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优选】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

    【优选】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第1页
    【优选】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第2页
    【优选】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
    3.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理解并认识碳的用途。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三、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___________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__不同,它们的___________存在着差异。例如,金刚石是___________的物质,可以用来裁玻璃;石墨质地___________,可以用来做铅笔芯;木炭、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因此具有___________性,可用来做防毒面具的滤毒罐等。
    2.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元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物理性质、自然界最硬、软、疏松多孔、吸附;2.。
    【课堂探究】
    一、常温下碳单质的稳定性
    古代书画家用墨做的古画、字迹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并能够长久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思考】试着从碳原子的结构解释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答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练一练】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是因为( )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答案】 C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碳的_________性)
    1.当碳充分燃烧时:氧气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碳不充分燃烧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燃;1.充足、C+O2eq \(=====,\s\up7(点燃))CO2; 2.不充足、2C+O2eq \(=====,\s\up7(点燃))2CO。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_________性)
    1.实验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资料:①氧化铜是黑色固体;②铜是紫红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还原;红、Cu、变浑浊、CO2;C+2CuOeq \(=====,\s\up7(高温))2Cu+CO2↑。
    实验注意事项: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组装实验装置时,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
    (3)做该实验时因为有气体生成,所以必须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先撤___________,后撤。
    【答案】集中火焰,提高温度;略向下倾斜;气密性;导气管、酒精灯。
    2.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_________性。
    【答案】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
    3.碳的还原性的应用
    (1)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在高温下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还原二氧化碳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Fe2O3+3Ceq \(=====,\s\up7(高温))4Fe+3CO2↑;CO2+Ceq \(=====,\s\up7(高温))2CO。
    【思考】根据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推测,碳有哪些用途?
    (1)_______________性,可用于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性,可用于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性,可用于_______________。
    【答案】稳定、笔墨等;可燃、燃料;还原、冶炼金属等。
    【练一练】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
    【答案】 B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测评反馈】
    1.中国有上千年的书法文物,书法中用到的墨主要含碳,这体现了“碳”的(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导电性
    【答案】 A
    【解析】古代书写用的墨,还能保存至今,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字迹显示的黑色,都是碳保留下来的体现,因此说明常温下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A。
    2.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通常状况下,石墨烯呈固态,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导热材料 B.是一种化合物
    C.可做电池的电极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 B
    【解析】A.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热的性能,因此可作导热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符合题意;
    C.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的性能,因此可作电池的电极,故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元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 B.都是黑色固体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构成的碳原子数目相同
    【答案】 C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石墨是深灰色的,故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相似,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它们构成的碳原子数目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铁锁不易打开时,往往需要加入少量的铅笔芯粉末来解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铅笔芯能够导电
    B.用铅笔芯开锁是因为其有滑腻感
    C.铅笔芯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铅
    D.铅笔芯在氧气中燃烧会有CO2生成
    【答案】 C
    【解析】A.铅笔芯能够导电,因为石墨有导电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铅笔芯开锁是因为其有具有滑腻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粉末的主要成分石墨,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有CO2生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发生了反应
    B.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验生成的CO2
    C.一段时间后有红色固体生成
    D.反应后固体质量一定减少
    【答案】 A
    【解析】A.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会逸出,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不能说明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不符合题意;
    C.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为红色固体,故一段时间后有红色固体生成,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反应后固体质量一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碳的还原性,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Ⅰ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
    A 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B 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①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D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1)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
    (2)C+2CuO 2Cu+CO2↑
    (3)AB
    【解析】(1)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试管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如果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
    (2)木炭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2↑,故填:C+2CuO 2Cu+CO2↑。
    (3)A ①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粉末变成红色,A正确。
    B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
    C ①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不正确。
    D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结论,不属于现象,D不正确。
    故答案为:AB。
    实验现象
    结论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_______色
    有_________生成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
    有_________生成

    相关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的化学性质,碳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