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第1页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第2页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卷02-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能量流动,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迁移体是细胞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外囊泡结构,形成一段时间后,有的会破裂释放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信号分子、受损的线粒体等结构,有的被其他细胞吞噬。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迁移体的形成和被吞噬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迁移体内受损的细胞器也可以被内质网中的酸性水解酶降解
    C.细胞通过迁移体排出受损的线粒体,维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D.迁移体破裂所释放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答案】B
    【分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题中涉及的迁移体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详解】A、迁移体的形成和被吞噬过程依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实现,A正确;
    B、迁移体内受损的细胞器也可以被被其他细胞吞噬,内质网中不存在酸性水解酶,B错误;
    C、细胞通过迁移体排出受损的线粒体,进而可以维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细胞正常的代谢,C正确;
    D、促血管生成因子是信号分子,因此,迁移体破裂所释放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D正确。
    故选B。
    2、磷脂酸(phsphatidic acid·PA)是一种常见的磷脂,在组成细胞膜脂质中的占比约为0.25%。盐胁迫时,PA在质膜迅速聚集并与能催化底物磷酸化的蛋白激酶SOS2 结合, 促使 SOS2通过接触激活钠氢转运蛋白 SOS1, 同时使钙结合蛋白 SCaBP8磷酸化而解除对AKT1 的抑制。具体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SOS1能同时转运H+和Na+,具有特异性
    B.在盐胁迫下, N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PA 与SOS2结合, 激活 SOS1,使质膜内外H+浓度差降低
    D.盐胁迫下, SCaBP8发生磷酸化,可同时激活 AKT1和HKT1
    【答案】D
    【分析】(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转运蛋白 SOS1能同时转运 H+和Na+,而不能转运其它离子,说明其具有特异性,A 正确;
    B、钠离子通过HKT1(Na+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细胞,为协助扩散,则 Na+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 正确;
    C、盐胁迫时,磷脂分子 PA 在质膜迅速聚集并与能催化底物磷酸化的蛋白激酶SOS2结合,致使 SOS2接触激活钠氢转运蛋白 SOS1,促进H+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进而使质膜内外H⁺浓度差降低, C 正确;
    D、盐胁迫下, 磷酸化的 SCaBP8解除了对 AKT1 的抑制,可能激活 AKT1, 但不能直接激活 HKT1, D 错误。
    故选D。
    3、呼吸熵(RQ)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有机物(底物)氧化分解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呼吸作用底物不同时,底物氢元素比例越低RQ值越小
    B.人体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时,RQ值不会发生改变
    C.氧气充足时,酵母菌RQ值不同说明其呼吸作用底物不同
    D.底物相同时,酵母菌RQ值不同说明其呼吸作用方式不同
    【答案】A
    【分析】呼吸底物为葡萄糖,酵母菌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会产生二氧化碳。
    【详解】A、底物氢元素比例越低,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越少,RQ值越高,A错误;
    B、人体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时,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RQ值有氧无氧环境下一致,不会改变,B正确;
    C、氧气充足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相同条件下,底物相同RQ值应当相同,若RQ值不同,则说明呼吸作用底物不同,C正确;
    D、底物相同时,若呼吸方式相同,酵母菌RQ值应当相同,酵母菌RQ值不同说明其呼吸作用方式不同,D正确。
    故选A。
    4、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易地保护
    B.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 会导致标记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大
    D.K值时, 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答案】B
    【分析】环境容纳量指的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不是种群数量可以达到的最大值,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可能会超过环境容纳量。
    【详解】A、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易地保护, A 正确;
    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与林冠层的郁闭度有关, 即与一年蓬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阳光对种群密度的影响为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B错误;
    C、 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变小,导致估算值大于实际种群密度, C正确;
    D、鱼群数量达到K值时,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D正确。
    故选B。
    5、下表是对某近海沙脊群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t/m2/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于生物不能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B.②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7996 t/m2/年
    C.从能量输出和输入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提高
    D.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可能会低于10%
    【答案】C
    【分析】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本题中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是指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根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即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以及各营养级的同化量GP可判断营养级关系。
    【详解】A、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会散失到环境中,这部分能量无法再被生物体利用,故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正确;
    B、根据表格数据,营养级②的GP(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最多,为7996 t/m2/年,这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的能量固定值。因此,可以推测营养级②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即7996 t/m2/年,B正确的;
    C、根据表格数据,②作为生产者,其NP(生物体储存的能量)是正的,①、③、④的NP也是正的,这意味着这些营养级在储存能量。实际上,由于能量流动过程中的损失、生物死亡和分解、外部输入和输出等因素,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总量可能保持相对稳定,或者甚至减少。因此,不能仅凭NP为正值就断定生态系统的有机物量会提高,C错误;
    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从营养级④到营养级①的能量流动只有8.31%(69.02/830.8),这明显低于10%,D正确。
    故选C。
    6、下列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中和”是指生产者固定CO2的量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B.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具有全球性,减缓温室效应需各国配合
    C.增加生产者数量是“碳中和”的有效措施,“碳达峰”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不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答案】D
    【分析】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详解】A、碳中和是生产者固定的CO2的总量与消费者、分解者呼吸释放的CO2的总量和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总量达到动态平衡,A错误;
    B、碳循环指C元素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具有全球性,减缓温室效应该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B错误;
    C、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还是可以顺利进行,不会明显减慢,C错误;
    D、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不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D正确。
    故选D。
    7、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形成肿瘤微环境,调控免疫细胞的代谢,进一步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与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正常表达使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
    B.肿瘤微环境中可进行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C.正常的免疫系统具有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控清除功能
    D.肿瘤微环境中的物质会影响免疫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答案】A
    【分析】(1)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详解】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引起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而原癌基因的正常表达不会使肿瘤细胞无限增殖,A错误;
    B、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可以进行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B正确;
    C、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通过细胞免疫清除肿瘤细胞,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正确;
    D、基因的表达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肿瘤微环境中的物质会影响免疫细胞中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A。
    8、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特效药,可通过静脉注射, 也可以通过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药物运输到组织细胞的途径有两个, 即途径1: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途径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研究发现,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胰岛素主要通过途径2运输到靶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B.胰岛素主要由途径2运输,与大部分组织液通过淋巴液回流至血浆有关
    C.静脉注射胰岛素时, 胰岛素运输路径为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D.在降血糖方面, 胰岛素与人体内多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C
    【分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也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但组织液→淋巴→血浆是单向的。
    【详解】A、2 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A 错误;
    B、少部分组织液通过淋巴液回流至血浆, B 错误;
    C、静脉注射胰岛素时,胰岛素运输路径为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C 正确;
    D、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所以在降血糖方面,人体内没有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错误。
    故选C。
    9、研究小组发现高温会影响拟南芥(一种闭花受粉植物)的雄蕊生长,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此现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生长素的浓度
    B.高温会抑制雄蕊的生长,可能影响拟南芥自花传粉
    C.正常温度下,10-7M比10-4M的IAA浓度对雄蕊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D.高温条件下,10-7M比10-4M的IAA浓度对缓解高温抑制雄蕊生长的效果更好
    【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由图1可知,高温会影响拟南芥雄蕊生长。由图2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雄蕊的长度。
    【详解】A、根据实验处理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高温对拟南芥雄蕊生长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高温的缓解作用,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温度和生长素浓度,A正确;
    B、分析图1可知,高温抑制雄蕊的生长,可能会导致自花授粉受阻,因此会影响拟南芥的自花传粉,B正确;
    C、由图2可知,正常温度下,10-7M比10-4M的IAA浓度对雄蕊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雄蕊的长度相对短,C正确;
    D、由图2可知,IAA浓度为10-4M时较10-7M更能缓解高温对植物的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D。
    10、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艾弗里向S型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分别加入不同的酶,再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应用了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需要设置不加酶的对照组
    B.实验结果说明很可能是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为确认DNA是转化因子,需分析比较提取物与DNA的理化性质
    D.R型菌在转化为S型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A
    【分析】(1)活体转化实验(在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中)是以R型和S型菌株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实验,将活的、无毒的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或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将活的、有毒的S型(有荚膜,菌落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或将大量经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少量无毒、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并从小白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菌。格里菲思称这一现象为转化作用,实验表明,S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R型活菌转化产生S型菌;
    (2)离体转化实验是艾弗里等人,设计几个实验组分别添加蛋白酶、酯酶或DNA酶的目的是除去相应的成分,采用的是“减法原理”。
    【详解】A、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均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采用的是减法原理来控制实验自变量,A错误;
    B、该实验结果证明 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很可能是DNA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物质,B正确;
    C、若要进一步确认DNA是转化因子这一实验结论,需进一步分析细胞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并与DNA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C正确;
    D、该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A。
    11、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细胞只会让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染色体失活中心Xic的Xist基因转录的RNA可招募某些蛋白质聚集在失活染色体的周围,与X染色体密切结合后使该染色体凝缩成巴氏小体而失活,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发生在胚胎时期,且失活的染色体是随机的,失活后的染色体可稳定遗传给子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雄性哺乳动物通常不会发生X染色体失活的现象
    B.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干扰Xist基因转录可用于验证X染色体的失活机制
    D.基因型杂合的女性患血友病可能与X染色体失活有关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哺乳动物细胞只会让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雄性哺乳动物细胞中通常只有一条X染色体,故不会发生X染色体失活的现象,A正确;
    B、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失活后的染色体可稳定遗传给子细胞,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不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
    C、Xist基因转录的 RNA 可招募某些蛋白质聚集在失活染色体的周围,与X染色体密切结合后使该染色体凝缩成巴氏小体而失活,干扰Xist 基因转录可使 X 染色体不失活,可用于验证X染色体的失活机制,C正确;
    D、血友病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型杂合的女性患血友病,可能与含有正常基因的 X 染色体失活有关,D正确。
    故选B。
    12、生态生化学研究发现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相互作用——化感作用,比如,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有利或不利的作用。这种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演替、生物多样性等存在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化感作用让植物群落中难以出现多物种共存现象
    B.利用化感作用可以对农作物病害等进行有效防治
    C.群落中某一种群形成特定的生态位可能与化感作用密切相关
    D.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化感作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A
    【分析】(1)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即生态位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包括其所在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其所占有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一般不同,不同物种占据着不同生态位,这有利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2)化感作用是指生态生化学研究发现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相互作用。
    【详解】A、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可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即化感作用也可能会促进植物群落中出现多物种共存现象,A错误;
    B、化感作用可用于杀灭植物病原体微生物等,实现对农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治,B正确;
    C、群落中某一种群特定生态位的形成和该种群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关系有关,而化感作用会影响种间关系,C正确;
    D、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化感作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3、甜米酒又称酒酿,多以糯米为原料拌入酒曲发酵而成。传统家庭手工制作,产品品质不稳定,容易酸败,下面是工业化生产米酒的流程,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性状优良的酵母菌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发酵时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以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物的形成
    C.酵母菌的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而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D.罐装、封口、杀菌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若时间过长,产品会腐败变酸
    【答案】C
    【分析】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发酵过程:菌种选育→菌种的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接种→发酵条件的控制→分离和提纯。
    【详解】A、发酵工程的第一步就是选育菌种,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正确;
    B、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B正确;
    C、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C错误;
    D、罐装、封口、杀菌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若时间过长,容易受杂菌污染,产品会腐败变酸,D正确。
    故选C。
    14、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植株,是因为植物细胞中含有该植物几乎全部的遗传物质
    B.步骤③切取带有形成层组织块,原因是形成层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成愈伤组织
    C.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试管苗时,更换培养基的目的是使培养基中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D.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分析】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试管苗时,更换培养基是因为不同时期需要的激素比例不一样,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详解】A、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植株的原因是植物细胞中含有该植物几乎全部的遗传物质,A正确;
    B、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所以步骤③切取带有形成层组织块,原因是形成层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成愈伤组织,B正确;
    C、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试管苗时,更换培养基是因为不同时期需要的激素比例不一样,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C错误;
    D、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C
    15、乳腺癌化疗的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降低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①过程形成的杂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以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B.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三部分组成,ADC起作用时会被细胞吞噬,并在溶酶体内被分解后释放药物
    C.经步骤③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的特点是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并能大量制备
    D.ADC能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原因是药物能特异性地作用于乳腺癌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
    【答案】B
    【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浆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详解】A、经过程①形成的融合细胞有同种核两两融合和不同核融合细胞,需要经过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A错误;
    B、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通常由负责选择性识别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负责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有效载荷,以及连接抗体和有效载荷的连接子三个部分组成,ADC起作用时会被细胞吞噬,并在溶酶体内被分解后释放药物,B正确;
    C、步骤③是抗体检测,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C错误;
    D、ADC能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原因是抗体能特异性地作用于乳腺癌(靶)细胞,避免其他细胞受损,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5题,共55分)
    1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大多是在光系统内进行的,光系统涉及两个反应中心: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光系统Ⅱ裂解水,光系统Ⅰ还原NADP+,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的结构①-④分别为光系统Ⅱ、细胞色素b6-f复合物、光系统Ⅰ、NADP酶。
    (1)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分子在光能激发下失去高能e-,失去e-的叶绿素分子,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e-,使水分解为d 和c;e-最终传递给b ,合成NADPH。伴随着e-的传递,c 通过 的方式从叶绿体基质转运至类囊体腔积累,形成一定的梯度,驱动ATP合成,最终实现能量转换。类囊体上的光系统Ⅱ是由 构成的复合体。
    (2)太阳光除了能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源,还可以作为 ,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植物体内存在光敏色素和 的受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可以将相关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 ,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请从对光的利用的角度提出两项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 。
    【答案】(1)氧(氧气) NADP+ H+ 主动运输 色素和蛋白质
    (2)(一种)信号 感受蓝光 特定基因的表达
    (3)适当提高人工光源的光照强度、利用红光或蓝光进行补光、合理施肥提高叶绿素含量或增大叶面积、合理密植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详解】(1)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分子在光能激发下失去高能e-,失去e-的叶绿素分子,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e-,使水分解为d氧气和c,即H+;e-最终传递给b,即NADP=,并同时结合H+合成NADPH。伴随着e-的传递,图中的c,即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叶绿体基质转运至类囊体腔中积累,形成一定的梯度,驱动ATP合成,最终实现能量转换。类囊体上的光系统Ⅱ能吸收光能,且含有分解水的酶,因而可推测,光系统Ⅱ是由色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2)太阳光除了能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源,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通过光敏色素的作用,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其具体表现为植物体内存在光敏色素和感受蓝光的受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可以将相关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即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3)植物的产量构成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实现的,要提高作物的产量,需要设法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宜的温度等,另外无机盐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通过提高人工光源的光照强度、利用红光或蓝光进行补光、合理施肥提高叶绿素含量或增大叶面积、合理密植,也可通过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或在大棚内养殖蘑菇等措施实现。
    17、生态浮床, 也称为人工浮岛或生态浮岛,是一种利用生态工程原理, 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进行治理的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吸附作用以及物种间的竞争机理,降低水中的COD(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该值越大水体污染越严重)、氮和磷的含量,从而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如图表示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有机污染问题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被外来有机污水严重污染且未经治理的水体,水中COD 值可能会越来越大, 污水中有机物质被降解主要靠分解者,请写出引起 COD 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
    (2)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有机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运用了种间竞争关系,请举例说明种间竞争的表现: 。
    (3)生态浮床不仅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还为昆虫、鸟类和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这种多样化的生态位有助于增加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进而增强生态系统的 。
    (4)生态浮床技术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和化学药剂投入,因此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同时,该技术能够大量节省费用开支,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可见,该生态浮床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经历治理后,水体中鱼的种类增多,其中食草性鱼类同化能量的流向有 。
    【答案】(1)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质、藻类的遗体导致溶氧量大幅下降, 溶氧量大幅下降导致水生动植物死亡, 其遗体被分解进一步消耗大量氧气, 逐步引起COD 值增大
    (2)浮床植物与藻类竞争阳光以及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
    (3)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4)整体
    (5)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分析】一、生物多样性: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价值:
    ①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和旅游观光等。
    ②间接价值:
    a.主要: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
    b.次要: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
    二、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运动。
    (3)过程: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往返。
    三、能量流动:
    (1)形式:一般为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2)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四、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寄生、捕食和种间竞争。。
    【详解】(1)由于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质、藻类的遗体导致溶氧量大幅下降, 溶氧量大幅下降导致水生动植物死亡, 其遗体被分解进一步消耗大量氧气,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逐步引起COD 值增大。
    (2)生态浮床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等,使水体中营养转移到浮床上植株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而水体中的藻类生长也需要吸收氮和磷,因此种间竞争的表现为浮床植物与藻类竞争阳光以及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
    (3)多样化的生态位有助于增加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进而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4)根据题意,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因此该生态浮床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5)食草性鱼类同化能量的流向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18、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细胞、腺体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下图化学突触中, 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会在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时开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电信号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机理是 。
    (2)从兴奋传递方向方面分析,化学突触有前膜和后膜之分,但电突触没有严格的前膜和后膜之分,原因是 。
    (3)请利用下图所示的结构验证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传递方向的特点,其中A、B、C三点为刺激位点,请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结果及其结论。

    实验操作、结果: 。
    实验结论: 。
    (4)神经一体液调节也离不开突触的信息传递,在寒冷刺激下,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多,这一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请写出该调节的路径: (用箭头和文字作答)。
    【答案】(1)传导至突触小体的电信号会促进Ca2+内流, 进而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最终发生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
    (2)化学突触中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释放神经递质的一侧为突触雨膜,接收神经递质的一侧为突触后膜,而电突触中兴奋传递是双向的, 也就没有突触前膜和后膜之分(答案合理即可)
    (3)实验操作、结果:刺激 A 点时,电表指针偏转2次, 肌肉收缩;刺激B点时, 电表指针偏转1次,肌肉收缩;刺激C点时, 电表指针偏转1次, 肌肉收缩 兴奋在化学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在电突触处传递是双向的
    (4)寒冷→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部位;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详解】(1)分析图,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传导至突触小体的电信号会促进Ca2+内流, 进而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最终发生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
    (2)从兴奋传递方向方面分析,化学突触有前膜和后膜之分,但电突触没有严格的前膜和后膜之分,因为化学突触中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释放神经递质的一侧为突触前膜,接收神经递质的一侧为突触后膜,而电突触中兴奋传递是双向的, 也就没有突触前膜和后膜之分。
    (3)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要验证兴奋在化学突触是单向的,在电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双向的特点。
    实验操作、结果:刺激 A 点时,电表指针偏转2次, 肌肉收缩;刺激B点时, 电表指针偏转1次,肌肉收缩;刺激C点时, 电表指针偏转1次, 肌肉收缩。
    实验结论:兴奋在化学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在电突触处传递是双向的。
    (4)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因此调节路径为:寒冷→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19、燕麦的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黑颖)、乙(黄颖:aaBB)、丙(白颖)三个纯合品系的燕麦为研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信息可判断燕麦甲的基因型是 。
    (2)依据实验结果推断: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判断的依据是 。
    (3)表中F2的黑颖植株中有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全为黑颖,这些黑颖个体的基因型为 。请设计实验区分这些黑颖个体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
    【答案】(1)AABB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
    (3)AABB、AABb、Aabb 黑颖植株与白颖植株进行测交,收集产生的种子,种植长成植株后再进行测交,分析第二次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或与黄颖杂交两次)
    【分析】实验二中F2的表型比例符合9:3:3:1的变式,可以推测F1的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_B_和A_bb,黄颖的基因型为aaB_,白颖的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1)实验二中F2的表型比例符合9:3:3:1的变式,可以推测F1的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_B_和A_bb,黄颖的基因型为aaB_,白颖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甲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
    (2)由于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已知表中F2的黑颖植株基因型有A_B_和A_bb,有A存在即表现为黑颖个体,因此这些黑颖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黑颖植株与白颖植株进行测交,收集产生的种子,种植长成植株后再进行测交,分析第二次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或与黄颖杂交两次)。AABB和aabb测交,子一代为AaBb,子一代再进行测交,子代黑颖:黄颖:白颖=2:1:1;AABb和aabb测交,子一代为AaBb和Aabb,子一代再进行测交,子代黑颖:黄颖:白颖=4:1:3;AAbb和aabb测交,子一代为Aabb,子一代再进行测交,子代黑颖:白颖=1:1。
    20、许多植物病毒运动蛋白可以增加植物胞间连丝的通透性,介导病毒核酸的转移。黄瓜花叶病毒(CMV)是一种寄主范围非常广泛的植物病毒,已有研究表明黄瓜花叶病毒运动蛋白(CMP)介导了病毒核酸分子在植物细胞间的转移。GFP是在水母细胞中表达的一种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人员拟构建CMP-GFP融合基因,并将其转入工程菌中大量合成CMP-GFP融合蛋白,以追踪病毒运动蛋白对植物胞间连丝物质运输中的生理功能。图1表示利用PCR技术获取融合基因的过程。图2表示pUC质粒,Amp²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能分解β-半乳糖苷,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SmaI、NcI、EcRI、Pst1是4种限制酶,它们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
    (1)构建CMP-GFP融合基因设计引物时,需要把CMP基因的对应终止密码子的3个碱基去掉,原因是 。质粒上终止子的作用是 。
    (2)若对图1过程中形成的CMP-GFP融合基因进行大量扩增,需要的酶是 ,可以使用的引物是图中的 。若从以下四个引物中选择其中两个作为引物P2和引物P3的组成部分,应选择 (填序号)。
    ①:5’-CGGGGATCCATACATATGAGTAAA-3’
    ②:5’-ACCTTGGAAAGCCATTTTGTATAGTTCATC-3’
    ③:5’-ACAGGATCCTATAGATATAG-3’
    ④:5’-GATGAACTATACAAAATGGCTTTCCAAGGT-3’
    (3)为了使CMP-GFP融合基因能够正确插入pUC质粒中,需要在构建融合基因时在所需引物的 (填“5’”或“3’”)端添加限制酶 的序列。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在添加了氨苄青霉素和β-半乳糖苷的培养基中菌落的生长状况和菌落颜色分别是 。
    【答案】(1)使CMP表达的蛋白质与GFP表达的蛋白质能融合(或使CMP和GFP两个基因能够连续转录和翻译)使转录停止(或结束)
    (2)TaqDNA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引物P1和P4 ②④
    (3)5’ NcI、PstI 能正常生长、白色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1)使CMP表达的蛋白质与GFP表达的蛋白质能融合(或使CMP和GFP两个基因能够连续转录和翻译)构建CMP-GFP融合基因设计引物时,需要把CMP基因的对应终止密码子的3个碱基去掉,否则会分别单独转录和翻译出CMP蛋白和GFP蛋白。终止密码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停止(或结束)。
    (2)PCR过程中需要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其中引物P1和引物P4可以扩增融合基因,引物P2和引物P3的部分区段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在所给的四个引物中只有②和④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因此应选择②和④作为引物P2和引物P3的组成部分。
    (3)由于PCR过程中子链延伸的方向从5’端向3’端,因此只能对引物的5’进行修饰,添加限制酶序列,由pUC质粒,可以看出SmaI、NcI、EcRI、PstI四种限制切点中SmaI同时位于标记基因中,EcRI同时位于复制原点中,只有NcI和PstI既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能够破坏LacZ基因便于后期的筛选,在添加了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由于导入的重组质粒中含有抗氨苄霉素基因,因此能够正常生长,由于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不能分解β-半乳糖苷产生蓝色物质,因此菌落应该是呈现白色。
    项目
    GP
    NP
    R

    69.02
    33.99
    35.03

    7996
    4680
    3316

    13.18
    6.37
    6.81

    830.8
    282
    548.8
    加入的酶
    RNA酶
    蛋白酶
    酯酶
    DNA酶
    转化活性




    实验
    P
    F1表型及比例
    F1自交得F2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是黑颖
    黑颖:黄颖=3:1
    实验二
    丙(♀)×甲(♂)
    全是黑颖
    黑颖:黄颖:白颖=12:3:1

    相关试卷

    [生物]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安徽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福建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卷01-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福建卷)(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