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docx
    • 练习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 学生版.docx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1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2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3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1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2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docx、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巩固练]
    1.周代始筑“大道”用于王室同诸侯的联系。文献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这说明周代( )
    A.驿道网络极大发展B.驿道制度完全确立
    C.驿道设施已经完备D.驿道建设已见雏形
    解析:D 据材料“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可知,王室与诸侯联系的大道平坦笔直,据材料“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可知,大道设有庐、宿、市,负责提供饮食、住宿、补给等,说明周代的“大道”已经具备驿道的雏形,故选D项;受技术、制度等因素制约,周代的驿道并没有形成网络,也未完全确立驿道制度,且驿道设施已经完备表述绝对,排除A、B、C三项。
    2.早期罗马帝国的“国家邮驿系统”是一个专为国家服务的庞大交通系统。
    为了使每个行省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得到更快的报告,他(奥古斯都)先在军用大道的沿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配备年轻人传递消息,后来设置了驿站马车,现在可看出后者是更为方便的做法,因为如果情况需要,人们可以询问直接从出事地点带来紧急公文的同一个赶车人。
    ——摘编自苏埃托尼乌斯《奥古斯都》
    据此可知,罗马“驿站马车”的设立( )
    A.具备了国家运输的经济职能
    B.确保了日常信件传递的效率
    C.保证了邮驿系统的有效运作
    D.巩固了罗马对各行省的统治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帝国建立了专为国家服务的庞大交通系统,使每个行省发生的事情可以更加快捷地传到统治中心,这说明罗马“驿站马车”的设立巩固了对各行省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驿站马车”的政治功能,并未提及其经济职能,排除A项;材料强调驿站对于巩固中央对各行省的统治作用,是为国家政治统治而建立的庞大交通系统,并不是传递日常信件,排除B项;“保证了”过于绝对,排除C项。
    3.在清朝传统的漕运制度下,江西、湖南、湖北三省运道最远,旗丁运漕须先涉长江,再由仪征进入运河北上,致使漕运成本颇为昂贵,且难核算。咸同年间,漕粮折银和借助轮船招商局进行采买,并由海道运津交仓,逐渐成为江广漕运的主流。这一变化( )
    A.推动了晚清河运业的发展
    B.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
    C.彰显了晚清漕务的近代化
    D.导致官府与民争利现象严重
    解析: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传统漕运制度下,江西、湖南、湖北三省运道远,成本昂贵且难核算,咸同年间,漕粮可以折成银两交由轮船招商局采买,再由海路运至天津,这一变化体现了传统漕运制度受商品经济发展(漕粮折银再行采买)及近代化方式(轮船招商局)的影响更加灵活便捷,体现了晚清漕务的近代化,故选C项;据材料“并由海道运津交仓”可知,三省漕运改道,推动了海运业的发展,排除A项;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求富”的旗号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材料并没有涉及关于“求富”的主张或实践,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漕运业的变化,排除B项;漕运本意指水路运输,后指历代将所征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不涉及与民争利,排除D项。
    4.1837年,维克多·雨果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他的旅途过程:路边的花儿已经不是花儿了,成了斑点,甚或条纹;所有的点都没有了,全部变成了条纹;小镇、尖塔以及树林,在天际线上疯狂地跳着乱糟糟的舞蹈,不时地,一个影子、一个形状……会在窗户后面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又消失。雨果这样描写折射出( )
    A.交通运输方式革新B.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C.重工业加重了污染D.欧洲旅行观念改变
    解析:A 据材料“会在窗户后面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又消失”可知,在雨果的旅途描述中可以感受到速度提升带来的周围事物的视觉变化,折射出交通运输方式革新,故选A项;19世纪中期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排除B项;材料与重工业加重污染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出欧洲旅行中见闻的改变,并未说明旅行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
    5.18世纪,马路的问世开始改变英国以“土路”为主的道路系统。
    19世纪时,大规模收税公路建设使英国的内陆交通大为改观。这些交通成就( )
    A.体现出科学对经济的推动
    B.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C.有利于英国的工业化发展
    D.使英国赢得世界霸主地位
    解析: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收税公路和马路的出现有助于英国交通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英国当时的工业化进程,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科学发展,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历程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使英国赢得世界霸主地位,D项夸大了这些交通成就的作用,排除。
    6.1906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硚口至谌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 )
    A.促进了武汉旅游业发展
    B.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
    C.取代了海运和航运地位
    D.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京汉铁路通车后,武汉闹市区的范围扩大,原来偏远荒凉的郊区也逐渐繁华起来,这反映了铁路建设对城区面貌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铁路建设与武汉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近代中国海运和航运地位的相关信息,C项表述有误,排除;材料未体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排除D项。
    7.1878年3月,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英籍德国人)筹办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大龙邮票。大龙邮票的发行( )
    A.促进了民间通信机构的出现
    B.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C.反映了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体现了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
    解析:D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是由英籍德国人筹办的,说明大龙邮票的发行具有半殖民地色彩,故选D项;大龙邮票是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和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而不是促进民间通信机构的出现,排除A项;大龙邮票的发行与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无关,排除B项;发行邮票不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8.(2022·北京卷,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通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解析:D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处处有路通长安”指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长安城,即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故选D项。
    9.(2022·海南卷,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
    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解析:D 据材料可知,汉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此设置了一系列的驿站和类似的管理机构,以便确保国家政令在边疆的畅通,故选D项;A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丝绸之路是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B项表述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汉代敦煌郡的驿站情况,排除;边疆稳定是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治理的成果,基层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乡里组织,排除C项。
    10.(2022·辽宁卷,3)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运河或自然河流附近,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不能说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外贸易的信息,排除
    D项。
    11.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解析:D 由材料中“汽声”“马路”可知,此种交通工具是汽车,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20世纪初传入中国,故D项正确;汽车由德国人最早发明,排除A项;汽车不是公共交通工具,而是私人交通工具,排除B项;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不是汽车的传入,排除C项。
    12.有美国学者指出:“伊利运河的开凿注定纽约要不同于别的城市,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给了纽约与其他城市竞争的绝对优势。”这旨在说明运河的开凿( )
    A.降低物资交流的成本
    B.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
    C.加强美国各地的联系
    D.便利商业信息的交流
    解析:B 材料强调的是伊利运河的开凿对纽约发展的推动作用,说明运河的开凿对城市格局变化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降低物资交流的成本无关,排除A项;加强美国各地的联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与便利商业信息的交流无关,排除D项。
    13.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1666年,为避开西班牙的关税,里盖男爵经路易十四批准,在法国南部修建了连通大西洋与地中海的米迪运河,直到1897年国家才回购了运河的所有权。里盖修筑了当时的世界第一高坝以解决水位差问题,开凿了世界首条航运隧道,构思精良且富有实效的船闸更是令人赞叹。
    ——摘编自于冰《法国米迪运河考察记》
    (1)根据图1、图2与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修建驰道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相似动机,并说明两大工程得以建成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开通米迪运河的历史条件。
    答案:(1)相似动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巩固统一);便利传递信息与军事行动。
    有利条件:农耕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央集权体制自身的优势;统一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古代先民的勤劳智慧;国都(咸阳、长安)的中心地位与影响力。
    (2)法国王权强大,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君主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私人资本实力雄厚;新航路开辟以来,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西方国家争夺殖民霸权,这一时期西、葡日趋衰落;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运河修筑技术发展。
    相关试卷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a href="/ls/tb_c40037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doc、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a href="/ls/tb_c40037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练习</a>,文件包含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doc、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a href="/ls/tb_c400369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doc、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