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第1页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第2页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要求】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
    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3、家国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书信是近代人与人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封特别的信,作者谭嗣同。为什么说特别呢?因为这是谭嗣同写给妻子李闰的最后一封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封书信的内容,并在读信的过程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谭嗣同与夫人的感情如何?2.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感情面前,谭嗣同会如何选择呢?
    好,看完了这封信,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排这位女生你来说?
    这封信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谭嗣同对妻子的眷恋之情,他在临死之际仍不忘留下对妻子的嘱托,由此可见,谭嗣同与夫人的感情非常的深。那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感情面前,谭嗣同又会作何选择呢?谭嗣同选择了国家大义,他决定以死报国,非常好,请坐。
    谭嗣同在这封书信中写道小我虽灭、大我常存。在国家危难之际,谭嗣同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以死来点亮人生的光辉。作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的慷慨就义能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吗?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课——戊戌变法,我们来一探究竟。
    新课讲授
    (一)公车上书之梦起
    在1895年春天,当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北京的时候,群情激愤。有1300多位当时在北京赶考的举人联名写下了万言书,请求督察院上传给光绪皇帝,这一事件被称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有康有为和梁启超。而这次请愿的核心主张包括拒和、迁都和变法。不过这一份万言书最后并没有到达光绪皇帝处,公车上书的目的没有实现,不过因为众多举人的参与,加上新闻报道等等,这场公车上书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如北京、上海的强学会;长沙、广州农学会、商学会;瑞安兴儒会;西安励学会;成都的蜀学会。除此之外,他们还创办报纸,比如有时务报,国闻报。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他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呢?是的,变是天下的公理,也就是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严复在国文报里面也提到了: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他们都提出要变,变的目的是什么呢?救国。所以说变法是为了图强。
    除了当时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时务报》和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之外,他们还创办了万国公报、强学报、知新报、湘学报,还有直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报纸、报刊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第一排这位男生你来说?当时的报刊、报纸经过公开刊载之后,它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流传面度是非常广的。所以使得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那这些报刊在当时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是的,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好,请坐。
    创办报刊、学会之后,维新派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他们迫切的想要参与其中,在接下来的爱国救亡救国运动中贡献一份力量。
    (二)百日维新之逐梦
    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悍然出兵侵占了青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使山东逐步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胶州湾事件”。胶州湾事件发生之后,康有为就上书光绪帝,痛陈当时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的推动之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事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的诏令。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大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几个角度来进行整理。
    第一排这位男同学你来说?非常准确,请坐。这些变法主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
    首先,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官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维新派,可以参与国家的政事,有利于他们参政议政。
    第二个,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创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私人就是我们讲到的资本家,资产阶级,就有利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讲授的是西方的思想,科技等知识,有利于传播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最后军事上: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新式军队肯定有新式的武装配备,所以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军事实力。
    戊戌变法的这些主张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他们想要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我们很明显看到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对的,同学已经说出来了,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而且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那么这一场改良运动是否一帆风顺呢?他们有没有触动其他人的利益呢?
    (三)戊戌政变之梦碎
    请大家阅读以下几则材料,思考戊戌变法到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靠窗这组第一排这位男生你来说一下材料一反映出戊戌变法触犯了哪个群体的利益?全国的读书人,他们通过科举考试来升官发财。而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把他们升官发财的道路给阻挡了。所以这场改革触动了旧读书人的利益,非常好。
    同桌,你来说一下材料二。材料中说戊戌政变,首在裁官。多余的官员被裁撤,他们的铁饭碗就没有了,乌纱帽也没有了。裁官触及到官僚、旧官僚的利益。
    综上所述,维新变法触及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经过严密的布置,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但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戊戌变法有一项措施被保留了下来,那就是京师大学堂。大家知道京师大学堂是我国哪所高校的前身吗?没错,就是北京大学。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也被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慷慨陈词:“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个人就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失败了,这也就意味着维新派的主张无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现。接下来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来探究一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开始。
    同学们,时间差不多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第三组?从材料一可知,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认为国家的千年积弊要变成强国,应该要变法,而且应当速变。此外他们在政治上没有经验,不知道环境的阻力。很好。用一句话概括,你会怎么说?没错,就是急于求成,缺乏经验。好,请坐。
    还有哪一组要补充?第一组?材料二反映出戊戌变法是少数人的运动,没有依靠广大劳动群众,与群众对立。这就说明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参加的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原因,第六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们阻挠变法的展开,是变法难以推行的阻力。很好,请坐。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第四组你们来说说,材料四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材料四说变法失败还和光绪帝有关,光绪帝非常的懦弱,无权无势。维新派把改革的梦想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就注定改革失败的命运。
    以上就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戊戌变法之梦醒
    同学们,谭嗣同想做一个因变法牺牲的人,希望能唤醒中国人。那最后有没有唤醒中国人呢?
    我们一起来看这段史料,思考戊戌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首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西方科学技术传播。
    其次,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这就是它最大的影响力。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清政府之后实行的新政正是以戊戌变法为蓝本。1900年,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写了一篇《少年中国说》。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努力奋斗。
    同学们,在近代以来,有一批青年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民族独立梦,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甚至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书里面说到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在少年身上。新时代的我们,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板书设计】
    戊戌变法
    (1898年)

    过程
    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激化
    背景

    序幕
    发展
    高潮
    公车上书
    办报《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思想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变法
    失败
    百日维新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变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线索清晰;重点需要把握百日维新的内容以及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内容
    影响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刷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权的积极性提高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裁减绿营,训练形式军队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相关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好书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百日维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新课导入,新课探究,自学质疑,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