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
C.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
D.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2.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 mL、18.4 m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B.1 m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Cl2 2.5 ml
C.常温下,将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 LSO2与足量O2的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小于NA
3.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在纯中燃烧可直接转化为e
B.检验含d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为先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
C.c在空气中直接加热可转化为b
D.在不同条件下,g可能分别转化为f沉淀或胶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比H2S稳定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前者强于后者
B.BF3、SiCl4中,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CaF2和NaH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工业上用钠单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钛单质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相应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6.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 NO,然后吸入。若再吸入30mL空气(按体积占20%计算),夹住弹簧夹,观察现象(不考虑摩擦力,所有操作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
B.经计算,最终剩余气体中NO体积为18mL
C.注射器的活塞最左端最终停在约36mL刻度处
D.若反应前后液体体积不变,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
7.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p、q、r分别为W、X、Z的单质,s、t、u为W、X、Z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W>X
B.反应①可用于工业上制备Z的单质
C.s、t、u均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做木材防火剂
8.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正极,Ag2O为负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在银锌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减小
D.当外电路中通过1 ml电子时,负极消耗物质的质量是32.5 g
9.铝空气电池因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一种铝空气电池在给电车充电过程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给电车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
B.给电车充电时往b极迁移
C.电路中每转移电子,消耗氧气
D.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
10.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点小于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时,SO2的转化率:段小于段
11.山梨酸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gH2
12.橙花醇是香叶醇的异构体,有令人愉快的玫瑰和橙花的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橙花醇的分子式为
B.橙花醇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1 ml橙花醇最多能与3 ml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13.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若干种化学物质的流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依次加入足量的NaOH、Na2CO3、BaCl2溶液
B.用贝壳为原料生产石灰乳,可用于①中沉淀Mg2+
C.②中包含制取MgCl2溶液、无水MgCl2及热还原法冶炼Mg几个阶段
D.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14.海水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宝贵的化学资源。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淡化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其中蒸馏法技术和工艺较成熟,但成本较高
B.在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氢气、氯气和烧碱
C.在制镁工业中,常用石灰作沉淀剂,整个过程涉及无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D.在制镁工业中,电解得到的另一产物可用于生产盐酸循环使用到前面流程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1分)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已知:pH=2时,Ⅰ.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
Ⅱ.2+I2+4H+=2+2Mn2++2H2O
①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I2的特性,分离操作X为 ,冷凝得到粗碘。
③酸性KMnO4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方法中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 。
④活性炭上吸附的I2还能用浓Na2CO3溶液吸收,每吸收3mlI2转移5ml电子,同时有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取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产物中有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Ⅱ中钛的提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反应适宜的温度为 ℃。
③Ⅱ中氩气的作用是 。
16.(14分)某小组同学分别探究FeCl2溶液、FeCl3溶液的性质。
I.探究FeCl2溶液的性质。
(1)预测FeCl2具有还原性,预测依据是 ,因此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i中的现象是 。
②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iii中的现象是 。
(3)某同学认为iii中现象并不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他的理由有二:①将酸性高锰酸钾稀释也可能产生该现象;② 。
II.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并观察到对应现象:
(4)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III.小组同学探究vi中褪色原因,提出两种假设:a.铁离子被氧化,b.SCN-被氧化。
(5)分别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0.1 ml·L-1 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各1滴,观察到 现象,得出结论:假设b成立。
(6)进一步预测SCN-可能被转化为SO,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17.(12分)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连接完成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装置中的现象是 。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
实验II:硫酸铜产率的测定
将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溶液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足量KI溶液和3~5滴淀粉溶液,摇匀,用0.3600ml/L的溶液进行滴定。重复滴定3次,3次平均消耗该溶液25.00mL。(已知:,)
(4)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
(6)下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
B.滴定前锥形瓶未干燥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出现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D.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挂一滴液滴
18.(10分)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Ⅰ.可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热量变化。
取溶液与硫酸溶液置于上图所示的简易量热计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i.用量筒量取溶液倒入量热计中,测出其温度;
ii.用水冲洗温度计,擦干备用;
iii.用另一量筒量取硫酸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iv.将硫酸溶液倒入量热计中,立即盖上杯盖,使之混合均匀,测定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向量热计中倒入硫酸溶液的正确操作为 (填选项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若硫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某同学进行三次实验后测得体系温度平均升高3.4℃,则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4)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中和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偏高的为 (填选项字母)。
a.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进行实验
b.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
c.省略步骤ii
Ⅱ.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可转化为电能并加以利用。
(5)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的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
c电极为 极,其电势 (填“高于”或“低于”)d电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6)钢铁表面常电镀一层铬(Cr)达到防腐蚀的目的。若使用上述化学电源,通过电解酸性溶液在金属制品上镀铬,应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与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相连,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9.(11分)我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湖盐和井盐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某同学进行粗盐的提纯并配制溶液、检验纯度实验。
(一)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SO杂质,请选择合适的操作补全实验流程:
将粗盐溶解→加入NaOH溶液→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结晶得到精盐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稀硫酸 C.过滤 D.加入BaCl2溶液 E.加入Na2CO3溶液
(2)以上流程中加酸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100 mL 1.00 ml/L NaCl溶液
(3)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4)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 ,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5)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没有进行洗涤操作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三)纯度测定
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K2CrO4溶液(指示反应终点),在不断摇动下,滴加1.00ml/L AgNO3溶液反应。平行测试3次,平均消耗AgNO3溶液23.50mL。
(6)制得的NaCl的纯度是 。
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A.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A正确;
B.醋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为离子形式,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B错误;
C.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C正确;
D.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D正确;
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A.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反应就不再发生;50 mL、18.4 ml/L浓硫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92ml,因此根据S原子守恒,生成SO2分子的数目小于0.46NA,A错误;
B.1 m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l CH3CH2Cl;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Cl2 5 ml,B错误;
C.常温下,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会被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钝化,因此无法计算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C错误;
D.SO2与O2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 LSO2的物质的量是1 ml,则生成的SO3分子数为小于NA,D正确;
答案选D。
3.【答案】D
【解析】A.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A错误;
B.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是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B错误;
C.氢氧化亚铁直接加热,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铁,不能得到氧化亚铁,C错误;
D.铁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到沸水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HCl比H2S稳定是因为H-Cl键能比H-S键能大,而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是其物理性质比如熔沸点等,故A错误;
B.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加上3个F原子共用的3个电子才6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CaF2和NaH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类型完全相同,故C正确;
D.工业上用钠单质与熔融的TiCl4反应制取钛单质,不能用水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向某无色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等,A错误;
B.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有黑色沉淀(CuS)产生,是因为CuS 极难溶于水和酸,而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B错误;
C.将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由于浓硫酸难挥发,故无明显现象,不是浓硫酸与浓氨水不会反应产生铵盐,C错误;
D.升高反应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置于热水中的试管内溶液出现浑浊较快,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A.在注射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和,故反应均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活塞应缓缓向左移动,A项不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消耗的氧气为30×20%=6mL,参与反应的一氧化氮为8mL,则剩余气体中NO体积为12mL,B项不正确;
C.根据题意,开始时充入注射器的气体NO体积为20mL、水5mL(占用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随后充入30mL空气,总体积为55mL,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了氧气6mL、一氧化氮8mL,常温常压下,水为液态,消耗的体积约,可以忽略不计,即剩余水的体积约为5mL,最终容器内剩余体积约为55-6-8=41mL,活塞最左端最终停在约41mL刻度处,C项不正确;
D.根据B中反应,可知生成的全部溶于水中,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的浓度为,D项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Y、Z电子层为三层,其半径大于电子层为两层的W、X,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一般越小,故四种原子半径顺序为:Y>Z>W>X,故A正确;
B.由分析知,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①制备Si,故B正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t( CO)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X、Y、Z形成的Na2SiO3溶液可作木材防火剂,故D正确;
答案选C。
8.【答案】D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n为负极,Ag2O为正极,A错误;
B.Ag2O为正极,正极上Ag2O发生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错误;
C.在银锌电池使用过程中,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n为负极,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O,可知每通过2 ml电子,负极质量会减少65 g,则反应中当外电路中通过1 ml电子时,负极消耗物质的质量是32.5 g,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在a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所以a电极为负极,给电车充电时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B.给电车充电时往负极区移动,即移向a电极,与失去电子产生的反应产生,B错误;
C.题干未指明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故不能根据转移电子数目确定消耗的氧气的体积,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在a电极失去电子产生,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还在改变,未达平衡,错误;
B、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错误;
C、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增大,△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正确;
答案选D。
11.【答案】B
【解析】A.含羧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羧基所连的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C.与 的分子式均为C7H10O5而结构不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含羧基和羟基均能与Na反应产生氢气,则1m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生成3gH2,D正确;
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A.由橙花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A正确;
B.橙花醇有羟基、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B正确;
C.1 ml橙花醇有2 ml碳碳双键,最多能与2 ml 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橙花醇有羟基、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D正确;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依次加入足量的NaOH、Na2CO3、BaCl2溶液,试剂的加入顺序会导致Ba2+无法除尽,碳酸根不仅除掉钙离子,还可以除掉钡离子,因此碳酸钠加在氯化钡后面,A错误;
B.贝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因此用贝壳为原料生产石灰乳,可用于①中沉淀Mg2+,B正确;
C.②氢氧化镁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浓缩结晶得到MgCl2·6H2O,再在HCl气流中加热获得无水氯化镁,再熔融电解MgCl2等几个阶段,C错误;
D.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④中溴元素被还原,D错误;
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A.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蒸馏法技术和工艺较成熟,但成本较高,故A正确;
B.氯碱工业指的是工业上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氢氧化钠(NaOH)、氯气(Cl2)和氢气(H2),故B正确;
C.在制镁工业中,常用石灰作沉淀剂,整个过程不涉及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在制镁工业中,电解得到的另一产物为氯气,可用于生产盐酸,循环使用到前面流程中,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1分)【答案】(1)2NO+4H++2I-=I2+2NO↑+2H2O 加热或升华 KMnO4强氧化剂可将I-氧化为IO从而降低I2的产率 3CO+3I2=5I-+IO+3CO2↑
(2)2C+2Cl2+TiO2TiCl4+2CO 1000 防止Mg、Ti被氧化
【解析】(1)①根据已知I可得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2NO+4H++2I-=I2+2NO↑+2H2O;②流程图中活性炭吸附I2,低温干燥后分离出的X为I2,I2易升华,因此分离操作的方法是加热或升华;③根据已知II可知KMnO4氧化性过强,能将I-氧化为IO,从而降低I2的产率,因此不能使用KMnO4;④I2在碳酸钠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O+3I2=5I-+IO+3CO2↑;
(2)①C被氧化生成可燃性气体CO,反应方程式为2C+2Cl2+TiO2TiCl4+2CO;②800℃时提取率偏低,1000℃时已达到较高的提取率,1500℃时提取率提升不大且消耗过多能源,成本太高,因此适宜温度为1000℃;③通入稀有气体氩气隔绝氧化性气体,防止Mg、Ti被氧化。
16.(14分)【答案】(1)FeCl2中铁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升高
(2)先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 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
(3)FeCl2中氯元素是-1价,也可能升高,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5)滴加KSCN溶液的溶液变红色
(6)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1)FeCl2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高锰酸钾体现氧化性,FeCl2中铁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升高,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为:FeCl2中铁元素为+2价,化合价可以升高;
(2)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故答案为:先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
(3)FeCl2中氯元素是-1价,也可能升高,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FeCl2中氯元素是-1价,也可能升高,具有还原性,也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中的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5)若假设b成立,则溶液中SCN-被氧化,溶液中缺少SCN-,再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会变成红色,故答案为:滴加KSCN溶液的溶液变红色;
(6)若SCN-被转化为SO,需要对SO进行检验,可以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SCN-被转化为SO,故答案为: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7.(12分)【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B中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D中黑色固体不变色,E中品红试液褪色
(4)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5)90%
(6)ACD
【解析】(1)实验装置连接完成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A装置中发生的是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中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气体,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中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根据A中反应生成物进行分析,如果D中有黑色变化为红色的现象证明A有氢气生成,同样E中品红褪色证明A中生成二氧化硫。那么D装置中氧化铜黑色不变化,E装置中品红试液褪色,则可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而没有生成氢气,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
(4)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5)n(Na2S2O3)=0.025L×0.36ml/L=0.009ml,设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n,由反应得Cu2+~, n(Cu2+)=n(CuSO4)= 0.009ml×,解得n=0.09ml,6.4g铜完全转化为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1ml,所以硫酸铜产率为90%;
(6)A.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滴定消耗溶液偏多,计算硫酸铜产率偏大,A符合;
B.滴定前锥形瓶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B不符合;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出现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读取消耗溶液体积偏大,计算硫酸铜产率偏大,C符合;
D.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挂一滴液滴,读取消耗溶液体积偏大,计算硫酸铜产率偏大,D符合;
故选ACD。
18.(10分)【答案】(1)玻璃搅拌器
(2)c
(3)1.42
(4)b
(5)正 高于
(6)负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玻璃搅拌器,加快反应的速率;
(2)倒入硫酸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硫酸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
(3)三次实验后测得体系温度平均升高3.4℃,则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0g+50g)×3.4℃×=1.42 kJ;
(4)a、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进行实验,多余水会吸收热量,导致测量的最高温度偏低,导致测量结果偏低,a不符合题意;
b、量取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硫酸量偏大,使得反应放出热量偏大,导致测量结果偏高,b符合题意;
c、由于测完酸或者碱的温度计继续测量碱或酸的温度时,沾在温度计上的酸或碱与第二次测量的碱或酸反应,导致酸或碱提前反应,使得初始温度升高,导致测量结果偏低,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由电流方向可知,c为正极、d为负极;c电势高于d,d上甲烷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为;
(6)通过电解酸性溶液在金属制品上镀铬,则镀件金属做阴极,故应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与电源的负相连,阴极上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铬,电极反应式为。
19.(11分)【答案】(1)DECA
(2)H++OH-=H2O;2H++CO= CO2↑+ H2O
(3)玻璃棒,100mL容量瓶
(4)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AC
(6)94%
【解析】(1)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SO杂质,将粗盐溶解,加入NaOH溶液Mg2+生成沉淀,加入BaCl2溶液,SO生成沉淀,加入Na2CO3溶液,Ca2+和过量的Ba2+都生成碳酸盐沉淀,注意必须保证加入Na2CO3溶液在加入BaCl2溶液之后,才能除去过量的Ba2+,将上述沉淀过滤,加入稀盐酸 调pH到中性,蒸发结晶得到精盐。故答案为:DECA;
(2)以上流程中加酸的目的是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H++CO= CO2↑+ H2O;
(3)配制100 mL 1.00 ml/L NaCl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5)A.没有进行洗涤操作,造成溶质损失,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加水加少了,造成NaCl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水加多了,造成NaCl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容量瓶内沾有溶质,再次配制,会造成NaCl溶液浓度偏搞,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6)取25.00mL所配溶液,沉淀滴定后,测得氯化钠的浓度为,NaCl的纯度是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无色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B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
有黑色沉淀(CuS)产生
酸性:H2S>H2SO4
C
将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
无明显现象
浓硫酸与浓氨水不反应
D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加入2 Ml 0.1 ml·L-1 Na2S2O4溶液,分别放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再同时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ml·L-1 H2SO4溶液,振荡
置于热水中的试管内溶液出现浑浊较快
升高反应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序号
操作
i
滴加NaOH溶液
ii
加入少量锌粉
iii
滴加酸性KMnO4溶液
操作
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7页。
115,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115,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共22页。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ml/L、c=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