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本卷卷面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 人是自然产生的D. 人是由森林古猿经长期进化而来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距今1200万年前的古猿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古猿改向地面生活,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久而久之,四足行走的古猿就逐渐的演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2. 医学上采用结扎手术可以截断输精管或输卵管,达到避孕的目的。性激素对人体起激发并人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请推测,男性在结扎输精管以后,结果是( )
A. 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继续维持
B. 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慢慢消失
C.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继续维持
D.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慢慢消失
【答案】A
【解析】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腺(分泌黏液)、前列腺(分泌黏液)、输精管(输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阴茎;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详解】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输精管结扎是绝育手段的一种,是指结扎由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精液储存的通道,从而起到避孕的作用,其睾丸是完好的,仍然可以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A符合题意。
故选A。
3. 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多种多样,属于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的无机盐是( )
A. 含铁的无机盐B. 含锌的无机盐C. 含碘的无机盐D. 含钙的无机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缺少了会患相应的缺乏症。
【详解】A.缺铁患缺铁性贫血,A不符合题意。
B.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B不符合题意。
C.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C不符合题意。
D.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因为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D符合题意。
故选D。
4. 《千金方》中提到可以用猪肝治疗“雀目”(夜盲症)。猪肝中针对夜盲症的有效物质是( )
A. 维生素CB. 维生素AC. 蛋白质D. 钙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如猪肝)中含量丰富,因此患了夜盲症,应多吃一些猪肝、瘦肉、黄玉米等,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B. 由肝脏、胃和小肠组成
C. 由唾液腺、肝脏和胰腺组成D.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详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有的消化腺在消化道内,有的位于消化道外,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进食无味,是因为( )
A. 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
B 由于病菌过多,鼻腔堵塞
C. 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D. 由于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详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是呼吸道的组成器官,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黏膜中还有嗅细胞,当人体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会堵塞空气进出的通道,嗅细胞也就嗅出不到气味的刺激,所以会感到呼吸困难、进食无味,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是( )
A. 鼻B. 喉C. 咽D. 气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咽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
8. 新冠患者胸片表现肺部纤维化,也就是肺泡坏死,由此推测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 )
A. 对吸入空气的清洁、湿润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功能单位。
【详解】肺泡壁外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伤害最大的就是肺。新冠患者胸片表现肺部纤维化,也就是肺泡坏死,由此推测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9. 血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白细胞B. 红细胞C. 血浆D. 血小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液主要含有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成分。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组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是血细胞,虽然红细胞在血细胞中占比最多,但总体含量仍少于血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 观察如图,“→”表示血流方向,其中能代表动脉血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A.图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代表的是静脉血管,A错误。
B.图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代表的是动脉,B正确。
C.图中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代表的是毛细血管,C错误。
D.血液由身体各处流回心脏,因此代表的是静脉血管,D错误。
故选B。
11. 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
A. 肺B. 肾C. 心脏D. 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循环途径如下图:
【详解】A.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A错误。
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在心脏的内部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因此,把体循环与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C正确。
D.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C。
12. 某人血型是A型,突发意外后,紧急需要输少量血。医生将为其输( )
A. A型B. AB型C. O型D. A型或O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某人血型是A型,突发意外后,紧急需要输少量血。医生将为其输A型或O型。
故选D。
13. 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不含( )
A. 葡萄糖B. 大分子蛋白质C. 尿素D. 血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不含葡萄糖。
【详解】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A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原尿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大分子蛋白质没有过滤到原尿中,原尿只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而正常人的尿液只含有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因此,正常人的尿液和原尿都不含大分子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人的原尿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正常人的尿液含有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可见,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都含有尿素,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正常人的尿液含有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原尿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原尿和尿液都不含血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近几年,青少年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关于近视的形成和预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视觉形成的部位在视网膜上
B. 眼球内晶状体凸度变大
C. 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D. 近视的形成与读写姿势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详解】A.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视觉,A错误。
B.眼球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B正确。
C.近视眼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C正确。
D.先天性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也就是说,患者有多种致病基因,而且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饮食、眼习惯、眼卫生、读写姿势等,都会引起近视,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15.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B. 神经末梢C. 神经元D. 神经中枢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详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点睛】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6. 听到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刻站起来。这种反应属于( )
A. 复杂反射B. 简单反射
C. 激素调节D. 反射弧
【答案】A
【解析】
【分析】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复杂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由分析可知:听到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刻站起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反射的类型。
17. 胰岛素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 口服B. 注射C. 口服或注射D. 口服、注射同时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为胰岛素制剂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没有了胰岛素的功能。因此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的主要成分及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药物本身是一种蛋白质类制剂。
18. 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
A. 工业废水B. 汞、银、镉等固体废弃物
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
【详解】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控制温室效应一方面要保护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另一方面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低碳生活,C符合题意。
故选C。
19. 以下措施中,可以降低一个地方酸雨程度的是( )
A. 减少农药使用量B. 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
C. 减少发电厂排放的废气量D. 减少该地区的树木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纯净的雨雪,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时,即转化为硫酸或硝酸,使降雨的pH(酸碱度)低到5.6以下,而形成酸雨。
【详解】酸雨是指因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雨,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减少该地区的树木数量等,均不能造成空气污染,减少发电厂排放的废气量,可以降低一个地方酸雨程度。
故选C。
20.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
B.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C. 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
D.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生物的生存
【答案】D
【解析】
【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
【详解】AB.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确。
C.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正确。
D.全球气温上升、蒸发加强、由于土壤中有效水分减少,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水分胁迫将会变得更加严峻,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和生物的生存,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营养师提供了“膳食宝塔”中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这主要是体内缺少了_________,可能是对第_________层食物摄入量不足。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主要从第_________、_________层食物中获得;人体摄入的这类物质在_________内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从而被吸收。
(3)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这类物质被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最终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
【答案】(1) ①. 维生素C ②. 二
(2) ①. 三 ②. 四 ③. 胃
(3)能量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小问1详解】
第二层食物是果蔬类,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因此,某同学牙龈出血,应多补充第二层食物。
【小问2详解】
第三、四层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因此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第三、四层食物。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从而被吸收。
【小问3详解】
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类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2. 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______](填标号)。
(3)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它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答案】(1) ①. 鼻 ②. 咽 ③. 喉
(2)② (3)⑤肺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肺。
【小问1详解】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由分析可知,①鼻、②咽、③喉。
【小问2详解】
②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小问3详解】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3. 骑自行车时需要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骑车时,骑手需“眼观六路”.物像会落在眼球的[③]_________上,最后在[A]大脑皮层的_________形成清晰的视觉。
(2)在骑车过程中,骑手能灵活调整姿势、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的________的调节功能。
(3)骑车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骑手会不由自主的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4)骑手在骑车时遇到紧急情况经常会情绪激动,伴随着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脸颊发热。这是他(她)们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同时体内分泌的______增加的结果,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_______的共同调节。
【答案】(1) ①. ③视网膜 ②. 大脑皮层
(2)小脑 (3)⑨→⑦→B→⑥→⑧
(4) ①. 肾上腺素 ②. 激素
【解析】
【分析】图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上行传导神经纤维、⑤下行传导神经纤维、⑥传出神经、⑦传入神经、⑧效应器、⑨感受器,A大脑、B脊髓的灰质、C脊髓的白质。
【小问1详解】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①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A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小问2详解】
小脑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因此在骑车过程中,骑手能灵活调整姿势、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小脑的调节功能。
【小问3详解】
骑车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的迅速眨眼,这种反射类型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完成该类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⑨→⑦→B→⑥→⑧。
【小问4详解】
骑手在骑车时遇到紧急情况经常会情绪激动,伴随着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脸颊发热;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后,同时支配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导致的。所以人体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24.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2)图中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3)③内的液体是_________,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肾小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1)肾单位 (2) ①. 肾小球 ②. 肾小囊
(3) ①. 原尿 ②. 过滤
(4)重吸收
【解析】
【分析】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集合管。
【小问1详解】
在肾脏中,形成尿液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
【小问3详解】
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小问4详解】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25. 某生物兴趣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实验设计及过程如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组与C组为对照实验组,变量是_________,分析A、C两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C组的意义是起_________作用。
(3)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B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大体型蝌蚪,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的幼儿可能易患_________。
(4)青蛙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甲状腺激素 ②.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作用)
(2)对照 (3)呆小症
(4) ①. 神经元 ②. 反射弧
【解析】
【分析】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小问1详解】
A、C两组实验除是否喂养适量甲状腺激素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甲状腺激素是该实验变量。喂养适量甲状腺激素的A组蝌蚪提前发育成青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作用)。
【小问2详解】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C组起对照作用。
【小问3详解】
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B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大体型蝌蚪,说明该地区人群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小问4详解】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天建议摄入量(g)
第五层
油脂类
小于25
第四层
豆、奶类
100~150
第三层
鱼、肉、蛋类
125~200
第二层
蔬菜、水果类
400~500
第一层
谷类
450~750
组别
实验对象
处理方式
加入的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A组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蝌蚪各15只
不做处理
2000mL河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B组
切除甲状腺
2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C组
不做处理
2000mL河水
等量食物
正常发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