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4889/0-17217244924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4889/0-17217244925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4889/0-17217244925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学方程式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书写学方程式步骤
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
配——配平;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等——短线改等号;
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标——标出生成物中气体与沉淀(气体符号“↑”: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标)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沉淀符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准确。
2、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
【典例1】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2R+3H2SO4═R2(SO4)3+3H2↑ B.4R+3O22R2O3
C.R+2HCl═RCl2+H2↑ D.2R+6HCl═2RCl3+3H2↑
【答案】C。
【解答】解:根据题意,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
A、R2(SO4)3中硫酸根显﹣2价,R元素显+3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R2O3中氧元素显﹣2价,R元素显+3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RCl2中氯元素显﹣1价,R元素显+2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D、RCl3中氯元素显﹣1价,R元素显+3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C。
【典例2】请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燃烧: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2)铁燃烧: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3)硫燃烧: 硫+氧气二氧化硫 ;
(4)碳燃烧: 碳+氧气二氧化碳 ;
(5)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硫+氧气二氧化硫;(4)碳+氧气二氧化碳;(5)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故答案为:(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硫+氧气二氧化硫;(4)碳+氧气二氧化碳;(5)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典例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2O3+3CO2Fe+3CO2B.NaOH+H2SO4═Na2SO4+H2O
C.Cu+2HCl═CuCl2+H2 D.H2O2═O2↑+H2O
【答案】A。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因此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缺少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O2↑+2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变式训练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的是( )
A.铁粉与稀盐酸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2Fe+6HCl═2FeCl3+3H2↑
B.稀盐酸洒到大理石表面上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
C.用盐酸除锈:Fe2O3+HCl═FeCl2+H2O
D.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成蓝色:CuO+H2SO4═CuSO4+H2↑
【答案】B。
【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
B、该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完全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D、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O+H2SO4═CuSO4+H2O。
故选:B。
【变式训练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2C+O22CO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D.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H2O2H2↑+O2↑
【答案】B。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错误;
B.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故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错误。
故选:B。
【变式训练3】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铝制品在空气中表面失去金属光泽 4Al+3O2═2Al2O3 .
(2)用熟石灰处理废硫酸 Ca(OH)2+H2SO4═CaSO4+2H2O .
(3)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CO2+2H2O
(4)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
【答案】(1)4Al+3O2═2Al2O3;(2)Ca(OH)2+H2SO4═CaSO4+2H2O;(3)CH4+2O2CO2+2H2O;(4)(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解答】解:(1)铝制品在空气中表面失去金属光泽,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2)用熟石灰处理废硫酸与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4)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生成硫酸钠、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故答案为:(1)4Al+3O2═2Al2O3;(2)Ca(OH)2+H2SO4═CaSO4+2H2O;(3)CH4+2O2CO2+2H2O;(4)(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考点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步骤:
(1)找出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选择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 ,求最小公倍数 ,得分子个数;
(2)使该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
(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1: KClO3——KCl+ O2 例2: Al + Fe3 O4—— Fe + Al2O3
2、观察法步骤:
(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反应物)推求有关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相应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1: Fe2O3+ CO——Fe + CO2 例2: H2 O + Fe —— Fe3 O4+ H2
3、奇数配偶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步骤:
(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
(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1: C2 H2 +O2 ——CO2 +H2 O 例2: FeS2+ O2 ——Fe2O3 + SO2
4、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步骤:
(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
(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
(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1: C2H2 + O2—— CO2+ H2O
5、定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1: CH3OH+O2——H2O+CO2 例2: C2H5OH+O2——H2O+CO2
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典例4】在化学反应aZn+bHNO3(稀)═cZn(NO3)2+dNO+eH2O 若b为8,c为3,则d为( )
A.1B.2C.3D.4
【答案】B。
【解答】解:A、由题已知条件可知,b为8,c为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b为8,c为3时,方程式左侧氮原子为8个,右侧cZn(NO3)2中氮原子为6个,推断可知d为2,故A错误;
B、由题已知条件可知,b为8,c为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b为8,c为3时,方程式左侧氮原子为8个,右侧cZn(NO3)2中氮原子为6个,推断可知d为2,故B正确;
C、由题已知条件可知,b为8,c为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b为8,c为3时,方程式左侧氮原子为8个,右侧cZn(NO3)2中氮原子为6个,推断可知d为2,故C错误;
D、由题已知条件可知,b为8,c为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b为8,c为3时,方程式左侧氮原子为8个,右侧cZn(NO3)2中氮原子为6个,推断可知d为2,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5】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mCaO+2SO2+O2═mCaSO4,则m的值是( )
A.4B.3C.2D.1
【答案】C。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变,则m+2×2+2=4m,m=2。
故选:C。
【典例6】配平下列方程式。
(1) 8 Al+ 3 Fe3O4 9 Fe+ 4 Al2O3
(2) 3 H2+ 1 N2 2 NH3
(3) 1 CH4+ 2 O2 1 CO2+ 2 H2O
(4) 1 Fe2O3+ 3 H2SO4═ 1 Fe2(SO4)3+ 3 H2O。
【答案】(1)8、3、9、4;(2)3、1、2;(3)1、2、1、2;(4)1、3、1、3。
【解答】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四氧化三铁、氧化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4,最后调整铝、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8、9。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氢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氢气、氨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最后调整氮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2。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SO4)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化铁、硫酸、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3、3。
故答案为:(1)8、3、9、4;(2)3、1、2;(3)1、2、1、2;(4)1、3、1、3。
【变式训练1】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3b=6c+dB.2e=bC.c+d=bD.d+e=a
【答案】B。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可得3Cu+8HNO3═3Cu(NO3)2+2NO↑+4H2O.则a=3,b=8,c=3,d=2,e=4。
故6c+d=18+2=20≠3×8=24,2e=2×4=8=b,c+d=3+2=5≠b=8,d+e=2+4=6≠a=3,
所以2e=b是正确的。
故选:B。
【变式训练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磷原子 3P 。
②生理盐水中的阳离子 Na+ 。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a= 6 。
②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 。(填“相似”或“不相似”)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2 C2H2+ 5 O2 4 CO2+ 2 H2O。
【答案】(1)①3P;②Na+;(2)①6;②相似;(3)2;5;4;2。
【解答】解:(1)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②生理盐水是0.9%氯化钠溶液,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2)①由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内质子数为6。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图中a=6。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碳原子和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同时扩大2倍,则C2H2、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5、4、2。
故答案为:(1)①3P;②Na+;(2)①6;②相似;(3)2;5;4;2。
【变式训练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的省略不写):
(1) 4 Na+ 1 O2= 2 Na2O
(2) 2 CuO+ 1 C 2 Cu+ 1 CO2↑
(3) 2 C3H6+ 9 O2 6 CO2+ 6 H2O
(4) 2 Al+ 3 H2SO4= 1 Al2(SO4)3+ 3 H2↑
【答案】(1)4、1、2;(2)2、1、2、1;(3)2、9、6、6;(4)2、3、1、3。
【解答】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钠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钠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化铜、二氧化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最后调整碳、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2。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6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3,同时扩大2倍,则C3H6、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9、6、6。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SO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铝、硫酸、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1、3。
故答案为:(1)4、1、2;(2)2、1、2、1;(3)2、9、6、6;(4)2、3、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6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精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用品有,实验过程及现象,该实验结论或推论有,电解水时的误差分析,即氧气,水的电解实验分析,微观理解水的电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