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68518/0-17237072699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68518/0-17237072700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说课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68518/0-1723707270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共6页。
《坐井观天》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共有7个自然段,第 1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2-7自然段以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展现故事内容,两只小动物的一争一论,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深启发我们的思维:做事、看待问题不能自以为是,做井底之蛙不可取。
文章的插图设计很巧妙。小鸟和青蛙一高一低,似乎在暗示他们产生分歧的原因: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这篇课文独特的呈现方式,在教学时可以把分角色朗读作为展开教学、思维辩论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关注标点符号”、“角色体验”等方法为学生搭建朗读支架,体会情感,读出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同时,也要关注“无边无际”等词语的理解,弄清句子意思,梳理观点,为理解故事寓意作铺垫。
基于学情说目标
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把握和编者意图的揣摩,我将本课时分为两课时教学,并将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识字学词。随文识字“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根据偏旁识记“渴”和“喝”;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各自的心情和语气。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初步感受寓意。
3.指导书写生字“渴、喝”。
重点:1.识字学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人物的语气。
难点:通过读懂对话,提取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初步感受寓意。
任务驱动说过程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路径,决定了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本课时的教学,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了两条探究式学习路径:一是梳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意思,加强积累。二是以读促悟,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景。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让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品味语言。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学习任务一:观画识“井”,初解题意
出示井的图片,谈话导入。
书写“井”,认读与“井”相关的词语:井沿、井口、井里、井底。
理解“井沿”,发散学习。
4.板书课题,齐读,理解题意。(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任务,必须坚持语文味。”用图的方式导入“井”字的学习,让学生在组一组词、写一写字、聊一聊字义中轻松走进文本。)
学习任务二:读文识“意”,感知故事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里面藏着一个生活的道理。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请带着问题听老师说故事。
(出示动画)教师范读课文。
3.与生交流问题,初步感知故事大意: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大不大。
4.学生自由读故事,出示朗读要求:(设计意图: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到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范读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感染学生,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任务三:读话辩“意”,梳理观点
课文中谁的观点和我们一样,认为天很大?聚焦句子A: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学习理解词语: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准音:理解“际”)聚焦句子B: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词语:一百多里★角色体验:小鸟真是累得很哪!渴得很哪!★辨析生字:渴、喝(书空;小口诀帮助记忆生字)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动作比划,感知井口大是多大。★聚焦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着重通过理解“不过”一词,感受青蛙的不相信。★理解:说大话。(设计思路:好的驱动性问题,一是体现学科性,契合语文学科本质,迎合文本深度理解的需求。而是体现适切性,问题解决的难度系数处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能达到的合理区间。三是具有典型性、开放性、创造性,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与好胜心,引发多元深度思考。在这个教学板块中,抛出的核心问题“小鸟和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引发学生强劲的阅读内驱力,他们通过讨论、角色体验、动作演示等方法,把随文识字、读好句子、梳理观点“裹挟”在“找一找”、“读一读”、“演一演”等一系列任务中。)学习任务四:角色朗读,探究寓意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2——7小节。
到底谁弄错了?通过小实验,体会青蛙为什么会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有什么办法能让青蛙看到真正的天?它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任务,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做事情。”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实现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取、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五:教师小结,学写生字
青蛙说话了:今天学习的生字有没有记住呢?(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渴、喝”,反馈练习。
突出重点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老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效劳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PPT呈现)
基于课堂说反思
这节课教学,我着重关注了以下三点:
抓字词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字词教学时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井”、“无边无际”,辨析“渴、喝”等生字时,我采用随文识字、结合图片识字、联系生活实际和语境识字等方法,帮助学生将识记字形、弄懂词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形象、有趣的识字过程中掌握生字和理解词语。
借角色体验,走进人物内心。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有趣,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做到读通文本,初步感知故事;通过梳理观点,角色体验、朗读方法的指点,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故事,体会角色情感,读出恰当语气,达到文本和读者的情感合一。
3.设学习任务,驱动语言运用。根据学习任务群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学会书写和朗读。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欣赏语言文字的表达内涵,提高审美品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理解寓意,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12 坐井观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字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