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第2页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适合抽样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在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使点恰好落在线段上的点处,点落在点处,则两点间的距离为( )
    A.B.C.D.
    2.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与已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
    A.和B.和
    C.和D.和
    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 )
    A.∠A=∠B-∠CB.∠A∶∠B∶∠C=1∶1∶2C.b2=a2-c2D.a∶b∶c=2∶3∶4
    4.如图,在中,,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图中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为“希波克拉底月牙”,当,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B.C.D.8
    5.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B.C.D.
    6.在△ABC中, ∠C=∠B,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 ( )
    A.∠BB.∠AC.∠CD.∠B或∠C
    7.如图,△ABE≌△ACF,若AB=5,AE=2,则EC的长度是( )
    A.2B.3C.4D.5
    8.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9.下列调查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B.企业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
    C.了解八名同学的视力情况D.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10.对于函数y=-3x+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2)B.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C.当x> 时,y>0D.它的图象与直线y=-3x平行
    11.小明网购了一本《好玩的数学》,同学们想知道书的价格,小明让他们猜.甲说:“至少15元.”乙说:“至多12元.”丙说:“至多10元.”小明说:“你们三个人都说错了”.则这本书的价格x(元)所在的范围为( )
    A.B.C.D.
    12.如图, 已知△ABE≌△ACD,∠1=∠2,∠B=∠C,则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AB=ACB.BE=DCC.AD=DED.∠BAE= ∠CA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a1=,
    第2个等式:a2=,
    第3个等式:a3==2-,
    第4个等式:a4=,

    按上述规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第n个等式:an=__________.
    (2)a1+a2+a3+…+an=_________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5.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是,则的值是__________.
    16.一次生活常识知识竞赛一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不答得0分,答错扣2分,小聪有1道题没答,竞赛成绩超过80分,则小聪至少答对了__________道题.
    17.如图,将长方形沿对角线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点的对应点是点,与交于点.若,,则的长是_____.
    18.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做△ABP,使之与△ABC全等,从 P1,P2,P3,P4,四个点中,满足条件的点P有_____个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E为直线BC上一点.
    (1)如图1,当E在线段BC上,且DE=AD时,求BE的长;
    (2)如图2,点E为BC延长长线上一点,若BD=BE,连接DE,M为ED的中点,连接AM,CM,求证:AM⊥CM;
    (3)如图3,在(2)条件下,P,Q为AD边上的两个动点,且PQ=5,连接PB、MQ、BM,求四边形PBMQ的周长的最小值.
    20.(8分)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是边AB、AC(含线段AB、AC的端点)上的动点,且∠EDF=120°,小明和小慧对这个图形展开如下研究:
    问题初探:
    (1)如图1,小明发现:当∠DEB=90°时,BE+CF=nAB,则n的值为______;
    问题再探:
    (2)如图2,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小慧发现两个有趣的结论:
    ①DE始终等于DF;②BE与CF的和始终不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结论加以证明.
    成果运用
    (3)若边长AB=4,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记四边形DEAF的周长为L,L=DE+EA+AF+FD,则周长L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21.(8分)(1)化简:
    (2)化简:
    (3)因式分解:
    (4)因式分解:
    22.(10分)如图,在△ABC中,∠BAC=60°,∠C=40°,P,Q分别在BC,CA上,AP,BQ分别是∠BAC,∠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23.(10分)如图,△ABC中,∠ACB=90°,AB=10cm,BC=6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
    (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但不与A点重合),求t的值.
    24.(10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25.(12分)(1)如图1,求证:
    ( 图1)
    (2)如图2,是等边三角形,为三角形外一点,,求证:
    ( 图2)
    26.抗震救灾中,某县粮食局为了保证库存粮食的安全,决定将甲、乙两个仓库的粮食,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强抗震功能的A、B两仓库.已知甲库有粮食100吨,乙库有粮食80吨,而A库的容量为70吨,B库的容量为110吨.从甲、乙两库到A、B两库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1)若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请写出将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y(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库多少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A
    【分析】连接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E=4,∠AED=∠C=90°,BC=DE=3,从而求出∠DEB和BE,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连接BD

    ∴AB=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AE=4,∠AED=∠C=90°,BC=DE=3
    ∴∠DEB=180°-∠AED=90°,BE=AB-AE=1
    在Rt△DEB中,BD=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D
    【解析】设小敏的速度为:m,则函数式为,y=mx+b,
    由已知小敏经过两点(1.6,4.8)和(2.8,0),
    所以得:4.8=1.6m+b,0=2.8m+b,
    解得:m=-4,b=11.2,
    小敏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为:y=-4x+11.2;
    由实际问题得小敏的速度为4km/h;
    设小聪的速度为:n,则函数图象过原点则函数式为,y=nx,
    由已知经过点(1.6,4.8),
    所以得:4.8=1.6n,
    则n=3,
    即小聪的速度为3km/h,
    故选D.
    3、D
    【解析】根据余角定理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详解】A. ∠A=∠B-∠C得到∠B=90,故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设∠A=∠B=x,则∠C=2x,得x+x+2x=180,求得x=45,∴∠C=90,故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由b2=a2-c2得,故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设a=2x,则b=3x,c=4x,∵,∴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根据三个角的度数关系判断,也可根据三边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
    4、A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S阴影=S半圆AC+S半圆BC+S△ABC-S半圆AB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S阴影=S半圆AC+S半圆BC+S△ABC-S半圆AB
    =
    =
    =4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半圆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A
    【分析】根据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得到k0,由此判定所经过的象限为一、二、三象限.
    【详解】∵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
    ∴k0,
    ∴经过一、二、三象限,A选项符合.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y=kx+b中,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b0时图象交y轴于正半轴,b0时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掌握特点即可正确解答.
    6、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知,∠C与∠B不可能为10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为所求角.
    【详解】解:假设,,与矛盾,
    假设不成立,则,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满足内角和定理的前提下找到对应角是解题关键.
    7、B
    【分析】根据△ABE≌△ACF,可得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由EC=AC-AE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ABE≌△ACF,AB=5,AE=2,
    ∴AB=AC=5,
    ∴EC=AC-AE=5-2=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8、D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B、C选项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D选项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9、D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各自的特点结合各选项中的实际问题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A选项中,“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适合使用“全面调查”;
    B选项中,“企业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适合使用“全面调查”;
    C选项中,“了解八名同学的视力情况”适合使用“全面调查”;
    D选项中,“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适合使用“抽样调查”.
    故选D.
    【点睛】
    熟知“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C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对A进行判断;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B、D进行判断;令y>0,得到x<,则可对C进行判断.
    【详解】解:A.当x=1时,y=-2,正确;
    B.函数经过一、二、四象限,正确;
    C.令y>0,即-3x+1>0,解得x< , 错误;
    D.∵两个直线的斜率相等,∴图象与直线平行,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由于y=kx+b与y轴交于(0,b),当b>0时,(0,b)在y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b<0时,(0,b)在y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
    11、B
    【分析】根据三人说法都错了得出不等式组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可得:,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不等式组解答.
    12、C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结合条件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ABE≌△ACD,
    ∴AB=AC,AD=AE,BE=DC,∠BAE=∠CAD,
    ∴A、B、D正确,
    AD与DE没有条件能够说明相等,∴C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分析】(1)由题意,找出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2)由题意,通过拆项合并,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第1个等式:a1=,
    第2个等式:a2=,
    第3个等式:a3==2-,
    第4个等式:a4=,
    ……
    ∴第n个等式:;
    故答案为:;
    (2)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数字规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题目中的规律,从而进行解题
    14、48m1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C=AD=8m,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底乘高即可得出面积.
    【详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BC=AD=8m
    ∵AC⊥BC
    ∴△ABC为直角三角形
    AC=
    ∴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m1
    故答案为:48m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题目较简单,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15、-3
    【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出m、n的值,再计算m+n的值即可.
    【详解】∵点关于轴的对称点是,
    ∴m=-2,n=-1,
    ∴m+n=-2-1=-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16、1
    【分析】设小聪答对了x道题,根据“答对题数×5−答错题数×2>80分”列出不等式,解之可得.
    【详解】设小聪答对了x道题,
    根据题意,得:5x−2(19−x)>80,
    解得x>16,
    ∵x为整数,
    ∴x=1,
    即小聪至少答对了1道题,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列不等式解应用题需要以“至少”、“最多”、“不超过”、“不低于”等词来体现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因此,建立不等式要善于从“关键词”中挖掘其内涵.
    17、
    【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2,AD=BC=4,AD∥BC,
    ∴∠EAC=∠ACB,
    ∵折叠,
    ∴∠ACE=∠ACB,
    ∴∠EAC=∠ACE,
    ∴AE=CE,
    在Rt△DEC中,,
    设AE=x,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的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折叠的性质求解是关键.
    18、3
    【分析】根据,并且两个三角形有一条公共边,所以可以作点C关于直线AB以及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对称点,得到两个点P,再看一下点P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即可得出有3个这样的点P.
    【详解】解:由题可知,以AB为一边做△ABP使之与△ABC全等,
    ∵两个三角形有一条公共边AB,
    ∴可以找出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即图中的,
    可得:;
    再找出点C关于直线AB的垂直平分线的对称点,即为图中点,
    可得:;
    再找到点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即为图中,
    可得:;
    所以符合条件的有、、;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以及对称,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并且有一条公共边,可以考虑用对称的方法先找其中的几个点,然后再作找到的这些点的对称点,注意找到的点要检验一下,做到不重不漏.
    三、解答题(共78分)
    19、(1)BE=8﹣2;(2)证明见解析;(3) +5+3.
    【分析】(1)先求出DE=AD=4,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BMD=90°,再判断出△ADM≌△BCM得出∠AMD=∠BMC,即可得出结论;
    (3)由于BM和PQ是定值,只要BP+QM最小,利用对称确定出MG'就是BP+QM的最小值,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
    ∴∠C=90°,CD=AB=6,AD=BC=8,
    ∴DE=AD=8,
    在Rt△CDE中,CE=,
    ∴BE=BC﹣CE=8﹣2;
    (2)如图2,连接BM,
    ∵点M是DE的中点,
    ∴DM=EM,
    ∵BD=BE,
    ∴BM⊥DE,
    ∴∠BMD=90°,
    ∵点M是Rt△CDE的斜边的中点,
    ∴DM=CM,
    ∴∠CDM=∠DCM,
    ∴∠ADM=∠BCM
    在△ADM和△BCM中,

    ∴△ADM≌△BCM(SAS),
    ∴∠AMD=∠BMC,
    ∴∠AMC=∠AMB+∠BMC=∠AMB+∠AMD=∠BMD=90°,
    ∴AM⊥CM;
    (3)如图3中,过点Q作QG∥BP交BC于G,作点G关于AD的对称点G',连接QG',当点G',Q,M在同一条线上时,QM+BP最小,而PQ和BM是定值,
    ∴此时,四边形PBMQ周长最小,
    ∵QG∥PB,PQ∥BG,
    ∴四边形BPQG是平行四边形,
    ∴QG=BP,BG=PQ=5,
    ∴CG=3,如图2,在Rt△BCD中,CD=6,BC=8,
    ∴BD=10,
    ∴BE=10,
    ∴BG=BE﹣BG=5,CE=BE﹣BC=2,
    ∴HM=1+3=4,HG=CD=3,
    在Rt△MHG'中,HG'=6+3=9,HM=4,
    ∴MG'=,
    在Rt△CDE中,DE=,
    ∴ME=,
    在Rt△BME中,BM= =3,
    ∴四边形PBMQ周长最小值为BP+PQ+MQ+BM=QG+PQ+QM+BM=MG'+PQ+PM= +5+3,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BP+QM的最小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2)BE与CF的和始终不变,见解析;(3)
    【解析】(1)先利用等边三角形判断出BD=CD=AB,进而判断出BE=BD,再判断出∠DFC=90°,得出CF=CD,即可得出结论;
    (2)①构造出△EDG≌△FDH(ASA),得出DE=DF,即可得出结论;
    ②由(1)知,BG+CH=AB,由①知,△EDG≌△FDH(ASA),得出EG=FH,即可得出结论;
    (3)由(1)(2)判断出L=2DE+6,再判断出DE⊥AB时,L最小,点F和点C重合时,DE最大,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B=∠C=60°,AB=BC,
    ∵点D是BC的中点,
    ∴BD=CD=BC=AB,
    ∵∠DEB=90°,
    ∴∠BDE=90°-∠B=30°,
    在Rt△BDE中,BE=BD,
    ∵∠EDF=120°,∠BDE=30°,
    ∴∠CDF=180°-∠BDE-∠EDF=30°,
    ∵∠C=60°,
    ∴∠DFC=90°,
    在Rt△CFD中,CF=CD,
    ∴BE+CF=BD+CD=BC=AB,
    ∵BE+CF=nAB,
    ∴n=,
    故答案为;
    (2)如图2
    ①过点D作DG⊥AB于G,DH⊥AC于H,
    ∴∠DGB=∠AGD=∠CFD=∠AHF=9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60°,
    ∴∠GDH=360°-∠AGD-∠AHD-∠A=120°,
    ∵∠EDF=120°,
    ∴∠EDG=∠FDH,
    ∵△ABC是等边三角形,且D是BC的中点,
    ∴∠BAD=∠CAD,
    ∵DG⊥AB,DH⊥AC,
    ∴DG=DH,
    在△EDG和△FDH中,,
    ∴△EDG≌△FDH(ASA),
    ∴DE=DF,
    即:DE始终等于DF;
    ②同(1)的方法得,BG+CH=AB,
    由①知,△EDG≌△FDH(ASA),
    ∴EG=FH,
    ∴BE+CF=BG-EG+CH+FH=BG+CH=AB,
    ∴BE与CF的和始终不变
    (3)由(2)知,DE=DF,BE+CF=AB,
    ∵AB=4,
    ∴BE+CF=2,
    ∴四边形DEAF的周长为L=DE+EA+AF+FD
    =DE+AB-BE+AC-CF+DF
    =DE+AB-BE+AB+DE
    =2DE+2AB-(BE+CF)
    =2DE+2×4-2
    =2DE+6,
    ∴DE最大时,L最大,DE最小时,L最小,
    当DE⊥AB时,DE最小,
    由(1)知,BG=BD=1,
    ∴DE最小=BG=,
    ∴L最小=2+6,
    当点F和点C重合时,DE最大,此时,∠BDE=180°-∠EDF=120°=60°,
    ∵∠B=60°,
    ∴∠B=∠BDE=∠BED=60°,
    ∴△BDE是等边三角形,
    ∴DE=BD=AB=2,
    即:L最大=2×2+6=1,
    ∴周长L的变化范围是2≤L≤1,
    故答案为2≤L≤1.
    【点睛】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1、(1)(2)(3)(4)
    【分析】(1)根据乘方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整式的除法运算即可求解;
    (3)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4)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详解】(1)
    =
    =
    (2)
    =
    (3)
    =
    =
    (4)
    =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及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整式的运算法则及因式分解的方法.
    22、证明见解析.
    【分析】延长AB到D,使BD=BP,连接PD,由题意得:∠D=∠1=∠4=∠C=40°,从而得QB=QC,易证△APD≌△APC,从而得AD=AC,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延长AB到D,使BD=BP,连接PD,则∠D=∠1.
    ∵AP,BQ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60°,∠ACB=40°,
    ∴∠1=∠2=30°,∠ABC=180°-60°-40°=80°,∠3=∠4=40°=∠C,
    ∴QB=QC,
    又∠D+∠1=∠3+∠4=80°,
    ∴∠D=40°.
    在△APD与△APC中,
    ∴△APD≌△APC(AAS),
    ∴AD=AC.
    ∴AB+BD=AQ+QC,
    ∴AB+BP=BQ+AQ.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3、(1) ;(2).
    【分析】(1)根据中垂线性质可知,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交于点P,则满足PA=PB,在Rt△ABC中,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8cm,再用t表示出PA=t cm,则PC=cm,在Rt△PBC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t;
    (2)过P作PD⊥AB于D点,由角平分线性质可得PC=PD,由题意PC=cm,则PB=cm,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t.
    【详解】(1)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P,连接PB,如图所示,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A=PB,此时P点满足题意,
    在Rt△ABC中,cm,
    由题意PA= t cm,PC=cm,
    在Rt△PBC中,,
    即,解得
    (2)作∠CAB的平分线AP,过P作PD⊥AB于D点,如图所示
    ∵AP平分∠CAB,PC⊥AC,PD⊥AB,
    ∴PC=PD
    在Rt△ACP和Rt△ADP中,

    ∴AD=AC=8cm
    ∴BD=AB-AD=10-8=2cm
    由题意PD=PC=cm,则PB=cm,
    在Rt△ABD中,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动点问题,熟练运用中垂线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找出线段长度,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是关键.
    24、,.
    【解析】先把原式化简,化为最简后再代数求值即可.
    【详解】解:原式=[-]
    =
    =
    =
    当时,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简求值问题,正确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25、(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证明△ABE≌△ADC即可求解;
    (2)延长CP至B,使PB=PA,连接AB,证△APB为等边三角形得AP=PB=AB,再证△△BAC≌△PAE得EP=BC,可得.
    【详解】(1)


    又,
    ∴△ABE≌△ADC

    (2)如图,延长CP至B,使PB=PA,连接AB,

    ∴∠APB=60,又PB=PA,
    ∴△APB为等边三角形,
    ∴AP=PB=AB,∠BAP=60,
    ∵是等边三角形,
    ∴AC=AE,∠EAC=60∘,
    ∴∠BAP =∠EAC,
    ∴∠BAP +∠PAC=∠EAC +∠PAC,
    即:∠BAC=∠PAE,
    在△BAC和△PAE中,

    ∴△BAC≌△PAE (SAS),
    ∴BC=PE,
    ∵BC=BP+PC=AP+ PC,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的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6、(1)y=-30x+39200(0≤x≤1);(2) 从甲库运往A库1吨粮食,往B库运送30吨粮食,从乙库运往A库0吨粮食,从乙库运往B库80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为37100元
    【解析】试题分析:弄清调动方向,再依据路程和运费列出y(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确定“最省的总运费”.
    试题解析:(1)依题意有:若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则甲库运到B库(100-x)吨,乙库运往A库(1-x)吨,乙库运到B库(10+x)吨.
    则,解得:0≤x≤1.
    y=12×20x+10×25(100-x)+12×15(1-x)+8×20×[110-(100-x)]
    =-30x+39200
    其中0≤x≤1
    (2)上述一次函数中k=-3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1吨时,总运费最省
    最省的总运费为:-30×1+39200=37100(元)
    答:从甲库运往A库1吨粮食,往B库运送30吨粮食,从乙库运往A库0吨粮食,从乙库运往B库80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为37100元.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库
    20
    15
    12
    12
    B库
    25
    20
    10
    8

    相关试卷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如图,,,,则的度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反比例函数y=,下列数是无理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