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沪科技版(2020)本章复习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满分:100分 时间:60分)
一.解答题(共6小题)
1.(三)滚蛋吧!肿瘤君(18分)
恶性肿瘤往往先向淋巴结初始转移形成淋巴结转移瘤,再经淋巴结实现远端转移。
(1)(2分)淋巴结属于 。
A.免疫系统
B.免疫器官
C.免疫细胞
D.免疫活性物质
(2)(2分)(多选)正常情况下,原位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会激活NK细胞和T细胞,以下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NK细胞属于吞噬细胞
B.NK细胞能非特异性杀伤瘤细胞
C.T细胞的激活需要多种细胞因子辅助
D.T细胞活化后可增殖分化产生辅助性T细胞
将原位瘤细胞FO和淋巴结转移的瘤细胞LN6等量接种于同一健康小鼠体内进行研究,过程如图。
(3)(2分)已知F0和LN6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图1结果说明 (F0/LN6)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科研人员将F0中编码MHC﹣1蛋白的基因敲除,再将其接种于小鼠体内,发现其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降低,但去除该小鼠的NK细胞后其转移能力恢复。
(4)(2分)NK细胞通过识别 (高表达/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
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原位瘤细胞通过调节MHC﹣1和PD﹣L1的表达量,抑制NK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增强其转移能力。
(5)(8分)将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结果补充完整(高/低)。
(6)(2分)(多选)基于以上研究,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思路可以是 。(均针对瘤细胞)
A.抑制MHC﹣1的表达
B.促进PD﹣L1的表达
C.设计MHC﹣1的抗体
D.设计PD﹣L1的抗体
【解答】解:(1)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组成,A错误;
B、免疫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的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性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在人和哺乳类动物主要是胸腺和骨髓,鸟类还包括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B正确;
C、免疫细胞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组成,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D错误。
故选:B。
(2)A、自然杀伤细胞(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
B、NK细胞能非特异性杀伤瘤细胞,有抗肿瘤的作用,B正确;
C、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T细胞的激活需要多种细胞因子辅助,C正确;
D、T细胞活化后可增殖分化产生辅助性T细胞,可以帮助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分裂分化,D正确。
故选:BCD。
(3)结合柱状图可知,红色荧光的比例远大于绿色,因此LN6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4)NK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缺乏自身MHCⅠ类分子表达的细胞,通过识别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
(5)MHC﹣1蛋白有助于淋巴结转移,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因此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中的MHC﹣1表达量和PD﹣L1都较高;MHC﹣1蛋白与T细胞的有无没有关系,因此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MHC﹣1表达量也高;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杀伤作用弱)的淋巴结转移瘤PD﹣L1表达量低。
(6)基于上述分析,MHC﹣1表达量高促进瘤细胞的增多,因此抑制MHC﹣1的表达、设计MHC﹣1的抗体,均可以减弱MHC﹣1的作用,抑制肿瘤发生;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量较高,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设计PD﹣L1的抗体可以减弱PD﹣L1的作用,抑制肿瘤发生。
故选:ACD。
故答案为:
(1)B
(2)BCD
(3)LN6
(4)低表达
(5)
(6)ACD
2.关于免疫应答(14分)
受埃博拉病毒感染后,会引发人体产生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图表示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体内出现的部分免疫应答过程。其中,①﹣⑨表示细胞或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2分)从功能上分析,抗原呈递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的第 道防线。
(2)(4分)图中⑤和⑧分别代表 和 细胞。
(3)(4分)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
(4)(2分)研究表明,佩戴口罩不但可以降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概率,还可以降低健康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其原因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防止病原体扩散
D.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5)(2分)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角度分析,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并呈递多种抗原是因为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组成
B.细胞膜上有多种载体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
【解答】解:(1)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从功能看抗原呈递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
(2)图中⑤能增殖分化成⑥和⑦,⑥能产生抗体是浆细胞,故⑤是B淋巴细胞;⑦是记忆B细胞。
(3)体液免疫可产生抗体,抗体可以和埃博拉病毒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可以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被埃博拉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4)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这三个环节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都不会发生。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建议市民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和防止病原体扩散,即BC正确。
故选BC。
(5)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具有磷脂分子不是识别并呈递抗原的原因,A错误;
B、细胞需要吸收和排出物质,细胞膜表面都具有特定载体,不是识别并呈递抗原的原因,B错误;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C错误;
D、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并呈递多种抗原,因为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能专一性识别抗原,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
(1)二
(2)B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T
(3)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特异性结合埃博拉病毒;细胞免疫产生细胞毒性体细胞,特异性攻击被埃博拉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
(4)BC
(5)D
3.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联系紧密。一种免疫活动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所示。神经系统可感知病原感染,上调神经肽NPY(神经递质)基因表达,调节脾脏免疫应答反应。巨噬细胞上含有丰富的NPY受体,NPY作用后可以减少脾脏巨噬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抑制脾脏炎症风暴。(18分)
(1)(2分)如图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2分)除图中所示过程之外,B淋巴细胞的活化还需 。(多选)
A.抗原的刺激
B.辅助性T细胞的促进
C.细胞毒性T细胞与其密切接触
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3)(2分)研究人员刺激脑特定区域的CRH神经元后几秒钟之内,就会记录到脾神经元的电信号明显加强,说明CRH神经元与脾神经元间 。
A.有神经中枢
B.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C.无需信息的转换
D.存在突触结构
(4)(2分)图中所示乙酰胆碱在该免疫活动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B.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C.进入B淋巴细胞参与代谢
D.作为激素调节B淋巴细胞生命活动
(5)(4分)CRH神经元与动物的应激反应有关。研究人员发现,给小鼠注射抗原后,放置于高台上(触发应激反应)的小鼠相比对照组小鼠的免疫应答程度增加。据图7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6)(2分)为了严谨地说明图7中所示“脑脾神经轴”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报告中需呈现的实验组别有 。
①抑制下丘脑CRH神经元的活性
②敲除T淋巴细胞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③敲除浆细胞的抗体基因
④敲除B淋巴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基因
⑤去除脾神经
(7)(2分)脾的红髓区的血液流动缓慢,有利于抗原与巨噬细胞充分接触。“接触”的过程是指巨噬细胞 。
A.识别抗原
B.分解抗原
C.呈递抗原
D.活化抗原
(8)(2分)研究发现,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NPY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请结合上述信息,提出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思路: 。
【解答】解:(1)图中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是体液免疫。
(2)B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的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故选AB。
(3)研究人员刺激脑特定区域的CRH神经元后几秒钟之内,就会记录到脾神经元的电信号明显加强,兴奋传递时间需要几秒钟,则兴奋传递经过了突触结构,突触间化学信号比电信号慢,故选D。
(4)图中乙酰胆碱是T细胞分泌的物质,和B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该乙酰胆碱不是激素,也不是神经细胞突触前膜释放的,不是神经递质,故选B。
(5)图中触发应激反应后,CRH神经元兴奋,经信号传递,脾肾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6)为了严谨地说明图7中所示“脑脾神经轴”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自变量可以是是否有CRH神经元、是否能识别去甲肾上腺素、是否能识别乙酰胆碱、是否有传出神经,所以和对照组对应的实验组别有①②④⑤。
(7)脾的红髓区的血液流动缓慢,有利于抗原与巨噬细胞充分接触,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故选A。
(8)题中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NPY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可给患者适量注射NPY,抑制脾脏炎症风暴。
故答案为:
(1)体液免疫
(2)AB
(3)D
(4)B
(5)触发应激反应后,CRH神经元兴奋,经信号传递,脾肾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6)①②④⑤
(7)A
(8)给患者适量注射NPY。
4.卡介苗(BCG)由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疫苗,人体接种后可预防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图1是人体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14分)
(1)(4分)图1表示的是人体 (体液/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b细胞是 细胞。
(2)(2分)b细胞可裂解靶细胞,此外图中的辅助性T细胞还能 以调动各免疫细胞合作清除抗原。(多选)
A.促吞噬细胞吞噬抗原
B.促B淋巴细胞活化
C.促T淋巴细胞分化
D.分化为记忆T细胞
(3)(6分)卡介苗接种成功后,机体内较长时间都会存在记忆细胞。近年发现,卡介苗也能让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记忆,其过程如图2。巨噬细胞转入活化状态的前提条件是 ,活化状态的巨噬细胞能产生快而强的二次免疫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请判断该二次免疫是 (特异/非特异)性免疫,理由是 。
(4)(2分)有研究表明,卡介苗诱导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产生的免疫记忆可以持续数月,有人提出可以通过长期定期接种卡介苗来维持机体较高的免疫能力,请结合相关信息及所学知识,就此发表你的看法并简单论述 。
【解答】解:(1)据图分析,图示过程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的过程,表示细胞免疫;b细胞可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
(2)图中的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也可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故选BC。
(3)据图分析,非活化的巨噬细胞转变为活化状态的巨噬细胞需要的条件有:病原体(卡介苗)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特异性免疫是指并非人人生来就有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的免疫,二次免疫是指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后引起的免疫过程,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故属于特异性免疫。
(4)卡介苗由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波制成的活疫苗,长期定期注射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副作用,故不适于长期定期接种卡介苗来维持机体较高的免疫能力。
故答案为:
(1)细胞 细胞毒性T
(2)BC
(3)病原体刺激和细胞因子作用 特异 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4)卡介苗由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疫苗,长期定期注射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5.疫苗与免疫(20分)
有些疫苗在初次接种后,机体抗体水平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低于保护所需水平。二次免疫虽可产生更多抗体,但激活记忆B细胞需要3﹣5天时间,出现“时间窗”(图1),对潜伏期长短不同的病原体产生的影响不同。
为减少因时间窗导致的新冠病毒逃逸而研发新型疫苗——吸入式疫苗,2022年9月4日全球首个“吸入用新冠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吸入式疫苗不仅能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能刺激鼻腔和气道组织中的抗体,达到高效诱导黏膜免疫的目的(黏膜免疫系统是指由于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在黏膜内所形成的相关淋巴组织,分布于肠、胃、气管、眼结膜和扁桃体等器官的黏膜内),最终实现三重免疫保护,不仅能阻断新冠病毒的感染,还能有效抑制病毒的传播。
(1)(2分)对于不同潜伏期的病毒,时间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抗体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对机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B.时间窗内可能是机体记忆B细胞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潜伏期短的病原体,在记忆B细胞活化后大量增殖
D.潜伏期长的病原体,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可预防感染
(2)(2分)结合资料分析,以下关于吸入式疫苗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吸入式疫苗减少针刺,减少对机体创伤,更易被大众接受
B.吸入式疫苗诱发黏膜内有较高水平的抗体,能减少病毒逃逸
C.吸入式疫苗较传统肌肉注射式疫苗免疫效果更强,保护更全面
D.依据吸入式疫苗的作用效果,推测其为主要成分为灭活病毒
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图2是两位同学的疫苗接种记录。
(3)(2分)甲乙两同学的第三针属于序贯加强免疫的是 (甲/乙)。
接种疫苗可能导致过敏,接种前医生需要确认个体的过敏史。图3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为相关细胞。
(4)(2分)甲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淋巴结
(5)(2分)乙细胞为 。
A.辅助性T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B细胞
D.吞噬细胞
(6)(2分)肥大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7)(2分)组织胺属于 。
A.抗原
B.抗体
C.MHC分子
D.免疫活性物质
(8)(4分)据图3分析过敏反应的产生机理 。
(9)(2分)以下药物能够缓解过敏反应的有 (选填编号)。
【解答】解:(1)A、结合题意“有些疫苗在初次接种后,机体抗体水平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低于保护所需水平”可知,抗体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对机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A正确;
B、分析题意,激活记忆B细胞需要3﹣5天时间,出现“时间窗”可能是机体记忆B细胞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该过程需要时间,B正确;
C、潜伏期短的病原体,在记忆B细胞活化后会由于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从而导致病原体数量减少,C错误;
D、潜伏期长的病原体,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与病原体结合,阻止其进一步增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从而预防感染,D正确。
故选:C。
(2)A、分析题意,与注射式的疫苗相比,吸入式疫苗减少针刺,减少对机体创伤,更易被大众接受,A正确;
B、吸入式疫苗不仅能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能刺激鼻腔和气道组织中的抗体,达到高效诱导黏膜免疫的目的,据此推测吸入式疫苗诱发黏膜内有较高水平的抗体,能减少病毒逃逸,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吸入式疫苗较传统肌肉注射式疫苗免疫效果更强的结论,C错误;
D、依据吸入式疫苗的作用效果,推测其为主要成分为灭活病毒,从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D正确。
故选:C。
(3)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甲三针都接种的是灭活疫苗,乙前两针接种的是灭活疫苗,而第三针接种的是重组疫苗,因此,甲乙两同学的第三针属于序贯加强免疫的是乙。
(4)甲细胞为B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骨髓。故选:A。
(5)乙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可以与B细胞结合且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故选:A。
(6)肥大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释放过敏介质。具有弱的吞噬功能,属于第二道防线。
(7)组织胺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当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和过敏反应时,都可释放组胺。故选:D。
(8)结合图3可知,在辅助T淋巴细胞的协助下,B淋巴细胞接触过敏原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当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肥大细胞特异性相结合,肥大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导致相应的过敏症状。
(9)①优甲乐预防甲状腺肿复发,而甲状腺肿不是过敏造成的,①错误;
②二甲双肌能降血糖,适用于糖尿病,不是过敏反应,②错误;
③非索非那丁稳定肥大细胞膜,而肥大细胞膜与过敏原结合,可以释放组织胺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非索非那丁能够缓解过敏反应,③正确;
④丁氯雷他定抑制组织胺,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④正确。
故选:③④。
故答案为:
(1)C
(2)C
(3)乙
(4)A
(5)A
(6)二
(7)D
(8)在辅助T淋巴细胞的协助下,B淋巴细胞接触过敏原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当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肥大细胞特异性相结合,肥大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导致相应的过敏症状
(9)③④
6.单核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研究发现细菌感染区周围的单核细胞并没有直接参与消灭细菌,而是通过释放胃饥饿素来促进伤口愈合。图1和图2对比了正常小鼠和单核细胞缺失小鼠的受到感染伤口愈合情况,其中单核细胞缺失小鼠伤口愈合比较缓慢。(14分)
(1)(2分)对比图1和图2,单核细胞缺失小鼠伤口愈合时会出现的异常情况 (多选)。
A.伤口附近没有单核细胞和胃饥饿素
B.血管过度增生
C.脂肪细胞大量堆积
D.瘦素水平异常升高
(2)(8分)在正常小鼠体中,瘦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单核细胞可以分泌胃饥饿素调控瘦素,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抑制作用发生在脂肪细胞还是血管上皮细胞上,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选择下列编号完善表格。
①胃饥饿素
②瘦素
③胃饥饿素和瘦素
④空白
⑤检测细胞的数量
⑥检测瘦素含量
Ⅰ: 。
Ⅱ: 。
Ⅲ: 。
Ⅳ: 。
(3)(4分)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小鼠容易发生伤口感染,是否可以通过注射胃饥饿素促进伤口愈合?请分析阐述原因。 。
【解答】解:(1)对比正常小鼠的伤口愈合与单核细胞缺失小鼠的伤口愈合模式图,可以看出:单核细胞缺失小鼠伤口愈合模式图中伤口附近没有单核细胞和胃饥饿素、且血管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小鼠的伤口愈合模式图,脂肪细胞在单核细胞缺失小鼠的伤口愈合处大量堆积,瘦素水平也异常升高,ABCD符合题意。
故选:ABCD。
(2)本试验为探究胃饥饿素调控瘦素的抑制作用发生在脂肪细胞还是血管上皮细胞,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有无胃饥饿素,实验1组为添加胃饥饿素、瘦素,故I应选择②瘦素,瘦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故检测指标II为⑤检测血管上皮细胞的数量。脂肪细胞可以产生瘦素,实验3组为在脂肪细胞处添加胃饥饿素,则实验4组应选择III为④空白,检测指标IV为⑥检测瘦素含量。这样可以通过检测的指标来判断胃饥饿素调控瘦素的抑制作用发生在脂肪细胞还是血管上皮细胞。
(3)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小鼠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可以通过注射胃饥饿素促进伤口愈合。注射胃饥饿素后,胃饥饿素可以抑制瘦素的分泌,减少伤口处脂肪细胞的堆积,血管的增生,故注射胃饥饿素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故答案为:
(1)ABCD
(2)②⑤④⑥
(3)是,注射胃饥饿素后,胃饥饿素可以抑制瘦素的分泌,减少伤口处脂肪细胞的堆积,血管的增生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7/21 14:41:59;用户:昂立-高生;邮箱:nlyeduxkc09@xyh.cm;学号:38080829
肿瘤细胞的类型
MHC﹣1表达量
PD﹣L1表达量
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低
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低
MHC﹣1表达量
PD﹣L1表达量
高
高
高
低(已给出)
低(已给出)
低
药物名称
作用
①
优甲乐
预防甲状腺肿复发
②
二甲双胍
降血糖
③
非索非那丁
稳定肥大细胞膜
④
丁氯雷他定
抑制组织胺
实验分组
添加激素
实验细胞
检测指标
1
胃饥饿素、瘦素
血管上皮细胞
Ⅱ
2
Ⅰ
血管上皮细胞
3
胃饥饿素
脂肪细胞
Ⅳ
4
Ⅲ
脂肪细胞
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本章复习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技版(2020)选修1<a href="/sw/tb_c402824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本章复习与测试一课一练</a>,文件包含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章末测试原卷版docx、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必背知识清单docx、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章末测试解析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1本章复习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a href="/sw/tb_c402821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本章复习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第5章细胞的生命进程原卷版docx、第5章细胞的生命进程-必背知识清单docx、第5章细胞的生命进程解析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技版(2020)必修1本章复习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沪科技版(2020)必修1<a href="/sw/tb_c40282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本章复习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第4章细胞的代谢原卷版docx、第4章细胞的代谢-必背知识清单docx、第4章细胞的代谢解析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