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73/0-17206204740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73/0-17206204740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73/0-17206204741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73/1-17206204756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73/1-17206204756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73/1-17206204756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练习,文件包含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教师版doc、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A.镁离子(Mg2+)的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5.45D.X=8时,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A
【解析】
A、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分析镁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比较;
C、核电荷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D、分析镁离子和氯离子所带电荷情况。
【详解】
A、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变成离子,得失的是核外电子,质子数不变;故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选项A正确;
D、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成镁离子,电子层数为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电子层数为3,所以二者电子层数不同,选项B不正确;
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应等于原子序数,应为17,选项C不正确;
D、X=8时,氯原子得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该微粒带负电荷,选项D不正确。故选A。
2.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g
B.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一定为13
C.碳、铝、硅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答案】D
【解析】
A、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单位是“1”单位不是“g”,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为13,故B错误;
C、铝元素是金属元素,碳、硅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行,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中x的值为18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④是通过失去电子形成的
【答案】A
【解析】
A.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⑤中x的值为31-2-8-3=18,此选项正确;
B.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①②核内质子数不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此选项错误;
C. 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④均表示离子,③表示原子,此选项错误;
D. ④是原子通过得到电子形成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矿泉水瓶上都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其中“钾、镁、钠、钙”指的是( )
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
【答案】A
【解析】
矿泉水瓶上里的“钾、镁、钠、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钾、镁、钠、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5.氧元素与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氧元素和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B。
6.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60B.N2C.FeD.O
【答案】C
【解析】
【分析】
金属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能表示一种物质。
【详解】
A、C60能表示碳元素和物质C60,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A不正确;
B、N2能表示氮元素和物质氮气,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B不正确;
C、Fe能表示铁元素、物质铁,一个铁原子,故C正确;
D、O能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故D不正确。故选C。
7.氮化硅(Si3N4)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
B.氮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C.一个硅原子的质量是28.09g
D.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答案】C
【解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7,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故氮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而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上获得很多知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
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答案】B
【解析】
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核内有16个质子。A、属于16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该离子核外8个电子,性质稳定,故B正确;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16+16=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最外层8个电子属于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再获得或失去电子。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g
B.硫原子的质子数为32.06
C.六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从左至右依次增大
【答案】D
【解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6,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六种元素都不含“金”字旁,都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从左至右依次增大,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②③核电荷数均为11,故②③为同种元素。
故选B。
1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4.8
B.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铟原子的质子数是49
【答案】B
【解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详解】
A、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4.8,故A正确;
B、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B不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故C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铟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9,则铟原子的质子数是49,故D正确。故选B。
1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详解】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正确;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错误;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正确。故选B。
13.运用生物发光现象可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A
【解析】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元素,它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与人体中,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14.“2H”表示( )
A.2个H分子B.2个H元素C.2个H原子D.2个H离子
【答案】C
【解析】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选C。
15.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7、中子数为108
B.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Cl3
C.D中x=8
D.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2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原子序数=47,相对原子质量=108,不符合题意;
B、A: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质子数=原子序数,13号元素是铝元素,铝元素通常显+3价,17号元素是氯元素,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符合题意;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B质子数相同,表示同一种元素,故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示意图中,共有4种元素
B.①③属于同种原子
C.②④可形成化合物
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B
【解析】
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图中共有4种质子数,共有4种元素,故正确。
B、①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故错误。
C、②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个,为钠离子,④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1个,为氯离子,②④可形成氯化钠,故正确。
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3,故正确。
故选:B。
17.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D.镁离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据此解答。
【详解】
A、镁离子(Mg2+)是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提供信息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C正确;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镁离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D正确。故选B。
18.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
【答案】B
【解析】
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B、由②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选项正确;
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是8(第一层是2)的属稳定结构,由于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所以化学性质不一样,故选项错误;
D、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9.图中A、B、C、D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为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A、B、C、D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的粒子;其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从E图中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答案】3 CD D 钙的原子序数是20或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或钙的元素符号是Ca
【解析】
(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A、B、C、D共表示3种元素;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
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CD;
(2)A、质子数=原子序数=1,1号元素是氢元素,由“气”字旁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原子序数=8,8号元素是氧元素,由“气”字旁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原子序数=8,8号元素是氧元素,由“气”字旁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原子序数=11,11号元素是钠元素,由“金”字旁可知,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元素符号,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可以获得的信息有:钙的原子序数是20,钙的元素符号是Ca;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20.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汞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3)当E中x=12时,该粒子属于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答案】金属 AC BC 离子
【解析】
(1)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C,这是因为A中最外层也是第一层,达到2个电子时是一种稳定结构,C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时,是一种稳定结构;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这是因为BC核内质子数相等;
(3)当E中x=12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属于离子。
21.联合国认为提升化学的全球认知至关重要,并将距离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的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①铟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②铟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
(2)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____________,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属 114.8 5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5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解析】
(1)①由素周期表中一个方格的意义可知,中间的汉字代表元素符号,汉字下方的数字代表相对原子质量,铟的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②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铟原子核外有5电子层;由于元素的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于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 周期。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如图:这样补充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2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基本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硼元素的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__,是它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锂原子和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的原子中_________不同。
(3)乙醇(C2H5OH)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请把第二幅图补充完整
【答案】3NH4+ 5 非金属 失 质子数
【解析】
(1)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离子前加数字代表有几个离子,故3个铵根离子表示为3NH4+。
硫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①从图可知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硼元素核外有5个电子,故硼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5,硼元素是石字旁,故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②锂原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电子,故锂原子和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电子。
③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3)乙醇(C2H5OH)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3个水分子,由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生成物含有1个二氧化碳分子,2个水分子,则需要补充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水分子,故第二幅图补充完整为。
2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请画出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请从①~ ⑤中选择元素,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_______;氟原子和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KNO3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镁元素原子序数为12,共有三个电子层,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⑤分别是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钾元素和钙元素,其中钾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复合肥--硝酸钾,可以表示为KNO3;
氟原子和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4.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
A He和Ne B He和Mg C Si和P D F和Cl
(2)写出具有 10 个电子的阳离子、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阴离子_____。
(3)写出 13 号和 16 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化合价_____。
(4)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_____。
(5)建立“宏观—微观”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我国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根据上图得到的启 示,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
【答案】AD Na+、Mg2+、Al3+、 F-、O2-、N3-、OH-(各写一个即可)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
(1)A、He和Ne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但是He只有一个电子层,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N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也达到了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
B、He和Mg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相同,但是He只有一个电子层,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C、Si和P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D、F和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
故选AD;
(2)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核外有10个电子,钠离子表示为:Na+;
氟离子是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氟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氟离子表示为:F-;
(3)13号元素是铝元素,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16号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容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铝元素通常显+3价,硫元素通常显-2价,故13 号和 16 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化合价表示为:;
(4)由图可知,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5)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2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D中x=_____。
(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倍。
【答案】三 AlCl3 8 47 9
【解析】
(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中共有质子数是13、17和18的三种元素;
(2)阳离子是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是带有三个正电荷的铝离子,而阴离子是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故C是带有一个负电荷的氯离子,故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3)由于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观察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是18,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氩原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也应为18,所以x为8;
(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可知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7,由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所以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9倍。
26.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
(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填数值),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周期
(3)钠元素和钾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_____
(4)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
【答案】16 7 F Mg2+ Ne 三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同一列中,从上到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1)由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每一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则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Z=2+8+6=16,其核电荷数为16;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17=2+8+y,y=7.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氯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两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所以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为:Mg2+,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Ne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磷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位于第三周期;
(3)因为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由表中数据可知钠元素和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两者化学性质相似;
(4)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及其元素周期律可得: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同一列中,从上到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7.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属于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E F
【答案】18 非金属 5 E
【解析】
(1)碘离子(I-)最外层8个电子,故碘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53=2+8+x+18+7,故x=18,故填:18。
(2)碘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核外有五个电子层,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故位于第五周期,故填:非金属;5。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E最外层7个电子和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E。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8号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某粒子结构示童图为,该粒子所表示的符号是: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上表中的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答案】非金属元素 NaCl C、H
【解析】
(1)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第11号元素(钠元素)与第17号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化价是+1,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
(3)某粒子结构示童图为,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0,该粒子为镁离子,符号是:。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上表中的C、H元素。
29.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示意图D中的x=________。
(3)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和_______ (填序号)。
(4)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11 35.5 8 B C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11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第三层排1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8=2+8+,则=8;
(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0.根据下列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如图中,六种粒子属于__________种(填数字)元素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中,其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___________(填序号),表示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3)如图中,A与_____________(填名称)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5 A、B B、C、D、 F Al3+ 硫原子
【解析】
(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B质子数相同,故A、B是同一种元素,故六种粒子共5种元素,故填:5;A、B;
(2)由图可知,B、C、D、F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稳定结构,故填:B、C、D、F;
D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质子数=原子序数=13,13号元素为铝元素,故该粒子为铝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后形成的铝离子,表示为:Al3+;
(3)由图可知,A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质子数=原子序数=16,16号元素为硫元素,该微粒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表示硫原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初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2氧气课时练习-教师版doc、初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2氧气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文件包含初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1空气课时练习-教师版doc、初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1空气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测试题,文件包含初中化学第1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练习-教师版doc、初中化学第1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