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巩固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
1.1932年科隆——波恩高速公路投入使用,成为德国第一条用于公共交通的高速公路。1950年,德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128公里。2009年,德国高速公路运量达2254亿辆,平均每天通车数量为48800辆。这一成就( )
A.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受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C.说明工业革命造成道路堵塞D.直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下图为2008年我国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据此可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 )
A.比西方国家发展起步晚但速度和规模空前B.从侧面说明了汽车工业开始成为支柱产业
C.考虑到偏远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D.使公路行车密度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
3.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连接河南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该高铁通车后,京郑渝昆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从而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这表明( )
A.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B.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
C.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4.2021年12月,日兰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菏泽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菏泽至北京、济南最快分别2小时59分钟、1小时23分钟可到达,这一铁路线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增强了鲁南和中原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性,将有效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这表明( )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5.下图为我国民用航空近年来的总运输周转量及吨千米碳排放情况。据此分析( )
A.技术进步推动了交通领域重大革新B.交通体系呈现立体发展的趋势
C.我国民航重视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D.航通运输突破传统运输的弊端
6.20世纪60年代,北欧出现一种新的运输模式,即船只将装满货物的滚动车辆运到目的港后,车辆再直接开往收货单位,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滚装运输”。该模式的出现( )
A.确立了水上运输的主体地位B.完善了立体交通的运输网络
C.突破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局限D.节约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
7.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联合成立欧亚航运公司(经营沪兰、平粤、兰包、西昆、兰新等航线)的营业收支表。据此可知
A.中德两国关系密切B.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
C.西北交通得以改善D.欧亚航空公司连年亏损
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 企业多位于郊区
9.下图是2010年以前世界各国某一领域的变化。该领域应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B.高铁运营里程的发展
C.海外移民群体的增减D.与美国贸易额的变化
10.孙中山曾提出:“凡立国铁路愈多,其国必强而富”。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事业,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
程。下列成就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全线开通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②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③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建成通车
④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
11.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
A.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D.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
12.某一时期,巴西最繁忙的火车站圣保罗车站配有三个时刻表,分别对应三条不同铁路线上的火车。同时期的美国匹兹堡火车站甚至有六个不同时刻的时钟。这反映出当时( )
A.人们时间观念得以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C.先进计时技术亟需推广D.人员和物资流动被阻断
二、非选择题
13.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是与城市发展史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沈阳市公交发展历程表
——摘编自百度文库《沈阳公交发展与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沈阳市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沈阳市城市公交发展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25000 里,以至26000里。唐有驿1639所,驿30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总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变化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幅宣传画
材料能够反映成渝铁路修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C
6.C
7.C
8.A
9.B
10.A
11.A
12.B
13.(1)特点:公交车从有轨到无轨;公交车数量不断增加:公交线路和里程不断增加;由外国创办到本国自主经营;由使用外国车到使用国产车;公交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私人逐渐参与公交运营;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
(2)影响: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和工作;适应了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有利于沈阳的城市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缓解日趋恶化的交通环境。
14.(1)路线交织往还,异常发达、路线里程长;以政治、军事交通为基础;以长安为中心,相全国辐射;大运河为基础的南北交流加强;域外交通发达
(2)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新式货物运输;新式道路的建设;列强控制近代交通;具有半殖民色彩。
15.从经济角度作答,如小型苞米脱粒机、车站里堆积的大量物资、聚集的人群、重庆站牌下方的交通工具等信息,反映了成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西南地区的物资交流、人员流动以及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从重庆站牌下方的“工厂”等信息,反映了铁路开通带动了工业生产的恢复,从而为大规模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从文化角度作答,如“农民速成识字教材”等信息,反映了成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政治角度作答,如五角星、乘客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民众对火车的期盼之情等信息,反映出民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
总之,成渝铁路的建成,在当时有利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时间
历程
1907年
日本财团大仓祖把马拉铁道引至沈阳,是沈阳市公共交通客运的先驱,共在沈阳运营18年。
1925年
奉天市政公所修筑有轨电车正式通车,8辆有轨电车全部从德国购进。
解放初
沈阳市的客运十分落后,市内仅存6条有轨电车线路和30台有轨电车。
1957年
电车线路达到7条,总长度57.6公里,营运车辆183台,其中有轨电车.143辆,无轨电车40辆。
1958年
至1958年,沈阳已有国产有轨电车170辆,居全国前列。
1975年
1951年,沈阳开始创办无轨电车运输,到1975年,无轨电车达到264辆。
1984年
全市公共交通共有线路48条,电汽车1042辆。
1990年
沈阳市公共交通联营公司成立,在国营公交空白区陆续开辟公交联营线路。
1995年
开通无人售票线路,新型中高档无人售票车和双层客车大量投入使用。
1999年
无轨电车全部退役,由“福莱西宝、黄海、沈飞、华龙”四种车型545台汽车所取代。“电改汽”使沈阳公交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2000年至今
面对日趋恶化的交通环境,沈阳市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新增公交车2250台,使全市大公交车辆达到4357台,大公交线路达到119条。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a href="/ls/tb_c400370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后作业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巩固练习,共13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堂检测,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