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十二)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十二)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十二)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十二)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十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十二)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碳汇是通过植树造林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城市绿地作为自然—人工复合系统,既存在自然选择,也存在人工选择,在两种不同的选择压力下,植物的碳汇存在潜在冲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关注植物在变化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B.人工选择关注现有植物固定CO2的能力
    C.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会因碳释放过多而失衡
    D.固碳和储碳并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
    C 解析:自然选择注重选择出适应环境的个体,关注在变化环境中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A正确;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类的需求选择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类群,如从碳汇的角度,选择固定CO2能力强的物种,B正确;碳循环的范围是整个生物圈,在一个城市生态系统内无法形成碳循环,C错误;固碳和储碳能力的增强均可降低环境中CO2的量,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的变化,D正确。
    2.(2024·广东湛江模拟)2023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智库平台,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零排负排关键技术等研究。下列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和相关保护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B.保护林地、开发新能源等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C.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遭到破坏
    D.将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不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
    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A正确;保护林地、开发新能源等方法都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B正确;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等导致CO2过度排放,C错误;将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不能提高秸秆利用率,还会产生污染,不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D正确。
    3.(2024·山东枣庄模拟)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方式。某林场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真菌用于制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B.林、藤、草和真菌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该种植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D.该种植模式利用群落在空间上的镶嵌分布提高其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 解析:植物、真菌用于制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A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真菌不属于生产者,B错误;该种植模式中生物种类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C正确;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分为上-中-下-地表四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D错误。
    4.(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模拟)我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野生稻等种源物种的保护,推进华南虎等特殊物种的人工繁育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C.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属于就地保护
    D.对华南虎等特殊物种最好的保护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A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人类对环境的过度使用,A错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B正确;就地保护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故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就地保护,C正确;对生物最好的保护是就地保护,故对华南虎等特殊物种最好的保护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
    5.(2024·江西南昌联考)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需水量的不断增加,某些缺水城市和地区无新的水源可开发利用,污水的回收、净化和再利用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某生物氧化塘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输入该氧化塘的能量是藻类等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能量
    B.该氧化塘中的细菌和藻类的种间关系为寄生关系
    C.该氧化塘中的细菌可通过分解作用产生无机盐、CO2等
    D.该氧化塘的建设主要利用循环、自生等生态工程原理
    B 解析:该氧化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输入该氧化塘的能量有藻类等生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正确;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分析题图可知,细菌和藻类的种间关系不是寄生关系,B错误;该氧化塘中的细菌作为分解者可通过分解作用产生无机盐、CO2等,C正确;该氧化塘的建设主要利用循环、自生等生态工程原理,D正确。
    6.(2024·广东深圳期末)广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巴禾丝苗是利用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后选育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稻瘟病抗性强、抗倒力强、稻米品质优等优点,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育种过程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巴禾丝苗培育的成功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C.该成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根据题意可知稻瘟病抗性强为显性性状
    C 解析:根据题意,水稻新品种巴禾丝苗是利用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后选育的籼稻新品种,则该育种应该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水稻新品种巴禾丝苗是利用杂交育种产生的籼稻新品种,但不是新物种,因此没有增加物种的多样性,B错误;该成果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具有科研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根据题意,选育的结果是该品种具有稻瘟病抗性强,抗倒力强,稻米品质优等优点,但是并不能判断稻瘟病抗性强为显性性状,D错误。
    7.(2024·广东中山期末)广东省湛江市共有26种红树植物,其中金牛岛就拥有10种,是该市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
    B.金牛岛分布的10种红树植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C.红树林面积缩小不会影响其栖息的水鸟丰富度
    D.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A 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因此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A正确;金牛岛分布的 10种红树植物没有包括该地的所有生物,所以不是一个群落,B错误;红树林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因此,红树林面积缩小会影响其栖息的水鸟丰富度,C错误;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体现的是其生态价值,因而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二、非选择题
    8.(2024·湖北联考)2022年,全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温室效应”“碳中和”等话题再度引起人们的热议。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美的过渡期为50~70年,而我国在2020年郑重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过渡时长仅为30年。下图1为对温室效应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南极16万年间不同冰层的气体测定,可以了解当时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气温,图2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图中A与C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与地球形成初期的大气相比,现在大气中碳的含量要低得多,请从碳的去向方面考虑下降的这部分碳最终的存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1中可知,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呈________相关。结合图1中信息和地球目前大气状况,推测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不同方面回答,至少说两点)。
    (3)“温室效应”治理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碳中和”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为________原理。
    解析:(1)由题图2可知,A、B、D、E都有箭头指向C,故C为大气中的CO2库,C与A之间存在双向箭头,故A为生产者,A、D、E都有箭头指向B,故B为分解者,因此D和E为消费者,碳在图中A(生产者)、C(大气中的CO2库)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碳的去向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个方面来回答,无机自然界中主要是碳酸盐,如在岩石中;现在的地球和早期相比,丰富多彩的生物都是碳的存在形式。(2)由题图1中可知,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呈正相关。近一两百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与工业生产等人为因素有关;在没有人类大规模工业生产之前,大气二氧化碳也出现很高的时期,所以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可能是一些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3)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本等于吸收量,主要体现了协调原理。
    答案:(1)二氧化碳 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于生物体或其遗体中 以碳酸盐形式存在于无机自然界 (2)正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 (3)协调
    9.(2024·广东一模)田园综合体集“城市依托、产业主导、景田一体”三种模式于一体(如图),依托水体生态修复和清水养殖领域的特色优势,通过输出绿色有机食品,辅以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精油花海观光等活动,实现农旅融合一体化低碳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生态修复是人类影响下的群落演替,它与自然演替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田园综合体划分出了清水养殖区、立体农业区和作物种植区,这是充分考虑了不同生物在群落中的________,利用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体现废物资源化的做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田园综合体综合考虑了________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作物种植区的精油花海和香料花海中的香蒲、薄荷等药用植物有驱虫驱蚊作用,为实现田园综合体减少农药使用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请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改造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 (2)生态位 垂直和水平 水草沤肥、底泥种植有机瓜果蔬菜、小龙虾粪便供肥(答对两点) (3)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 将药用植物分散移栽到田园综合体的所有角落,原有地块改种水稻
    10.(2024·辽宁沈阳模拟)科学家通过建立城市湿地景观公园来治理被污染的水体,如下图所示(注:A区域为挺水植物芦苇,B、C区域为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图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芦苇生长快,能大量吸收污水中N、P等营养物质,同时对汞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一段时间后,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伊乐藻、苦草和芦苇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也可以被湿地景观公园中的植物吸收
    C.收割的芦苇可以加工为饲料卖给养牛场提高能量利用率
    D.选择多种净化污染能力强的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 解析:由题图可知,A区域为挺水植物芦苇,B、C区域为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因此伊乐藻、苦草和芦苇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植物能吸收无机物,但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芦苇对汞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不能将芦苇加工为饲料应收割后输出加工处理,避免重金属的再次污染,C错误;选择多种净化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有利于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D正确。
    11.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为探究温度和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大豆做了3组对比实验,各组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注: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可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值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室气体(主要指CO2)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
    B.与实验a相比,实验b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可能提高
    C.与实验b相比,实验c中植物的抗旱能力下降
    D.推测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广泛应用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 解析: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温室气体(主要指CO2)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A正确;与实验a相比,实验b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实验b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可能提高,呼吸速率可能提高得更多,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B正确;与实验b相比,实验c的蒸腾作用下降,蒸腾作用越低,植物越不容易失水,因此实验c中植物的抗旱能力增强,C错误;对比实验a、实验b、实验c可知,未来气候变暖,CO2的浓度增加,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可减少CO2排放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八)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八)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七)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七)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六)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六)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