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32页。
重点实验综合全练(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新情境·道德修养)(2023山东临沂中考)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 。垂直(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 (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A 前后“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 (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虚解析 (1)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奶奶认为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与人离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前后位置不同。(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会消失。2.(新独家原创)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一枚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 (1)所用的两只棋子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同(2)移开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眼睛 (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的现象是 。(3)如图乙所示,α为135°,小明将一小球沿水平方向向右滚动,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 (选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直接光屏上没有棋子A的像竖直向上不变(4)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否对称。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中的 (选填选项字母)。 丙B(5)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小明透过玻璃板看到平放在玻璃板前的物理书上的“物理”二字在玻璃板中的成像为 。(选填选项字母) C解析 (1)为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外形相同的两个棋子做实验。(2)移开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眼睛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呈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小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解析图所示,可知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小球的像向上运动过程中,大小不变。(4)由题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0、4、8、1,从模型上看,只有4左右不同,而0、8、1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时,用模型0、8、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4左右不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5)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将物理书平放在玻璃板前,该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物理”二字在玻璃板中的成像为C。 3.(2024江苏泰州期中)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若玻璃板前的蜡烛M没有点燃,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像和物大小相等M成像不清晰。(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6)使点燃的蜡烛在某一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 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不具有普遍性为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保持M、N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7)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的位置A'、B'、C'与对应的物的位置A、B、C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B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并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解析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M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M这一侧观察。(4)如果蜡烛M未点燃,则成像不太清晰。(5)若玻璃板太厚,蜡烛在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较远,会观察到两个像。(6)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就总结实验结论,这种做法不合理,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应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才能得到普遍规律。(7)接下来应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并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进行比较。4.(2024江苏南京玄武期中改编)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 的位置?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像像与物(2)实验时,若玻璃板倾斜, (选填“像的位置”或“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3)实验中小明为了让左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仅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像的位置不变(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则像k1的像距为 (选填“v1”或“v2”),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2 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 (选填“k1”“k2”或“k1和k2”)。v2 0.6k1和k2 解析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像的位置?②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若玻璃板倾斜,像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像的大小不变。(3)将玻璃板水平向左移动时,像和物体始终关于镜面对称,则像相对于蜡烛A是不动的,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4)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图中的像k1是通过玻璃前板形成的,k2是通过后板形成的,则像k1的像距v应是图中的v2。由题图可知,物体两次成像的物距差为玻璃板的厚度,因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像距差也为玻璃板的厚度。由于物体位置不变,则两个像的距离为物距差+像距差,即玻璃板厚度的2倍,所以玻璃板的厚度为1.2 cm×0.5=0.6 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不影响平面镜成像,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k1和k2。5.(新考法·设计实验)(2024江苏无锡月考)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是他们其中的几个实验操作: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A和B及玻璃板的位置;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bcad(2)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乙,实验中为什么要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 。 (4)小芳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5)小童将显示时间如图丙所示的电子手表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显示的时间是 。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寻找普遍规律用手电筒照棋子15:01解析 (1)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cad。(2)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3)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具有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4)看不清跳棋的像,可以用手电筒照棋子,使棋子反射更多的光,像会更亮些。(5)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平面镜中看到显示的时间是15:01。6.(新课标·模型建构)(2024江苏靖江月考)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华透过玻璃板看到跳棋A的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用较薄的玻璃板(2)小华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后面的跳棋B,都不能使之与跳棋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她发现跳棋A的像 移动。(4)如图乙所示,小华又把模型“⇧”面对玻璃板放置。竖放、向右侧倒放、向左侧倒放、向右倾斜放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玻璃板倾斜不乙A(5)如图丙中的图(a)所示,物体AB和平面镜MN都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 cm。现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 cm,如图丙(b)所示,则AB的像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平移 cm。丙左20(6)若在图丙(a)的基础上,保持AB不动,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如图丙(c)所示,则关于物体AB中的点A的像A',其运动轨迹为 (选填“直线”或“曲线”),像A'到N点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曲线不变解析 (1)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说明实验中选用的玻璃板较厚,玻璃板前后表面各会形成一个像,两个像的距离过大,所以会出现双像的干扰,因此需选用较薄的玻璃板。(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如果玻璃板不垂直于桌面,像会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跳棋就不能与前面跳棋的像重合。(3)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由于镜面所在平面不变,跳棋的像不移动。(4)从模型上看,B、C、D左右不同,而A左右相同,所以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5)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 cm,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AB的像与MN的距离也为20 cm,则AB的像与AB的距离为40 cm;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 cm,则AB与MN的距离为30 cm,此时AB的像与MN的距离也为30 cm,则AB的像与AB的距离为60 cm;所以AB的像将向左平移20 cm。(6)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则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随旋转先变大后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故A'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A到N点的距离不变,所以A'到N点的距离也不变。
重点实验综合全练(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新情境·道德修养)(2023山东临沂中考)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 。垂直(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 (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A 前后“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 (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虚解析 (1)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奶奶认为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与人离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前后位置不同。(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会消失。2.(新独家原创)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一枚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 (1)所用的两只棋子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同(2)移开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眼睛 (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的现象是 。(3)如图乙所示,α为135°,小明将一小球沿水平方向向右滚动,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 (选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直接光屏上没有棋子A的像竖直向上不变(4)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否对称。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中的 (选填选项字母)。 丙B(5)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小明透过玻璃板看到平放在玻璃板前的物理书上的“物理”二字在玻璃板中的成像为 。(选填选项字母) C解析 (1)为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外形相同的两个棋子做实验。(2)移开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眼睛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呈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小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解析图所示,可知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小球的像向上运动过程中,大小不变。(4)由题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0、4、8、1,从模型上看,只有4左右不同,而0、8、1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时,用模型0、8、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4左右不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5)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将物理书平放在玻璃板前,该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物理”二字在玻璃板中的成像为C。 3.(2024江苏泰州期中)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若玻璃板前的蜡烛M没有点燃,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像和物大小相等M成像不清晰。(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6)使点燃的蜡烛在某一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 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不具有普遍性为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保持M、N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7)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的位置A'、B'、C'与对应的物的位置A、B、C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B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并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解析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M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M这一侧观察。(4)如果蜡烛M未点燃,则成像不太清晰。(5)若玻璃板太厚,蜡烛在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较远,会观察到两个像。(6)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就总结实验结论,这种做法不合理,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应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才能得到普遍规律。(7)接下来应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并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进行比较。4.(2024江苏南京玄武期中改编)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 的位置?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像像与物(2)实验时,若玻璃板倾斜, (选填“像的位置”或“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3)实验中小明为了让左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仅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像的位置不变(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则像k1的像距为 (选填“v1”或“v2”),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2 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 (选填“k1”“k2”或“k1和k2”)。v2 0.6k1和k2 解析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像的位置?②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若玻璃板倾斜,像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像的大小不变。(3)将玻璃板水平向左移动时,像和物体始终关于镜面对称,则像相对于蜡烛A是不动的,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4)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图中的像k1是通过玻璃前板形成的,k2是通过后板形成的,则像k1的像距v应是图中的v2。由题图可知,物体两次成像的物距差为玻璃板的厚度,因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像距差也为玻璃板的厚度。由于物体位置不变,则两个像的距离为物距差+像距差,即玻璃板厚度的2倍,所以玻璃板的厚度为1.2 cm×0.5=0.6 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不影响平面镜成像,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k1和k2。5.(新考法·设计实验)(2024江苏无锡月考)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是他们其中的几个实验操作: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A和B及玻璃板的位置;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bcad(2)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乙,实验中为什么要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 。 (4)小芳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5)小童将显示时间如图丙所示的电子手表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显示的时间是 。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寻找普遍规律用手电筒照棋子15:01解析 (1)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cad。(2)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3)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具有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4)看不清跳棋的像,可以用手电筒照棋子,使棋子反射更多的光,像会更亮些。(5)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平面镜中看到显示的时间是15:01。6.(新课标·模型建构)(2024江苏靖江月考)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华透过玻璃板看到跳棋A的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用较薄的玻璃板(2)小华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后面的跳棋B,都不能使之与跳棋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她发现跳棋A的像 移动。(4)如图乙所示,小华又把模型“⇧”面对玻璃板放置。竖放、向右侧倒放、向左侧倒放、向右倾斜放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玻璃板倾斜不乙A(5)如图丙中的图(a)所示,物体AB和平面镜MN都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 cm。现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 cm,如图丙(b)所示,则AB的像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平移 cm。丙左20(6)若在图丙(a)的基础上,保持AB不动,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如图丙(c)所示,则关于物体AB中的点A的像A',其运动轨迹为 (选填“直线”或“曲线”),像A'到N点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曲线不变解析 (1)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说明实验中选用的玻璃板较厚,玻璃板前后表面各会形成一个像,两个像的距离过大,所以会出现双像的干扰,因此需选用较薄的玻璃板。(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如果玻璃板不垂直于桌面,像会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跳棋就不能与前面跳棋的像重合。(3)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由于镜面所在平面不变,跳棋的像不移动。(4)从模型上看,B、C、D左右不同,而A左右相同,所以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5)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 cm,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AB的像与MN的距离也为20 cm,则AB的像与AB的距离为40 cm;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 cm,则AB与MN的距离为30 cm,此时AB的像与MN的距离也为30 cm,则AB的像与AB的距离为60 cm;所以AB的像将向左平移20 cm。(6)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则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随旋转先变大后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故A'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A到N点的距离不变,所以A'到N点的距离也不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