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小学高年级全册优秀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第二课 向校园欺凌说“不”第一课时
1单元
1课时
学科
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
年级
高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
2.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3.理解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难点
理解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激发情感。
提问:在生活中,你是否遭遇过或者遇见过图片中的情景呢?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今天,我们就学习《想校园欺凌说“不”》第一课时。
出示课题:
思维发散
小组形式讨论。
由图片,引发思维,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读故事
讨论:1.你觉得明明的遭遇属于校园欺凌吗?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我觉明明的遭遇是一种校园欺凌,因为他的遭到了辱骂、殴打。
学生:同学之间开个玩笑是很正常,也是难以避免的,说是欺凌有点严重了。
学生:明明的遭遇很明显就是校园欺凌,他的人身受到伤害。
学生: 校园欺凌,应该是指的是校园里比较严重的殴打,抢劫等事件。
学生: 辱骂不应该算是校园欺凌,暴力对待或者殴打,抢劫才可以算是。
教师: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
(二)拓展馆
1.分析案例你觉得产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 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2.校园欺凌会带来什么危害?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 对于施暴者而言:
1.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
2.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3.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
4.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1.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
2.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
3.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三)体验营
思考: 判断下列那些行为,你觉得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教师展示图片:
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图片
教师: 对在校学生的肉体伤害。比如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强迫其做不愿意的事情。
侮辱、嘲笑、谩骂的图片
教师: 对在校学生的精神的伤害。一般指老师,学生或者其他校外人员对在校学生进行侮辱、嘲笑、谩骂等行为,给其造成了心理压力或精神负担。
3.索要财物的图片
教师:向在校学生索要财物。一般指学生活其他校外人员采用殴打、威胁、恐吓等手段向在校学生索要财物、收取保护费等。
教师:校园欺凌的形式很多,常见情形有以下几种:
1.言语侮辱, 辱骂他人。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殴打他人,造成他人的伤害。
4.索要钱物,敲诈、恐吓。
读故事,小组讨论问题
案例分析
讨论、合作,更的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讲故事, 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学生阅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向,对问题更好地理解。
通过图片的形式,更加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拓展延伸
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可以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a href="/zz/tb_c40334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全册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精品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a href="/zz/tb_c40334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全册精品第一课时教案</a>,共4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小学高年级全册精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小学高年级<a href="/zz/tb_c40334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全册精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