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学案
展开1.作者知识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作家。出生于上海。3岁时丧母,幼年随祖母以做手工活儿为生。11岁进上海私立普志小学读书,一年后辍学。1938年祖母逝世,曾被送入上海基督会所办的孤儿院。后经补习插班进入浙江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曾任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此时在《申报》副刊发表作品《生活》。1955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出版小说集《关大妈》《黎明前的故事》。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受到茅盾的赞赏,声名鹊起。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出版了小说集《静静的产院》。1977年发表小说《出山》,重新开始创作。对历史现实进行反思,批判极“左”路线的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是其之后的代表作品。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2.背景知识
(1)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如是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2)《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都不是真人真事,也不是依据真人真事来加工的。但是小说里所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地点都是真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安战斗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的八月中秋。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而该小说中对通讯员的描写,则主要取材于我在莱芜战役中和一位通讯员去战斗最前沿的亲身经历。我在确定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个女性的“我”,来串起整个故事。
——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
3.知识链接
(1)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五四”时期传入中国,是指“思维发散化、结构散文化、人物形象淡化”的小说类型。诗化小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自废名开其滥觞,经沈从文扛其大旗,至萧红、汪曾祺等人延其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情节方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往往不将事件作为线索,而将情感、心理作为线索。人物方面:人物形象不是特别鲜明、饱满,文中传递出作者的某种意绪和感悟。环境方面:重自然环境描写,文中常有大段的景物描写,物象也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主题方面:表面上美丽、祥和,关系融洽,但深层往往弥漫着苦难和伤痛。
(2)叙述视角
叙述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即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人物心理、过去和未来都十分清楚,有时甚至走到前台发表议论、评价人物。“有限视角”,即叙述者为当事人,参与故事发展,我们依赖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引领进入故事。第一人称叙事真实而有感染力,属于“有限视角”;第二人称叙事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可全景式表现生活。后两者既可以是“全知视角”,也可以是“有限视角”。
一课时 言浅情深,百合盛开
学习目标 把握情节内容,结合具体情节赏析人物形象,欣赏细节描写。
新版电影《百合花》将于国庆档期上映,同时,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活动也即将拉开帷幕。电影制作公司开展宣传活动,全力争取电影票房和最佳影片奖“双冠军”。为了宣扬经典,请参与以下任务。
活动一 概述主要情节,理清发展脉络
1.一般电影都是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或者大场面打动观众,该片虽然情节不够跌宕起伏,但仍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如果你是导演,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要简述剧情,以满足观众的急切期待,你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小说以__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
(2)填导图(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活动二 筛选人物画面,把握性格特征
2.如果你是摄影师,需要剪辑一些主角和配角的经典“故事”镜头以制作片花,突出电影的亮点,达到宣传效果,请说明剪辑的理由。(提示:结合课文,补写情节内容或人物性格特点)
活动三 赏析动人细节,感悟人性之美
3.电影上映后,有些观众不理解影片中的一些特写镜头,如果你是影评人,请为观众答疑。(提示:赏析细节描写)
(1)关于步枪筒中的“点缀”
第一次出现在去包扎所的路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第二次出现在“我”目送他走远了: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赏析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馒头”
第一次出现在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
第二次出现在通讯员牺牲后: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赏析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衣服肩膀上的“破洞”
活动四 体会“动人处”,解读女性视角
4.如果你是制片人,选择把小说《百合花》搬上屏幕,是因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1)作家茅盾曾说,《百合花》“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余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请你结合小说主旨,谈一谈《百合花》最打动人心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百合花》是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女性视角是其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之一。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种视角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1)时间 “我”的所见所闻
(2)①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②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
③军民情
2.“我”:①勇敢、大方、乐观、善做工作 ②善解人意、开朗乐观
通讯员:①步枪筒里插了几根树枝和一枝野菊花 ②带路时的沉默、张皇,走走停停,给“我”两个馒头 ③借被子失败 ④为救战友英勇牺牲
新媳妇:纯朴、善良、纯真、高洁
3.(1)几根树枝和一枝野菊花是生命的象征,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
(2)两个馒头第一次出现,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出现是在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两个干硬的馒头。睹物思人,物存人亡,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使“我”痛失战友的心情更加悲愤,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3)第一次: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另一方面也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情节上,为衣服上第二次出现破洞做铺垫。
第二次: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团部时乐观的情绪。情节上,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简练而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
第三次:一方面,呼应前文,通过这个破洞印证了受重伤的就是通讯员,也说明战事吃紧,他从包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另一方面写出了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其中包含着她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她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
4.(1)(示例)《百合花》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圣洁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纯朴。正义的战争正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保护和平的生活以及人类美好纯洁的感情。尽管小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高扬了正义。美好的人性、温暖的情感和正义的行为正是感动人心的源泉,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2)(示例)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如写通讯员枪筒里插着树枝和野菊花,充满浪漫主义情调。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写战争的残酷,突出表现人情美与人性美,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人物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性格特征
“我”
①接受支援前线包扎所的任务,借被子,在包扎所护理伤员,反映出“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道被子的来历后,跟通讯员开玩笑,反映出“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员
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可看出他热爱生活,充满朝气。
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可看出他羞涩腼腆、关心同志。
③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可看出他的憨厚朴实、不善言辞。
④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可看出他的高尚人格。
新媳妇
“我们”借被子时,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到了包扎所,她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她“劈手夺过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从这些行为中可看出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写镜头
在文中出现的位置
作用
第一次
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通讯员“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第二次
通讯员回团部,“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第三次
通讯员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我”看见“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第四次
新媳妇“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 沁园春 长沙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1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 沁园春 长沙学案</a>,共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1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a>,共7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 沁园春 长沙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1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 沁园春 长沙学案设计</a>,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