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冶炼生铁 B.楠木制舟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2.小刚同学拟用水培法种植豆苗菜,为此购买了通用营养液,他发现营养液里含有、、,其中属于(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料3.河南温县铁棍山药,因其营养丰富且口感好、药效高而闻名全国。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D.油脂4.垃圾分类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某校学生开展了环保公益实践活动——在黄河岸边捡拾垃圾,下列废弃物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报纸 B.塑料瓶 C.铝制易拉罐 D.玻璃瓶5.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所有物质 B.水中含有氢分子、氧原子C.有水生成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C.测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7.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下列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是( )A.、 B.、 C.、 D.、8.《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显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锅。”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可得到铜,其中涉及的反应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9.如图所示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溶解度相等B.℃时等质量的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时,配制等质量和饱和溶液,需要水多D.℃时,将90g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110g10.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加热时能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管里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和白色固体,则白色固体可能是( )A. B. C. D.1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进行制取:。该反应中未涉及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1 D.+312.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羊毛和棉线:在空气中灼烧B.和固体:加水溶解C.和:通入紫色石蕊溶液D.和:加熟石灰,研磨1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度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向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和14.取12.4g和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A.1.8g B.3.6g C.5.4g D.8.0g二、填空题15.空气中含量最多,能用于食品包装防腐的气体是______,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______。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氩气的化学式为______,解释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______。17.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近年流行的“方便米饭”“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发热包的热量来源之一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生活中使用的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氢气是未来最清洁燃料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反应中涉及______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9.“西气东输”是将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东部输送,以缓解东部地区用气难的问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与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4.4g,一定质量和10.8g,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的氧化物,B含有两种元素,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最常见的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一步转化,“-”表示能相互反应)。E的化学式为_______,C的用途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1.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小组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同时用80℃热水加热Y形管。(1)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观察到b处白磷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22.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且滤液质量和原溶液质量相等。(1)写出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________。23.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调味品,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可得粗盐。粗盐中除含泥沙外,还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某化学小组为确定杂质成分并将其除去,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1)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2)写出加入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通过实验可得出粗盐中一定含有哪些杂质_______?24.2024年1月21日,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三次商业航行。制造邮轮使用了大量钢铁。如图所示是利用纯净、干燥的还原并检验气体产物的实验。已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中混有少量杂质和。(1)写出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要达到用纯净、干燥的还原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________(填导管小写字母顺序)→i。(3)E装置用浓硫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25.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的化合物。(1)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钠盐。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__(填字母)。a.纯碱 b.苏打 c.小苏打 d.烧碱(2)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将澄清石灰水逐滴滴入稀盐酸中(图1),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若把澄清石灰水换成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mg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pH可能在______(填“a”、“b”或“c”)点。(4)某化学小组对是否与发生反应进行了探究,小组同学将充满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溶液中,如图3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①小华认为通过减少可以说明和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其理由是________。②小雨认为通过有新物质生成也可判断二者发生了反应。小雨向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与发生了反应。生成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小雪通过对实验②的现象分析,认为试管内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把实验②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_______溶液,若反应后溶液仍为红色,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5)“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25g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用去100g稀盐酸,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116.2g。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冶炼生铁,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楠木制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烧制陶瓷,涉及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B。2.答案:D解析: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3.答案:C解析: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糖类。故选:C。4.答案:B解析:A、报纸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不合题意。B、塑料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符合题意。C、铝制易拉罐是由铝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C不合题意。D、玻璃瓶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合题意。故选:B。5.答案:D解析:A、有些物质难溶于水,水不能溶解所有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7.答案:A解析:A、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均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汞原子、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8.答案:B解析: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可得到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9.答案:D解析:10.答案:B解析:A、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该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故A错误;B、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物中含有钠、碳、氧3种元素,则生成物中必定含有这3种元素,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故B正确;C、反应物中没有氯元素,该固体不可能是氯化钠,故C错误;D、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该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12.答案:D解析:A、羊毛在空气中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在空气中灼烧有烧纸的气味,能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固体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固体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能用水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现象,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变红,能用紫色石蕊溶液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和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都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来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A解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又开始增大,最终与反应前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若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稀盐酸过量,生成物中铁、锌的化合价均为+2价,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的小,则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像正确。C、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正确。D、向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和,最终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等,等质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中,氧化铜中含有的铜元素的质量多,生成等质量的氯化铜,消耗的氧化铜的质量少,故选项图像正确。故选:A。14.答案:B解析:15.答案:;解析: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于食品包装防腐,故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16.答案:;;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根据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表示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则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氩元素的元素符号为,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则氩气的化学式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7.答案:;大;解析: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活中使用的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未来最点燃清洁燃料的原因是。18.答案:16:9;2(或两);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8=16:9;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19.答案:;16g解析:20.答案:;改良酸性土壤;解析: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的氧化物,则A是氧化铁(氧化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盐);E是最常见的液体,则E是水;B含有两种元素,能和氧化铁反应,能转化成水,则B是盐酸(酸);C能和盐酸反应,能转化成碳酸钙,则C是氢氧化钙(碱);据此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E是水,化学式为:;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A和B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答案:(1)(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解析:(1)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根据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观察到6处白磷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2.答案:(1)(2)一定含有、,可能含有解析:23.答案:(1)引流(2)(3)、解析:(1)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加入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粗盐中含有氯化镁;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粗盐中含有硫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由于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说明粗盐中含有氯化钙。24.答案:(1)(2)a→b→g→h→e→f→c→d(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解析:(1)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中混有少量杂质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一氧化碳,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的比较充分,且应先除杂后干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现象明显,故要达到用纯净、干燥的还原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a→b→g→h→e→f→c→d→i;(3)E装置的作用是干燥一氧化碳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故用浓硫酸不用浓盐酸。25.答案:(1)c(2)(3);a(4)①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能使减少②③氯化钙(或、氯化钡、)(5)84.8%解析:(1)碳酸氢钠的俗称为小苏打,故选:c;(2)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氯气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有水参与反应,即氯化钠和水通电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和74份质量的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若把澄清石灰水换成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每36.5(73)份质量的氯化氢和40(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若消耗等质量的,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钙,根据图像可知,b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消耗mg氢氧化钙溶液;若换成mg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则不能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显酸性,pH<7,位于a点;(4)①由于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能使减少,所以通过减少不可以说明和发生了反应;②向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与发生了反应。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试管②内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产生,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要验证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需要先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把实验②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若反应后溶液仍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5)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