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2-【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江苏卷)(解析版)
展开【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江苏卷)
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共 14题,每题 2 分, 共 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蛋白质和核酸是人体细胞中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含4条多肽链,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DNA含4种脱氧核苷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RNA含2种五碳糖,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两者均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详解】A、血红蛋白含4条多肽链,功能为运输氧气,A正确;
B、DNA含4种脱氧核苷酸,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RNA 只含 1种五碳糖-核糖,是某些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C 错误;
D、蛋白质的单体为氨基酸,核酸的单体为核苷酸,它们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B细胞含有发达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分泌
B.与碳循环有关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含有多种碱性水解酶,有利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细胞骨架是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答案】D
【分析】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中能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新的记忆B细胞。
【详解】A、记忆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A错误;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但在细胞质基质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与与碳循环有关的细胞结构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还有细胞质基质, B 错误;
C 、溶酶体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 C 错误;
D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 正确。
故选D。
3、如图为液泡膜上离子跨膜运输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逆浓度梯度从细胞液进入细胞质基质
B.有氧呼吸的增强可促进Ca2+进入液泡
C.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液泡中的pH环境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中的类似
【答案】A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Ca2+进入液泡时需要载体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Ca2+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并末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 H+进入液泡需要载体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H+运出液泡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 Na+进入液泡与H+运出液泡相伴随。
【详解】A、图中Ca2+进入液泡时需要载体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Ca2+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并末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图中Ca2+进入液泡时需要载体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因此有氧呼吸的增强可促进Ca2+进入液泡,B正确;
C、H+运出液泡的过程伴随Na+进入液泡,H+运出液泡属于协助扩散,该过程由高浓度→低浓度,会产生化学势能,可为Na+进入液泡提供能量,故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液泡中的H+浓度高呈现酸性环境,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类似,D正确;
故选A。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的寿命与其分裂能力无关,而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易分散转移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答案】D
【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A、正常细胞的寿命与其分裂能力无关,而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如心肌细胞寿命很长,但不能分裂,A正确;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B正确;
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正确;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有关,一般来说,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全能性越不易表达,D错误。
故选D。
5、下图是研究人员以榴花秋舞月季根尖为材料进行核型分析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是榴花秋舞月季有丝分裂前期图像,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
B.图2是依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着丝粒位置等分析的结果
C.图3可用于分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范围、臂比范围、平均臂比等
D.结果表明榴花秋舞月季是四倍体,着丝粒都位于染色体的中部或近中部
【答案】A
【分析】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特点: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以及纺锤体开始形成。
中期: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纺锤体完全形成时期。
后期:后期是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由赤道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
末期:为形成二子核和胞质分裂的时期,染色体分解,核仁、核膜出现,赤道板上堆积的纺锤丝,称为成膜体。
【详解】A、由于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因此细胞中的DNA数大于染色体数的2倍,A错误;
B、图2为核型分析的结果,核型分析是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着丝粒位置等分析的结果,B正确;
C、图3反应了相对长度和染色体序号、平均臂长都可以用此图来分析,C正确;
D、由图2可知,榴花秋舞月季是是四倍体,图4可以反应榴花秋舞月季着丝粒在染色体的中部或近中部,D正确。
故选A。
6、下列相关实验操作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分析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课题 | 实验操作改变 |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 | 还原糖的鉴定 | 将加热温度从50~60℃升高到100℃ | 可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
B |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将酵母菌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从5%提高到10% | 酒精检测时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无颜色变化 |
C | 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 | 将无水乙醇用量从5~10mL增加到15~30mL | 滤纸条上分布的色素带颜色加深 |
D |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 采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将电灯功率从40~60W增加到100~150W | 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的种类会明显增多 |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还原糖的鉴定水浴加热的温度是50~65℃,升高温度,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速度加快,可在短时间观察到砖红色沉淀,A正确;
B、增加葡萄糖的量可能导致葡萄糖有剩余,葡萄糖也能使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将酵母菌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从5%提高到10%,则酒精检测时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会有颜色变化,其变化为由橙色变为灰绿色,B错误;
C、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若溶剂量大,则色素的浓度降低,会导致收集到的色素带过浅,C错误;
D、电灯功率增大,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种类不会明显增多,数量可能有所增加,因为此时利用的原理是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和避高温的特征,D错误。
故选A。
7、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RNA的合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RNA聚合酶沿着DNA自右向左催化转录过程
B.图示完整DNA分子可转录合成多个不同种类RNA分子
C.图示生物可边转录边翻译,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D.图示物质③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可直接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
【答案】B
【分析】图示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①是DNA分子中的非模板链,②是转录的模板DNA链,③是转录的产物RNA,⑤是RNA聚合酶,⑥是双链DNA分子。
【详解】A、转录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RNA聚合酶,根据合成的mRNA长短及DNA和RNA的结合区域可知,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A错误;
B、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故图示完整DNA分子可转录合成多个不同种类RNA分子,B正确;
C、由于图示细胞为真核生物细胞,具有核膜等结构,故图示生物转录完成后才进行翻译,C错误;
D、③可表示mRNA,需要经过加工编辑才可以转移到细胞质中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D错误。
故选B。
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发现了丹尼索瓦人,并完成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测序。研究团队还在山洞里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直接杂交后代,通过对大量化石的测序,发现他们的混血后代存活了下来,并将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该团队通过进一步分析比较现代人和已经灭绝的人类之间的线粒体DNA差异,为探索人类的进化历史奠定了科学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生物学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
D.古人类进化成现代人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的过程
【答案】C
【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错误;
B、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线粒体DNA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杂交后代存活了下来,并将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说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能产生可育后代,即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而非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B.激素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C.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胰岛素、尿素、乙酰胆碱并不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B
【分析】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都是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血浆。
2、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时刻在变化,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A、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组织液,A错误;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B正确;
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胰岛素、尿素、乙酰胆碱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10、汉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种子具有药用价值。研究人员向汉麻幼苗喷施不同浓度IAA,待植株分化出性别表征后,统计得到下表所示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IAA浓度/mg·L-1 | 0 | 30 | 60 | 120 |
雄株数/株 | 18 | 12 | 8 | 13 |
雌株数/株 | 22 | 28 | 32 | 27 |
A.汉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选用的汉麻幼苗苗龄不宜过大,对照组可用蒸馏水喷施
C.实验中要控制喷施IAA的时间、间隔天数和总次数
D.在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生产中,可在幼苗期喷施60mg·L-1的IAA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内容可知,该实验为探究喷施不同浓度的IAA对汉麻幼苗性别分化的影响,自变量为IAA的浓度,因变量为雌、雄株数目;对照组用蒸馏水喷施,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IAA喷施。
【详解】A、由表格内容可知,汉麻的性别分化与IAA的浓度也有关,A错误;
B、根据题意“研究人员向汉麻幼苗喷施不同浓度IAA,待植株分化出性别表征后,统计得到下表所示结果”可知,该实验为探究喷施不同浓度的IAA对汉麻幼苗性别分化的影响,故(空白)对照组可用蒸馏水喷施,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IAA喷施,且选用的汉麻幼苗的苗龄不宜过大,B正确;
C、为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实验中要控制喷施IAA的时间、间隔天数和总次数,C正确;
D、由表格可知,当IAA浓度为60mg·L-1时,分化形成的雌株数最多,故在以收获种子为目的(雌株数目多)的生产中,可在幼苗期喷施60mg·L-1的IAA,D正确。
故选A。
11、泗洪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严格实行分区管理:核心区用于保存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并作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用于集约管理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区用于发展农业、修建旅游设施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核心区珍稀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一般不用标记重捕法
B.核心区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利用缓冲区资源开展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实验区发展农业、修建旅游设施需考虑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答案】C
【分析】1、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基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详解】A、由于珍稀动物数量很少,则可以进行逐一计数,则一般不用标记重捕法,A正确;
B、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通过食物链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B正确;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C错误;
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D正确。
故选C。
12、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取少量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再放上4片含有链霉素(抗生素的一种)的圆形滤纸,然后在无菌适宜条件培养12~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圈(简称抑菌圈,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培养基需冷却至50℃左右时再倒平板,该操作需要在酒精灯旁完成
B.图2中所示培养基的放置方式,能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和冷凝水珠冲散菌落
C.图3培养皿上大肠杆菌的接种方式为涂布平板法,Ⅳ号纸片上抗生素浓度最高
D.图3所示的抑菌圈内出现大肠杆菌菌落的原因是链霉素使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D
【分析】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对此药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无抑菌圈,则说明该菌对此药具有耐药性。透明圈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细菌浓度有直接关系。
【详解】A、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后需冷却再倒平板,倒平板时应在酒精灯前进行,可以尽可能减少培养基污染,A正确;
B、接种后的培养基需要倒置放置,这样可以防止培养基中水分过快蒸发,同时防止冷凝形成的水珠倒流冲散菌落,B正确;
C、图3所示为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纸片上的抗生素浓度越大,所形成的抑菌圈就越大,故Ⅳ号纸片上的抗生素浓度最高,C正确;
D、Ⅳ的抑菌圈中出现了少数几个菌落说明这几个菌落出现了抗药性,抗药性的获得是由于这些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抗生素只是将具有抗药性突变的细菌从中筛选出来,D错误。
故选D。
13、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
B.过程③的培养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脱分化
C.过程①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过程②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D.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①是去除细胞壁,②是原生质体融合,③是脱分化过程,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两个物种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原理,A正确;
B、③是由杂交细胞诱导成为愈伤组织的过程,表示脱分化,该过程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诱导,B正确;
C、过程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的过程,由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壁,过程②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可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C错误;
D、可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该过程属于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测定,D正确。
故选C。
14、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我国科研人员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将培养皿密闭培养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B.胚胎移植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甲基化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答案】C
【分析】分析图示,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加入抗生素,A错误;
B、胚胎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B错误;
C、DNA分子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关闭基因的活性,而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C正确;
D、孤雌小鼠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发育而来,如果提供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可以是AABB,所以二者基因型可能不同,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共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在寒冷条件下,脂肪细胞中脂肪的氧化分解会明显加快,以提供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TP合成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复合体蛋白,由F1和F0两部分组成,F0跨膜并形成H+通道,使线粒体膜间隙中的H+顺浓度梯度流向线粒体基质,同时位于基质侧的F1可催化ATP的合成。UCP是线粒体内膜上的另一种蛋白质,可以将H+顺浓度梯度运入线粒体基质,但没有催化ATP合成的作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合成酶的F0部分可能是疏水性的
B.ATP合成酶既是转运蛋白,也是生物催化剂
C.图乙的膜结构上侧是线粒体基质,下侧为线粒体膜间隙
D.寒冷条件下,脂肪细胞中UCP的数量会增多
【答案】ABD
【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TP合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复合体蛋白,由F1和F0两部分组成,F0跨膜并形成H+通道,使线粒体膜间隙中的H+顺浓度梯度流向线粒体基质,同时位于基质侧的F1可催化ATP的合成。UCP是线粒体内膜上的另一种蛋白质,可以将H+顺浓度梯度运入线粒体基质,但没有催化ATP合成的作用。
【详解】A、ATP合酶的F0跨膜并形成H+通道,说明其跨膜区域具有疏水性的特点,A正确;
B、ATP合成酶既能运输H+,也是催化ATP合成,B正确;
C、F0使线粒体膜间隙中的H+顺浓度梯度流向线粒体基质,上侧是线粒体膜间隙,下侧为线粒体基质,C错误;
D、UCP是线粒体内膜上的另一种蛋白质,可以将H+顺浓度梯度运入线粒体基质,但没有催化ATP合成的作用,因此寒冷条件下,UCP的数量增多,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D正确。
故选ABD。
16、科研人员研究了凤眼莲盖度(入侵程度)对金鱼藻、黑藻单种及混种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凤眼莲、黑藻、金鱼藻三者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B.无凤眼蓬入侵时,金鱼藻的竞争力比黑藻强
C.凤眼莲盖度中等(25%)时,金鱼藻和黑藻能共同抵御不良环境
D.凤眼莲盖度较高(75%)时,金鱼藻和黑藻的种间竞争加剧
【答案】CD
【分析】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详解】A、当凤眼莲入侵时,对金鱼藻以及黑藻生长以及种间关系都有影响。因此,三种藻类生活在同一块区域时,三者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流动与信息交流,A错误;
B、当无凤眼莲入侵时,即凤眼莲盖度为0%时,金鱼藻和黑藻单种模式的生物量比混种模式生物量大,说明金鱼藻和黑藻为竞争关系。金鱼藻和黑藻混种时,黑藻生物量比金鱼藻生物量高,说明:黑藻竞争力比金鱼藻强,B错误;
C、当凤眼莲盖度为25%时,金鱼藻和黑藻混种模式的生物量都大于单种模式的生物量,说明随着凤眼莲入侵胁迫变化,金鱼藻和黑藻的竞争关系削弱,转变为促进作用,二者能共同抵御不良环境,C正确;
D、当凤眼莲盖度为75%时,金鱼藻和黑藻混种模式生物量比单种模式的生物量小,并且金鱼藻明显减少,说明金鱼藻和黑藻的种间竞争加剧,D正确。
故选CD。
17、同为受精卵发育的蜂王和工蜂,蜂王以蜂王浆为食,而工蜂以花粉和花蜜为食。蜜蜂体内DNMT3基因表达的DNA甲基转移酶能使某些基因上游转录调控区及其附近的“CpG岛”甲基化从而导致基因转录失活。研究发现,工蜂细胞中DMT3基因中“CpG岛”甲基化程度高,蜂王细胞中DNMT3基因的“CpG岛”甲基化程度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蜂王浆的作用可能是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
B.DNA分子上CpG中的胞嘧啶被甲基化引起的基因突变能遗传给后代
C.“CpG岛”可能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甲基化后阻止了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
D.“CpG岛”甲基化后影响了翻译过程,造成性状的改变属于表观遗传
【答案】BD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蜜蜂体内DNMT3基因表达的DNA甲基转移酶能使某些基因上游转录调控区及其附近的“CpG岛”甲基化从而导致基因转录失活”,即DNA甲基化转移酶是催化“CpG岛”甲基化的,而蜂王以蜂王浆为食,蜂王细胞中DNMT3基因的“CpG岛”甲基化程度低,故推测推测蜂王浆的作用可能是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A正确;
B、DNA分子上CpG中的胞嘧啶被甲基化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引起基因突变,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CpG岛”位于基因上游转录调控区附近,被DNA甲基转移酶催化后甲基化,进而基因转录失活,而RNA聚合酶能识别并与启动子结合,启动转录过程,故可推测“CpG岛”可能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甲基化后阻止了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C正确;
D、由题意可知,“CpG岛”甲基化后影响的是转录过程而非翻译过程,D错误。
故选BD。
18、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大麦作原料时,淀粉是酵母菌的主要碳源
B.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α−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的时间
C.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要始终保持厌氧环境,以便完成酒精的生成
D.“精酿”啤酒不进行过滤和消毒,故发酵过程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答案】ACD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获得大量能量,从而快速繁殖,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啤酒生产需经过制麦、糖化、发酵等主要环节。
【详解】A、利用大麦作原料时,淀粉需要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才能被酵母菌利用,A错误;
B、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ɑ一淀粉酶的充分接触,缩短精化过程所用的时间,B正确;
C、为了提高菌种数量,缩短发酵时间过程③的主发酵初期应提供氧气,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快建繁殖,C错误;
D、精酿啤酒不进行过滤和消毒,但发酵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杂菌繁殖对发酵过程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ACD。
19、研究表明,脑内5-羟色胺(5-HT)浓度下降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5-HT在脑中分泌和作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四种药物中能抗抑郁的有( )
A.阻断5-HT回收的丙咪嗪
B.抑制囊泡对5-HT再摄取的利血平
C.抑制单胺类氧化酶活性的苯乙肼
D.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苯氧丙胺
【答案】ACD
【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5-羟色胺属于神经递质,该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前膜上的5-羟色胺转运载体摄取到前膜内。
【详解】A、脑内5-羟色胺(5-HT)浓度下降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阻断5-HT回收,能使突触间隙中5-HT含量增加,具有抗抑郁功能,A正确;
B、抑制细胞中囊泡对5-HT再摄取,使待释放的5-HT减少,不利于抗抑郁,B错误;
C、脑内5-羟色胺(5-HT)浓度下降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抑制单胺类氧化酶活性,能使突触间隙中5-HT含量增加,具有抗抑郁功能,C正确;
D、脑内5-羟色胺(5-HT)浓度下降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5-HT回收抑制剂能使突触间隙中5-HT含量增加,具有抗抑郁功能,D正确。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7 分。
20、研究表明,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化与细胞中合成代谢不足,缺乏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如ATP等)有关。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纳米级植物光合系统(NTU),并将其植入关节炎模型鼠体内,以期减缓小鼠骨关节炎疾病发展进程。下图是本研究的主要路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可利用______技术分离出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利用______(“低渗”或“等渗”或“高渗”)溶液使叶绿体破裂,释放出类囊体,进一步分离获得纳米级光合系统(NTU)。
(2)下图是过程②功能检测的实验结果,实验中红光照射的目的是______,结果表明制备的类囊体基本保持完整,其主要依据是______。
(3)为实现跨物种的应用,过程③中研究人员选用同种小鼠软骨细胞膜封装的NTU,一方面可有效地逃避小鼠______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另一方面可被病变的软骨细胞______,进而改善病变的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
(4)为测试CM-NTUs对小鼠骨关节炎的体内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展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简要操作过程 |
关节炎模型鼠分组 | ①______ |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 | 对健康鼠(a组)和上述4组模型鼠(b~e组)进行如下主要操作:a组不做处理,b、c组注射空囊泡,②______,其中③______两组用红光照射小鼠骨关节部位,各组小鼠均正常饲喂。 |
实验结果记录并统计 | 治疗后12周,测定5组小鼠右后肢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结果如下图。 |
结果分析及结论 |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④______。 |
【答案】(1) 差速离心 低渗
(2) 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类囊体在光下能进行光反应合成了ATP和NADPH
(3) 巨噬(吞噬) 摄取
(4) 选取年龄、生理状态基本一致的关节炎模型鼠若干,将它们随机均分为4组 d、e组注射等量的CM-NTUs c、e组 植入CM-NTUs并辅以光照能够有效缓解小鼠关节炎症状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I (NADP+) 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I (NADPH) 。还原型辅酶I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 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详解】(1)可利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出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利用低渗溶液使叶绿体吸水破裂,释放出类囊体,进一步分离获得纳米级光合系统(NTU)。
(2)红光照射的目的是提供类囊体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图中显示类囊体在光下能进行光反应合成了ATP和NADPH,说明制备的类囊体基本保持完整。
(3)选用同种小鼠软骨细胞膜封装的NTU,一方面可有效地逃避小鼠巨噬(吞噬)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另一方面可被病变的软骨细胞摄取,进而改善病变的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
(4)本实验中选取年龄、生理状态基本一致的关节炎模型鼠若干,将它们随机均分为4组,对健康鼠(a组)和上述4组模型鼠(b~e组)进行如下主要操作:a组不做处理,b、c组注射空囊泡,d、e组注射等量的CM-NTUs,其中c、e组两组用红光照射小鼠骨关节部位,各组小鼠均正常饲喂。治疗后12周,测定5组小鼠右后肢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结果显示e组即植入CM-NTUs并辅以光照后,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恢复最好,说明本实验能够有效缓解小鼠关节炎症状。
2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常见药物,下图1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受体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图1中,当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________亚基结合后,可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催化IRS-1酪氨酸(Tyr)残基被________而激活,进而发挥作用。
(2)激活后的IRS-1可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过促进过程①将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以促进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组织细胞,同时可促进过程②中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________。
(3)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有多种。某种糖尿病是因图1中过程①受阻所致,试分析图2中磺脲类降糖药物是否是治疗该种糖尿病的最佳用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到自由基攻击造成损伤后,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激活因子PDX-1的表达量会降低,进而引发糖尿病。研究发现,玫瑰花提取物有控制糖尿病及抑制并发症的作用,为研究其抗糖尿病的机制,科研工作者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材料:肠提取物(含α-葡萄糖苷酶,能促进小肠麦芽糖等寡糖水解)、玫瑰花水提取物(Ms)母液、玫瑰花醇提取物(Mc)母液、阿卡波糖(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磷酸盐缓冲液(pH 6.8)
实验步骤目的 | 简要操作过程 |
处理肠提取物 | 取50 μL肠提取物加入磷酸盐缓冲液,37℃水浴温孵10 min |
处理玫瑰花提取物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 实验组:向处理后的肠提取液中分别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Ms、Mc稀释液 |
对照组1:向处理后的肠提取液中加入等量相应浓度的阿卡波糖溶液;对照组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测定分析 | 样品溶液置于96孔板中用酶标仪于405 nm处测定吸光度,每组反应平行进行3次。计算不同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绘制曲线(如图) |
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研究者每天对部分糖尿病模型鼠灌胃Mc提取物,7天后检测胰腺细胞相关物质的分泌量并制成表格如下(表中SOD为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清除自由基):
组别 | Mc提取物/(mg/kg) | SOD/相对含量 | PDX-1基因的表达量/相对含量 | 胰岛素/相对含量 |
组1 | — | 0.75±0.04 | 2.15±0.16 | 4.96±0.10 |
组2 | 5 | 0.91±0.13 | 2.56±0.23 | 6.60±0.47 |
请根据上述数据,对该表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α(亚基) 磷酸化
(2) 协助扩散 合成糖原和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3)不是,该种糖尿病致病原因是缺乏葡萄糖转运蛋白,而磺脲类降糖药物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葡萄糖吸收障碍
(4) 将 Ms、Mc母液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 向处理后的肠提取液中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 Ms、Mc 均显示出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且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其中Mc抑制作用更强 Mc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鼠SOD分泌、PDX1基因的表达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分析】分析图1,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α亚基结合后,可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催化IRS-1酪氨酸(Tyr)残基被磷酸化而激活,激活后的IRS-1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过促进过程①进而促进将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同时可促进过程②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等过程。
【详解】(1)由题图信息知,胰岛素受体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当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α亚基结合后,可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催化IRS-1酪氨酸(Tyr)残基被磷酸化而激活,进而发挥作用。
(2)过程①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GLUT4是膜上葡萄糖转运的载体,该过程可将GLUT4运往细胞膜。激活后的IRS-1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过促进过程①进而促进将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过程②为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等过程,激活后的IRS-1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在促进过程①的同时可促进过程②的进行。
(3)图1中过程①受阻所致,即该种糖尿病是由于含有GLUT4的囊泡无法及时运往细胞膜,使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减少导致的。图2中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胰岛B细胞K+通道的开放,使膜电位变化,导致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释放,但对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GLUT4没有影响,故该药物不是治疗该种糖尿病的最佳用药。
(4)为研究玫瑰花提取物的抗糖尿病机制,可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①取50 μL肠提取物加入磷酸盐缓冲液,37℃水浴温孵10 min;②将 Ms、Mc母液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③设置4组实验,编号1~4,1、2组为实验组,向处理后的肠提取液中分别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Ms、Mc稀释液,3、4组为对照组,一组向处理后的肠提取液中加入等量相应浓度的阿卡波糖溶液;另一组向处理后的肠提取液中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一段时间后将样品溶液置于96孔板中用酶标仪于405 nm处测定吸光度,每组反应平行进行3次。计算不同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绘制曲线。结合实验曲线可知。Ms、Mc 均显示出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且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其中Mc抑制作用更强。
实验二的自变量是有无Mc提取物,因变量是SOD相对含量、PDX-1基因的表达相对含量、胰岛素相对含量,故该表格可命名为Mc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鼠SOD分泌、PDX1基因的表达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22、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为加强对蝗虫的防治,科学家对蝗虫的种群特征、迁飞等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应是________。
(2)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一般用系统取样和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1为一种捕捉器,捕捉蝗虫时应将捕捉器尽量________(选填“远离”或“接触”)草地,在样方内以图2中________(填字母)方式捕捉蝗虫以利于准确计数。
(3)图3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111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
图3、4所示模型属于________模型。据此模型分析,________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蝗虫分为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类。科学研究发现当少量散居型的蝗虫聚集之后,它们后腿的某一部位相互触碰时,会释放4-乙烯基苯甲醚(4VA)引发蝗虫聚集。4VA属于________信息,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随蝗虫密度的增加,释放的4VA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蝗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大规模的喷施,而不合理的化学农药使用对食品安全、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上述研究,请提出一种合理化的灭蝗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 蝗虫迁移能力强,活动范围太大,个体小难标记 接触 C
(3) 数学 气温高、气候干旱/气温高、降水量低
(4) 化学 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 正反馈 利用人工喷施4-乙烯基苯甲醚诱导蝗虫聚集后消杀
【分析】1、界定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要看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3、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解】(1)界定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要看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故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不同的物种,其依据它们是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杂交或杂交后无法产生可育后代。
(2)蝗虫迁移能力强,活动范围太大,个体小难标记,故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一般用系统取样和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用图1捕捉器捕捉蝗虫时,由于蝗虫在草地活动,故应将捕捉器尽量接触草地,以图2中C方式捕捉蝗虫时,捕捉到的蝗虫不易跑出,利于准确计数。
(3)图中3、4所示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据图分析,蝗虫在5~7月份数量最多,最易爆发蝗灾,在这期间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故气温高、气候干旱(降水量低)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4VA是蝗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由题干信息知,4VA会引发蝗虫聚集,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随蝗虫密度的增加,释放的4VA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属于正反馈调节。因而可以利用人工喷施4—乙烯基苯甲醚诱导蝗虫聚集后消杀来防治蝗灾。
23、多酚氧化酶(PPO)基因的大量表达是促使果实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科研人员将外源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ASPPO)与载体结合,构建PPO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重组质粒2),并在农杆菌介导下实现了对鸭梨组培苗的转化,其操作流程如下图1,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链霉素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ASPPO)的获取:根据PPO基因端450bp的片段两侧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过程①。过程①中需要使用的酶有______,为使扩增出的ASPPO基因能与质粒2构建反义表达载体,左、右侧引物______(或)端分别需添加的序列是______。
(2)ASPPO片段的克隆:将ASPPO片段与质粒1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该过程需预先用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与体外扩增相比,将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中扩增的优点有______。
(3)PPO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④中利用______酶将ASPPO片段与质粒2定向连接形成重组质粒2,导入农杆菌后进行筛选、测序鉴定,再使用______(物理状态)培养基扩大培养农杆菌。
(4)鸭梨的遗传转化:将预培养的鸭梨叶片愈伤组织置于上述农杆菌菌液中浸渍5min后,再将愈伤组织转接到添加______(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5)反义转基因鸭梨的检测:科研人员分别提取了非转基因鸭梨植株叶片及转基因鸭梨植株叶片的总RNA,以PPO基因编码区全长为探针进行杂交检测转基因鸭梨的内源PPO基因转录情况,结果如图2。该检测的原理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植株______(A或B)可能是成功实现转化的转基因植株。为进一步验证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是否是耐褐化新品种,还需进行的检测是______。
【答案】(1) 逆转录酶和Taq DNA聚合酶 5' GAGCTC、TCTAGA
(2) 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吸收外界DNA分子 能准确复制、方便取用等
(3) (Sac Ⅰ、Xba 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液体
(4)卡那霉素
(5) 碱基互补配对 A 待植株开花结果后,观察果实是否褐变
【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详解】(1)过程①是RT-PCR,需要使用的酶有逆转录酶和Taq DNA聚合酶。为使扩增出的ASPPO基因能与质粒2构建反义表达载体,左、右侧引物5'端分别需添加的序列是Sac Ⅰ和Xba Ⅰ的识别序列GAGCTC、TCTAGA。
(2)将ASPPO片段与质粒1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该过程需预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吸收外界DNA分子。与体外扩增相比,将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中扩增有准确复制、方便取用、稳定保存等的优点。
(3)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ASPPO片段与质粒2定向连接形成重组质粒2,导入农杆菌后,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进行筛选,测序鉴定后再使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农杆菌。
(4)将预培养的鸭梨叶片愈伤组织置于农杆菌菌液中浸渍5min,因为只有T-DNA进入愈伤组织细胞,因此只能用含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5)探针杂交检测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图中实验结果表明植株A的转录水平变低,可能原因是反义RNA与PPO基因转录形成的RNA结合,从而更容易被RNA酶水解,使最终表达量下降,所以A是成功实现转化的转基因植株。为进一步验证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是否是耐褐化新品种,还需待植株开花结果后,观察果实是否褐变。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步骤和原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4、控制家蚕卵色的基因(W+控制黑色、W控制白色)位于10号染色体上,、和、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且、纯合致死。雄蚕食量小、产丝量大,为培育平衡致死系用于繁育雄蚕以提高经济效益,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雌蚕A细胞中W染色体上易位片段来自于______;与正常蚕相比,雌蚕A的染色体数目______。
(2)雌蚕A与雄蚕B杂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这说明含______染色体的配子是不育的;C与D杂交,选择______色的受精卵培养才能获得平衡致死系雌蚕E;E与F杂交,后代出现平衡致死系雄蚕G的概率是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平衡致死系雄蚕与正常雌蚕杂交无需进行筛选就可获得雄蚕,其原因是______,偶尔也可能会产生少量雌蚕,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该雌蚕的基因型(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若将该雄蚕与F杂交,后代中出现雄蚕的概率是______。
(4)为了持续产生雄蚕G用于生产,应选择图中______与G进行杂交。
【答案】(1) 10号染色体和Z染色体 相同
(2) 缺失的 黑 1/3
(3) 平衡致死系雄蚕与正常雄蚕杂交产生的后代基本都是雄蚕 后代中两致死基因发生重组 1/3
(4)E
【分析】分析图形:雌家蚕经辐射诱变使ZW易位,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解题关键是明确隐性基因纯合致死。
【详解】(1)由图可得,W染色体上部分属于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下部分易位片段来自10号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易位,染色体数目不变。
(2)如图产生后代(C)中不含A的10号缺失的染色体,说明缺失染色体配子不育;要获得雌蚕,w染色体需来自于(C),而 w+控制黑色,则选择黑色的受精卵培养才能获得平衡致死系雌蚕E;由于纯合致死,E与F杂交,后代出现平衡致死系雄蚕G的概率是1/3。
(3)平衡致死系雄蚕与正常雄蚕杂交产生的后代基本都是雄蚕,因此利用平衡致死系雄蚕与正常雌蚕杂交无需进行筛选就可获得雄蚕,偶尔也可能会产生少量雌蚕,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后代中两致死基因发生重组,该雌蚕的基因型是Zl1+12+W ,后代雌蚕纯合致死,后代出现该基因型雄蚕概率为1/3。
(4)E与G杂交,后代选白色雄蚕与 E杂交可持续产生雄蚕G。
卷05-【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江苏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5-【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江苏卷)(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3-【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江苏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3-【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江苏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2-【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全国乙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02-【冲刺抢分】2023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全国乙卷)(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