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当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B.
C.或D.或
2.如图,△ABC 中,点 D 为边 BC 的点,点 E、F 分别是边 AB、AC 上两点,且 EF∥BC,若 AE:EB=m,BD:DC=n,则( )
A.若 m>1,n>1,则 2S△AEF>S△ABDB.若 m>1,n<1,则 2S△AEF<S△ABD
C.若 m<1,n<1,则 2S△AEF<S△ABDD.若 m<1,n>1,则 2S△AEF<S△ABD
3.在一个有 10 万人的小镇,随机调查了 1000 人,其中有 120 人周六早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节目,那么在该镇随便问一个人,他在周六早上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节目的概率大约是( )
A.B.C.D.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给出的 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可能是 ( )
A.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
B.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朝上的概率
C.掷一枚骰子,出现 点的概率
D.从只有颜色不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
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Q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是( )
A.P(-2,-3),Q(3,-2)B.P(2,-3),Q(3,2)
C.P(2,3),Q(-4,-)D.P(-2,3),Q(-3,-2)
7.方程的解是( )
A.0B.3C.0或–3D.0或3
8.若抛物线y=ax2+2ax+4(a<0)上有A(-,y1),B(- ,y2),C( ,y3)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
A.y1<y2 <y3B.y3<y2 <y1C.y3<y1 <y2D.y2<y3 <y1
9.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化为( )
A.B.C.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C是AB的中点,∠ECD绕点C按顺时针旋转,且∠ECD=45°,∠ECD的一边CE交y轴于点F,开始时另一边CD经过点O,点G坐标为(-2,0),当∠ECD旋转过程中,射线CD与x轴的交点由点O到点G的过程中,则经过点B、C、F三点的圆的圆心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A.B.C.D.
11.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1B.x≥-1C.x≥1D.x=-1
12.如图所示,抛物线y=ax²+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y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0,3),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5个结论中,其中正确的是( )
①abc>0;②4a+c>0;③方程ax²+bx+c=3两个根是=0,=2;④方程ax²+bx+c=0有一个实数根大于2;⑤当x<0,y随x增大而增大
A.4B.3C.2D.1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关于 x 的方程的两个根,则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
14.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若⊙O是等边△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则等边△ABC的边长为__.
16.在比例尺为1:40000的地图上,某条道路的长为7cm,则该道路的实际长度是_____km.
1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则另一根为________.
18.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除了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个小球,其中红球个,黑球个,若再放入个一样的黑球并摇匀,此时,随机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等于,则的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现有3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A等品2个,B等品1个,从中任意取1个杯子,记下等级后放回,第二次再从中取1个杯子,
(1)用恰当的方法列举出两次取出杯子所有可能的结果;
(2)求两次取出至少有一次是B等品杯子的概率.
20.(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C作BD的平行线,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E.
(1)求证:四边形OCED是矩形;
(2)若CE=1,DE=2,ABCD的面积是 .
21.(8分)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AC,AB⊥AC,过点A作AE⊥BD于点E.
(1)若BC=6,求AE的长度;
(2)如图②,点F是BD上一点,连接AF,过点A作AG⊥AF,且AG=AF,连接GC交AE于点H,证明:GH=CH.
22.(10分)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
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②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求OC的长度.
23.(10分)如图1,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C(3,0),点B为抛物线顶点,直线BD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D在x轴上,连接AB、BC,∠ABC=90°,AB与y轴交于点E,连接CE.
(1)求项点B的坐标并求出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PEC的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m,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武,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如图2,连接OB,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4.(10分)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有1个红球,1个黄球和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这个袋子里摸出一个球,记录其颜色,然后放回,摇均匀后,重复该试验,经过大量试验后,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于0.5左右,求的值.
25.(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y=ax2+bx+8过点(﹣2,0).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
(2)现将此抛物线沿y轴方向平移若干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B,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过B作x轴的平行线交所得抛物线于点C,若AC∥BD,试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
26.在Rt△ABC中,AC=BC,∠C=90°,求:
(1)csA;
(2)当AB=4时,求BC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D
【解析】显然当y1>y2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结合图形可直接得出结论.
【详解】∵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1,-2),B(1,2)点,
∴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x>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从而建立等式关系,得出,然后再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
【详解】解:∵EF∥BC,若AE:EB=m,BD:DC=n,
∴△AEF∽△ABC,
∴,
∴,
∴,
∴
∴当m=1,n=1,即当E为AB中点,D为BC中点时,,
A.当m>1,n>1时,S△AEF与S△ABD同时增大,则或,即2
或2>,故A错误;
B.当m>1,n <1,S△AEF增大而S△ABD减小,则,即2,故B错误;
C.m<1,n<1,S△AEF与S△ABD同时减小,则或,即2或2<,故C错误;
D.m<1,n>1,S△AEF减小而S△ABD增大,则,即2<,故D正确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3、C
【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知:1000人中有120人看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
∴在该镇随便问一人,他看早间新闻的概率大约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公式和用样本估计总体,概率计算一般方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4、D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因
则点位于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性质,象限的符号规律: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熟记象限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5、D
【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33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33,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33者即为正确答案.
【详解】解:A. 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朝上的概率为,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掷一枚骰子,出现 点的概率为,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从只有颜色不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同时此题在解答中要用到概率公式.
6、C
【解析】根据反比函数的解析式y=(k≠0),可得k=xy,然后分别代入P、Q点的坐标,可得:
-2×(-3)=6≠3×(-2),故不在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2×(-3)=-6≠2×3,故不正确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2×3=6=(-4)×(-),在同一反比函数的图像上;-2×3≠(-3)×(-2),故不正确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求出函数的系数k,比较k的值是否相同来得出是否在同一函数的图像上.
7、D
【解析】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详解】由得x(x-3)=0
所以,x1=0,x2=3
故选D
【点睛】
掌握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8、C
【分析】根据抛物线y=ax2+2ax+4(a<0)可知该抛物线开口向下,可以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又因为抛物线具有对称性,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抛物线y=ax2+2ax+4(a<0),
∴对称轴为:x=,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A(−,y1),B(−,y2),C(,y3)在抛物线上,且−<−,−0.5<,
∴y3<y1<y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函数具有对称性,在对称轴的两侧它的增减性不一样.
9、A
【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
【详解】
移项得:,
方程两边同加上9,得:,
即:,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先确定点B、A、C的坐标,①当点G在点O时,点F的坐标为(0,2),此时点F、B、C三点的圆心为BC的中点,坐标为(1,3);②当直线OD过点G时,利用相似求出点F的坐标,根据圆心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确定圆心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故纵坐标为,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圆心的坐标,由此可求圆心所走的路径的长度.
【详解】∵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B(0,4),A(4,0),
∵点C是AB的中点,
∴C(2,2),
①当点G在点O时,点F的坐标为(0,2),此时点F、B、C三点的圆心为BC的中点,坐标为(1,3);
②当直线OD过点G时,如图,
连接CN,OC,则CN=ON=2,∴OC=,
∵G(-2,0),
∴直线GC的解析式为:,∴直线GC与y轴交点M(0,1),
过点M作MH⊥OC,∵∠MOH=45,∴MH=OH=,
∴CH=OC-OH=,
∵∠NCO=∠FCG=45,∴∠FCN=∠MCH,
又∵∠FNC=∠MHC,
∴△FNC∽△MHC,
∴,即,得FN=,∴F(,0),
此时过点F、B、C三点的圆心在BF的垂直平分线上,设圆心坐标为(x,),
则,解得,
当∠ECD旋转过程中,射线CD与x轴的交点由点O到点G的过程中,则经过点B、C、F三点的圆的圆心所经过的路径为线段,即由BC的中点到点(,),
∴所经过的路径长=.
故选:A.
【点睛】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定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综合性比较强,做题时需时时变换思想来解题.
11、C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二次根式有意义,
∴x-1≥0,
∴x≥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
12、B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位置、与x轴的交点坐标等知识,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直线x=1>0,a、b异号,因此b>0,与y轴交点为(0,3),因此c=3>0,于是abc<0,故结论①是不正确的;
由对称轴为直线x=− =1得2a+b=0,当x=−1时,y=a−b+c<0,所以a+2a+c<0,即3a+c<0,又a<0,4a+c<0,故结论②不正确;
当y=3时,x1=0,即过(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由对称性可得,抛物线过(2,3),因此方程ax2+bx+c=3的有两个根是x1=0,x2=2;故③正确;
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x1,0),且−1<x1<0,由对称轴为直线x=1,可得另一个交点(x2,0),2<x2<3,因此④是正确的;
根据图象可得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因此⑤是正确的;
正确的结论有3个,
故选:B.
【点睛】
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a、b、c的值决定抛物线的位置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6
【分析】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3,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根据题意得,a+b=3,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是2×(a+b)=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x1+x2=.
14、且
【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且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x-1≥0且x-2≠0,
解得
且
故答案为:且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代数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①当代数式是整式时,字母可取全体实数;②当代数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③当代数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15、
【解析】试题解析:如图:
连接OA交BC于D,连接OC,
是等边三角形,是外心,
故答案为
16、2.1
【解析】试题分析:设这条道路的实际长度为x,则:,解得x=210000cm=2.1km,∴这条道路的实际长度为2.1km.故答案为2.1.
考点:比例线段.
17、4
【分析】先把x=2代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c,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把x=2代入得
4﹣12+c=0
c=8,
(x-2)(x-4)=0
x1=2,x2=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求出c的值.
18、1
【分析】由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根据随机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等于可得方程,继而求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三、解答题(共78分)
19、(1)见解析;(2).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情况数即可;
(2)找出两次取出至少有一次是B等品杯子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由图可知,共有9中等可能情况数;
(2)∵共有9中等可能情况数,其中两次取出至少有一次是B等品杯子的有5种,
∴两次取出至少有一次是B等品杯子的概率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0、(1)证明见解析;(2)1.
【解析】(1)欲证明四边形OCED是矩形,只需推知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内角为90度即可;
(2)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和菱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详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COD=90°.
∵CE∥OD,DE∥OC,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又∠COD=90°,
∴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
(2)由(1)知,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则CE=OD=1,DE=OC=2.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2OC=1,BD=2OD=2,
∴菱形ABCD的面积为:AC•BD=×1×2=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 (1)AE=;(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B=AC=6,可得AO=3,根据勾股定理可求BO的值,根据S△ABO=AB×BO=BO×AE,可求AE的长度.
(2)延长AE到P,使AP=BF,可证△ABF≌△APC,可得AF=PC.则GA=PC,由AG⊥AF,AE⊥BE可得∠GAH=∠BFA=∠APC,可证△AGH≌△PHC,结论可得.
【详解】解:(1)∵AB=AC,AB⊥AC,BC=6
∴AB2+AC2=BC2,
∴2AC2=72
∴AC=AB=6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3
在Rt△AOB中,BO==3
∵S△ABO=AB×BO=BO×AE
∴3×6=3×AE
∴AE=
(2)如图:延长AE到P,使AP=BF
∵∠BAC=90°,AE⊥BE
∴∠BAE+∠ABE=90°,∠BAE+∠CAE=90°
∴∠ABE=∠CAE且AB=AC,BF=AP
∴△ABF≌△APC
∴AF=PC,∠AFB=∠APC
∵AG⊥AF,AG=AF
∴AG=PC
∵∠GAH=∠GAF+∠FAE=90°+∠FAE,∠AFB=∠AEB+∠FAE=90°+∠FAE
∴∠GAH=∠AFB
∴∠AFB=∠GAH=∠APC,且AG=PC,∠GHA=∠CHP
∴△AGH≌△CHP
∴GH=H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1)证明见解析;(1)CF﹣CD=BC;(3)①CD﹣CF=BC;②1.
【分析】(1)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SAS即可证明△BAD≌△CAF,从而证得CF=BD,据此即可证得.
(1)同(1)相同,利用SAS即可证得△BAD≌△CAF,从而证得BD=CF,即可得到CF﹣CD=BC.
(3)①同(1)相同,利用SAS即可证得△BAD≌△CAF,从而证得BD=CF,即可得到CD﹣CB=CF.
②证明△BAD≌△CAF,△FCD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DF的长,则OC即可求得.
【详解】解:(1)∵∠BAC=90°,∠ABC=45°,∴∠ACB=∠ABC=45°.∴AB=AC.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AD=AF,∠DAF=90°.
∵∠BAD=90°﹣∠DAC,∠CAF=90°﹣∠DAC,∴∠BAD=∠CAF.
∵在△BAD和△CAF中,AB=AC,∠BAD=∠CAF,AD=AF,
∴△BAD≌△CAF(SAS).∴BD=CF.
∵BD+CD=BC,∴CF+CD=BC.
(1)CF-CD=BC;
理由:∵∠BAC=90°,∠ABC=45°,
∴∠ACB=∠ABC=45°,
∴AB=AC,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DAF=90°,
∵∠BAD=90°-∠DAC,∠CAF=90°-∠DAC,
∴∠BAD=∠CAF,
∵在△BAD和△CAF中,,
∴△BAD≌△CAF(SAS)
∴BD=CF
∴BC+CD=CF,
∴CF-CD=BC;
(3)①∵∠BAC=90°,∠ABC=45°,
∴∠ACB=∠ABC=45°,
∴AB=AC,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DAF=90°,
∵∠BAD=90°-∠BAF,∠CAF=90°-∠BAF,
∴∠BAD=∠CAF,
∵在△BAD和△CAF中,,
∴△BAD≌△CAF(SAS),
∴BD=CF,
∴CD-BC=CF,
②∵∠BAC=90°,∠ABC=45°,∴∠ACB=∠ABC=45°.∴AB=AC.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AD=AF,∠DAF=90°.
∵∠BAD=90°﹣∠BAF,∠CAF=90°﹣∠BAF,∴∠BAD=∠CAF.
∵在△BAD和△CAF中,AB=AC,∠BAD=∠CAF,AD=AF,
∴△BAD≌△CAF(SAS).∴∠ACF=∠ABD.
∵∠ABC=45°,∴∠ABD=135°.∴∠ACF=∠ABD=135°.∴∠FCD=90°.
∴△FCD是直角三角形.
∵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且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
∴DF=AD=4,O为DF中点.
∴OC=DF=1.
23、(1)点B坐标为(1,2),y=﹣x2+x+;(2)S=﹣m2+2m+,S最大值;(3)点Q的坐标为(﹣,).
【分析】(1)先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D的长,即可写出点B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点E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点P的坐标,如图1,连接EP,OP,CP,则由S△EPC=S△OEP+S△OCP﹣S△OCE即可求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可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写出S的最大值;
(3)先证△ODB∽△EBC,推出∠OBD=∠ECB,延长CE,交抛物线于点Q,则此时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求出直线CE的解析式,求出其与抛物线交点的坐标,即为点Q的坐标.
【详解】解:(1)∵A(﹣1,0)、C(3,0),
∴AC=4,抛物线对称轴为x==1,
∵BD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D(1,0),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BD垂直平分AC,
∴BA=BC,
又∵∠ABC=90°,
∴BD=AC=2,
∴顶点B坐标为(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
将A(﹣1,0)代入,
得0=4a+2,
解得,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x2+x+;
(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将A(﹣1,0),B(1,2)代入,
得,
解得,k=1,b=1,
∴yAB=x+1,
当x=0时,y=1,
∴E(0,1),
∵点P的横坐标为m,
∴点P的纵坐标为﹣m2+m+,
如图1,连接EP,OP,CP,
则S△EPC=S△OEP+S△OCP﹣S△OCE
=×1×m+×3(﹣m2+m+)﹣×1×3
=﹣m2+2m+,
=﹣(m﹣)2+,
∵﹣<0,根据二次函数和图象及性质知,当m=时,S有最大值;
(3)由(2)知E(0,1),
又∵A(﹣1,0),
∴OA=OE=1,
∴△O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OA=,
又∵AB=BC=AB=2,
∴BE=AB﹣AE=,
∴,
又∵,
∴,
又∵∠ODB=∠EBC=90°,
∴△ODB∽△EBC,
∴∠OBD=∠ECB,
延长CE,交抛物线于点Q,则此时直线QC与直线BC所夹锐角等于∠OBD,
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mx+1,
将点C(3,0)代入,
得,3m+1=0,
∴m=﹣,
∴yCE=﹣x+1,
联立,
解得,或,
∴点Q的坐标为(﹣,).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目,巧妙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基础,难点是利用数形结合作出合理的辅助线.
24、2
【分析】根据“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于0.5左右”利用概率公式列方程计算可得;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的值是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频率估计概率和概率公式,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5、(1)y=﹣x2+2x+8,其顶点为(1,9)(2)y=﹣x2+2x+3
【分析】(1)根据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y=ax2+bx+8过点(﹣2,0),可得,解得即可求解,
(2)设令平移后抛物线为, 可得D(1,k),B(0,k-1),且,根据BC平行于x轴,可得点C与点B关于对称轴x=1对称,可得C(2,k-1), 根据,解得,即.作DH⊥BC于H,CT⊥x轴于T, 则在△DBH中,HB=HD=1,∠DHB=90°, 又AC∥BD,得△CTA∽△DHB,所以CT=AT,即, 解得k=4,即可求平移后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详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其顶点为(1,9).
(2)令平移后抛物线为,
易得D(1,k),B(0,k-1),且,
由BC平行于x轴,知点C与点B关于对称轴x=1对称,得C(2,k-1),
由,解得(舍正),即.
作DH⊥BC于H,CT⊥x轴于T,
则在△DBH中,HB=HD=1,∠DHB=90°,
又AC∥BD,得△CTA∽△DHB,
所以CT=AT,即,
解得k=4,
所以平移后抛物线表达式为.
26、(1);(2)
【解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45°,然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即可;(2)根据∠A的正弦求解即可.
【详解】∵AC=BC,∠C=90°,
∴∠A=∠B=45°,
∴csA=cs45°= ,
∴BC=AB=2,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下列命题,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