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评课ppt课件
展开观察:如图1所示的是手电筒和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分析思考:结合图1思考,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在电源和用电器之外,还必须有什么元件?
分析结果必须有连接电源和用电器的导线,必须有控制用电器是否工作的开关。
1. 电路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2. 电路元件及其作用
深度理解蓄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用电器;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电源。
指纹识别解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解锁方式。如图2甲所示,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识别出正确的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则感应区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______;如图乙所示,充电宝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手机电池相当于______(填“电源”或“用电器”)
解题秘方:由实际装置的作用判断它属于电路中的什么 部分。
解析: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识别出正确的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感应区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对手机起控制作用。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手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1. [益阳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 电源 B. 开关C. 导线 D. 用电器
知识总结开路的几种情形:开关断开、导线中某处断开、用电器内部断开等。
技巧点拨连接电路事先要把开关断开,目的是防止短路造成电路损坏,可以多一次检查的机会。
[盐城模拟]如图3所示的电路处于______(填“通路” “开路”或“短路”)状态,会造成______(填“电源”或“灯泡”)损坏,要使其成为正确的电路,只需要拆掉图中标注的_____号导线。
解题秘方:闭合的开关相当于导线,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解析: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导线②、开关和导线④流回负极,电流没有经过灯泡,所以电源短路。电流非常大,所以容易损坏电源。撤掉导线②,则电路恢复为正常的电路。
2. 某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那么当S1和S2都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______, 当S1断开、S2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______。
1. 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2. 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干电池符号的细长线表示正极、粗短线表示负极。
思想方法电路图模型:为了便于识别和设计复杂的电路,人们建立了电路图这一模型,电路图能够形象、清晰地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
3. 电路图的作用与特点(1)电路图是用来表示实际电路连接方式的。(2)由于电路图用的是各元件符号来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其特点是便于画,便于识图。
4. 画电路图的要点(1)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2)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3)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4)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教你一招画实物电路的电路图,可以采用“一标、二画、三美化”的方法:一标:在原实物图中从电源正极出发,在导线上标出箭头,直至电源的负极,明确各元件的连接顺序。二画:用规范的元件符号替换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个元件符号连接起来。三美化:使导线“横平竖直”,各元件合理分布,整个电路图呈方形。
请按照如图4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解题秘方:先用规定的符号替换实物电路中的实物,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实物电路的电路图—先替换后整理法。
注意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顺序要与实物电路一致。
3. 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实物电路。
1. 活动探究:两个小灯泡同时亮的连接总结:两个灯泡串联(如图6所示)或并联(如图7所示)在电源两端,两灯都能亮起来。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结构
深度思考 上述表格如图例所示,并联电路的干路指电路中哪几段?支路又是指电路中哪几段?
深度理解干路是图例中右侧分支点到电源负极之间电路和左侧分支点到电源正极之间的电路。支路是图例中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即灯泡 L1所在的支路和灯泡 L2所在的支路。
[中考·吉林]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的电路为并联电路的是( )
解题秘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即根据电流路径是否唯一,辨别串联和并联电路。
解析:图A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依次经过这两个灯泡,因此是串联电路;图B中开关闭合时,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电路;图C中开关断开时,两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开关闭合时,灯泡L2被短路,故其错误;图D中开关闭合时,灯泡 L1被短路,也是错误的。
4. [中考·自贡]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接线柱,要使L1、L2串联,应用导线连接______两接线柱;要使L1、L2并联,用导线分别连接 _____两接线柱和连接______两接线柱。
1. 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两个小灯泡能否独立亮或熄?开关的位置对控制作用有没有影响?
实验设计:如图8所示,将两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进行下列操作和观察:
(1)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到什么现象?(2)两个小灯泡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观察到什么现象?装回取下的小灯泡,观察到什么现象?(3)交换开关和灯泡的位置,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闭合、断开开关时,两个灯泡同时亮或同时熄。(2)取下其中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随之熄灭;装回取下的灯泡,两个灯泡同时亮。(3)交换开关和灯泡的位置,开关的控制作用不变。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的两个灯泡不能独立亮熄。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对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深度理解(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开关断开或取下一个灯泡,电路都会变成断路,两个灯泡都会熄灭。串联电路中没有断路时,两个灯泡都会亮。(2)串联电路中,不论开关串联在什么位置,只要开关断开,整个电路就是断路,即不同位置开关的控制作用相同。
2. 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两个小灯泡是否同时亮或熄吗?不同位置开关的控制作用相同吗?实验一:观察并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是否同时亮或熄。
实验设计:如图9所示,将两个小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开关接在干路中,进行下列操作和观察。(1)闭合、断开开关时,观察到什么现象?(2)两个小灯泡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闭合或断开干路中开关时,两个灯泡同时亮或同时熄。(2)取下其中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继续亮。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不同支路的灯泡可以独立亮和熄。
实验二:观察并联电路中,不同位置开关的控制作用。实验设计:如图10所示在并联电路的 两个支路中各接一个开关,先后闭合两个开关,再先后断开两个开关,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闭合S1时灯泡 L1亮,断开时灯泡L1熄。对灯泡 L2没有影响。(2)闭合S2时灯泡L2亮,断开时灯泡L2熄。对灯泡L1没有影响。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灯泡。
总结: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灯泡,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灯泡。
深度理解(1)并联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灯泡因断路而不亮时,另一个支路的灯泡通过干路形成通路而发光,即并联电路中,两个灯泡能独立亮熄。(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开关断开时,所有支路都不能和电源形成通路;支路开关断开时,只有这条支路不能和电源形成通路。这就是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控制作用不同之处。
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中考·安徽] 老师给小龙一个密封盒,其表面可见两个开关S1、S2和两盏灯L1、L2。为了探究开关和灯在密封盒内是如何连接的,小龙进行了如下操作:先闭合S1,只有灯L1发光;又闭合S2,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1,两灯都熄灭。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连接方式为( )
解题秘方:由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判断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并联电路中,由开关的控制作用判断开关在干路中还是在支路中。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闭合S1,只有灯L1发光;又闭合S2,两灯都发光,由此可知,两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再断开S1,两灯都熄灭,这说明开关S1在干路中,S2与灯泡L2串联在一条支路中,故B 正确。
5. 小阳发现办公室里的三盏日光灯是用一个开关控制的,如果摘掉其中任意一盏日光灯,另外两盏日光灯仍正常工作,则这三盏日光灯的连接方式为( )A. 一定是并联B. 一定是串联C. 串联或并联都可以D. 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26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说课课件ppt</a>,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电路,请看这是什么,手电筒,灯座和灯泡,归纳小结,用电器,通路开路和短路,▲一些电路元件符号,电池组,蓄电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课时1电路的组成pptx、课时2电路的连接方式pptx、开路swf、电源短路swf、通路swf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背景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局部短路,想一想,电路中常用的符号,议一议,电路图,画电路图的要求,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电路的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