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重庆铜梁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968599/0-17207086711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重庆铜梁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968599/0-17207086711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重庆铜梁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968599/0-172070867122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重庆铜梁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铜梁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解答题,积累,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每小题2分,1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享乐(lè) 恢复(huī)
B.衔接(hán) 赏识(sǎng)
C.欺诈(zhà) 格局(jú)
D.眷恋(niàn) 笼罩(lǒng)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呐喊 脚腕子B.一声不吭 神机妙算
C.由哀 军令壮D.心惊胆战 养尊处优
3.(2分)如果你爷爷准备过七十岁生日,你想送对联给他祝寿,下列最适合的是( )
A.年逢花甲福满满,寿奕子孙乐融融。
B.百年鸿福今方始,期颐祥瑞才到来。
C.蟠桃捧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
D.童颜鹤发寿星体,松姿柏态古稀年。
4.(2分)下列句子分别写出了动、静之美。与其他3句不同的是( )
A.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C.这时,天空的云就像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北。马是跪着的,像是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D.夏天,天气十分炎热。一池的荷花开得灿烂各异。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穿着粉色霞衣、亭亭玉立的仙子正坐在一片片荷叶上。
5.(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写好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骆驼祥子》中的片断《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B.《祖父的园子》中的语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也戴一顶大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看似重复,实则用反复的句式表达“我”对祖父的依恋。
C.《跳水》一文中,船长是故事的关键人物。文章将关键人物安排在最关键的时刻,即孩子命悬一线、水手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出场,更能体现出船长有着极其丰富的航海经验、沉着处事的惊人智慧和当机立断的非凡勇气。
D.《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子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6.(10分)判断。
(1)“冀复得兔”中“复”的意思是“回去”。
(2)“君子坦荡荡”的后一句是“小人喻于利”。
(3)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这些《水浒传》中的人物,从称呼上就能猜测出一部分人物的性格特点。
(4)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先读读回目,猜一猜它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5)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些可以以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表演的时候,可以把课文中的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话。
三、积累(15分)
7.(6分)文段书写。
默写[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书写提示:书写正确、字迹美观,格式正确、行款整齐。
8.(2分)结合句子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物莫能陷也。
9.(4分)读一读下面的人物描写,猜猜写的是谁。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人物是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是
10.(3分)日积月累。
(1) ,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2)白日放歌须纵酒,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恻隐之心, 。——《孟子》
四、阅读(35分)
11.(15分)认识汉字。
汉字字体的演变
ㅤㅤ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ㅤㅤ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ㅤㅤ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ㅤㅤ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
ㅤㅤ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
ㅤㅤ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一直通行至今。
ㅤㅤ现在使用率最高的是楷书,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人们常说“颜筋柳骨”中有“颜筋”,浓厚有力。
——(资料来源于教材内容重组)
(1)资料整理。
请结合上面的短文,将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
(2)欣赏下面两幅作品,联系短文,分别说说字形特点。
(3)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然而,生活中,让我们来改改错。
火锅店:“食”话“食”说——
服装店:“衣衣”不舍——
小餐馆:顺“馨”小吃——
汽修厂:补胎“冲”气——
12.(20分)阅读短文《家徽》,完成练习。
家徽
ㅤㅤ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
ㅤㅤ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ㅤㅤ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出来吧。”①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ㅤㅤ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ㅤㅤ②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③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ㅤㅤ④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ㅤㅤ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但马上他醒悟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ㅤㅤ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ㅤㅤ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限两个字)
——放贼——送鱼——
(2)文中划线的4处句子,是关于对窃贼的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请仔细阅读,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先在每句中找出1﹣2个关键词句写出来,再用1﹣2个词反映窃贼的内心。
动作、神态:内心变化:
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 紧张、害怕 )
② ——( 吃惊 )
③(眼眶红了,低着头 )——
④ ——
(3)下面4个句子,是祖父对窃贼说的话。请运用上面的方法,再写3个词
①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
②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③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
④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① ——② ——③(怜悯)——④
(4)填空:
文章题目为《家徽》,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 的鱼,一条画得 的鱼。从第八自然段中知道,这条鱼是 让 刻在我家门上的,意思是 。
反复阅读文章后,发现“家徽”有着深刻的含义,可以从祖父高尚的品质或“家徽”对于教育子孙后代的意义等方面写2条。
(5)“我”家已经有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五、习作(30分)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13.(30分)ㅤㅤ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得使用添卷纸。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ㅤㅤ观察漫画,先看看画的是什么内容,再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
14.ㅤㅤ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
ㅤㅤ写读后感。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被一些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或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想一想,本学期中哪一篇文章或哪一本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想
2021-2022学年重庆市铜梁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每小题2分,1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享乐(lè) 恢复(huī)
B.衔接(hán) 赏识(sǎng)
C.欺诈(zhà) 格局(jú)
D.眷恋(niàn) 笼罩(lǒng)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衔接”的“衔”应读“xián”。
故选:B。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呐喊 脚腕子B.一声不吭 神机妙算
C.由哀 军令壮D.心惊胆战 养尊处优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由衷:出于本心。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将士接受军令后所立的保证文书,愿依军法处罪。
故选:C。
3.(2分)如果你爷爷准备过七十岁生日,你想送对联给他祝寿,下列最适合的是( )
A.年逢花甲福满满,寿奕子孙乐融融。
B.百年鸿福今方始,期颐祥瑞才到来。
C.蟠桃捧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
D.童颜鹤发寿星体,松姿柏态古稀年。
【解答】A.人生六岁为“花甲”,不合适;
B.“期颐”指百岁老人,不合适;
C.这是一句祝寿的诗句,“三千岁”“古柏”都是形容年岁大。
D.“古稀”是指七十岁,最合适。
故选:D。
4.(2分)下列句子分别写出了动、静之美。与其他3句不同的是( )
A.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C.这时,天空的云就像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北。马是跪着的,像是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D.夏天,天气十分炎热。一池的荷花开得灿烂各异。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穿着粉色霞衣、亭亭玉立的仙子正坐在一片片荷叶上。
【解答】A.相同,描写的是湖面的静态美。
B.不同,描写的是翠鸟捕食时的动态美。
C.相同,描写的是天空中云的静态美。
D.相同,描写的是池中荷花的静态美。
故选:B。
5.(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写好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骆驼祥子》中的片断《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B.《祖父的园子》中的语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也戴一顶大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看似重复,实则用反复的句式表达“我”对祖父的依恋。
C.《跳水》一文中,船长是故事的关键人物。文章将关键人物安排在最关键的时刻,即孩子命悬一线、水手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出场,更能体现出船长有着极其丰富的航海经验、沉着处事的惊人智慧和当机立断的非凡勇气。
D.《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子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解答】A.有误,要写好一个人物的特点。如,为了表现车夫祥子旺盛的生命力。
B、C、D正确。
故选:A。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6.(10分)判断。
(1)“冀复得兔”中“复”的意思是“回去”。 ×
(2)“君子坦荡荡”的后一句是“小人喻于利”。 ×
(3)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这些《水浒传》中的人物,从称呼上就能猜测出一部分人物的性格特点。 √
(4)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先读读回目,猜一猜它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
(5)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些可以以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表演的时候,可以把课文中的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话。 √
【解答】(1)有误。“冀复得兔”中“复”的意思是再次。
(2)有误。“君子坦荡荡”的后一句是“小人长戚戚”。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三、积累(15分)
7.(6分)文段书写。
默写[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书写提示:书写正确、字迹美观,格式正确、行款整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答】故答案为: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2分)结合句子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卖。
(2)物莫能陷也。 穿透。
【解答】(1)出自古文《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
(2)出自古文《自相矛盾》。“物莫能陷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故答案为:
(1)卖;
(2)穿透。
9.(4分)读一读下面的人物描写,猜猜写的是谁。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人物是 孙悟空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是 诸葛亮
【解答】(1)结合对《西游记》的阅读可知描绘的是孙悟空。
(2)结合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可知描绘的是诸葛亮。
故答案为:
(1)孙悟空;
(2)诸葛亮。
10.(3分)日积月累。
(1)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2)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孟子》
【解答】故答案为:
(1)人闲桂花落;
(2)青春作伴好还乡;
(3)仁之端也。
四、阅读(35分)
11.(15分)认识汉字。
汉字字体的演变
ㅤㅤ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ㅤㅤ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ㅤㅤ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ㅤㅤ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
ㅤㅤ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
ㅤㅤ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一直通行至今。
ㅤㅤ现在使用率最高的是楷书,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人们常说“颜筋柳骨”中有“颜筋”,浓厚有力。
——(资料来源于教材内容重组)
(1)资料整理。
请结合上面的短文,将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
(2)欣赏下面两幅作品,联系短文,分别说说字形特点。
(3)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然而,生活中,让我们来改改错。
火锅店:“食”话“食”说—— 实话实说
服装店:“衣衣”不舍—— 依依不舍
小餐馆:顺“馨”小吃—— 顺心小吃
汽修厂:补胎“冲”气—— 补胎充气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阅读文章可知。小篆形成于战国时期,线条圆转,象形意味不明显,楷书形成于魏晋时期,笔画规整平直
(2)考查学生对字形特点的理解。观察第一张图片可知,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书写方便,这幅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正,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3)考查学生对改写不规范字的能力。“‘食’话‘食’说”应改为“实话实说”;“顺‘馨’小吃”应改为“顺心小吃”。
故答案为:
(1)商周时期 战国时期 小篆 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象形意味不明显 隶书 魏晋时期 楷书字形方正,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2)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书写方便 字形方正,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3)实话实说 依依不舍 顺心小吃 补胎充气。
12.(20分)阅读短文《家徽》,完成练习。
家徽
ㅤㅤ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
ㅤㅤ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ㅤㅤ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出来吧。”①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ㅤㅤ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ㅤㅤ②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③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ㅤㅤ④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ㅤㅤ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但马上他醒悟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ㅤㅤ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ㅤㅤ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限两个字)
抓贼 ——放贼——送鱼—— 刻鱼
(2)文中划线的4处句子,是关于对窃贼的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请仔细阅读,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先在每句中找出1﹣2个关键词句写出来,再用1﹣2个词反映窃贼的内心。
动作、神态:内心变化:
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 紧张、害怕 )
② 傻望着祖父 ——( 吃惊 )
③(眼眶红了,低着头 )—— 愧疚、感动
④ 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 —— 感激
(3)下面4个句子,是祖父对窃贼说的话。请运用上面的方法,再写3个词
①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
②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③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
④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① 理解 ——② 宽容 ——③(怜悯)——④ 关爱
(4)填空:
文章题目为《家徽》,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 门板上 的鱼,一条画得 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 的鱼。从第八自然段中知道,这条鱼是 祖父 让 年轻人 刻在我家门上的,意思是 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 。
反复阅读文章后,发现“家徽”有着深刻的含义,可以从祖父高尚的品质或“家徽”对于教育子孙后代的意义等方面写2条。
“家徽”表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也象征着对他人的理解、关爱之情。
(5)“我”家已经有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解答】(1)考查了写作顺序。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接着写祖父把贼放走了,经常送鱼过来。
(2)考查了句子理解与赏析。认真读句子,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他吃惊时的表现是傻望着祖父,却眼眶红了,贼的内心是愧疚的;贼走之前跪在地上,表达了他对祖父的感激。
(3)考查了句子理解与赏析。认真阅读文章,①祖父走到水缸边,说:“你不用躲了。”这句话体现了祖父对小偷的理解,叹口气说:“算了,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这句话体现了祖父对小偷的宽容,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这句话体现了祖父对小偷的关爱。
(4)考查了句子理解与赏析。认真阅读文章,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得很笨拙,从第八自然段中知道,意思是不许他再送鱼。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可知,伸出援助之手、关爱之情。
(5)考查了开放探究。作答此题时,再结合给出的示例来写,围绕中心展开即可。
故答案为:
(1)抓贼 刻鱼。
(2)傻望着祖父 愧疚、感动 跪在地上。
(3)理解 宽容 关爱。
(4)门板上 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 祖父 年轻人 不许他再送鱼,伸出援助之手、关爱之情。
(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五、习作(30分)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13.(30分)ㅤㅤ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得使用添卷纸。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ㅤㅤ观察漫画,先看看画的是什么内容,再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
【解答】范文:
干家务需要报酬吗?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金钱的占有欲望也一天比一天强烈,不是生活在真空管,思想意识被潜移默化,至少也可以说是非常热情,帮妈妈收个衣服也要讲报酬的地步。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但是,干家务是不需要报酬的?简单地讲,就是全家人都应承担。爸爸,常常是起早贪黑,已经是够辛劳的了,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却从来都是无怨无悔,我们小,他们从未责怪过我们,我们不做甚至少做家务,似乎都讲得过去,我们长大了,我们帮助爸爸,就要向他们索取报酬?鸟类尚知反哺?由此看来?清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经说“天下兴亡。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幸福。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说,由于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们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成熟得更快,干点家务,对我们的身心的成长,对培养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在,不少家庭请了钟点工或保姆来做家务。于是,引进了“孩子做家务,其目的是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精神。出发点应该说是好的,世上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一旦被金钱的铜锈所污染。
总之。孩子干家务是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是锻炼自己能力。
14.ㅤㅤ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
ㅤㅤ写读后感。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被一些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或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想一想,本学期中哪一篇文章或哪一本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想
【解答】范文:
读《羊吃草的启示》有感
我读了《羊吃草的启示》深有感触,羊儿们就开始吃草了,把嫩草送进嘴里。羊儿吃过了草。对此,选择细嫩的草,放弃那些坏的知识。
我读完这篇短文,感受共有两点。
一是要学会“翻草”。羊儿吃草、不厌其烦。我想,把未消化的“草”一而再。也就是说、不太熟悉的知识,反复地练,并可以随时运用到习作等相关的练习中,就是要学会“温故而知新”、练习过的知识。比如说,也许你觉得只用看一遍、三看遍……就觉得乏味无趣了,我们反复阅读品味书籍时,童话世界也仍然是美好的。再一次遨游书的乐园,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在又一次翻看那本曾经的书时,悟出新的启迪,体味新的感受,多么美好呀!
第二点感受就是要懂得选择,即作者提到的,不吃有毒的“土香草”,不仅要像羊儿们那样认真。在社会上,我们可能遇见品德高尚的人。比如说,有的怀有爱心的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甚至用粗俗的语言骂别人,我们一定切记只学高尚的品德。
我在《羊吃草的启示》中找到了一些学习的药方,大受启发!形成时期
字体名称
例举
字形特点
商周时期
甲骨文
象形性较强,写法不固定,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金文
线条粗壮,之后形逐渐规整、美观
战国晚期
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
楷书
特点是:
特点是:
形成时期
字体名称
例举
字形特点
商周时期
甲骨文
象形性较强,写法不固定,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商周时期
金文
线条粗壮,之后形逐渐规整、美观
战国时期
小篆
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战国晚期
隶书
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
魏晋时期
楷书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特点是: 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特点是: 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重庆永川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读拼音,写汉字,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修改下列语段,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读下面诗句,再填空, 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说说“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重庆开州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拼写词语,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要求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綦江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