不尽之意。如只写“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写“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独与老翁别”回答了这所有疑问,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笔墨洗炼。
    C. 【乙】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句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D. 【乙】诗先叙写诗人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后叙写其遭受夜雨的痛苦,再叙写其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最后直抒忧民之情。与【甲】诗寓褒贬于叙事不同,【乙】诗前面层层叙写,层层铺叙,为后面抒情奠定了基础,这种抑扬曲折情绪变换,完美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风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乙】诗先叙写诗人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后叙写其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再叙写其遭受夜雨的痛苦,最后直抒忧民之情。本项中“叙写其遭受夜雨的痛苦,再叙写其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分析错误;
    故选D。
    9.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①,又从而庸之②;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③之。善问者如攻④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⑤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⑥,然后尽其声⑦。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⑧进学⑨之道也。
    (《礼记·学记》)
    【注释】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②庸,功劳。③怨:埋怨,抱怨。④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⑤及:等到。⑥从容:同“舂容”,即撞钟。⑦尽其声:使它的声音响完。⑧此皆:这些都是,“此”是指这些,“皆”:都是。⑨进学:增进学问。
    (1)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
    (2)文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3)文段使用排比句式,连续排列“善学者”“善问者”“善待问者”的“善”,有力论证了文段的观点。请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1) ①. 跟从,归功于 ②. 指纹理不顺处,泛指节疤 ③. 同“脱”,解脱,脱落 ④. 敲打
    (2)善学、善问、善答都是增进学问的好方法;作者用善学与不善学、善问与不善问、善答与不善答在治学上的不同作用,正反对比论证了善学、善问、善答是增进学问的好方法的观点。
    (3)文段使用“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问者,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从善学到善问到善答,增强了语言气势和论证说服力,有力论证了学、问与教的关系,论证了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好方法的观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根据关联课内法:“隶而从者”句意:跟着同去的。从:跟从。由此可知,“又从而庸之”中的“从”可理解为“跟从”的意思,“又从而庸之”句意:又跟随着老师学习更把功劳归于老师教导有方;
    根据查资料法可选择“指纹理不顺处,泛指节疤”。“后其节目”意为:然后对有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进行加工。目:指纹理不顺处,泛指节疤;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句意: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再处理坚硬的节疤之处,等到时间久了,木材就可以分解了。根据语境推测可知,“相说以解”的“说”意思为“同‘脱’,解脱,脱落”。“相说以解”句意:能够脱落得到分解。
    根据关联课内法:“拄杖无时夜叩门”的句意: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叩:敲打,敲击。由此可知,“叩之以小者则小鸣”中的“叩”可理解为“敲打”的意思,“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句意: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论点及论证思路。
    由“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可知,这些从正面论述“善学”“善问”“善待问”对增长学问的重要性;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不善问者反此”“不善答问者反此”则从反面论述在治学上的作用;用善学与不善学、善问与不善问、善待问与不善待问正反对比论证。
    再结合“此皆进学之道也”可知,论证了善学、善问、善答是增进学问的好方法的中心论点。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由“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问者,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可知,此处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同时,从善学到善问到善待问,论述逐步深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相说以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又有力论证了学、问与教的关系,结合“此皆进学之道也”可知,连续排列“善学者”“善问者”“善待问者”论证了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好方法的观点。
    【点睛】参考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费力小而教学效果反而加倍好,(学生)又跟随着老师学习更把功劳归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勤苦而学生收效甚微,(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还要埋怨老师教导无方。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木工加工处理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再处理坚硬的节疤之处,等到时间久了,木材就可以分解了。不善于提问题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如同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大,钟声就大,等到尽力撞钟时,则发出最为洪亮的一声,然后声音渐渐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恰巧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共31分)
    活动一 前段时间,“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冲上了热搜,引发关注。
    请阅读同学小语搜集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青岛大学工会委员会最近的一则通报显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由十多年前的每年约60万册,降到了每年约6、7万册的数量,借阅量降到了十多年前的10%。学生一年的课外阅读图书量大致仅有2-3册。据图书馆的老师反映,教师的阅读积极性也不高,借书看书的不多。
    ②2020年,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全面上升,有7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24.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3%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
    ③据“某国时报”报道,该国出版基础设施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该国全国有16722家书店,2022年降至11952家,10年间减少近30%。
    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氛围感”依然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替代的。图书馆对于爱书者来说,是宝贵的空间,是诗意栖居之地。在这里,每一位读者不仅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书海里,还能遇到更多同道中人,一起阅读一起感受,这是人与人、思想与思想的连接。
    ⑤一座城市,也会因为有了图书馆而更具魅力。任何一座重视文化和知识的城市里,图书馆总是星罗棋布,几乎每个街区都有图书馆。正因为有了阅读的空间,承载着知识的书籍才能像星河一样流动,在城市里奔流不息,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息。现代生活是讲究效率和效益的,但同样不可缺少的是精神需求。正因为有图书馆的存在,在城市里忙碌、奔波的人,才能找到精神的归属。
    ⑥还应注意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正日益迈向老龄化。在图书馆阅读报刊类读物,也是老年人的刚需。谁都会老,总有一天,对报刊类读物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的阅读手段,因为纸质会带给人治愈的效果以及让时间缓慢流逝的过程。因此,我们仍需要图书馆的存在,这是对老年人的关心,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而我们每个人也会从中获益。
    10. 请阅读材料①~⑥,帮小语梳理出就“图书馆存在必要与否”问题的观点和支撑其观点的论据。
    ⑦2022年7月,据知网一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的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分析论文中的问卷数据,有42.61%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新书少、没有满足需求;31.36%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纸本图书携带不方便、更新慢,有52.35%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图书。这些数据,一定程度就反映出如今大学图书馆的短板,急需补齐。
    ⑧借阅量下降,或许问题不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爱读书了,而是现在的图书馆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了。因此,与其把大学生机械地往图书馆里赶,不如让图书馆自身多做些改变。比如,可以定时举办一些阅读分享活动、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主题展览、根据教师推荐和学生需求更新图书种类,等等。
    11. 请阅读材料⑦~⑧,梳理出小语可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在管理方面提出的建议。
    ⑨《永乐大典》数字高清影像库是国家图书馆承接的国家古籍数字化重点项目,由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和字节跳动公司共同设计研发。该项目第一辑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内容,除呈现《永乐大典》高清图像、整体风貌及相关知识外,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为后续《永乐大典》的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进行探索。除了让珍贵古籍走近普通读者,数字化也降低了古籍的阅读门槛。在识典古籍网站和客户端上,《论语》《孟子》等常见古籍不仅有文本,而且有古籍原本影像,图文左右对照:有注疏和翻译,文白对照;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检索。
    ⑩人工智能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现在对版刻本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8%。即使对行夹注、眉批、行间批注、表格等不规则的古籍版面,不仅能准确识别文字,还能通过针对性训练优化分区效果,从而避免出现虽然单字识别正确,但阅读顺序颠倒错乱不能复用的情况。以往给古籍断句和加标点,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手动进行。但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机器自动断句、自动标点。据介绍,目前研发的自动标点技术,断句准确率平均达到98.46%,标点准确率达到93.94%,专名线书名线自动标注准确率达到92.15%,标点标线后的古籍文本更方便阅读、理解和研究。
    ⑪古联公司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古籍整理众包平台正是这样运作的。从2018年上线以来,籍合网古籍整理众包平台积累了近5000人的在线古籍编校队伍。这些在线古籍编校者绝大多数都是业余人士,有大学生、图书编辑、律师、教师,也有公务员、金融界人士、自由职业者等。爱好文史、熟悉互联网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全书近2亿字的《中华大藏经·续编》通过众包模式,在全球900多位业余审校者的参与下,仅用时两年就完成了两个校次的底本校对与审核工作。
    12. 阅读材料⑨~⑪,为小语整理出图书馆未来发展在古籍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建议。
    13. 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阅读,为小语在“图书馆还有必要存在吗”辩论会上拟定一则正方总结发言提纲。
    【答案】10. 观点:图书馆有存在的必要;论据:图书馆借阅量下降是事实;但原因之一是国民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纸质媒介消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进程,是一种趋势;一座城市图书馆提供的“氛围感”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提供的;图书馆可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图书馆报刊类读物是老年人的刚需。
    11. 一是图书馆要根据教师推荐和学生需求更新图书;二是图书馆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分享活动,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主题展览等。
    12. 图书馆未来发展在古籍数字化建设方面要让古籍走近普通读者、降低古籍阅读门槛,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应用,广泛发动民众参与古籍数字化建设等。
    13. 观点:图书馆有存在的必要;论证:列举图书馆存在有必要性的论据围绕观点并进行论述;可以就图书馆在管理和数字化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设意见;总结自己的观点图书馆可以和互联网时代共生共荣,有必要存在。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
    根据第④段“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氛围感’依然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替代的”,第⑤段“一座城市,也会因为有了图书馆而更具魅力”,第⑥段“在图书馆阅读报刊类读物,也是老年人的刚需”“因此,我们仍需要图书馆的存在,这是对老年人的关心,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而我们每个人也会从中获益”可知,语段从图书馆图书借阅量的现状出发,指出图书馆相对于电子阅读的优势,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仍需要图书馆的存在”,据此可知语段的观点为:图书馆有存在的必要;
    根据第①段“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由十多年前的每年约60万册,降到了每年约6、7万册的数量,借阅量降到了十多年前的10%”,第②段“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全面上升,有7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可知,语段指出青岛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量显著下降,但借阅量的下降反映出人们阅读习惯的变迁,但并不意味着图书馆不再需要。据此可概括论据为:图书馆借阅量下降是事实,但原因之一是国民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
    根据第②段“2020年,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全面上升”,第③段“2012年该国全国有16722家书店,2022年降至11952家,10年间减少近30%”可知,数字化阅读兴起,纸质媒介消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进程,是一种趋势;
    根据第④段“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氛围感’依然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替代的”可提炼论据为:一座城市图书馆提供的“氛围感”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提供的;
    根据第⑤段“一座城市,也会因为有了图书馆而更具魅力”“正因为有了阅读的空间,承载着知识的书籍才能像星河一样流动,在城市里奔流不息,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息。现代生活是讲究效率和效益的,但同样不可缺少的是精神需求”可概括论据为:图书馆可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
    根据第⑥段“在图书馆阅读报刊类读物,也是老年人的刚需”可提炼论据:图书馆报刊类读物是老年人的刚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见与建议。
    根据第⑦段“有42.61%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新书少、没有满足需求;31.36%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纸本图书携带不方便、更新慢,有52.35%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图书”可知,从统计数据来看,图书馆的书存在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携带不方便、更新慢等问题,据此可提建议为:图书馆要根据教师推荐和学生需求更新图书;
    根据第⑧段“或许问题不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爱读书了,而是现在的图书馆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了”“比如,可以定时举办一些阅读分享活动、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主题展览、根据教师推荐和学生需求更新图书种类,等等”可知,图书馆的书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可让图书馆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进行自救,据此可提建议为:图书馆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分享活动,具有专业针对性的主题展览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与概括。
    根据第⑨段“除了让珍贵古籍走近普通读者,数字化也降低了古籍的阅读门槛。在识典古籍网站和客户端上,《论语》《孟子》等常见古籍不仅有文本,而且有古籍原本影像,图文左右对照”可提建议为:要让古籍走近普通读者、降低古籍阅读门槛;
    根据第⑩段“人工智能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现在对版刻本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8%。即使对行夹注、眉批、行间批注、表格等不规则的古籍版面,不仅能准确识别文字,还能通过针对性训练优化分区效果,从而避免出现虽然单字识别正确,但阅读顺序颠倒错乱不能复用的情况”可知,人工智能在古籍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精细化,据此可提建议为: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应用;
    根据第⑪段“全书近2亿字的《中华大藏经·续编》通过众包模式,在全球900多位业余审校者的参与下,仅用时两年就完成了两个校次的底本校对与审核工作”可提建议为:广泛发动民众参与古籍数字化建设等。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观点论述。
    根据题干可知,需要围绕“图书馆还有必要存在吗”这一论题拟一则正方的总结发言提纲,及确定观点为:图书馆有必要存在,再论述分析。材料①~⑥段主要从满足精神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的阅读刚需,赋予城市人文魅力等方面指出了图书馆相对于电子阅读的优越性;第⑨~⑪段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运用,以及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运用,可从材料中提取图书馆有必要存在的信息进行概括作答。
    示例:图书馆有存在的必要。它不仅是纸质阅读的殿堂,更是精神栖息的港湾。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图书馆积极拥抱新技术,如古籍数字化、智能识别等,降低了阅读门槛,拓宽了服务范围。同时,图书馆独特的阅读氛围和社交功能,是电子阅读无法复制的。面对借阅量下降,图书馆应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继续在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活动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里的“雨”
    六神磊磊
    ①“雨”一直是我们中国诗人的老朋友。我们中国人最早写诗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雨,并把它写到诗里面。在《诗经》里面就有不少关于雨的诗句。
    ②比如“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出自《国风·郑风》。诗人说:“风雨交加冷凄凄,鸡儿寻伴鸣喈喈。”喈喈,是鸡叫的声音。再比如“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来自《诗经·幽风》,意思是:“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③看着这些诗句,有的同学可能会发现一件事:怎么你列举的这几句,诗人的心情好像都不太好?这雨都显得有点悲伤。
    ④还真是这样。在我们最早的诗歌里的雨,比如《诗经》里的雨,很多是属于伤感的雨、悲凉的雨,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苦雨”。比如诗经里最美、最著名的句子之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什么意思呢?说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回来的时候,正遇见雨雪交加,感到很凄清、寂寞。当然,对这句诗也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这里的“雨”是动词。
    ⑤类似这样的凄清和寂寞,就是“雨”给我们民族最早的先辈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⑥《诗经》里有没有开心一点、积极向上一点的雨呢?当然也是有的,《诗经》里也会看到祈雨、求雨的篇章,那往往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写的。在表达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篇章里,那些“雨”大多数是伤心的。
    ⑦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中国的诗不停变化、丰富,诗歌里的“雨”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彩了。陶渊明、鲍照……这些大诗人都写出了不一样的雨,不只是悲伤的,还有温柔的微雨、痛快的好雨,都很有特色。
    ⑧终于,到了唐朝,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唐诗里的雨完全不一样了。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一样的雨,而同一个诗人也都能写出很多种调子、很多种心情的雨来,可以说是五光十色、气象万千。
    ⑨比如“滋润的雨”,大诗人韩愈就写过“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雨像酥油一样细滑、一样润泽。比如“空灵的雨”,王维说“__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这首诗里的雨,给人的感觉十分清新、凉爽,特别舒适宜人,让人很想去雨中散步。比如“悠然的雨”,张志和说“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一个人去打鱼,哪怕有风雨,也照样怡然自得,用不着回去,是不是很悠然呢?
    ⑩唐朝,写雨的好诗名句也是层出不穷,大家简直是比拼着来写。孟浩然有“______________,花落知多少”的“夜来风雨”,王维就有“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朝雨”;李白有“桃花带雨”,李商隐就有“红楼隔雨”……
    ⑪那么,这么多擅长写雨的厉害诗人中,又数谁的雨写得最好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我说的话,是8个字:李家日月,杜家风雨。
    ⑫什么意思呢?李白写太阳和月亮,特别传神。而杜甫写风和雨,最为多姿多彩,也最为感人。我个人觉得,杜甫是写雨的第一高手。雨到了杜甫的手上,真是千变万化。
    ⑬比如唐诗里最欢喜、最开心的一场雨,要我评选的话,就是杜甫写出来的《春夜喜雨》,开头就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告诉你这是一场“好雨”,雨好,下的时候也好,所谓“知时节”,在春天痛快淋漓地下。
    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在夜里滋润万物,让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等天亮了一看,雨已经不在了,只见花团锦簇、春意盎然,“花重锦官城”。这一首《春夜喜雨》,真是雨的名篇,是雨的欢歌,是雨的礼赞。杜甫简直是雨的代言人。
    ⑮但如果只会写喜雨,杜甫还不能算写雨的第一高手。他还能写出唐诗里最悲伤的雨。比如他的一首同样著名的诗,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的杜甫生活贫困,屋顶上铺的茅草被大风卷走了。到了夜里,大雨倾盆,冷风飕飕,把杜甫全家浇了个透。杜甫诗中说自己家“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家里被褥都被打湿了,几乎没有干的地方。
    ⑯真的让人感叹,那么伟大的诗人,全家一起受着这样的苦。可杜甫真是伟大,在这样痛苦的雨夜里,他居然想到的是别人,他自己都没有地方遮风避雨,心里却想着别人能不能遮风避雨。
    ⑰他在诗的最后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世上有千万间大房子、所有人都可以住,不用像自己一样爱苦。他还说,如果有这样的房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果能有这一天,他自己的房子破了、自己冻死了,也心甘情愿。
    ⑱这就是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在那个秋天,一场寒雨,浇出了这首伟大的唐诗,也显示出杜甫伟大的胸怀。今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唐诗?为什么崇敬杜甫?可能从这一场雨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给孩子的唐诗课》一书)
    14. 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5. 文题为“唐诗里的‘雨’”,文章叙写第①~⑥段内容有无必要?为什么?
    16. 预填入文中空缺处的诗(词)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渭城朝雨浥轻尘 ③夜来风雨声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 ⑤空山新雨后
    A. ④③①⑤②B. ①⑤②③④C. ④⑤①③②D. ①③②⑤④
    17. 阅读⑧~⑱段内容,列出作者认为“杜甫诗简直是雨的代言人”的依据。
    18. 学校文化艺术节要举办文学社“唐诗里的雨”课本剧演出活动。文学社从某戏团租来三套戏服【紫色、唐代一品大员朝服;青色、唐代八品官员朝服;麻、毛织成的“粗褐”(粗布衣服)各一件】供饰演诗人杜甫使用。在表现杜甫面对“屋漏”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和喜逢夜“雨”喜极而泣情节时,“演员们”就选择使用哪件衣服产生了分歧。
    身为文学社长的你,请就其中一个表演细节、就你对使用哪件衣服作出推荐并阐述理由。
    【答案】14. A《诗经》里的“雨”;B“雨”意象入诗由来已久,“雨”入诗大多表达凄清、寂寞情感。C诗歌变化,诗歌里的“雨”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彩;D不同诗人、同一个诗人不同的调子、多种心情的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雨”。
    15. 有必要;文章第①~⑥段叙写《诗经》里的雨,表明“雨”意象入诗由来已久,可以表达凄清、寂寞的思想情感。 16. C
    17. 选段叙写杜甫诗比如《春夜喜雨》写出了“知时节”的“好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写出了“悲伤”的“雨”,也写出了唐诗人(杜甫)心忧天下、大庇天下寒士的心胸和情怀;所以作者说“杜甫诗简直是雨的代言人”。
    18. 示例一:选择使用“紫色、一品大员朝服”表演杜甫的这两个细节,得1分;
    示例二:选择“青色、八品官员朝服表演面对屋漏忧叹细节;作出说明:选择这种衣服是因杜甫官至左拾遗、礼制上应着此朝服,诗人虽经战乱,但仍保存并着朝服,更能体现其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品格;
    示例三:选择“麻、毛织成的‘粗褐’”表演喜逢夜雨细节;做出说明:杜甫入川后生活暂时安定,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着粗布麻衣更能体现其与农民交往、对春雨感情之深。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A.根据段落①~⑥段的提示,定位到文章第①段“在《诗经》里面就有不少关于雨的诗句”据此可概括为:《诗经》里的“雨”;
    B.根据②~⑥段“诗人的心情好像都不太好?这雨都显得有点悲伤”“在我们最早的诗歌里的雨,比如《诗经》里的雨,很多是属于伤感的雨、悲凉的雨,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苦雨’。”“类似这样的凄清和寂寞,就是‘雨’给我们民族最早的先辈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在表达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篇章里,那些‘雨’大多数是伤心的”可知,在最早的《诗经》里面,就已经有“雨”的诗句,而且多为伤感、悲凉的“苦雨”,留下凄清和寂寞的印象,由此可概括为:“雨”意象入诗由来已久,“雨”入诗大多表达凄清、寂寞情感。
    C.根据第⑦段“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中国的诗不停变化、丰富,诗歌里的‘雨’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彩了”可概括为:诗歌变化,诗歌里的“雨”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彩;
    D.根据第⑧段“终于,到了唐朝,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唐诗里的雨完全不一样了。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一样的雨,而同一个诗人也都能写出很多种调子、很多种心情的雨来,可以说是五光十色、气象万千”可概括为:不同诗人、同一个诗人不同的调子、多种心情的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首先表明态度,有必要,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
    根据①~⑥段“我们中国人最早写诗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雨,并把它写到诗里面。在《诗经》里面就有不少关于雨的诗句”“诗人的心情好像都不太好?这雨都显得有点悲伤”“在我们最早的诗歌里的雨,比如《诗经》里的雨,很多是属于伤感的雨、悲凉的雨,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苦雨’。”“类似这样的凄清和寂寞,就是‘雨’给我们民族最早的先辈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在表达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篇章里,那些‘雨’大多数是伤心的”可知,第①~⑥段介绍了《诗经》中“雨”的诗歌形象,指出早期诗歌中的雨多为伤感、悲凉的“苦雨”,表明“雨”意象入诗由来已久,可以表达凄清、寂寞的思想情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积累。根据语段中的提示选择正确的诗句即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据此可知,排序为:④⑤①③②;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筛选与概括。
    根据第⑬段“比如唐诗里最欢喜、最开心的一场雨,要我评选的话,就是杜甫写出来的《春夜喜雨》……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告诉你这是一场‘好雨’,雨好,下的时候也好,所谓。‘知时节’,在春天痛快淋漓地下”可知,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喜悦之情描绘了一场好雨,展现了雨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据此可概括依据为:《春夜喜雨》写出了“知时节”的“好雨”;
    根据第⑮段“他还能写出唐诗里最悲伤的雨。比如他的一首同样著名的诗,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⑯段“可杜甫真是伟大,在这样痛苦的雨夜里,他居然想到的是别人,他自己都没有地方遮风避雨,心里却想着别人能不能遮风避雨”,第⑰段“他希望世上有千万间大房子、所有人都可以住,不用像自己一样爱苦。他还说,如果有这样的房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知,杜甫写出了唐诗里最悲伤的雨,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通过描绘自身在寒冷雨夜中的困苦,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同情,展现了雨中的悲伤与伟大情怀。据此可概括依据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写出了“悲伤”的“雨”,也写出了唐朝诗人(杜甫)心忧天下、大庇天下寒士的心胸和情怀;所以作者说“杜甫诗简直是雨的代言人”。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夜喜雨》都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诗歌。这一时期,国家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变故,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困苦。杜甫身处乱世,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切的体会。这段时间,杜甫担任闲职,生活清贫,更多的是和百姓的交往,体现他的忧国忧民情怀,所以朝服、官服和粗褐相比,显然粗褐更适合杜甫。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示例一:对于“面对‘屋漏’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这一情节,我推荐使用麻、毛织成的“粗褐”(粗布衣服)作为杜甫的演出服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描绘了自己生活贫困,屋顶被秋风卷走茅草,夜晚大雨如注,屋内四处漏水的悲惨景象。他身穿粗布衣服更适合此种情境。这既是对他当时生活困顿的真实写照,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同情。更能凸显其不畏艰难、心系天下的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
    示例二:我认为在表现杜甫喜逢夜“雨”喜极而泣情节时,选择麻、毛织成的“粗褐”(粗布衣服)作为演出服装是最为合适的。杜甫在《春夜喜雨》中虽喜雨滋润万物,但他本人晚年生活贫困,常着粗布衣裳。此场景选用粗褐,既符合杜甫的历史形象,又能通过服饰的质朴反衬其内心因好雨知时而生的喜悦,同时着粗布麻衣更能体现其与农民交往、对春雨感情之深,粗褐衣物也易于让观众感受到杜甫的清贫与坚韧。
    (三)名著阅读与鉴赏(共10分)
    19. 班级开展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与鉴赏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历练中成长,请梳理其成长史,列出提纲,给这位主人公写一个小传。
    (2)根据【甲】段中朗读提示示例,结合【乙】段选文语境,为班级名著阅读与鉴赏朗诵会设计朗读提示。
    【甲】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解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朗读提示示例:选文【甲】写保尔在勇救朱赫来被捕面临被枪毙危险的情况下,第一次对生命短暂感到“害怕”;要读出其内心害怕的语气;语速要快;语调要低沉。)
    【乙】
    保尔不知不觉地走到松林跟前,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旧监狱,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房子。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被绞死的。他在从前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沉思了一会,随后走下陡坡,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那里。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
    (提示一:________________)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阴森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他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英勇地牺牲的。他们是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生命的。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提示二:________________)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提示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列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平、生活、精神,语言流畅即可。
    (2) ①. 写保尔来到烈士陵园想到同志们是在这里被绞死、为这些英雄逝世而感到悲痛时,要读出悲痛的语气,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而悲痛 ②. 写烈士公墓周围环境,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牺牲的。幽静的环境与春天的新生更凸显出牺牲的悲壮,体现保尔内心的悲愤与敬意,要读出“极度的悲愤”语气,语速要快,语调要激昂 ③. 写保尔走出陵园前、认为生命应该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应当赶紧、充分生活,应当读出激愤、热烈的语气,语速要快,语调要激昂。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舍佩托夫卡镇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2岁时,因得罪神父而被学校开除,并被母亲送往车站食堂当杂役。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先后当过侦察兵和骑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死里逃生后开始投入国家建设,从事共青团和肃反工作。在波耶卡窄轨铁路快要修筑完成时,保尔患上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被误传死讯。痊愈之后,保尔重回工作岗位并加入联共(布)。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保尔最终失去工作能力,被党组织解除工作并住院治疗。到1927年时,保尔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作答即可。
    示例:保尔·柯察金,自贫苦家庭走出,少时便尝尽人间冷暖。在革命的召唤下,他毅然投身战场,用热血铸就青春,历经战火洗礼,成长为英勇的红军战士。伤愈归来,他未忘初心,转而投身国家建设,以坚韧不拔之志,在平凡岗位上续写辉煌。爱情与病魔虽曾考验,却未能动摇其钢铁般的意志。晚年,保尔以笔为剑,著书立说,传承革命精神,激励后人。他的一生,是奋斗不息、永不言败的传奇,诠释了“钢铁”的真正含义。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根据【甲】语段的示例可知,在设计朗读时,首先要概括语段内容,再从朗读语气、语调和语速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一:根据语段“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旧监狱,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房子”“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被绞死的。他在从前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沉思了一会”可知,语段主要写保尔来到烈士公墓,回忆起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在此英勇牺牲的情景。朗读时,应带着沉重而缅怀的心情进入,特别是提到“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被绞死的”时,语气中应透露出对逝去战友的深切哀悼和无法言喻的悲痛,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悲痛的语气,语速缓慢,语调低沉,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尘埃上。
    提示二:根据语段“他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英勇地牺牲的。他们是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生命的”“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可知,语段主要描述了烈士公墓周围环境的幽静与春天的新生,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凸显出牺牲的悲壮。当保尔意识到这些战友们是为了让那些生活在贫困和奴役中的人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内心充满了对战友牺牲的深切哀悼和对不公命运的愤怒。在朗读时要读出保尔内心的悲愤与敬意,语速要稍快,语调要庄重而激昂。
    提示三:根据语段“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可知,语段引用保尔内心的独白展现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达出保尔对生命意义的高尚追求。所以,朗读时要读出保尔内心的坚定与决心,特别是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一句上,要给予充分的情感投入,读出激愤、热烈的语气,使听众感受到保尔内心的磅礴力量。语速要快,语调要充满力量和希望。据此作答即可。
    三、写作(共60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
    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
    第二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
    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说不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快乐。
    只有第三种快乐,才叫美,才叫艺术。(摘自上海三联书店《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人有三种快乐·许子东》)
    请以“快乐”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要求表意准确、表达流畅、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答案】例文:
    追寻心灵的快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快乐”的话题。在康德先生的智慧启迪下,我们了解到快乐有着多重的面貌,而我想特别探讨的,是那种超越物质与道德,直抵心灵深处的快乐——那是一种纯粹而美好的体验,它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绚烂多彩。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快乐似乎总是与成绩、奖励、赞美紧密相连。每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或是获得老师的表扬,那份由衷的喜悦确实让人振奋。这是第一种快乐,它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是物质与生理上的满足。然而,这样的快乐往往短暂,它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璀璨却易逝。
    接着,我们学会了在道德实践中寻找快乐。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参与志愿服务,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这些行为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是道德上的快乐。它教会我们责任与担当,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但我想说,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快乐,它超越了这些,更加细腻而持久。
    那就是,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是心灵上的快乐。想象一下,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课桌上,你抬头望向窗外,一片落叶轻轻飘落,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没有直接的利益,也不涉及复杂的道德评判,只是那份宁静与美好,让你心生欢喜。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无价之宝。
    同学们,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无论是晨曦初照时的第一缕阳光,还是雨后清新的空气,亦或是朋友间一个温暖的微笑,都是值得我们珍惜和感激的快乐源泉。
    让我们在追求学业进步的同时,也不忘培养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美好瞬间。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快乐,汇聚成了我们青春最宝贵的记忆,让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快乐”为题创作;材料“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关键词是“快乐”。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人的一种开心、高兴的状态。根据材料“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第二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快乐”的提示,可从物质生理上、道德上、心灵上三个角度思考。根据材料“只有第三种快乐,才叫美,才叫艺术”可知本篇习作的重点应关注心灵上的快乐,可以与其他两个层次对比分析立意。如心灵上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只有物质的快乐是低层次的。心灵上的快乐来自生活,在欣赏春夏秋冬的美景中,在对梦想的追求中,在书香墨韵间,在亲情友情里,在帮助别人时,在精彩的课堂上,在宽恕他人时……心如止水,不浮躁,不铅华,最本、最真、最纯的心境就会带来持久的快乐。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选材构思。题干要求写作演讲稿,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选材的方向,确定演讲的主题,如让心灵的快乐充满人生。开篇可通过具体场景的描述,迅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引出本文的主题;主体部分可探讨心灵快乐的重要性,指出心灵上的快乐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质。它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韧不拔,因为内心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撑。结尾可发起呼吁号召,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和体验心灵上的快乐,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和成长。要通过本次演讲,激发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的新时代青年。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又从而庸之
    关联课内,结合语境
    ①_________
    后其节目
    查资料
    眼睛;网眼;看;大项中的小项;指纹理不顺处,泛指节疤;目录;名称;围棋术语等
    ②_________
    相说以解
    结合语境
    ③_________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关联课内
    ④_________
    段落
    唐诗里的“雨”
    表达
    ①~⑥
    A
    B

    C
    诗人写出不一样“雨”,都很有特色。
    ⑧~⑱
    唐朝诗歌里的“雨”
    D

    相关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