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动的色彩。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________,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感受春的气息。尝美食、赏春花、踏青露营……处处春潮涌动。
明媚(mèi)春光里,各地花开成海。樱花、梨花、海棠花、桃花、玉兰花……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到处________出一派春意盎(àng)然、繁花盛开的景象。
立春刚过,寥廓(guò)公园、龙潭公园等地就人山人海,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几天,各大公园的海棠(táng)花开得正艳,慢步于公园中,头顶就是粉色的海棠花,触手可及,这般盛景让人陶醉。在盛开的海棠树下,常常看见这样的场景,服装鲜艳的女士们灵活地调整着拍照姿势,在同伴“三二一”的倒数声中露出灿烂的笑容。
每年赏花季,寥廓公园都会________大量的游客,不少居民便在周边做起了小吃生意,一边做特色美食,一边卖玩具,增加收入。赏花旅游带来人气就会有商机。自鲜花盛开以来,公园里的生意每天都很火爆,炸洋芋、炸臭豆腐、凉米线、饮料、雪糕、烧烤……________,应有尽有,赏花季不仅带来了我们文旅的“人气”,更提升了我们的“财气”。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媚(mèi)B.盎(àng)
C.廓(guò)D.棠(tá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万物复苏B.涌动
C.络绎不绝D.慢步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升呈现吸引琳琅满目
B.回升出现引诱琳琅满目
C.升高呈现引诱五花八门
D.升高出现吸引五花八门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合逻辑B.搭配不当C.成份残缺D.语序不当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燕子飞回来时,正是乡村的春耕春播最忙碌的时候。穿行于飘动的柳丝,迎着温煦的春风,老燕子也开始了繁忙的筑窝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老燕子回到家中,小燕子就从那温暖的窝里急急地探出头来,张着橘红色的嫩嫩的小嘴嗷嗷待哺,那争先恐后的样子真惹人喜爱。几个月后,小燕子慢慢长大,会飞了,便出窝紧跟它们的父母,飞向田野去捉虫吃。
①人们一心忙着农活不再注意它们时,一个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②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它们又衔来小草,甚至头发丝、毛线头等,把家营造得更加温馨
③它们像工程师一样,精心地设计、装扮着自己的小家
④它们用脚弹掉不结实的泥,再用嘴衔来新鲜泥巴,每天日出而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总是不停地在田野、水湾之间忙碌
⑤随着一团团小泥球运抵老屋,陈旧的窝很快就变大变宽敞了,焕然一新
A.②⑤①③④B.④⑤②①③
C.②③⑤①④D.④③⑤②①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年青学子长年在外学习,有时也难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李白漂泊到洛阳,听到笛声悠扬,发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慨叹;木兰出征到黄河边时,思念父母,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的情思。在思念中坚守,就会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希望;在困难中前行,就会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美好理想。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所在的年级要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
读一读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讲一讲
7.请讲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8.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4分)
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到了海底,约五米深左右,他立即跪下,把顺手拿到的小纹珠贝塞入他的口袋中。然后,他上去,倒净口袋,拉出石头,又开始下水采珠,一上一下,只不过是三十秒钟。
这个采珠人看不见我们。岩石的阴影挡住了他的视线。并且,这个可怜的印度人哪能想到,在水底下有人,有像他那样的人,偷看他的动作,细细观察他采珠的情形呢?
好几次,他就这样的上去又下来……每一次下水,他只采得十来个螺贝,因为螺贝被坚韧的纤维带粘在岩石上,他要使劲把它们拉下来。而且这些螺贝中也还有多少是含有他不顾性命危险来采取的珍珠呢!
我聚精会神地观察他。他的工作很规律地进行,在半小时内,没有什么危险威胁他。所以我就对这种很有兴趣的采珠景象习惯了,忽然间,在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一个害怕的手势,立即站起,使劲往上一跳。
要浮上海面去。
我明白了他的害怕。……
(1)选文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分)
(2)文末说“我明白了他的害怕。……”,说说采珠人害怕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0.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简体正楷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行楷字体,是以楷书笔法为基础,但比楷书书写自由,又比行书规正。下列作品属于行楷的一项是()(2分)
A.B.C.D.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4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千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借塔高来写诗人的立足点之高。
B.“鸡鸣见日升”虚写了旭日东升的景象,从侧面烘托了塔之高。
C.后两句因果倒置,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
D.本诗重在写登山感受,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愿望。
13.本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两句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注】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dài):及,等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可爱者甚蕃蕃:________(2)宜乎众矣宜:________
(3)及其茎叶既生及:________(4)则又日高日上日: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写出【甲】文中以莲花的体态暗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并加以描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文都写了对莲的喜爱,请分别说说“爱莲”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张中行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下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
③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④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第①段,说说两个“千万不要”的表意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第④段,说说画线句子在写作上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英雄老山界
张雄文
①细雨如丝,飘洒不止,山间的苍翠肆意奔淌。
②我惊异于这座大山的险峭、雄阔与深沉。汽车从新宁方向的山沟入山后盘旋、爬升了一个多钟头,在湘桂古道旁止住时,眼前依旧山连着山,山叠着山。抬头仰望,除了一方窄狭天宇,便只有绵亘的峰峦与森林,还有雨水浸润下愈加凝重的苍碧,似乎辽阔无边。这就是五岭之一越城岭,当地人称老山界。
③淅沥的春雨里,我撑一柄雨伞,沿古道向峰顶登攀。两侧峭壁嶙峋,爬满古藤,茎干大者竟粗硕如手臂,山外绝难看到。一处浓密藤蔓上,开满雪白的荼蘼(túmí,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小灌木)花,在细雨中更显风致。
④溪涧跌跌宕宕,一路相随。偶尔,我蹲下身来,将双手探入溪间,掬一捧纯净甘美的山泉入口。溪涧两岸,还长满野茶树,一丛丛、一簇簇。茶树嫩芽羞羞答答,冒出了尖头。我好奇地拈一片嫩芽咀嚼,先是苦涩,继而甜意漫涌,满口余香。同行者说,这种野生茶遍布老山界全山,有近15200亩,我不免咂舌而叹。
⑤古道伸入一段巉(chán)岩,一阵浓雾涌过的瞬间,英气隐隐逼来。我蓦然似乎又听到了另一种脚步声,激越、铿锵而急促,甚至伴有凄厉的军号声。正是这种当年响彻峰峦间、改变了民族命运的声音,将我引到了这座大山的深处。
⑥1934年11月下旬,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桂北湘水虽不如下游宏阔,却浊浪翻涌。一封封十万火急的电报在云霄飞驰,实施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一路疾行,奔赴江边。湘江是国民党军处心积虑构筑的第四道封锁线,近30万兵力已如巨兽张着血盆大口。8万多红军拼死苦战五昼夜,终于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堵。这是一场惨胜,损失了大半将士,许多人永远躺在了冰冷的湘江水底……几天前,在湘江战役旧址,我远眺湘水,心情沉重,久久徘徊,似乎还能闻到刺鼻的硝烟,听到冲锋的呐喊。
⑦雨丝还在飘洒,古道随陡峻山势向上延伸,越发难走,雾气也越发蒸腾、弥漫,渐渐遮隐了远处的苍翠。古道边,竹林渐渐丰茂起来,林下还长满结实的春笋。
⑧大山深处的巉岩与密林虽暂时给了红军官兵以庇护,走起来却也十分不易。从江西苏区出发,已长征两个月,官兵无一日不急行,无一日不激战,身心疲惫到了极限;老山界陡峻异常,峭壁上的古道有时几乎是90度的石梯,仅一尺多宽,旁边即是悬崖,一个就地宿营的命令传下来,官兵只得在尺把宽、凹凸不平的路面上睡觉,身子被石头硌得生疼;每人仅有一条薄毯,山里深秋的夜晚寒冷刺骨不说,稍不留神还会滚落悬崖;红军不但要面临自然界的重重困难,还要与敌军作战……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而言,红军们山间所遇的每一种艰辛都难以想象。仅仅在古道上攀爬了几里,空着手的我便歇了好几回,若无山间漫涌的英雄气激励,我或许早已趴下了。
⑨这支铁流凭着对信仰的执着与对未来的信念,他们终于咬着牙关翻越这座大山。陆定一登上老山界极顶时,曾豪迈地想:“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这个愿望后来实现了。我到峰顶一处平地时,眼前赫然矗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老山界”三个遒劲(qiújìng,雄健有力)大字,旁边还以端肃小楷镂刻着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久久摩挲(māsā,用手抚摩)巨石上的文字,似乎感受到了那段沉重历史的心跳。
⑩雨渐渐停歇,天空云开雾散,眼前依旧是沉郁而凝重的苍翠。听说,如今老山界下的乡民已将沉睡大山的野生茶,打造成一款香气馥郁的名茶,曾经窘迫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我想,这是山间英雄气的跨时代承继,也是红军官兵当年翻越老山界追逐的理想之一。有了这种英雄气,老山界的明天必将如正升腾的霞光一样更加绚烂。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07月12日,有删改)
21.说说你对标题“英雄老山界”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4分)
(1)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蓦然似乎又听到了另一种脚步声,激越、铿锵而急促,甚至伴有凄厉的军号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2分)
8万多红军拼死苦战五昼夜,终于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⑥段采用怎样的记叙顺序,说说在内容上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谈谈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我想,这是山间英雄气的跨时代承继,也是红军官兵当年翻越老山界追逐的理想之一。有了这种英雄气,老山界的明天必将如正升腾的霞光一样更加绚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我的一天
题目二:________的那一刻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曲靖市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C廓(kuò)
2.D(漫步)
3.A(“回升”即下降后往上升。“升高”即向上或高出移动。“呈现”是显出、露出。“出现”即显露出来。“吸引”即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方面来。“引诱”即引人做坏事。“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到处充满了美好的事物。“琳琅”指美玉。“五花八门”即变化多端,比喻花样繁多。)
4.B(赏花季不仅提升了我们文旅的“人气”,更带来了我们的“财气”)
5.D
6.(1)不闻爷娘唤女声(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3)山重水复疑无路(4)柳暗花明又一村。
(5)会当凌绝顶(6)一览众山小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7.示例一:汉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觉得不烫了,才给母亲喝,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经过他的精心伺候,母亲的病终于好了。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示例二: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借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示例三:鲁迅小时候,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主动担当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问药的任务。后来鲁迅在北京买了房子,就把母亲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示例四:陈毅是孝子。1962年,他抽空去探望身忠重病的老母亲。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接着他就拿起母亲的脏衣服来洗,母亲不让她洗,他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接着他就把母亲的脏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
8.答题示例:①尊重父母,聆听他们的教诲,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②学会与父母及长辈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付出,在感情上让他们感受到晚辈的关心。
③尽自己所能,争做家务劳动。在学校不违纪,不给父母及长辈添麻烦,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④遇到节假日,给父母温馨的祝福。
(二)9.(1)《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
(2)因为一条身躯巨大的鲨鱼张开嘴巴向他冲来。
(三)10.略
11.C[解析]:A项为小篆,B项为楷书,C项为行楷,D项为草书。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12.D(不是归隐山野,而是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豪情)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的哲理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即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1分);“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蕴含的哲理是: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1分)。
(二)14.(1)多(2)应当(3)等到(4)一天天
15.(1)对于菊花的爱,从陶渊明后就很少听说了。
(2)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
1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分)。莲柄内部是通着的,外部是笔直的,它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1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一:【甲】文作者喜欢莲的原因是莲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许,正直而不攀附的品格。是喜欢它的精神品格。
【乙】文中作者喜欢莲的原因是从出叶、长茎、开花、结果都可以观赏。是喜欢它的实用价值。
示例二:【甲】文作者喜欢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文作者喜欢莲的原因是“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与翠叶并擎。”
【译文】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它就能为一池碧水做点缀;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一天比一天高,每天往上长,一天比一天艳丽。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等到花朵凋谢,它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这些都说的是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三)18.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严于律己的品质(2分)。
19.这两个“千万不要”都是向对方提出的“不要客气”的诚恳要求(1分),但是“我”就不客气地改稿子,叶圣陶先生却不放弃客气,仍然坚持客气(1分)。两相对比,就突出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品质。(1分)
20.示例: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要简洁,不该多一个字,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即可。言简意赅。(意思对即可)
(四)21.①写出了老山界的险峭、雄阔与深沉;②赞美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翻阅老山界的英雄精神:③体现了老山界下的乡民对英雄精神的跨时代承继。(答出两点即可)
22.(1)示例:“凄厉”是“凄凉而尖锐”。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暗示战事的紧张和行军的急促。(1分)突出了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1分)。
(2)示例: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敌人封锁线的严密、坚固(1分),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善战(1分)。
23.插叙,补充交代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前湘江战役的艰苦、惨烈(1分),突出红军将士们的艰辛,丰富了文章内容(1分)。
24.示例: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1分)。点明了老山界下乡民们把野生茶打造成名茶,走上了致富路,是红军官兵的理想之一。同时也说明了乡民们,是继承了红军的英雄气才打造了名茶,闯出了致富路。乡民们有了英雄气,明天就会更美好(1分)。结构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1分)。
四、写作(40分)
25.(40分)略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名篇名句默写,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根据提示填空,请根据材料三的画面写一句古诗,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