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25081/0-17223411153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25081/0-17223411155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25081/0-17223411156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人教版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案例背景,教学构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这两个面积单位比较大,不容易建立表象。在三年级有了面积及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认识基础,本单元内容在进一步巩固面积认识的基础上,主要在于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扩展学生的思维。
【案例背景】
本节课内容抽象,如何在教学中把握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何较好的借助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较大面积单位,并能合理应用,正确完成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构想】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有了一定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知,能用公顷判断、解决有关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介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这节课中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将这些抽象的事物转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事物,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
2、形象感知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步骤】
【片断一】 巧设情境,引出课题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它们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
2、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并用手比划一下。
问:那1平方米能站几个同学呢?请学生出来演示一下。
师:看来大家对它们确实挺熟悉的,那你们会用它们吗?
3.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 。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
师:能填平方米吗?那到底填什么面积单位要合适一些呢?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4.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入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片断二】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美丽的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美丽的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大约是827公顷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
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走进公顷的世界,板书课题。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公顷”的资料,请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较大的土地面积资料,有利于学生借助直观印象初步体会公顷的适用范围,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
【片断三】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当时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时候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
教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课件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可以用符号hm2 表示。
【设计意图】本节环节设计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经验,来建立1 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最终帮助学生不但在数理层面上将公顷与平方米取得联系,而且在直观层面上更好地形成1公顷的表象。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提问:你能按照刚才描述面积单位的方法来猜猜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那边长是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呢?
课件出示:这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你算一算。指名交流。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0×100=10000(平方米)指出: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3)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1万平方米。(齐读)
小结:一般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比较特殊是10000。
(4)及时巩固单位换算:7公顷=( )平方米
10公顷=( )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公顷
200000平方米=( )公顷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交流想法。
通过刚才的换算,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
引导学生小结单位换算的方法。
填空。
(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 )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2)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4公顷,合( )平方米,可以容纳100万人集会。
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介绍思考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建立在学生初步建立公顷的表象,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换算方法的说明。练习中使学生对两个面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较大土地面积时,使用较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和优势。
2.感受1公顷的大小,建立表象。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 1 公顷的大小?
师:大家还记不记得那天我们在操场上围出了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课件呈现图片。让学生说说当时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计算、推理、想象和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与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表象。
想一想:( )块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算一算:
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 )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0个同学,1公顷 的面积大约可以站( )个同学。
1套商品房的面积约100平方米,( )套这样的房子的面积约是1公顷。
4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 )个课桌面拼成。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师:刚才我们在校园里体会了1公顷的大小,让我们走进生活,去1公顷。你还能在哪里到面积大约是1公顷的地方?(学生说说,指名交流,例如:紫金小学东区的操场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我们安陆的太白广场的面积接近1公顷。)可以播放图片,让学生在看的同时,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设计意图】公顷这一面积单位较大,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设计组织观察想象、实地测量、调查收集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 1公顷的森林一年能滞尘32吨;1公顷的湿地一天能释放600千克氧气, 吸收900千克二氧化碳;1公顷的绿在夏天相当于189台空调 全天的制冷效果;1公顷的水稻能产粮9.8吨。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片断四】学习平方千米
1.师:在生活中,公顷是否是最大的面积单位呢?并不是,如果人们要进行较大面积的计算时或是测量时常用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课件出示: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3.师:从字面来分析,你认为多大才是1平方千米?它和公顷有什么关系呢?(注意:这里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也可能是比较直接。当学生的回答效果较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学习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它们都是边长的多少的正方形)。
然后,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35页的内容,然后交流从中获得和的数学知识。(1平方千米=100公顷)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平方千米,对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由我将学生的知识通过引领,归纳到学习的知识点上来,学生比较感兴趣。
三、方法应用,学习小知识。
课件出示,让生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加入小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放松一下,而且还能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可谓一举两得。)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更大的面积单位,你们都知道了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学得可真棒,回家后跟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收获,好不好?下面进入我们的课堂小检测,好吗?
【设计意图】利用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教学反思】
本单元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从生活实际中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素材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要把认识概念和探索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起来,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平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再加上平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面积单位,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教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他们慢慢体会。这些概念的认识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看一看,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目的的进行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同学之间相互启发,注意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相结合。
本单元,在作业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在单位换算时,因进率比较大,学生在具体换算时移动小数点容易出粗,或进率混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研究进率,实践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教案设计单元综合训练,共4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