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辽宁沈阳市法库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沈阳市法库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
可谓是处心积虑。
B.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
学习成绩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婪不止,其原因是
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 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
如面》 ,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 ,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
作品。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B.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 跳动着细小的光
点。
A.吟咏(yín)
演绎 (duó)
霎时(chà)
如丝如缕 (lǒu)
B.内涵 (hán)
魅力(mèi)
调侃 (kăn)
接踵而至(zhǒng)
C.恐怖 (bù)
剥削 (xiā)
描摹 (mó)
强词夺理(qiáng)
D.阐释(shàn)
严谨 (jǐn)
精湛 (shèn)
旁征博引(bó)
C.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
D.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
面, 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
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 姿势的改变就是潜
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
要
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
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
6、古诗文默写。
①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
②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朱敦儒《相见欢》 )
③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⑥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⑦杜牧在《赤壁》 一诗中, 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杜牧《赤壁》 )
⑧《与朱元思书》 一文中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 ,
。(吴均《与朱元思书》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
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
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
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
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 ① 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 或曰:“土可 垒山。”公善之, 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 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 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 “ 园成必添仆
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 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
止。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
(2)汝之不惠
(3)虽我之死
(4)公复止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3.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筑 径 通 之 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 ?
4.阅读(甲)文中画线内容,说说“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不
同?
5.分别概括(甲)(乙) 两文中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征。
三、 现代文阅读。(30 分)
1、母亲的快递
在老家待了几天,返回时因为匆忙,将我最爱的一条紫色丝巾放在浴室的袋 子里,忘了取出来。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帮我寄来,母亲说我又不是只有一条 丝巾, 没必要大动干戈寄来寄去, 再说过三个月我就要回家了, 她会帮我好好收
藏起来,到时绝对会原封不动地还给我。说了半天,就是两个字:不寄。
我只好夸大语气地跟她解释: 那丝巾是真丝的, 质量好, 颜色也好搭配衣服, 那是我结婚五周年的礼物, 不知怎么回事, 一到冬天, 电脑用多了脖子就酸疼得 厉害,但一系上那条丝巾就会好,写稿不顺的时候,系上那条丝巾,定会文思泉 涌。我把那条丝巾吹得像巴啦啦的魔法棒一样充满神奇的魔力,母亲听着虽有些
不信,但毕竟还是动摇了, 答应帮忙寄。
我隔三岔五就问丝巾寄了没,母亲总是回复快了, 快了。我真不明白,寄一
条丝巾,有这么麻烦吗
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她喜滋滋地告诉我,说今天把丝巾 寄出了,还告诉我快递单号。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 你要小心地拆包装,可别用
剪刀拆哦。
三天后,快递员递给我一个特大的包裹,让我签收。我有些不信,这些天没 在网上淘宝,唯一需要收的件儿就是母亲寄来的丝巾, 但一条薄薄的丝巾, 能装
这么大一箱吗?看快递单,的确写着老家的地址,母亲的姓名。
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老公好奇: “啥包裹?这么重!”我说 妈寄的丝巾, 他瞪大眼睛: “什么丝巾有这分量?”我也好奇,马上遵从母亲的 教诲,用手一点一点撕开包装盒,便见到里面露出各式各样的袋子来。取出, 一 袋干豆角、 一袋炒熟的南瓜子、一袋葛粉、 一小包花椒、 一袋玉米粉、 一大袋黄 豆、 一小袋绿豆……还有两个没有剥皮的大柚子, 我心爱的丝巾, 用一个厚厚的
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从包裹里取出来的东西,足有十三样,大大小小的袋子堆成了一座小山。老 公见了, 笑着说: “你看,这就是母爱, 浓浓的母爱。 ”我也很感动,打电话向 母亲报告快递收到, 问她怎么寄了那么多东西。她轻描淡写地说: “反正都是寄, 不如多寄点,收着收着就停不住手了,对了,还有两大包花生装不下,等你下次 回来拿。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 你洗了头发后就套头上吧,简单,你老是洗了头
发懒得吹干, 现在天气冷了, 容易感冒……”
我哽咽着,说不出谢谢,只一个劲“嗯、嗯”地应答着。
终于明白: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
(2)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
3.文中母亲说“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
中找出来。
4.作者在文末写道“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和感悟。
2、父亲的长笛
赵文静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 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
发丝垂在脸上, 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 吹一段儿! ”
“吹一段? ”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
延开来, 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 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
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
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 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 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 那时,父亲是
天,是地, 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 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 她写完作业后,
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
人了! ”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 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 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 ”顿时, 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
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
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 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 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 出后, 恰巧被她老师看到, 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班里爽直的同学
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 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 “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 丢人都丢到电视上 去了, 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 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 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 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
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 扔在了 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
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 常常给他们 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 ”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 这首歌: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 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
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 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 笑:“傻丫头, 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 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 没白断? ”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 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
送货,摔断了腿…… ”“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
着打断母亲。 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
“吹一段? ”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
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女儿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 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
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文中的画横线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
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4.试简要分析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写作题(40 分)
按要求作文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父母, 你将不再辜负他们的期望;感恩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恩人生, 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抹美丽的彩虹。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
样的人生。
请仔细回味你成长经历中一件件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情,撷取其中感受最深的一
幕,以“伴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不得抄袭; 3.字
数 600 字左右; 4.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班级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
B
B
B
C
B
①浑欲不胜簪。 ②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③老骥伏枥。 ④芳草萋萋
鹦鹉洲。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猿鸟乱鸣。 ⑦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⑧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二
1.(1)苦于;(2)同“慧”,聪明;(3) 即使;(4)又。
2.(1)(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
3 .筑 径 通 之 / 设 栏 护 之 / 又 何 忧 焉 ?
4.“妻 ”的疑虑中有担心和关心,“智叟 ”的质疑和阻拦中只有嘲笑(讥讽)
和轻视(鄙视)。
5.愚公抱负远大、不畏艰难、敢想敢干;鲁公缺乏主见、缺少行动。(或:优
柔寡断;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三
1.“我 ”让母亲帮忙寄回落在老家的丝巾,她同时还寄来了一堆食品和一个干
发帽。
2.(1)终于说明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寄快递的急切心情。
(2)气喘吁吁写出了我爬楼梯时劳累的样子,也从侧面反映了包裹的沉重。
3.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4.理解:母亲基础的包裹里是她精心准备的各种东西,寄托了对女儿沉甸甸的 牵挂和关爱,这其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感悟:母爱是无私的,只知给予而不求
回报。为人子女的我们, 要善待父母之爱,学会感恩。
1. (1) “我”小时候,特别爱听父亲吹笛,笛声一响, “我”就跟着哼唱;
(2) “我”五年级时,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 “我”恨父亲没出息,开始讨厌他吹笛;(3)“我”上初中时,父亲在工作间 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录进了镜头,曝光在“我”的全班同学面 前,“我”冲父亲发火并偷扔了他的长笛;(4)“我”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 亲》,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父亲并向他道
歉。
2.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父亲清脆悠 扬的笛声比作小河流水,正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同时通过大 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与下文
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3. 女儿的心理: 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
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
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和女儿的释怀而欣慰,
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4. 母亲的言行,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丰厚;
是母亲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开头、
结尾父亲吹笛时, 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 这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
谨。
四、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2024年春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水平测试卷(有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海城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春辽宁沈阳市于洪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