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随堂检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5264/0-17236021091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随堂检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5264/0-17236021092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随堂检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5264/0-17236021093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课一练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B.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C.硫酸厂排出的大量尾气
D.自然界中硫化物分解
2.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AB.BC.CD.D
3.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CuSO4因具有氧化性,故用其制成的波尔多液可作“杀菌剂”
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4.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这些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C.三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D.稀有气体、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5.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B.NO2C.CO2D.PM2.5
6.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动使用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B.石油、煤、天然气、沼气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不使用
C.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D.可利用氧化钙或氨水捕捉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8.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应用了众多科技元素,绿色办奥,低碳环保是其最大的亮点,下列有关冬奥会应用的科技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碳排放趋势近于零,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制冰技术
B.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C.首钢滑雪大跳台“玉如意”应用的高性能钢材属于合金材料
D.吉祥物“冰墩墩”总体采用的环保PVC(聚氯乙烯)和PC(聚碳酸酯)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扩大低碳产品供给
C.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
D.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10.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
B.甲烷会导致某些温泉有臭鸡蛋气味
C.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可降低碳排放量
D.塑料垃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
B.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是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都是新能源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抗干扰性能好,能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1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A.①②B.②⑤C.②④D.①③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A.近期,全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从化学角度,可用含氯的消毒剂、75%酒精、过氧化氢进行病毒的杀灭
B.N与S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会造成大气污染,使雨水pH<5. 6
D.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5.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
B.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能用填埋法处理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有利于减缓对土壤和水体的破坏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C.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可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17.保护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造纸厂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电动汽车代替部分燃油汽车D.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18.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A.AB.BC.CD.D
19.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与大气中的NH3发生如图作用,形成一种雾霾。
NOxN2O5HNO3烟(一种雾霾)
有关该雾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B.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D.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
20.十四届人大决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反映出国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科技日新月异,下列对我国科技成果解读错误的是
A.AB.BC.CD.D
21.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首次完成“天和”核心舱在轨6个月的任务后,于2022年4月16日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处于世界前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核心舱采用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翼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核心舱采用的镁合金具有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耐腐蚀的化学特性
D.核心舱采用无水氢氧化锂净化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2.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目前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2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B.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属于营养强化剂
C.煤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馏来获得
D.绿色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化学方法治理污染,治理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24.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环保的是
A.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C.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25.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燃料燃烧 有关
二、填空题
26.环氧乙烷的工业生产中,经典的氯代乙醇法为:
近代工业方法为:
请与同学们交流,依据绿色合成思想对上述两种合成方法进行简单评述 。
27.(1)某生活栏目向观众推荐一款美味主食——香酥牛肉饼,其部分原料如下:
① 面粉、② 牛肉、③ 食盐、④ 花生油。请回答:
富含淀粉的是 (填序号,下同)、富含油脂的是 富含蛋白质的是 、属于调味剂的是 。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 、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3)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鸡蛋清变为 色。
(4)化学式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光导纤维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其主要成分是 :
A.硅 B.二氧化硅 C.硅酸
(5)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导致酸雨形成的气体是 (填字母代号)。
A.CO2 B.CH4 C.SO2
②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下列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焚烧废塑料 B.减少使用塑料 C.回收和再利用废塑料
28.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1)科学家们经过探索实践,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新循环体系:
根据上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化学变化中质量和能量都是守恒的
B.和生成甲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C.将还原为甲醇能有效促进“碳中和”
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2)在容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不再进行
B.使用催化剂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改变条件,可以100%地转化为
D.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②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C.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③a= ;3~6min内, 。
④12min末时,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核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纳米铁粉有很好的吸附性
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
B
硅胶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
SO2有毒
能做食品防腐剂
D
肥皂水显碱性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选项
科技成果摘录
化学解读
A
中科大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实现对骨头、岩石、海水等典型样品的钙-41同位素分析
钙-41原子含21个中子,与Ga-40互为同位素
B
青岛大学首次通过间歇性脉冲电催化实现二电极体系高效电化学固氮合成和硝酸
电化学固氮属于自然固氮
C
安徽工大团队成功研发出低硼化钛含量新型碳化硼陶瓷
碳化硼陶瓷广泛用于耐磨、装甲防护等领域
D
中国科学院开发高效催化制对多种废弃PET包装实现了完全解聚
催化剂能提高塑料解聚速率,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A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废塑料瓶
废旧电池
剩饭剩菜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
干垃圾
有害垃圾
湿垃圾
时间
0min
3min
6min
9min
12min
0
0.50
0.65
0.75
0.75
1
0.50
0.35
a
0.25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A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B.汽车排出的大量尾气主要是氮氧化物,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是形成硝酸型酸雨的一种原因,故B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硫酸厂排出的大量尾气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原因,故C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D.自然界中硫化物分解的量较少,且硫化物分解生成硫的单质,与酸雨无关,故D与酸雨的形成无关;
答案选D。
2.A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不符合题意;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等属于新能源。
答案选A。
3.A
【详解】A.碳纳米管表面积大,有较强吸附能力,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B错误;
C.CuSO4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用其制成的波尔多液可作“杀菌剂”,和氧化性无关,C错误;
D.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单质硅,能够导电,二氧化硅能够导光,D错误。
答案选A。
4.A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或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主要是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
【详解】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属于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物、悬浮微粒属于粉尘污染,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三氧化硫常温下是液态,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很低,不需要预报,故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氮氢化物、悬浮微粒属于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A.SO2是空气污染物,能导致酸雨,故A不符合题意;
B.NO2是空气污染物,能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故B不符合题意;
C.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符合题意;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B
【详解】A.太阳能、生物能等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故A说法正确;
B.石油、煤、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说法错误;
C.研发催化剂将CO2转化成甲醇,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碳中和,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钙、氨水可以捕捉废气中的CO2,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7.A
【详解】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A、PM2.5指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A正确;
B、一氧化碳是气体,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气体,C错误;
D、二氧化氮是气体,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8.D
【详解】A.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使碳排放趋势近于零,因此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制冰技术,A正确;
B.单质硅是半导体,可以导电,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因此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板,B正确;
C.首钢滑雪大跳台“玉如意”应用的高性能钢材的主要成分是铁,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
D.吉祥物“冰墩墩”总体采用的环保PVC(聚氯乙烯)和PC(聚碳酸酯)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答案选D。
9.A
【详解】A.一次性塑料袋引起“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主题,故A符合题意;
B.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扩大低碳产品供给,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主题,故B不符合题意;
C.风能、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实行低碳经济,节约资源,符合主题,故C不符合题意;
D.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主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0.A
【详解】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为加聚反应,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为取代反应,有HCl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B错误;
C.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有二氧化硫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C错误;
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有CO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A.铝制容器表面有氧化铝,能和酸性或碱性物质反应,所以不能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 A错误;
B.甲烷是无味气体,B错误;
C.太阳能的开发使用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碳的排放量,C正确;
D.塑料垃圾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A正确;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都为高聚物,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因此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是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C.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都是新能源,叙述合理,C正确;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抗干扰性能好,能有效提高通信效率,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3.B
【详解】①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不满足原子利用率为100%,不符合题意;
②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题意;
③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不满足原子利用率为100%,不符合题意;
④取代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不满足原子利用率为100%,不符合题意;
⑤加成反应是有机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符合题意;
故能体现“原子经济性”的是②⑤;故选B。
14.C
【详解】A.含氯的消毒剂、过氧化氢、75%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都能进行病毒的杀灭,故A正确;
B.NO、NO2、SO2等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起引发呼吸道疾病,故B正确;
C.酸雨的pH<5.6,与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关,与二氧化碳无关,故C错误;
D.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污染空气,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效降低PM2.5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理念,故D正确;
故选:C。
15.A
【详解】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故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金属铝,故A错误;
B.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沉淀,利用了碳酸氢钠溶解度小的性质,故B正确;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能引起水污染、土壤污染,所以不能用填埋法处理,故C正确;
D. 镁的活泼性大于铁,镁与铁连接后,镁失去电子受到腐蚀,从而保护了铁不受腐蚀;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选A。
16.B
【详解】A.废旧金属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随意丢弃会导致水资源和土壤污染,应回收,故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实现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故B错误,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正确;
D.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使用新型电动汽车,可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故D正确;
故选:B。
17.A
【详解】工业“三废”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直接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答案选A;
利用新型的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等可以保护环境;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可以保护环境;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也能保护环境,;D有利于保护环境。
18.D
【详解】A.铁是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与铁的吸附性无关,故A错误;
B.硅胶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
C.SO2有毒,不能做食品防腐剂,故C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能够与蚊虫叮咬释放的酸反应,可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故D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A.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所以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故A正确;
B.反应②是N2O5+H2O=2HNO3,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反应物,故C错误;
D.铵盐易分解出NH3,空气中的氨气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故D正确;
选C。
20.B
【详解】A.原子含21个中子,与互为同位素,A正确;
B.脉冲电催化实现二电极体系高效电化学固氮属于人工固氮,B错误;
C.低硼化钛含量新型碳化硼陶瓷,可用于耐磨、装甲防护等领域,C正确;
D.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可以使用高效催化制对多种废弃PET包装实现了完全解聚,D正确;
故选B。
21.A
【详解】A.相对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柔性太阳能电池翼是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
C.镁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其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易被腐蚀,即镁合金不具有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耐腐蚀的化学特性,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和较小的密度等特性,C错误;
D.核心舱采用无水氢氧化锂净化二氧化碳的反应即2LiOH+CO2=Li2CO3+H2O,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A。
22.B
【详解】A.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属于可回收垃圾,纸巾和厕纸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符合题意,B正确;
C. 废电池渗出液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属于有害垃圾,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剩饭剩菜、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废弃物属于厨余垃圾,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B。
23.B
【详解】A.煤的液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碘酸钾能补充碘的摄入,属于营养强化剂,故B正确;
C.煤中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煤的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故C错误;
D.C.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24.D
【详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A项不符合题意;
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B项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C项不符合题意;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可解决电力紧张问题,但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B.根据示意图可知,无机颗粒物产生雾霾;C.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是催化剂;D.氮肥受热易分解,会释放出氨气。
【详解】A. 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固体颗粒,故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
B. 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固体颗粒,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
C. NH3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转化为铵盐,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由图可知,燃料燃烧产生颗粒物,进而形成雾霾;氮肥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氨气参与反应产生铵盐,形成无机颗粒,故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燃料燃烧有关,D正确;
答案为C。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氨气作用的判断是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要注意循环中的变量和不变量。
26.经典方法使用了有毒气体氯气,且全部氯、钙原子,部分氢、氧原子最终没有转化到目标分子中,没有达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方法分两步完成,相对复杂,能耗更高,耗时更多,综合成本更高。近代工业方法一步完成,方法简单,可使能耗降低,用时缩短,原料价廉易得环保,反应完全实现原子经济性,达到零排放目标,对环境没有造成影响,综合成本更低
【详解】绿色合成的最终目标是用简单而又安全的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影响、并且资源能够有效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原始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经典方法使用了有毒气体氯气,且全部氯、钙原子,部分氢、氧原子最终没有转化到目标分子中,没有达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方法分两步完成,相对复杂,能耗更高,耗时更多,综合成本更高。近代工业方法一步完成,方法简单,可使能耗降低,用时缩短,原料价廉易得环保,反应完全实现原子经济性,达到零排放目标,对环境没有造成影响,综合成本更低。
27. ① ④ ② ③ B A 黄 B C A
【详解】(1)谷物、薯类富含淀粉,因此面粉富含淀粉,故答案为:①;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富含油脂,花生油属于植物油,富含油脂,故答案为:④;动物类食品富含蛋白质,因此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②;食盐可以增加食物的咸味,是调味剂,故答案为:③;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答案选B;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答案选A。
(3)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因此鸡蛋清变为黄色。
(4)光导纤维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答案选B:
(5)①酸雨成因;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排放,与二氧化碳、甲烷排放无关,故答案选C;
②A.焚烧废塑料会带来环境污染,故A选;
B.减少使用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故B不选;
C.废弃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回收和再利用废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故C不选;
故答案为A。
28.(1)B
(2) BD BCD 0.25 30%
【详解】(1)A.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中质量和能量都是守恒的,故A正确;
B.和生成甲烷的同时还有水生成,反应中原子利用率小于100%,故B错误;
C.将还原为甲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有效促进“碳中和”,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氢气反应能生成甲烷、甲醇等有机物,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选B。
(2)①A.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速率不等于0,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提高生产效率,故B正确;
C.该反应可逆,改变条件,不能100%地转化为,故C错误;
D.通过调控反应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故D错误;
选BD;
②A.,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选B;
C.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同,压强是变量,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C;
D.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同,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
选BCD;
③根据碳元素守恒a=1-0.75=0.25ml;3~6min内,消耗0.15mlCO2, 。
④12min末时,反应消耗0.75mlCO2,则同时消耗2.25mlH2,生成0.75ml甲醇和0.75mlH2O,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5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复习题</a>,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练习题,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