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碳家族是个极其庞大的家族,以下含碳物质中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是( )
A. C60B. 干冰C. 甲烷D. 苏打
【答案】B
【解析】
【详解】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碳的氧化物,符合题意;
C、甲烷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B.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C.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D.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意思是北风刮来冰样凉,大雪漫天白茫茫,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意思是秋天荷叶上的一滴露珠是从清澈的夜空中坠落下来的,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此过程中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加入石灰石
C. 测pH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石灰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石灰水显碱性,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 馒头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糖类
D. 用来制造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选项说法正确;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C、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选项说法正确;
D、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合金,钛镍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原子间没有间隔
C. 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与OH-结合生成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
B、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金属原子间的间隔很小,故B不正确;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C正确;
D、熟石灰能与酸反应,本质反应是H+与OH-结合生成H2O,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B。
6. 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独特的表征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2H2 ②3O ③SO2 ④2N ⑤
A. ①表示4个氢原子B. ②表示3个氧元素
C. ③④均能表示宏观物质D. ⑤中x的值为8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①表示2个氢分子,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②表示3个氧原子,故B错误;
C、③SO2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④2N表示2个氮原子,只有微观含义,故C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20-2-8-2=8,故D正确。
故选D。
7. 小明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图1,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操作如下: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蜡烛有剩余),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2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O2
B. 生石灰与滴管中的水进行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C. 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D. 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2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O2,氧气的含量降低,故说法正确;
B、生石灰与滴管中的水进行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从而引燃白磷,故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白磷熄灭时,氧气浓度不是零,故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中存在氧气,故说法错误;
D、蜡烛熄灭后,引燃白磷,白磷能继续燃烧,说明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故说法正确。
故选C。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缓慢通入CO,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铁粉中少量的氧化铁,故实验方案正确;
B、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能分离开,故实验方案错误;
C、氢气和甲烷燃烧时,均会生成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均有水雾生成,不能检验H2中是否混有CH4,故实验方案错误;
D、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满水的试管中,没有对比实验,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实验方案错误。
故选A。
9. 向一定量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详解】A、综上分析,开始加入盐酸,无气体生成,后产生气体,故A正确;
B、盐酸和NaOH、碳酸钠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盐酸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错误;
C、盐酸先和NaOH反应,所以NaOH的质量逐渐变小,故C错误;
D、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中,都会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直到碳酸钠完全反应,即加入m2g盐酸时,质量达最大,故D错误。
故选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
(1)豆腐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泡豆时需用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豆腐与菠菜一般不能同食,因为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草酸钙(CaC2O4)沉淀,Ca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1)元素 (2)煮沸 (3)+3
【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豆腐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元素;
(2)泡豆时需用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CaC2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C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2)×4=0,解得:x=+3。
11.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经历了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
(1)灰氢:由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氢气。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蓝氢:通过水蒸气甲烷重整制成,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绿氢: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电能使水分解。电解水时,与电源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气。
【答案】(1)石油 (2)CO (3)负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相同,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共有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共有6个氢原子,故一个X分子中应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12. 学习小组开展“低碳行动”实践活动,聚焦主要物质二氧化碳。
(1)植树造林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减少大气中的CO2。
(2)如图1,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
①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②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______(填“能”或“不能”)恢复原状。
(3)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乙烯(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研究热点,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光合 (2)①. 上升 ②. 能 (3)1:3
【解析】(1)植树造林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的CO2;故答案为:光合;
(2)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通入CO2气体后,根据,左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左端乒乓球上升,右端乒乓球下降;故答案为:上升。
②倒入浓 NaOH 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空气重新进入集气瓶,杠杆逐渐恢复原状,故答案为:能;
(3)察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是乙烯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6=1:3;故答案为:1:3。
13. 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填“NaCl”或
(2)在40℃时,取mg碳酸钠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①B中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_____。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___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答案】(1)NaCl
(2)①. 不饱和 ②. 154.7
(3)降温结晶
【解析】(1)根据,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则1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NaCl;
(2)①30℃时,碳酸钠溶解度为39.7g, 20℃时,碳酸钠溶解度为21.8g,则含100g水碳酸钠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析出的碳酸钠质量为:39.7g–21.8g=17.9g,现取碳酸钠C溶液从30℃降温到20℃碳酸钠D溶液 ,析出的碳酸钠质量为:22.9g–5g=17.9g,说明B、C、D溶液中均含100g水,则B如果为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30℃,变为C溶液,析出的碳酸钠质量为:48.8g–39.7g=9.1g>5g,则B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②由①问可知,D溶液中含100g水,D溶液有溶质析出,则D溶液为20℃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则D溶液质量为:21.8g+100g,mg碳酸钠溶液蒸发10g水和析出22.9g碳酸钠溶质形成D溶液,则m=21.8g+22.9g+100g+10g=154.7g;
(3)Na2CO3俗名纯碱,这里的“碱”指的就是纯碱;由Na2CO3的溶解度表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并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所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Na2CO3晶体,即冬天捞碱。
14. 全世界的汽车每年用掉大约20亿枚火花塞。火花塞中常含有Ni(镍)、Fe、Cu、Pt(铂)、Ag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
已知:
(1)过滤和蒸发结晶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2)根据流程图可知金属活动性:Fe______(填“>”或“<”)Ni。
(3)步骤④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
(4)步骤⑤中生成红色固体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玻璃棒
(2)>
(3)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Fe+CuSO4=Cu+FeSO4
【解析】(1)在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由步骤③可知,铁能将镍从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金属活动性:Fe>Ni;
(3)步骤④中滤渣1中含有铜,由已知:可知,步骤④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步骤⑤中生成红色固体A时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15. 化学学习小组在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注:试管内的反应均充分进行)
(1)试管A中反应后溶液变为______色。
(2)试管B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现象,下列事实证明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I、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无明显现象
Ⅱ、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Ⅲ、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7
(3)实验结束后,将试管C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D中,观察到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
①倾倒前,试管C中______(填“有”或“没有”)固体剩余。
②倾倒后,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刚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黄
(2)Ⅲ
(3)①. 有 ②.
【解析】(1)试管A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
(2)I、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Ⅱ、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硫酸钠均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加入稀硫酸,如果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不反应,稀硫酸中含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不会等于7,故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Ⅲ;
(3)①试管C中,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试管D中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实验结束后,将试管C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D中,观察到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说明试管C中镁粉过量,试管D中氯化钡过量,混合后,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产生气泡,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镁,沉淀增加,故倾倒前,试管C中有固体剩余;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倾倒前,试管C中含镁粉和硫酸镁,试管D中含氯化钡、盐酸、硫酸钡,倾倒后,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镁,过滤,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倾倒后,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B中导管a端与C中导管______(填“b”或“c”)端相连接。若红磷的量不足,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4)用D装置收集CO2时,观察到______(填“湿润”或“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答案】(1)铁架台
(2)
(3)①. c ②. 小于
(4)湿润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B中导管a端与C中导管c相连接,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C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若红磷的量不足,其他操作均正确,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
(4)用D装置收集CO2时,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17. 管道疏通剂可使堵塞管道畅通无阻,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品牌的管道疏通剂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
I、该品牌管道疏通剂的标签如下:
Ⅱ、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白色晶体,加入水中,剧烈反应并产生气体;香精只起除臭作用。
任务一:探究过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做出假设】
(1)小西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安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
小秦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实验】
(2)则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甲是______。
任务二:探究疏通剂与水反应后剩余溶液成分
【实验验证】
(3)
【讨论分析】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步骤③中加入的酚酞溶液用______(填一种有色盐溶液)来代替,也能得出正确结论。
任务三:探究疏通剂的作用原理
【总结反思】
(6)下列关于疏通剂的作用原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能将残渣快速腐蚀,加快管道疏通
B. 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氧气,疏散堵塞物
C. 管道疏通剂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2)澄清石灰水
(3)溶液变红
(4)
(5)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6)AB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氮气;
(2)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氧气中的一种或两种,故B装置的作用应是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甲是澄清石灰水;
(3)③步骤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且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能将碳酸钠除尽,取少量步骤②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步骤③中加入的酚酞溶液用硫酸铜溶液来代替,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氢氧化钠;
(6)A、管道疏通剂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能将残渣快速腐蚀,加快管道疏通,符合题意;
B、由以上实验可知,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氧气,可疏散堵塞物,加快疏通,符合题意;
C、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与管道疏通剂中的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影响疏通效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 现有一瓶标签部分缺失的硝酸银溶液,为测定该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滤渣的质量为______。
(2)计算该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14.35g
(2)设:该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7%。
答:该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
【解析】(1)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滤渣的质量=100g+50g-135.65g=14.35g;
(2)见答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氧化铁
高温条件下缓慢通入CO
B
分离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C
检验H2中是否混有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D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满蒸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a2CO3
7.0
12.5
21.8
39.7
48.8
47.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A中加入水,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B、C、D
B中无明显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O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该疏通剂于烧杯中,加少量水,触摸烧杯外壁
烧杯外壁发烫
疏通剂加入水中会放热
②:取少量步骤①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中性),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Na2CO3
③:取少量步骤②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
溶液中含有NaOH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第二次质检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第二次质检化学试题,共6页。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5Ag-108,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创新小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第一次质检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第一次质检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