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模]湖北省黄石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24-31题,每题1分,32-36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瓷B. 火药爆炸C. 粮食酿酒 D. 活字印刷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活字印刷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 禁止使用塑料袋来解决白色污染
C.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可以排放
D. 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汽油含有乙醇,乙醇具有可燃性,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A说法正确;
B、塑料有着重要用途,禁止使用塑料是不现实的,可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塑料,故B说法错误;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可以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C说法正确;
D、电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所以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4. 如图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值息及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b+8B. 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D. 该粒子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故在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n≠a+b+8,故A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硫的原子序数为16,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B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C说法正确;
D、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达到稳定结构,故该粒子化学性质稳定,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5. 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 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 D. 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地雨水的pH均小于5.6,所以是酸雨,说法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在测定期间,雨水的pH变小,则酸性逐渐增强,说法错误;
C、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是一个大约的整数值,不能测得表中物质的pH数据,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和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无关,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就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说法错误。
故选A。
6. 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结构模型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
B. 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 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分析,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正确;
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正确;
C.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D.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故选:C。
7.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B. 人体中微量元素:碘、钙、锌
C. 有机物:葡萄糖、乙醇、蛋白质
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说法错误;
B、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说法错误;
C、甲烷、乙醇和蛋白质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说法正确;
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
故选C。
8.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硝酸根离子:
B. 2个氦分子:2He2
C. 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Mg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表示多个微粒时,就在微粒符号前加入对应的数值,所以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故表示正确;
B、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2个氦原子表示为2He,故表示不正确;
C、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0,表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表示不正确;
D、臭氧是单质,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书写在臭氧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示为:,故表示不正确。
故选A。
9. 甲醛是房屋装修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高压臭氧除甲醛”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x表示的物质是有机物
B. 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 该微观示意图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该微观示意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H2O,故A正确;
B、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臭氧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故B错误;
C、从微观示意图可看出,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
D、从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氧气通过高压反应器生成臭氧,臭氧与甲醛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故D正确。
故选B。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温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取升温结晶的方法
C. 时,各取水溶解甲、乙形成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时,将各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所得溶液中,乙溶液质量更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降温不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时,甲物质一定要析出,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错误;
C、t2℃时,各取100.0g水溶解甲、乙形成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的溶解度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大,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降温至t1°C,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大于乙,错误;
D、t2℃时,将各10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的溶解度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大,甲有晶体析出,乙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乙溶液质量更大,正确。
故选D。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灯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A错误;
B、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错误;
C、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故C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D错误。
故选C。
12. 对物质的鉴别和分离提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加水两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可知,锌和硫酸亚铁、硫酸铜反应都会生成硫酸锌,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锌,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符合题意;
C、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和,氯化铵固体是白色固体,看外观,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溶解氧一般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用实验装置测定河水、喷泉水及自来水的溶解氧数据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a为自来水,b为喷泉水
B. 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影响溶解氧的含量
C. 自然界里河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不发生改变
D. 管材选择可能会影响自来水输送中溶解氧的含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喷泉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比自来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故喷泉水中溶解氧含量高,自来水中溶解氧含量低,故a为喷泉水,b为自来水,不符合题意;
B、溶解氧一般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影响溶解氧的含量,一般来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多,溶解氧的含量越大,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等影响,故自然界里河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会随温度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不同的管材对水质的影响不同,从而可能会影响自来水输送中溶解氧的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7个题,共32分.)
14. 生产、生活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潜航时,必须调节舱内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制造“蛟龙号”外壳的合金应选择______(填字母)。
a.黄铜 b.不锈钢 c.钛合金
(2)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爆鸡丁、茶饮等,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
(3)高铁制造用到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等,座椅内填充了“聚氨酯高回弹发泡”新材料,具有防火阻燃、吸音性好、______(写一条)等特点。
(4)大运会场馆地下车库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反馈值来确定送排风系统的开启与关闭。车库内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______,危害是造成中毒。
【答案】(1)c (2)糖类 (3)弹性好(合理即可) (4)汽油燃烧不充分燃烧
【解析】(1)a、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其强度和耐腐蚀性相对较差,不适合做潜航器外壳,错误;
b、不锈钢虽然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但在深海的极端环境下,其性能可能不如钛合金优越, 不适合做潜航器外壳,错误;
c、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适合做潜航器外壳,正确。
故选c;
(2)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爆鸡丁、茶饮等,米饭富含淀粉,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
(3)高铁制造用到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等,座椅内填充了“聚氨酯高回弹发泡”新材料,具有防火阻燃、吸音性好、弹性好等特点。
(4)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车库内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燃烧不充分燃烧,危害是造成中毒。
1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材料1:“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添加鱼露为配料的经泡渍发酵而生产的发酵食品,是对蔬菜进行的“冷加工”,较其它加工蔬菜的有益成分损失较少,所以泡菜营养丰富。泡菜富含有维生素A、B1、B2、C、钙、磷、铁、锌、胡萝卜素、辣椒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的膳食营养均衡,是很好的低热量食品。
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专家常徽指出,据科学测定泡菜腌制第3-8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峰,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腌制泡菜最好一个月后食用”。
针对上述提供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泡菜中,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写元素符号)
材料2:蔬菜在经过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那么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______;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会持续增加,原因是______。
【答案】(1)Fe、Zn
(2)放置时间
(3)及时密封,低温冷藏
(4)加热过程中细菌被杀灭,酶失去活性
【解析】(1)泡菜富含的钙、磷、铁、锌等元素中,钙、磷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铁、锌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锌的元素符号是Fe、Zn。故填:Fe、Zn。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故填:放置时间。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所以及时密封,低温冷藏,是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的保存条件。故填:及时密封,低温冷藏。
(4)由于加热过程中细菌被杀灭,酶失去活性,所以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会持续增加。故填:加热过程中细菌被杀灭,酶失去活性。
16. 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WO3难溶于水。
(1)金属钨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_______。
(3)FeWO4与Na2WO4中W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
(4)压煮器中发生反应,R的化学式为_______。
(5)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该操作名称是_______。
(6)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原子
(2)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2
(4)O2
(5)过滤
(6)置换反应
【解析】(1)钨属于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
(2)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Na2WO4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6,FeWO4与Na2WO4中W的化合价相同,故FeWO4中钨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y=+2;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O、Fe、W的个数分别是8、4、28、4、4,生成物中含Na、C、O、Fe、W的个数分别是8、4、30、4、4,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O,故R的化学式为:O2;
(5)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实现了固液分离,则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6)还原炉中,氢气和W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W和水,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7. 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注,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2g
(2)解:设硫酸的质量为x。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的质量:20g+50g-69.8g=0.2g;
(2)见答案。
18. 下图是气体制备和性质的装置图,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固体Y可以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红砖粉 B.硫酸铜 C.氯化钠
(2)图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图D所示是将氨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稳定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KMnO4 ②. AB
(2)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
【解析】(1)图B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即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固体X为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故填:KMnO4;
图A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中红砖粉、硫酸铜都可作催化剂,氯化钠不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固体Y可以是红砖粉、硫酸铜,故选AB;
(2)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填: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图D所示是将氨气放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稳定氧化物,反应前有氮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氧化物为水,单质为氮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9. 为强健身体,预防疾病,日常生活中可适量补充含一定量电解质的饮用水。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分小组对市售的电解质水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作用、适用情况、成分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认识电解质水的作用
【查阅资料】电解质水就是富含钾、钠、镁等人体所需元素的水,这些元素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分析交流】
(1)同学们交流后认为,电解质水中能够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一种即可)。
任务二:了解电解质水的适用情况
【专家介绍】同学们在电视上看到专家介绍:在人的血液和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当人体大量出汗时,电解质会伴随汗液排出,因此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
【小组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日常生活中,人在进行了剧烈运动而引发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一定要饮用电解质水。
任务三:探究电解质水的成分
同学们买来一瓶市场上常见的电解质水,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教师指导】电解质水中含有的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溶于水后能产生少量H+。
【进行实验】
(2)
【反思评价】
(3)有同学提出:步骤①的实验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将实验方案改进后进行了操作,证明了电解质水中含有Ca2+
任务四:自制电解质水
【查阅资料】柑橘中富含钾、镁元素。
【成果展示】
(4)同学们经过上述探究,了解了电解质水的作用和成分,大家用家庭生活中的物质自制了电解质水(如图),请你对所用物质进行补充)______________。
【答案】(1)Na+
(2)①. 有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 ②. 硝酸银溶液
(3)加入碳酸钠溶液的量为几滴,碳酸根离子先与氢离子反应完,不能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4)食盐
【解析】(1)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pH的主要的无机盐离子,由查阅资料可知,电解质水就是富含钾、钠、镁等人体所需元素的水,这些元素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则电解质水中能够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离子是Na+;
(2)实验结论是电解质水中含有H+,不含Ca2+,则取适量电解质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是电解质水中含有Cl-,氯离子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鉴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则取少量电解质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3)步骤①的实验结论不合理,理由是加入碳酸钠溶液的量为几滴,碳酸根离子先与氢离子反应完,不能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4)由查阅资料可知,柑橘汁中含有钾、镁元素啊,故还需要添加钠元素等,故可加入食盐。
20.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其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了薄膜的选择透过性,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
(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该淡化膜允许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通过。
【答案】(1)及时关上水龙头 (2)能耗大、成本高 (3)物理变化 (4)水分子
【解析】(1)日常生活中,及时关上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热分离法能耗大、成本高,是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
(3)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则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4)根据图示,该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固体和固体
加水
B
除去溶液中的
加适量的锌粉
C
鉴别磷矿粉和氯化铵固体
看外观
D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2.0948
3.2300
7.2397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电解质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
电解质水中含有H+,不含Ca2+
②另取少量电解质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电解质水中含有Cl-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