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学期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1.(3分)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场地的跳台B.现场的观众
C.苏翊鸣的滑板D.天上的云朵
2.(3分)在下列四幅图中,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压弯的竿B.僵持的比赛
C.捏扁的橡皮泥D.转弯的小球
3.(3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运行时距地表约300km,此时,航天器内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可以用握力器测握力
B.宇航员可以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C.宇航员可以做俯卧撑来锻炼身体
D.宇航员不受地球吸引
4.(3分)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是碧波荡漾,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如图是绿道一景,游人可以感受到惬意骑车观光效果。如果说如图的骑车者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花影柳荫B.路边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D.自行车道
5.(3分)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g取10N/kg
A.300PaB.800PaC.900PaD.1100Pa
6.(3分)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7.(3分)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动滑轮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F3B.F3>F2>F1C.F1=F2=F3D.F2>F1>F3
8.(3分)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轨道上的B、C、D、E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D点的机械能
B.从B点到E点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到D点时,若小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D.从D点到E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保持不变
9.(3分)《猴子捞月》是人们所熟知的童话,如图所示的三只小猴在专注地捞着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丙的拉力大于丙对乙的拉力
B.甲对乙的拉力与乙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丙的拉力与丙的重力之和
10.(3分)如图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薄壁轻质塑料筒漂浮在一杯液体中,则该液体的密度约为( )
A.0.3×103kg/m3B.0.7×103kg/m3
C.1.5×103kg/m3D.2.1×103kg/m3
11.(3分)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受到重力和人对升降机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②升降机以1.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③升降机内的人受到的重力等于500N
④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12.(3分)在北京冬奥会上设置了许多比赛项目,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斜坡雪面上匀速向下滑行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加
B.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少
C.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加
D.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人不再对冰壶做功,冰壶的机械能逐渐减少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4分)
13.(2分)如图所示是某电影中的一幕场景,巴斯特手持镜子,与决斗对手同向站立.巴斯特能在镜子中看到对手,是因为光在对手身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镜子中的对手,其心脏在身体的 (选填“左”或“右”)边。
14.(3分)将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8.4cm3,木块的密度为 kg/m3.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待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cm3。
15.(2分)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 (填简单机械名称)。如图所示,图中滑轮 (选填“甲”或“乙”)可以看作等臂杠杆;若滑轮重均为1N,分别用力F1、F2匀速
提起重为10N的物体,图中力F2的大小为 N。
16.(3分)如图甲,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F,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4s~6s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W。
17.(2分)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4N,体积为5×10﹣4m3。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g取10N/kg)。
18.(2分)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对着高墙喊一声,要区分出回声和原声,人距离高墙至少 m(气温15℃)。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9.(6分)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在水中悬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O为作用点)。
20.(4分)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B受到的重力,物体对斜面C的压力,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29分)
21.(8分)在“探究平面镜规律”的实验中,我们选用的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等物品来实验。
(1)实验中,玻璃板一定要与水平桌面 。
(2)小明点燃其中一支蜡烛放在镜前某一位置后,透过玻璃观察、并移动镜后蜡烛,使“它”与点燃蜡烛的像在同一位置处,发现“它”与镜前蜡烛的像重合,且被点燃了一样。由此,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实验中镜后这支蜡烛的所起到的作用有: 和 。
(3)课后,小明又思考: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用薄玻璃板做实验呢?他找到一块2mm、一块10mm厚的玻璃重复(2)的实验。结果:使用2mm玻璃时,镜后蜡烛在A位置,使用10mm玻璃时,镜后蜡烛在B位置。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用薄玻璃板”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小光的 对本实验造成的影响。
22.(8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1)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1号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 将不同.
(2)如果想研究声音振动的频率与声源 的关系,则需选择编号为1、2的金属管.
(3)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编号为 管.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声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金属管摆动产生的,他用手推动金属管,使其摆动,他 (填“能”、“不能”)听到摆动声,其原因是 .
23.(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每次实验都要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
开始下滑,是为了 .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a)项内容补充完整.
(3)小车从斜面运动到水平木板上,到达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1,若此时小车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当小车到达E点速度为v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 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通过这个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4.(7分)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映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
(2)当小明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的情景,则问题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可得结论: 。
(4)小明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25.(6分)搬运工用肩扛着一重为500N的货物,从一楼沿着楼梯匀速登上三楼,用时40s。若每层有25个台阶,每个台阶高12cm,求搬运工对货物所做的功及功率。
26.(6分)如图所示,盛有60kg水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两容器底部用软细管(体积忽略不计)连通。已知甲、乙容器底面积分别为S甲=0.1m2、S乙=0.3m2,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小明将体积为0.008m3的实心体A浸没在甲或乙容器中,整个过程中水未溢出,A静止后沉底,小明发现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请判断小明是把A放入甲容器还是乙容器中,并计算出实心体A的密度。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答案】C
【解答】解:苏翊鸣在空中向前运动时,以场地的跳台、现场的观众和天上的云朵为参照物,苏翊鸣的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BD错误;以苏翊鸣的滑板为参照物,苏翊鸣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答】解:A、撑杆跳运动员将竿压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不合题意;
B、僵持的比赛把绳子拉长,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合题意;
C、捏扁的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转弯的小球受力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答】解:A、用握力器测握力,靠的是弹簧的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与重力没有关系,可以在空间站正常进行,故A正确;
B、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靠的是两个托盘受到压力的作用。在失重状态下,物体和砝码对托盘没有压力,所以天平无法使用,故B不正确;
C、在地面上做俯卧撑克服的是人的体重;太空舱中的宇航员此时重力为零或重力很小,做俯卧撑没有意义,不能起到健身效果,故C不正确;
D、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运行时,航天器内所有物体均处于失重状态,但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他们仍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故D不正确。
故选:A。
4.【答案】C
【解答】解:如果说骑车者是静止的,说明他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根据各选项可知,骑车者只有相对于自己骑的自行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答】解: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
h=12cm﹣3cm=9cm=0.09m,
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
故选:C。
6.【答案】C
【解答】解:A、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A正确;
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这样就形成了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答】解: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阻•L阻=F动•L动,其中阻力的力臂是动滑轮的半径;
若竖直向上拉绳子时,动力F1的力臂等于滑轮的直径,此时拉力的力臂最大,所用的拉力最小;
F2、F3的力臂都小于滑轮的直径,由图可知,F3的力臂最小,所以F3>F2>F1,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答】解:
A、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从B点到D点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小,故A正确;
B、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会不断的减小,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运动到D点时,假若它受到的所有力都同时消失,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D点到E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答】解:A、乙对丙的拉力与丙对乙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甲对乙拉力与乙所受重力,二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乙对丙的拉力和丙对乙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甲对乙的拉力与丙对乙的拉力与乙的重力之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丙的拉力与乙的重力之和,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答】解: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薄壁轻质塑料筒漂浮在一杯液体中,根据浮沉条件可知:F浮=G=mg=ρ水gV水;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液gV排,则:ρ水gV水=ρ液gV排,即:ρ水V水=ρ液V排,ρ液=ρ水;
由图可知,水的体积大约是排开的液体的体积0.7倍,则ρ液=0.7ρ水=0.7×1.0×103kg/m3=0.7×103kg/m3。
故选:B。
11.【答案】D
【解答】解:①人受到重力和人对升降机的压力,方向都竖直向下,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①错误;
②③④人在升降机内无论是匀速上升还是静止、匀速下降,都是平衡状态,支持力与重力的大小始终相等,所以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都等于500N,故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答】解:A.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斜坡雪面上匀速向下滑行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所以,机械能减少,故A错误;
B.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少,故B正确;
C.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其机械能增加,故C正确;
D.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依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根据力做功的条件可知,人不再对冰壶做功,而冰壶的机械能由于有一部分转化成内能,逐渐减少,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4分)
13.【答案】漫;右
【解答】解:巴斯特能在镜子中看到对手,是因为光在对手身上发生了漫反射;
镜子中的对手属于平面镜成像,对手的心脏在左胸腔内,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镜子中的对手的心脏在身体的右边。
故答案为:漫;右。
14.【答案】0.6×103;16。
【解答】解:
(1)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8.4×10﹣6m3=0.384N。
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所以可知木块的重力G=F浮=0.384N;
由G=mg可得木块的质量:
m===0.0384kg=38.4g;
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4cm×4cm×4cm=64cm3,
所以木块的密度:
ρ===0.6g/cm3=0.6×103kg/m3;
(2)由于木块的密度小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木块在酒精中也是漂浮,
则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酒精gV排′=G;
则木块排开酒精的体积:
V排′===48×10﹣6m3=48cm3,
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
V露=V﹣V浸=64cm3﹣48cm3=16cm3。
故答案为:0.6×103;16。
15.【答案】斜面;甲;5.5。
【解答】解:(1)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2)由图知,甲滑轮不随货物一起升降是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
乙是动滑轮,不计摩擦,能省一半力,拉力F2=(G+G动)=×(10N+1N)=5.5N。
故答案为:斜面;甲;5.5。
16.【答案】10;40。
【解答】解:由图丙可知,4s~6s内物体的速度为v=4m/s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图乙可知,推力为10N,则物体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10N;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所以,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10N;
由图丙可知,4~6s内物体的速度为:v=4m/s,
此过程中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P===Fv=10N×4m/s=40W。
故答案为:10;40。
17.【答案】4。
【解答】解:
将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10﹣4m3=5N;
因为F浮>G=4N,所以小球静止后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为4N。
故答案为:4。
18.【答案】声波;17。
【解答】解:(1)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当声速为340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m。
故答案为:声波;17。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潜水艇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而浮力竖直向上,由于潜水艇悬浮则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
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如下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29分)
21.【答案】(1)垂直;(2)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确定像的位置;(3)两次反射。
【解答】解:(1)为了用后面的蜡烛准确确定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应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同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成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用薄玻璃板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小光的两次反射对本实验造成的影响。
故答案为:(1)垂直;(2)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确定像的位置;(3)两次反射。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大力时振幅大,响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
(2)根据1、2金属管的数据可知,它们的直径是相同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所以可以研究声音振动的频率与声源长度的关系;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
(4)他用手推动金属管,使其摆动,金属管摆动的频率较小,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人听不到。
故答案为:(1)响度;(2)长度;(3)3;(4)不能;摆动发出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23.【答案】(1)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小车受阻力的情况;(3)等于;(4)不能.
【解答】解: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2)由实验可知,在小车初速度一定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大;因此记录表格中需要添加(a):小车受阻力的情况;
(3)当小车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v1,若此时小车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到达E点速度为v2,与v1 大小相等;
(4)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滑行距离越大;由此可以合理推理: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绝对光滑的物体并不存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的.
故答案为:(1)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小车受阻力的情况;(3)等于;(4)不能.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
(2)当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不发生变化,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橡皮膜漏气,使压强无法正常传递;
(3)随着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再对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不可靠,因为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故答案为:(1)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转换法;(2)橡皮膜漏气;(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25.【答案】搬运工对货物所做的功为3000J,功率为75W。
【解答】解:上升的高度为:
h=12cm×25×(3﹣1)=600cm=6m,
搬运工对货物所做的功为:
W=Gh=500N×6m=3000J。
则对货物做功的功率:
P===75W。
答:搬运工对货物所做的功为3000J,功率为75W。
26.【答案】(1)容器中水的体积为0.06m3;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00Pa;
(3)因甲、乙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形成连通器,甲、乙容器中水面始终相平,实心A放入容器中两边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因为S甲<S乙,由F=pS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小,而柱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相等,所以放入A后因水的压力增加导致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甲要小于乙,因此A应放入甲中;小球的密度为1.5×103kg/m3。
【解答】解:(1)水的重力:G水=m水g=60kg×10N/kg=600N;
(2)水的体积:,
则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 ,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水=1.0×103kg/m×10N/kg×0.15m=1500Pa;
(3)因甲、乙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形成连通器,
所以,甲、乙容器中水面始终相平,A放入容器中两边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
又因S甲<S乙,由F=pS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小于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
又因为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等于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
而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也等于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
所以柱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相等,
设A对容器的压力为F压,
因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
由ΔF压=ΔF水+F压可知,A必须对甲容器底有压力才符合题意,即A放入甲容器;
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
水对乙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Δp水=ρ水gΔh=1.0×103kg/m×10N/kg×0.02m=200Pa,
水对乙容器底压力的增加量:,
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所以,ΔF甲容=ΔF乙容=,
所以A的重力:GA=2ΔF水=2×60N=120N,则由 G=mg=ρVg 可知,
实心体A的密度; 。
答:(1)容器中水的体积为0.06m3;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00Pa;
(3)因甲、乙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形成连通器,甲、乙容器中水面始终相平,实心A放入容器中两边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因为S甲<S乙,由F=pS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小,而柱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相等,所以放入A后因水的压力增加导致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甲要小于乙,因此A应放入甲中;小球的密度为1.5×103kg/m3。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2.0
2131
2
50
2.0
1284
3
50
2.5
656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材料
(a)
小车运动的路程
①
②
③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温馨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温馨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