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含答案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三)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五)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六)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七)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植物细胞间存在胞间连丝,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B.胞间连丝的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C.相邻植物细胞的质体可通过胞间连丝连接成“大质体”
D.植物导管细胞间不存在胞间连丝
B 解析:胞间连丝是贯穿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连接两个原生质体的胞质丝,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A正确;据图可知,植物细胞壁中小的开口,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伸入孔中,彼此相连,两个细胞的光面形内质网也彼此相连,构成胞间连丝,相邻植物细胞的质体可通过胞间连丝连接成“大质体”,膜结构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因此推测胞间连丝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B错误,C正确;植物体的各个细胞正是通过胞间连丝,彼此相互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的,但植物导管是死细胞,细胞间不存在胞间连丝,D正确。
2.(2024·广东揭阳模拟)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细胞膜的保护功能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超滤净水器制出来的水既能彻底滤除掉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有害物质,又能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补充我们日常所需”可知,这是模拟细胞膜能排出有害物质,保留营养物质的能力,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正确。
3.(2024·福建福州模拟)生物膜中的糖类主要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在酶的作用下,寡糖链被连接在肽链特定的糖基化位点,形成糖蛋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寡糖链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糖蛋白上的糖链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寡糖链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D.细胞膜外侧的糖类分子与识别等功能有关
D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寡糖链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有关,C错误;细胞膜外侧的糖类分子,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有关,D正确。
4.(2021·北京卷)下图是马铃薯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1~4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1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B.2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
C.3是核与质的界膜
D.4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场所
A 解析:题图中1是核基质,是细胞核内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错误;2是核孔,核孔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B正确;3是核膜,是核与质的界膜,为细胞核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C正确;4是核仁,真核细胞中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5.(2024·山东淄博模拟)科学家以动物受精卵为材料进行下图实验,下列相关的实验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①和实验③相比,实验变量是细胞质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在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C.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D.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C 解析:实验①只有细胞核,死亡;实验③核质重组,细胞能分裂,实验①和实验③相比,实验变量是细胞质,A正确。实验②只有细胞质,细胞死亡;实验③核质重组,细胞能分裂,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正确。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能控制细胞分裂,但该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C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6.(2024·湖南岳阳模拟)脂质纳米颗粒(LNP)(如图所示)递送技术为mRNA稳定进入细胞并顺利释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可利用LNP向细胞内递送药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磷脂分子的特性,LNP不仅可以递送水溶性药物,也能递送脂溶性药物
B.LNP在空气—水界面展开成单层分子,其面积刚好等于LNP表面积的两倍
C.LNP膜能与受种者细胞膜进行融合是实现递送药物的前提
D.新一代电离脂质在细胞外能与mRNA结合,进入细胞后能将mRNA释放
B 解析: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利用该特点,LNP不仅可以递送水溶性药物,也能递送脂溶性药物,A正确;LNP膜为单层磷脂分子且LNP内外均含有大量脂质,因此无法确定LNP在空气—水界面展开成单层分子的面积,B错误;LNP膜与受种者细胞膜成分相似,二者能进行融合,这是实现递送药物的前提,C正确;根据题目信息,脂质纳米颗粒递送技术可使mRNA稳定进入细胞,故新一代电离脂质在细胞外能与mRNA结合,进入细胞后能将mRNA释放,D正确。
7.(2022·海南卷)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B.编码C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
C.C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
D.C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A 解析:肌动蛋白需要与Cfilin-1结合并由其介导进入细胞核,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A错误;C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因此编码C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B正确;C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C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C正确;C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因此C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D正确。
8.核纤层是分布于内核膜与染色质之间紧贴内核膜的一层蛋白网络结构。一般认为核纤层为核膜及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同时其可逆性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可介导核膜的崩解和重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是蛋白质、DNA和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B.结构③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质的场所
C.有丝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可导致核膜消失,染色体出现
D.核膜在a、b、c过程中发生的连续变化依赖其结构特点
D 解析:结构①是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一般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A错误;结构③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核糖体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崩解,分析题图可知,有丝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可导致核膜消失,染色体出现,C错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核膜在a、b、c过程中发生的连续变化依赖其结构特点,D正确。
二、非选择题
9.图甲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乙为研究人员在流动镶嵌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脂筏模型。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和蛋白质的微区,主要由鞘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的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鞘磷脂亲和力很高。脂筏可以参与信号转导和蛋白质转运,细菌及其毒素等可利用细胞表面的锚定蛋白等受体进入宿主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细胞膜最可能是__________细胞的细胞膜。图中①由____________构成,其中的______被称为糖被;②是两性分子,即头部具有______性,尾部具有______性。
(2)脂筏的存在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据图乙可以判断细菌与该细胞受体的结合会发生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侧,该过程体现的细胞膜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模型表明脂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____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解析:(1)图甲中,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还含有胆固醇的成分,故该细胞膜最可能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图中①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糖类构成的,其中糖类被称为糖被;②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两性分子,即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2)由题干信息可知,脂筏的存在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据图乙及题意可知,锚定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即B侧),故细菌与该细胞受体的结合会发生在B侧;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该模型表明脂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1)动物 蛋白质分子和糖类分子 糖类分子 亲水 疏水 (2)会 B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不均匀
10.(2024·江西宜春模拟)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__________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_____层膜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__。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人的胰岛B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__________(填“多”或“少”)。
(3)图甲中4是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____,检测②用____________试剂。
(5)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存在于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______中。
解析:(1)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表示核膜,具有2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核孔,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相对越多,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更旺盛,故胰岛素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多。(3)图甲中4所示结构是核仁,其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表示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检测②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5)图乙中①DNA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染色体上外,还分布在线粒体中。
答案:(1)亚显微 2 (2)核孔 多 (3)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DNA分子 双缩脲 (5)线粒体
11.(2024·福建福州模拟)人工磷脂膜渗透系统现已广泛用于模拟药物跨膜的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上层板套入下层板,一段时间后进行药物转移速率的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上、下层板的对应小管溶液浓度变化可计算转移速率
B.该实验装置适用于大分子药物转移速率的测定
C.调整磷脂种类及比例、缓冲液等,可模拟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D.在该模拟实验之后,还需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开展实验
B 解析:通过测定上、下层板的对应小管溶液浓度变化可计算药物的转移速率,这是该实验的原理所在,A正确;大分子物质需要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故该实验装置不适用于大分子药物转移速率的测定,B错误;药物的吸收与人工磷脂膜中磷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缓冲液有关,因此,调整磷脂种类及比例、缓冲液等,可模拟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C正确;在该模拟实验之后,为了探究实验的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开展实验,D正确。
1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有良好的维持原状能力。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并释放出血红蛋白和胞内其他可溶性蛋白,这时细胞膜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血影。通过改变处理血影的离子强度,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消失,血影形状变得不规则。用某种去垢剂处理血影,带3蛋白和血型糖蛋白消失,血影仍维持原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良好的维持原状能力可由( )
A.血红蛋白和血影蛋白赋予
B.带3蛋白和肌动蛋白赋予
C.带3蛋白和血型糖蛋白赋予
D.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赋予
D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并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后出现血影;用某种去垢剂处理血影后,带3蛋白和血型糖蛋白消失,血影能维持原状,说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良好的维持原状能力不是由血红蛋白、带3蛋白和血型糖蛋白赋予的。通过改变处理血影的离子强度,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消失,血影形状变得不规则,说明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能赋予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良好的维持原状能力。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6人与环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9免疫调节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8体液调节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