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获奖ppt课件
展开1.立足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了解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和医学等方面的成就,知道二十四节气、名医扁鹊和《黄帝内经》。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学代表——《诗经》和“楚辞”。
2.立足唯物史观和史料证实,知道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掌握我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了解金文和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成果。
3.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我国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2年课程标准: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镂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圈,周边均匀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1.原始社会末期,先民对天文现象观察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2.商朝甲骨文有 的记载;3.《诗经》记载了公元前776年0月6日发生了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 的日食记录;4.《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 的确切记载。
1.先秦时期天文学的成就
《诗经•小雅》中的“十月之交”篇中同时记载了一次日食、月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春秋》记录了37次日食,鲁宣公以前15次,有7次记明发生在朔日;鲁成公以后22次,全部记明发生在朔日。经用现代天文学方法推算,这37次日食中实际发生的有33次。这些结果说明鲁成公以后的历法对朔的推求已经达到相当准确的程度。
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哈雷彗星
1.相传 就有了历法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1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3.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
史料1:《礼记·礼运》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郑玄笺:“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史记·夏本纪》也说:“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
农业与季节密切相关,制定历法和二十四节气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先秦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传说中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随着社会发展和经验积累,人们对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
关于神农氏尝百草、辨药性的事,古籍中有些记载。西汉的《史记》实录:“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说:“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南沙罗泌的《路史》云:炎帝神农氏“磨唇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药正三百六十有五。”
·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四诊法)
·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炙、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西等地
1)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商朝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十二生肖!你猜对了吗?
我国的青铜器开始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距今四五千年),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特点
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工匠已能准确地掌握铜、锡、铅的比例来制作各种器具。
与“鼎”有关的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钟鸣鼎食
3.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1)青铜器数量多、种类逐渐丰富。2)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
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有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文物鉴赏:三星堆(距今5000至3000年)六大国宝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诗经》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社会战乱不休,表现出秦国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句式自由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
与《诗经》合称“风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明初陈洪绶《屈子行吟图》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整套战国时期的编钟,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65件,分3层8组悬挂在长7.48米、高2.65米的钟架上。其中,上层3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5组共45件甬钟和1件镈(b6)钟。编钟上有铭文3700多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等。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乐曲。
1、.《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 )A.临床医学 B.顺应自然C.经验传承 D.高超医术2、为了让文物改变在展柜中的“高冷”形象,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央视推出了一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三星堆青铜人像会对你说出的话是( )A.我的血脉源于原始农耕遗址B.我展现了春秋生产力的提高C.我是商周文明繁荣的表现D.中国文字的起源在我的身上
4、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指( ) A.李时珍 B.扁鹊 C.张仲景 D.华佗
3、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哪本书( ) A.《春秋》 B.《诗经》 C.《论语》 D.《黄帝内经》
5.有学者说,在商周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该学者意在强调( )A.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多 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C.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D.青铜器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6.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为北图6066的甲骨展品,与其他骨片缀合成完整的古片,可印证《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正确。这说明了( ) A.甲骨文记载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史记》关于商朝的记载高度可信 C.出土文物能够与文献记载互证 D.文献记载没有文物印证皆不可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ls/tb_c40496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示范课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十四,闻问切,黄帝内经,人物名片,基本结构,年代最早,司母戊鼎,教材图解,青铜器甲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1946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八课 百家争鸣试讲课课件ppt</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Step01,Step02,Step03,课程导入,韩非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知识拓展,曲阜三孔,课堂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ls/tb_c404966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精品ppt课件</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Step01,Step02,Step03,课程导入,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的战争,商鞅变法,公元前256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