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展开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二、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1.景物描写的常见角度
2.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三、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四、古诗词的结构技巧
题型一 一般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这三种表达技巧在答题技巧、方法上基本一致,所以放在一起讲解,结构技巧有其独特之处,故单独讲解。
表达技巧答题“3步骤”
虽然表达技巧分为四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但从高考及解题实际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用“3步骤”。
第一步,明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第二步,释运用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诗歌是如何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
第三步,析作用(效果)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说明:(1)若题干中已明确了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一步”可省略;(2)作答时“第二步、第三步”可以合并,也可以调换顺序。
题型二 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篇章结构上的艺术。常见的结构技巧有铺垫、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以景结情、重章叠句、抑扬结合等。对此,高考命题时有涉及,经常会就诗歌的开头、中间、结尾、整体结构等设置问题。
【答题技巧】
结构技巧题的两大切入点:
切入点一: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
①线索的设置。②顺序的安排: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某种感情的变化为顺序等。③过渡照应。④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铺垫照应。⑤结构特点:倒叙、先抑后扬、重章叠句。⑥全篇构思:层层深入、一字贯穿。
切入点二:掌握一般规律性的知识
①诗歌开篇诗句的作用:总领全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
②诗歌中间诗句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呼应前面内容。
③诗歌结尾诗句的作用: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开头。
(2024·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2.本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D 2.诗中“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将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伟和有时如细点般清圆进行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泉声的丰富多变和独特魅力。这种对比的描写方式,使泉声更加具体可感,让读者能更好地领略泉声的美妙。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而放弃了乐器”错误。尾联“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是说你看曾经的王羲之,也认为这里“湍流”展现自然之美,胜过音乐之乐。诗人在这里,由兰亭集会的自然之声与丝竹管弦之声作比,照应比较于他的听泉之感,并没有说“放弃了乐器”。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干中已经明确了颈联使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泉水“既响亮又微小”,答题时要围绕“对比”中显现出“响亮又微小”进行作答。
颈联“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写泉声的变化。上联突出泉水的“怒声”“壮伟”,写其如同愤怒地咆哮,突出泉水激流浩荡、汹涌澎湃的流淌之声,给人以雄健伟岸之感;下联突出泉水的“细点”“清圆”,写其如同细声嘀嗒,突出泉水涓涓细流、断断续续、清亮圆润的流淌之声,给人以小巧委婉之感。雄壮的“怒声”,圆润的“细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声震耳畔,一面引人倾听,赞美了泉水的动听多变,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多样,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024·四川绵阳·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寒食
孟云卿②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③。
[注]①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韦应物的家乡。②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③子推: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子推死的那一日生火煮食,要吃冷食,这就是“寒食”(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的来源。以后相沿成俗。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诗首句既写雨中炉火熄灭,空斋阴冷的景象,又写出诗人心情的清冷。
B.韦诗第二句“独”字既是上句“空”的延伸,又是下句“想”的伏笔。
C.孟诗首句描写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以乐景反衬诗人的悲苦之情。
D.两首诗诗句中的“寒食”,都指寒食节,孟诗中还暗含少食、无食意。
4.古诗的结构大多讲究“起承转合”,“合”常有暗示题旨的作用。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如何体现“合”这一结构技巧的。
【答案】3.A 4.韦诗:末句紧扣标题,以景结情,在寒食故园芳草萋萋的想象中寄托情感,含蓄蕴藉地表达对诸弟和故园的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孟诗:末句呼应标题,既抒发对先贤介子推的纪念之情,点明寒食节的由来:“不独”表达了对自己贫居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无烟火”也是天下寒士现实生活的写照。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A.“炉火熄灭”错误。“禁火”是寒食节的习俗。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和结构技巧的能力。
韦诗末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意思是: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寒食寄京师诸弟”。融情入景,以景结情,意犹未尽,含蓄蕴藉,表现了诗人对诸弟和故园的怀念之情。
孟诗末句“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意思是: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呼应标题“寒食”,点出寒食节日独特内涵。“无烟火”是天下寒士现实生活的写照;“不独”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使用对比手法,富人寒食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贫困人家,却包含着太多难堪的辛酸。
(2024·湖北武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①登高
李纲②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③。右持螯。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邀。
【注】①诸季:群弟。②李纲:南宋初主战派大臣。此词作于贬谪琼州(今属海南)途中。③醪(Iá):浊酒。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篇扣题,点明重九登高。因在贬谪途中,故词人自称为“客”
B.画横线句描写高处所见之景,运用了夸张手法,所写景物层次分明。
C.下阕首句白描,写到了茱萸与菊花,与古人“重九”佩茱萸、赏菊的习俗有关。
D.词人饮酒品蟹,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遨”,欣赏佳节美景。
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起伏变化的心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5.D 6.①开篇通过重九登高所见壮阔之景,表现豪迈之情。
②回首中原,想到壮丽河山沦陷而生发感慨,情感由此下沉。
③下片回到眼前,写与众弟饮酒品螯,劝自己要忘却闲愁,继而表达对收复失地、漫游天下的信心与期待。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闲愁顿消,是因为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遨’”错误,“随节物,且游遨”是虚写,是词人对收复失地后四处游历的想象。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上片,开篇诗人在贬谪途中,恰逢重阳节,旅居他乡的诗人和群弟一起登高。“逼烟霄”四句,描写了重九登高诗人所见壮阔之景,抒发了登高远望的豪迈之情;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三句,写诗人回首中原,想到壮丽河山沦陷而生发感慨,情感由此下沉。
下片,“茱萸蕊绽菊方苞”,描写眼前茱萸绽放和菊花正含苞之景。“左倾醪。右持螯”,写诗人左手端着酒杯,右手拿着螃蟹,与众弟饮酒品蟹。“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劝自己身处异乡可以尽情“游遨”,尽情欣赏佳节美景,要忘却闲愁;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邀”,则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漫游天下的信心与期待。
(2024·辽宁辽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 家 傲
欧阳修①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②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③漏声衢鼓④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注]①词人时任参知政事。②九门:都城城门,此处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轻快之笔写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场面,下阕以沉重之笔写京城的景象与年华易老之叹。
B.“暖日迟迟花袅袅”句中“迟迟”形容阳光温暖,白昼日长;“袅袅”形容花枝摇曳、香气散发之状。
C.“花不能言惟解笑”这句将花当作人来写,花儿不会说话,任人品评,而绽开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靥。
D.“长安城里人先老”与“花开未老人年少”构成鲜明对比,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
8.“车马九门来扰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都运用了叠词。请分别简要分析两者的表达效果。
【答案】7.D 8.①“车马九门来扰扰”中“扰扰”运用叠词,写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纷纷扰扰,充满了为名利奔波的人;词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涌动的名利之争的厌恶。②“寻寻觅觅”运用叠词,写词人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能找点什么来慰藉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错误。根据该词上下阕,应是官场生活的种种不自由令人未老先衰。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①“车马九门来扰扰”写京城虽然车水马龙,往来客商,纷纷扰扰。其中“扰扰”,纷乱貌,运用叠词,更突出了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纷纷扰扰,而这些人之所以都到京城来,无非为名或为利,“扰扰”实际是写出这里充满了为名利奔波的人;“扰扰”也有烦躁意,词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涌动的名利之争的厌恶。
②“寻寻觅觅”是词人的动作,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运用叠词,写词人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能找点什么来慰藉自己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
(2024·湖南怀化·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①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②,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③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释】①本词是作者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②轻模样:出自孙道绚的咏雪词《清平乐·雪》“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③谢娘:即谢道韫。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轻”字往往带给人一种轻浮之感,而词人喜欢雪花只是因为它在群芳尽绝的寒冷地带里与众不同的美。
B.“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是词人不自在、不安宁的灵魂的集中表露。
C.“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写寒月照雪影,西风送悲笳,表现出雪花的不羁与高傲。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意境苍凉冷峻,语言疏朗隽永,体现了词人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
10.本词通篇无雪字,却写尽雪花美。请谈谈本词是如何塑造雪花形象的。
【答案】9.D 10.①侧面描写。本词咏雪花却并不言雪花轻盈之姿,而是借雪花孤高不羁的特质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体现了词人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
②用典。“非关癖爱轻模样”反用“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的典故,说雪花的美是孤独的,只属于“冷处”。
③对比。“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将雪花与人间富贵花进行对比,写出了雪花非但不轻浮反而孤高的风骨。
④设问。借谢道韫的典故发问,没人再对雪花报以真切的怜惜了,能怜惜雪花的只有漂泊天涯的自己,尽显雪花的飘零之状。
⑤渲染。尾句以“寒月”“万里西风”渲染出一种舒朗壮阔的背景。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错误。本词上片下片句均有景有情。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词上片写到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不惧寒冷的精神。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写出了雪花孤高不羁的特质。而此时作者正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所以本词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咏雪花却并不言雪花轻盈之姿,而是借雪花孤高不羁的特质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体现了词人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意思是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不惧寒冷的精神。其中“轻模样”反用孙道绚的咏雪词《清平乐·雪》“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的典故,说雪花的美是孤独的,只属于“冷处”,所以,本词运用了用典的手法。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意思是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本处将雪花与人间富贵花进行对比,写出了雪花非但不轻浮反而孤高的风骨,所以,本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意思是谢道韫去世后有谁真正了解、怜惜它呢?漂泊天涯。借谢道韫的典故发问,没人再对雪花报以真切的怜惜了,能怜惜雪花的只有漂泊天涯的自己,尽显雪花的飘零之状,所以,本处运用了设问的手法。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意思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以“寒月”“万里西风”渲染出一种舒朗壮阔的背景,所以,本处运用了渲染的手法。
(2024·上海松江·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①
唐 元稹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江楼月
唐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①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作《江楼月》寄给在长安的挚友白居易,白居易作同题诗以赠答。
11.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元诗写景视听结合,描绘了驿楼月景江声,意境开阔。
B.元诗语言浅近,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
C.白诗诗题、景物、情感与元诗相互应和,暗合“共语”。
D.白诗以“今朝”“方”表示迟寄之悔,倾诉思友深情。
12.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异同。
【答案】11.B 12.相同的是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由江楼月色联想到对方时空画面;不同之处在于虚实处理不同。元诗由眼前驿楼月色满床实景,联想长安月色皎洁画面,此为虚景。在拟想中,寄寓怀友之深情,虚景结情,婉转富有余味;白诗实景、虚景相映。眼前“我”江边怀念对方,与友人池畔望君画面交叠,体现心有灵犀的默契;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画面富有层次,境界更为阔大。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直抒胸臆抒发了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错,诗人借景抒情,借月亮表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1)元诗首联意为:我在嘉陵江岸的驿楼中,江水在楼前流过,月亮正挂在夜空。
颔联,意为:月光照射进来,满床和满地美好的月色。窗外的江水声,一会儿如打鼓,又一会儿如刮风。颈联意为,确实知道不管远近,都是十五月圆之夜,但又恐怕彼此的阴晴有所不同。尾联意为,万一咱们帝乡天上的月亮还是洁白的,不知道今晚,你们又会是几人去潜傍在杏园的东边。元稹知道长安和东川相隔遥远,由眼前驿楼月色满床实景,联想对方所在地长安月色皎洁的虚景,虚景结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元稹对白居易在京城生活的担忧和对白居易的怀念。
(2)白诗首联,意为:诗人和友人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遥望同一个月亮,却两地分离。是实写,由眼前的明月江楼月色联想到对方。颔联意为,整个夜晚默默相念,我们分居遥远的两地不知道对方是阴是晴。颈联意为:谁曾料想到你在江边思念我的夜晚,也正是我在池畔思念元稹的时候。“江边怀我”是作者对元稹思念自己的想象,虚写;“池畔望君”是作者对元稹的思念,实写。作者用虚实结合和对写法,写出了我和元稹心心相映,身处异地却相同的思念之情。这种虚实结合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还加深了诗歌情感。尾联意为:今天共同思念才生懊悔之意,早该寄诗抒怀以免望月幽思之苦啊。暗写思念时间之长,表达出双方怀念知己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纵观两位诗人的大作,都是由眼前的明月江楼月色联想到对方,且都从对方的角度设想,一种相思,两地离愁。
不同之处在于虚实处理不同:元诗由眼前驿楼月色满床实景,联想长安月色皎洁画面,此虚景结情,寄寓怀友之情;白诗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我”在江边怀念对方,恰好友人池畔望君,体现诗人和友人心有灵犀的默契。
(2024·福建漳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①同宿
李商隐
紫阁②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
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③。
[注]①彻师:指唐末高僧僧彻。②紫阁:指紫阁峰,在终南山四皓祠之西,酃县东南三十里。③琉璃:各种天然的有光宝石,本名璧琉璃。此处指以琉璃装饰的佛像和佛寺。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往岁秋与彻师同宿”是本诗情感的触点,蕴含着诗人回忆与畅想的情感。
B.首联叙事,直接回忆往岁秋日与彻师在紫阁峰同宿的旧事,用“议宿时”点题。
C.颈联以数字入诗,用“万里”写漂泊之远,用“三年”写与彻师分开时间之长。
D.尾联与首联呼应,在点明频梦故地原因的同时,表达了诗人想皈依佛门的心愿。
14.这首诗的颔联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13.D 14.①语意双关。“寒”写出秋天树叶落尽之态,也暗示诗人凄寒的心境,表达出漂泊异乡的愁情。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说自己于飘零中遇见彻师,如栖鸟得一寒枝栖身,表达出诗人对彻师的感激之情。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达了诗人想皈依佛门的心愿”错误。由“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可知,诗人之所以频梦故地,是因身滞炎荒,极不适应,不由回想起当年同宿清凉地面的舒适往事。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只是表达对佛门清凉之地的向往。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颔联是“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意思是败叶凋零纷落,亡蝉下坠,一只小鸟栖于寒枝。
从用词角度看,“寒枝”,凸显了枝头的衰败,写出秋天树叶落尽之态;诗人在外漂泊,一个“寒”字也暗示诗人凄寒的心境,表达出漂泊异乡的愁情。诗句以景寓情,语意双关。
从修辞角度看,“堕蝉”“栖鸟”也是诗人异乡漂泊遭遇不顺的写照,诗人说自己于飘零中遇见彻师,如堕蝉得落叶的庇护,如栖鸟得一寒枝栖身,在用“堕蝉”“栖鸟”自比的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彻师的感激之情。
(2024·青海·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树①
吴融②
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
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
暖烟散去阴全薄,明月临来影半空。
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
[注]①红树,枫树。②吴融,晚唐诗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薄宦京华,写此诗时,已年逾五十,体弱多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在大雁南飞的哀鸣声中,枫树的叶子已先于其他树而变红。
B.“孤根”二字写出了枫树在北方的艰难处境,点出了其“先红”的原因。
C.“莫惊他木耐秋风”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莫惊”写出了诗人的淡定从容。
D.“阴全薄”“影半空”形象地描绘出了枫树兀然独立、枝干光秃的情状。
16.尾联由实入虚,移情于物,请结合诗句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15.C 16.①尾联诗人由眼前枫叶凋落的实景,想起曾经在洞庭湖畔畅游,当时万千枫树漫山遍野,与绚烂的晚霞争奇斗艳的景象,由实入虚。
②将北方枫树凋零与南方茂树荫荫的景象进行对照,移情于物,委婉地传达出诗人流寓他乡、有志难伸的困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莫惊’写出了诗人的淡定从容”错,“莫惊”意思是“不必惊讶”,与上句“自是”相连,表达的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心境。
故先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尾联“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的诗意,让诗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诗人曾经流连忘返的洞庭湖畔。那时,万千枫树挺拔而茂盛,与晚霞争艳,将整个秋天都染上了热烈的色彩。这壮观的秋日胜景,如同诗人的记忆一般,历久弥新。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由实入虚的写法,将眼前的枫叶凋落与记忆中的洞庭湖畔的枫树繁盛进行对比,使得诗歌的层次感更加丰富。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南方景色的深深眷恋,更委婉地传达出诗人在异乡流寓、有志难伸的困境。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整首诗以枫叶为媒介,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诗人通过对枫叶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这幅画卷既有实景的细腻描绘,又有虚境的深情回忆,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天,与诗人一同感受着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还有着身处宦游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
(2024·河南许昌·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喜【注】
陆游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
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
【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表明没有盗贼,因此人们踊跃交纳社钱以庆祝社会安定。
C.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
D.该诗风格清新,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
18.颔联是如何表现丰收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7.B 18.①运用虚写,想象因这场雨得以及时耕种,夏季整个田野郁郁葱葱的景象,以及蚕茧丰收在望,农人忙着整理织机的情景。②“桑麻暗”和“机杼鸣”视听结合,多角度展现了农民劳动、丰收的情景,使诗歌层次丰富,生动展现了农家丰收之景。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踊跃交纳社钱”说法有误。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而人们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的原因则是“秋成”,即秋天粮食收获丰厚。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颔联是想象之景。诗人因这场雨而展开了联想,想象了夏日因耕种得时而“桑麻暗”的景象,田野里一派生机勃勃,可以相见秋天一定会大丰收;同时桑树长得好,蚕儿吃得饱,蚕茧结的厚,于是想象此时辛勤的农人们趁着农活不忙,整理织机,准备织布的场景。表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前句“阴阴阡陌桑麻暗”描写所见的田野风光,“暗”表现了因浓密而显幽暗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后句“轧轧房栊机杼鸣”则描写了路人能听见的农妇劳作、织机繁忙的情景,“机杼鸣”也是动态描写的体现,所以颔联采用了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多角度表现了丰收的喜悦。
(2024·云南普洱·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五丈原
唐 温庭筠
铁马云骓久绝尘,柳营①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②是老臣。
【注】①柳营: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后用“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②谯周:蜀汉时出仕散官,后被魏封为阳城亭侯,入晋又拜骑都尉。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头气势凌厉。蜀汉的铁骑高举着绘有“云骓”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震中原。
B.前四句首联写春季,颔联跳写秋季。第三句写白昼,第四句又转写夜间。诗行之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C.“老臣”出自杜甫“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用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曾任蜀汉散官谯周的赞誉。
D.温庭筠诗本以恻艳为工,而此篇却以风骨道劲见长。后四句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据,悲切而中肯。
20.分析概括温庭筠《过五丈原》与杜甫《蜀相》两首诗写作手法的相同之处。
【答案】19.C 20.①用典。《过五丈原》中“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蜀相》中“三顾”指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含蓄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②虚实结合。《过五丈原》中诗人在五丈原怀古,五丈原遗址是实写,想象的历史画面为虚写;《蜀相》前四句看到的景物是实写,由此想到的历史情境是虚写。③叙议结合。《过五丈原》用历史事实寄予了褒贬之意。末尾用谯周和诸葛亮作对比,加深了对诸葛亮的敬仰:《蜀相》后四句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期盼与憧憬。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表达了诗人对曾任蜀汉散官谯周的赞誉”理解错误。尾联“从此谯周是老臣”是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对比,凸显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
首联“铁马云骓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是说,云旗飘战马嘶尘烟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此处写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震中原。以铁马、云骓、柳营等典型形象使人产生一种大军压境恰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以虚写实,表现诗人对诸葛亮卓越军事才能的赞美之情。《蜀相》由眼前景“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写起,是实景,由此想到的历史情境,是虚写。可见都有虚实结合。
首句结合注释一可知“柳营,汉朝名将周亚夫治军谨为‘柳营’”,此处为用典,将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体现的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治军有方的敬慕之情。《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含蓄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国和刘禅治国的故事。可见都有用典。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中是老臣”,结合注释二“谯周,在诸葛亮死后深得后主刘禅宠信。公元263年魏入蜀,劝刘禅降魏”可知,神龛里的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诸葛亮竭智尽忠,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诗人暗暗地把谯周劝刘禅降魏与诸葛亮对蜀国忠心耿耿的事情进行对比,在叙述中蕴含褒贬之议论,表现了对诸葛亮忠诚的赞美之情。《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叙述诸葛亮的功绩,表达对他的崇敬和同情,追忆历史,缅怀先贤,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期盼与憧憬,叙述中有议论。因此可概括出都有叙议结合。
(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
欧阳詹
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
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
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
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起兴,“羸”字写出袁秀才下第后垂头丧气之貌,表现其郁郁不平之意。
B.作者认为袁秀才这块“璞”要“全”,还需要“攻”,这是提醒其继续奋斗。
C.末句是作者对袁秀才的勉励,认为他必将像鸿飞九天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D.本诗层次分明,叙事、写景、议论相结合;语言饱含深情,有动人的力量。
2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本诗颔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21.A 22.①颔联描绘送别之景:昨夜下了一场雨,吹拂草木的不是春风。
②这一联以景衬情(以哀景衬哀情)。
③以自然环境中草木遭受风吹雨打,暗指袁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受到了沉重打击,表达了对袁秀才下第的同情之意。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A.“首联起兴,‘羸’字写出袁秀才下第后垂头丧气之貌”理解错误,首联直言其事,不是起兴;“羸”写马之态,不是袁秀才。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可从诗句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三方面作答。
诗句内容:颔联以关河昨夜的一场雨和草木不再是春天的风貌,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恶劣,描绘送别之景:昨夜下了一场雨,吹拂草木的不是春风。
表达技巧:这一联借自然界的恶劣环境暗示了诗人下第后面临的困境,以景衬情(以哀景衬哀情)。
思想情感:这一联写了自然环境中草木遭受风吹雨打的景象,暗指袁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受到了沉重打击,唐朝科举取士,许多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从而改变命运。然而,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许多人才华横溢的士子未必能一举中第。袁秀才就是这样一个落第的举子,他的失意和落寞引起了欧阳詹的同情和感慨。这一联表达了对袁秀才下第的同情之意。
(2024·湖南·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①煎黄蕊色,碗转麹②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注】①铫(dià):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②麹(qū)尘花:茶汤上面的沫饽(浮沫)。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句式灵活自由,从一字至七字,以特有的形式排列诗句,层次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
B.开门见山,第一字就点出了诗题《茶》。接着从碾茶、煎茶、品茶等多方面进行叙写,表现出了茶的特点。
C.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粉筛分。这两处写出茶具的精致和煎茶的细致。
D.末句写饮茶的好处:不仅可以洗去古往今来的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倦意,还可以驱散醉酒之人的醉意。
24.这首诗题为“茶”,诗人是如何写茶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3.D 24.①正面叙写。“香叶”“嫩芽”“黄蕊色”等运用描写手法,写出茶的动人芬芳和楚楚形态,表现茶的色、香、味等特点;全诗采用叙述手法,细致地写出煎茶的过程,也体现出诗人对茶的看重。
②修辞刻画。如“邀陪”和“命对”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朝霞”拟人化,写出了饮茶人的雅兴。
③侧面衬托。“慕诗客,爱僧家”写茶受到诗人和僧侣的钟爱,“夜后”“晨前”句写人们从早到晚都喜爱品茶,从侧面赞颂了茶的品性之高和好处之多。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不仅可以洗去古往今来的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倦意”错误。诗句“洗尽古今人不倦”是说不论古和今时,饮茶都会让人神清气爽,没有倦意;而不是“洗去古往今来的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倦意”。
故选D。
2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正面叙写。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写出茶的动人芬芳和楚楚形态,表现茶的色、香、味等特点。全诗采用叙述手法,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细致地写出煎茶的过程,也体现出诗人对茶的看重。
修辞刻画。深夜泡上一杯茶,邀请明月来陪伴,早上泡上一杯茶可以独自看朝霞。“邀陪”和“命对”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朝霞”拟人化,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写出了饮茶人的雅兴。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侧面衬托。“慕诗客,爱僧家”,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看重茶的脱俗,说明了茶不仅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亦是寺庙僧侣们的挚爱;深夜泡上一杯茶,邀请明月来陪伴,早上泡上一杯茶可以独自看朝霞,“夜后”“晨前”句写人们从早到晚都喜爱品茶,从侧面赞颂了茶的品性之高和好处之多。
(2024·湖南岳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坊正字剑子歌
【唐】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①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②老蒺藜刺,鸊鹈③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④悬簏簌⑤,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注】①隙月:缝隙中的月光。比喻剑。②蛟胎皮: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③鸊鹈: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④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繐子。⑤簏簌:下垂的样子。
2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入吴潭斩龙子”一句,暗用《世说新语》中载周处在古吴地的义兴长桥斩蛟的故事,以宝剑的不凡经历凸显其神威,构思新颖,入题巧妙。
B.“蛟胎皮老蒺藜刺”“挼丝团金悬簏簌” 两句,通过描写剑鞘的质地花纹与剑穗的材质精巧,细腻刻画了宝剑精美绝伦的特点。
C.“直是荆轲一片心”两句,由剑及人,将宝剑之锋利精美与义士之胸襟抱负关联起来,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遇到明主以一试锋芒的豪情。
D.全诗由形到神,由物及人,炼字生动,用典多而不晦涩,跳跃大而脉络暗藏,主题深刻而无枯燥之嫌,不愧为咏剑的名篇。
26.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答案】25.C 26.①“先辈匣中三尺水”一句将宝剑比作三尺水,既写出了宝剑的长度,又以水写其锃亮,突出了宝剑锋芒闪耀的特点。②“隙月斜明刮露寒”一句将宝剑比作从云隙中斜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写出了宝剑细长的形状特征,又以“刮露寒”写出了它锋利无比、寒气逼人的特点。③“练带平铺吹不起”一句将宝剑比作一条平铺的洁白的绢带,风吹不起,写出了宝剑质地坚硬又银光闪闪的细腻美感。④“鸊鹈淬花白鹇尾”一句将涂抹了一层鸊鹈油的剑身比作羽毛光泽亮丽的鹇鸟尾,写出了宝剑剑身花白的特点,也凸显了它似乎永不生锈的神威。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直接抒发了”错误,“直是荆轲一片心”一句用典,写宝剑有一颗像著名侠士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心,甘愿只身赴难以为国解忧,借剑写人,用语含蓄,并非直抒胸臆。
故选C。
2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先辈匣中三尺水”,在太子宫中担任正字老前辈的剑匣中,装着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宝剑。诗句将宝剑比作三尺水,“三尺”写出了宝剑的长度,“水”用了比喻修辞,以水写其锃亮,突出了宝剑锋芒闪耀的特点。
“隙月斜明刮露寒”,远远看去,这柄宝剑好似从云隙中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寒气侵人。诗句“隙月斜明”将宝剑比作从云隙中斜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写出了宝剑细长的形状特征,又以“刮露寒”写出了它锋利无比、寒气逼人的特点。
“练带平铺吹不起”,像是一条平铺着的洁白的绢带。诗句将宝剑比作一条平铺的洁白的绢带,风吹不起,写出了宝剑质地坚硬又银光闪闪的细腻美感。
“鸊鹈淬花白鹇尾”,剑身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鸊鹈油像雄鹇鸟的尾羽毛般锃亮,永不生锈。诗句将涂抹了一层鸊鹈油的剑身比作羽毛光泽亮丽的鹇鸟尾,写出了宝剑剑身花白的特点,也凸显了它似乎永不生锈的神威。
(2024·湖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大雾
苏舜钦
欲晓霜气重不收,余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①。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沉忧!
【注】①西汉成帝时,外戚王氏执掌朝政,汉成帝悉封诸舅为侯。
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来隐喻奸臣掌权、贤人与不肖难辨,赋予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
B.第九、十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朝廷政治混乱、赏罚不明的不满,认为这是造成“大雾”的重要原因之一。
C.“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中的蚩尤是坏人的代表,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朝廷有坏人作怪的担忧。
D.最后两句诗人疾呼,希望有澄清天下的壮士,来驱散迷雾,让太阳照射万里,消除自己心中的忧患。
28.诗歌前八句是如何写雾大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27.B 28.①从不同感官角度写雾大。“咫尺不辨人与牛”通过视觉写,“群鸟啁啾满庭树”通过听觉写,“微风吹过冷自流”通过触觉写,把一场大雾写深写透,使人如亲临其境。
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余阴”衬托雾大,通过群鸟不敢飞写雾气凝重。
③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四檐晻蔼下重幕”把雾霭比喻成重重帷幕,写出雾气之大。
【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表达了对朝廷政治混乱、赏罚不明的不满”错,从“政无滥”“未尝”看出诗人认为朝廷并没有政治混乱、赏罚不明。
故选B。
2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写景手法的能力。
前八句咏雾,意为:天快亮了,浓重的霜气还没有收去,阴霾之气乘机在世上滞留。化作漫天大雾,使得大白天咫尺间也难分辨是人还是牛。成群的鸟儿在庭院的树上叽叽喳喳地乱叫,它们想要飞去,可又怕陷身罗网,难逃虎口。四面屋檐下昏昏沉沉,像是挂上了重重帷幕,微风吹过,冷气自流。
这八句用不同手法形象地写出雾气浓重的情况。
(1)采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相结合的手法写雾大。“咫尺不辨人与牛”是视觉描写,“群鸟啁啾满庭树”是听觉描写,“微风吹过冷自流”是触觉描写,诗人调动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把大雾写深写透,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2)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衬托雾大。“群鸟……欲飞恐遭罗网囚”句,用群鸟不敢飞动,侧面描写雾大;“余阴乘势相淹留”中通过“余阴”衬托雾大。
(3)用比喻修辞手法写雾大。
“四檐晻霭下重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本体是雾霭,“重幕”是喻体,把雾霭比喻成重重帷幕,生动形象地写雾之大。
(2024·陕西安康·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
陆游
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
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骍①颜。
指直不可握,终日缩袖间。
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
附火才须臾,揽辔复慨叹。
恨不以此劳,为国戍玉关。
【注释】①骍,红色。
2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结”写出傍晚时路上刚融化的雪重新结成冰碴的状态,体物细致、描写准确。
B.“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两句道出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且迁徙不定的慨叹。
C.“附火”一句是说诗人在篝火旁烤了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侧面写出了天气苦寒。
D.玉关,即玉门关,诗人借此表达了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期待为国戍守边疆的愿望。
30.诗人是如何写“苦寒”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29.C 30.①“残雪”两句,直写天气,从总体上写苦寒;
②“指直”两句用人的具体动作,直接表现天气苦寒;
③“重裘”两句,侧面落笔,连“重裘”“连酌”都无法对抗苦寒。
【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烤了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错误。须臾是时间很短,对火取暖才一会儿,并不是很长时间。
故选C。
3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写尚未融化的雪到天晚时重新结成冰碴,刺骨寒风在已经放晴的天气中更显寒冷。直写天气,从总体上写苦寒。
“指直不可握,终日缩袖间”写手指冻得僵直攥不住拳,一天到晚总是将双手抄在袖子里。用人的具体动作,直接表现天气苦寒。
“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骍颜”写穿着厚厚的皮袄仍然是浑身的鸡皮疙瘩,不停地喝酒取暖也没有缓解寒意。侧面落笔,连“重裘”“连酌”都无法对抗苦寒。
(2024·河北邯郸·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贺新郎·同父①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但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②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③、神州毕竟,几番离合④?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⑤,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注】①同父:陈亮的字。②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③渠侬:对他的称呼,指南宋当权者。④离合:分裂和统一。此为偏义复词,谓分裂。⑤中宵舞:东晋名祖逖“闻鸡起舞”事。
3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目“答之”可知,本词是写给朋友的唱和之作,词人用两个典故表明朋友具有元龙、孟公般的气质,且与自己志趣相投。
B.“记当时”回忆词人患病、朋友探望的情形:二人痛饮高歌、彻夜谈论雄文,但无人欣赏,只有窗外的月亮照着二人。
C.下片词人对当政者进行批判: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收买骏马的骸骨,表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的不珍惜。
D.结尾用“我最怜君”直抒胸臆,表达对朋友闻鸡起舞、坚决抗金北伐的同情;同时期待朋友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贡献。
32.这首词的上片除用典外,还运用哪些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答案】31.D 32.①“惊散楼头飞雪”运用拟人(夸张),写雪受惊飞散,表现“我”和朋友的豪气。②“笑富贵、千钧如发”运用比喻(夸张、对比),表现“我”和朋友对功名富贵的蔑视。③“只有西窗月”,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形象和人物心情。④“重进酒,换鸣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通过频频斟酒,换曲表现二人谈话的投机。
【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同情”理解错误,原文“怜”是爱的意思,并非同情。
故选D。
3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惊散楼头飞雪”英雄志士一同饮酒高唱,雄壮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竟惊散了楼头积雪。这种拟人(夸张)的描写,把两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充分表现出来。
②“笑富贵、千钧如发”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运用比喻(夸张、对比),表现“我”和朋友对功名富贵的蔑视。
③“只有西窗月”,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用孤月窥窗的清寂冷寞,烘托形象和人物心情。
④“重进酒,换鸣瑟”,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 更换着琴瑟音乐。运用动作细节描写,通过频频斟酒,换曲表现二人谈话的投机。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断魂。把它们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与“花”,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词人的伤感情怀。
5.反问
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
6.对比
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7.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8.双关
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朗、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9.互文
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词的意境更显丰富幽美。
10.叠字
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角度
举例
分析
点面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远近结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前两句描绘远景,后两句描绘近景。
感官结合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从体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角度侧面写雪。
动静结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前一句是静景,是所见;后一句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怡人的风景画。
声色结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两句中既有“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还有黄鹂的鸣叫,传达出欢快的情绪。
正侧结合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第三、四句则以环境的荒凉偏僻侧面烘托。
白描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细节描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细节描写是诗人的精心设置和安排。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借助景
乐景写哀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以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的乐景抒发哀悼之情。
乐景写乐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情与景会,意到笔随,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哀景写哀情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以孤鸿、翔鸟写忧思伤心。
哀景写乐情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李颀《琴歌》)
以室外凄清的秋景来反衬华堂上炉火融融、红烛高烧的温暖欢乐。
借助物
托物言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诗歌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
借助事
借古讽今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才调无伦的贾生喻指李商隐,诚问鬼神的文帝影射晚唐昏君。
用典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尾联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表明归隐之情。
叙事抒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那种无限牵挂的微妙心理,正是通过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来的。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烘托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使烘托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点染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
运用点染法,会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点明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染,渲染了离别之悲、冷落之苦。
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民歌《江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一个典型。
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想象
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赋予抽象的事物以形体,使平凡的事物显得奇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
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
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诗人用碧绿的江水、青葱的山峦、火红的花和洁白的鸟勾勒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以乐景衬哀情,抒发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
虚实结合
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虚实相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富于变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借古讽今
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
委婉含蓄地表达主旨。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面对赤壁之战怀古,诗人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蕴含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
作者个人的志向、意愿、情趣,借助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雅,秉持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概念
说明
示例
赏析
开门见山
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揭示主题或全篇的主要内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首句概括写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有自伤“老大”之情,下联儿童的淡淡一问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最后两句写山上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卒章显志
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态。
铺垫
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
首尾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做必要的回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长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或褒扬),而后透露自己褒扬(或贬抑)的真实意图。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鲜明对比,以小见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意象组合
诗歌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人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写早行,情景鲜明生动。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高考知识储备):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储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高考知识储备):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储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及运用-202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项突破: 这是一份专题04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及运用-202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项突破,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