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1 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5.1 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页
    5.1 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页
    5.1 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共7页。
    问:思考唐山打人事件案犯一审全部获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只要触犯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引出新课:可见法不可违
    课前预习新知:三分钟时间,在书中找到对应问题的答案。
    问题: 1. 法律的作用?
    违法行为的原因,含义,分类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为什么法不可违?
    Part1.违法无小事
    情境探究: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问:(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学生回答: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在不经意间违了法。)
    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生回答:可以,只要我们不去违反法律)
    那么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它是一种行为规范,规范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起到了指引作用。
    第二,通过法律,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是合法的。这起到了法律的评价作用。
    违反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所以说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这是法律的强制作用。
    问1.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是违法行为呢?说出理由(学生回答)
    (引出违法行为的概念)
    总结: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他们的行为造成了社会危害。
    上述三种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这些人落得什么结果?
    3.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在从哪些?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完成下列表格。(从违反的法律,法律的后果,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所属违法类别这几个方面来区分法律的类型。)
    通过表格理清民事/行政/刑事违法行为三种违法类型
    好,我们既然理清三种违法类型我们就来进行活学活用。
    首先,情境一
    问:朱某的行为造成了什么后果?(学生回答:造成苏某财产损失)
    他违反了什么法律?(违反了民法典)
    所以他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学生回答:民事违法行为)
    情境二:
    问1.张某的做法造成了什么后果?(学生回答:严重扰乱工作秩序)
    2.张某违反了什么法律?受到什么处罚?(学生回答: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3.所以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情境三:
    问1.劳荣枝违反了什么法律?(学生回答:她触犯了刑法)
    2.她的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回答: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3.所以她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总结:三种情景中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是依次怎样的?(学生回答:依次递增的)
    好,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违法行为的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的是民事法律规范,比如欠钱不还。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比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的是刑事法律规范,比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师:好,我们认识了三种违法行为后我们来一起练一练,牛刀小试。
    我们来思考一下,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问:违法就一定犯罪吗?(学生回答:不一定)
    那么犯罪就一定违法吗?(学生回答:一定)因为你都犯罪了,那肯定就违法了。
    所以下面的哪一张图是正确的?(学生回答:第四幅)
    我们来看一个在做选择或者大题时判断违法行为的小窍门。我们在判断违法行为时根据一些关键词可以很快度准确的判断出来。
    Part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问:“不知者无罪”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还适用吗?(学生回答:已经不适用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自己身边的一些行为,否则一不小心违法了可就麻烦了。
    视频导入《身边这些常见行为,做了你就违法啦》
    问:结合教材,谈谈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判断回答中违法行为的种类。)
    老师进行举例归类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比如说你去偷井盖,传播一些不实谣言的这些都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比如购置财产合同,劳动就业合同。
    师:好,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来通过一道题来判断一下。
    总结:所以王某和网友的行为均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能违反法律。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导入part3我不违法。
    视频导入:顺丰小哥被扇耳光。
    问:1.看完视频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学生回答1人)
    2.如果你是视频中的顺丰小哥,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2人)
    总结答案:我们如果是顺丰小哥,可能会有两种方案。
    Plan A就是以暴制暴,与对方互殴。大家想那么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会触犯法律又要承担赔偿,赔了夫人又折兵。
    Plan B冷静报警,不但获得了道歉而且获得了相应的补偿。遵章守法非常的冷静机智。
    所以我们应该做哪一个?(一个遵章守法的人)
    那么怎么做一个遵章守法的人呢?
    大家在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法不可违呢?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好,我们本节课的内容在这里就结束啦,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

    相关教案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幻灯片出示课题,师生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